崔堂凯 李波
(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泰安 271018)
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是党和国家赋予新时代高等教育的重大使命。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强农耕文化传承保护,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1]。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体现了党中央对农业农村农民工作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农耕文化传承保护的重要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必须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好[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来自于农耕文化,农耕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一直持续到当今社会,是割舍不断的文化基因。通过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并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充分发挥出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进而增强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功效。
习近平指出:对历史文化特别是先人传承下来的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3]。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发生深刻变革,国内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西方文化思潮大批涌入,思想文化在某种程度上呈现出多元多样、良莠并存的样态,对高校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对此新形势下的新问题,探索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对于增强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养青年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增强青年学生文化安全意识和助力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意义。
习近平强调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目的就是向青年学生讲明白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中华文明是4大文明古国中持续至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人们有底气拥有强大的文化自信,有理由对优秀农耕文化产生崇尚之情。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影响着中华儿女的思维习惯和理想信念,奠定了中华民族自信心的基础,为青年学生战胜文化自卑心理、拥有强大文化自信提供了力量。文化自卑心理在当今高校青年学生中仍有存在,这源于对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不了解,对外来文化的过度痴迷,为此,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结合时代要求来助力高校师生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进而消除青年学生内心深处存在的文化自卑心理。我国正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努力,社会思想文化领域的问题显得尤为重要,强大的文化自信有助于青年学生直面外来错误思潮对我国文化的诋毁,并在日常生活中弘扬优秀农耕文化,为实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繁荣发展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年学生完成人生目标的关键就在于拥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崇尚艰苦奋斗更是华夏民族顽强拼搏的精神基因。当代青年学生普遍缺乏农业活动实践经历,不了解农耕文化,难以体会从事农业生产活动的辛苦,优秀农耕文化是农民对于农事生产以及由此产生的农事习俗、生活态度、家风乡风等一系列的文化传统,蕴含着中华民族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将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可以极大地激发起青年学生对农耕文化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艰苦奋斗的品格,推动青年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珍惜粮食的生活习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中华儿女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通过优秀农耕文化来学习、理解并在生活中养成艰苦奋斗的精神品质,能够推动青年学生实现人生理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当今中国面临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自己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向全世界宣传其“普世价值”,进而实现“文化殖民”、“文化霸权主义”的目的。为此,必须统筹“两个大局”,助力青年学生增强文化安全意识。习近平指出,一个抛弃了或背叛了自己历史文化的民族,不仅不可能发展起来,而且很可能上演一场历史悲剧[5]。文化安全关乎民族、国家和党的生死存亡,关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青年学生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重要推动者,其思想文化安全意识至关重要,接受优秀农耕文化的滋养有助于增强青年学生文化安全意识。优秀农耕文化中蕴含的家国情怀、民族大义等思想推动青年学生国家身份认同感的提升,深刻认识到自身文化安全意识对于维护国家文化安全所起到的基础性作用,青年学生要警惕外来错误思潮的入侵,做到立场坚定、信仰坚定,进而主动增强自身文化安全意识,维护国家利益。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源泉,将优秀农耕文化与高校思政教育相结合,有助于青年学生理解、认同,进而崇尚并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足于时代发展来解读优秀农耕文化中蕴藏的思政教育内容,进而引导大学生努力拼搏、自强不息,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去维护“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来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国家,进而成长为一个能够在民族复兴历史进程中为国家做出贡献的青年。
习近平指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最深层、最根本、最永恒的是爱国主义[6]。同时,爱国主义又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文化积淀,连接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农耕文化有助于通过爱国主义的价值功能来提高青年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愿。爱国主义情怀是助力中华儿女奋发有为、勇于拼搏的强大力量,是推动中华儿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强大精神力量,爱国主义作为核心价值追求之一,把民族凝聚力充分调动并发挥出来,推动了个人把对国家的情感转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力量;把价值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进而能够实现个人从“小我”到“大我”的身份认知转变,实现超越个人价值层面而致力于保全大局。爱国主义情怀中拥有大量的思政教育内容,高校青年怀揣爱国之情会更加自觉接受思政教育,进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青年人。
从当前教育现状来看,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在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过程中还面临优秀农耕文化在课堂“失声”、校园文化氛围不足、缺乏社会实践教育、网络错误思潮冲击等困境,这些困境是阻碍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主要障碍。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将其融入高校思政教育进而完善思政教学内容,可以促进思政教育效果的有效提升。当前阶段,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教育内容零散分布,没有形成完整体系,难以通过系统的优秀农耕文化来构建青年学生的文化观,难以整体感悟中华五千年的优秀农耕文化;优秀农耕文化作为思政教育进入其他专业课程的“桥梁”,可以挖掘自身课程的优秀传统文化因素,进而达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但是部分高校优秀农耕文化在课堂呈现“失声”状态,没有借力于优秀农耕文化,无法发挥出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功能,难以借助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来完成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会大大降低课程的思政教学效果,不利于高校思政教育实现整全性的育人格局,难以取得良好的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效果。
高校校园是学生继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场所,校园内的优秀农耕文化对青年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会进一步助力实现文化育人的教育成效。当今高校往往忽视了校园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表现在高校校园文化中缺少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相关内容,优秀农耕文化在校园文化活动中的参与度较低,进一步导致高校校园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氛围不足;即使部分高校校园文化中在校园横幅、宣传栏存在优秀农耕文化相关介绍,但只是存于表面,没有把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因素充分挖掘出来,没有让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思政育人功能充分发挥作用,这样难以达到高校通过优秀农耕文化对青年学生进行文化育人的效果,难以助力高校思政教育来实现思政教育资源校园全覆盖的局面。
习近平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7]。高校思政教育应通过“大思政课”来进行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农耕文化的改革创新。当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没有落实好“大思政课”的各项要求,在校外社会实践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得不完善,对于校内校外、线上线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合力没有利用好,不利于高校实现“三全”育人的教育效果。在融入过程中缺乏社会实践教育的做法会抑制学生的积极性,不利于达到理想的思政课教学效果。社会实践教育是高校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仅在课堂上进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难免有些抽象,容易使学生缺乏学习兴趣,而且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许多疑惑,这些疑惑只是单纯地依赖思政课的书本知识和学校的教学场域是无法有效回应的。高校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感悟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发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中的思政内容,有助于弥补思政课教学的不足,有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学效果。
高校青年学生作为主体,其接受程度、接受意愿等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效果。当代青年学生作为出生在互联网诞生后的“网络一代”,网络信息对青年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快速发展带动网络媒体突飞猛进,网络中存在多种价值观念,这些价值观念正好迎合了部分青年人甘愿“躺平”,甘当“佛系青年”的心理,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遭受冲击,助长了自甘堕落的不良之风,不利于培养青年学生奋发有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而对于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来说,没有立足于网络媒体时代进行新的时代解读,难以激发青年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法更好地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结合。如何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免遭网络价值观念的冲击,进而开拓出拥有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当今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培育出心怀祖国、敢于担当的时代青年是摆在大家面前的重要问题,高校思政教育中融入优秀农耕文化为其提供了解决方案,针对当前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困境,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困境。
要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完善教育内容,将优秀农耕文化通过课堂教学来融入思政教育,对比分析“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区别和特点,运用相适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来实现优秀农耕文化的合理融入。在课堂教学中,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衔接的教育理念深入贯彻实施,课程思政要借助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来主动讲好思政课,在自己负责的那块“责任田”中精耕细作,把课程思政充分做好,发掘出专业课程的思政培育潜质,通过打造全覆盖的教学课程环节,建立全方面的教学资源共享,保障全员性的思政工作者队伍,进而打造整全性的新型育人格局,提升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效果,共同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
通过“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努力实现整全性思想政治教育格局,在课程讲授的过程中运用优秀农耕文化培养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进而拓宽融入路径,更好地实现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提高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思政课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功中收获信心,并借助这种信心来讲好思政课,思政课教师从教材中或者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功中选取有代表性的章节,结合当今社会现实和优秀农耕文化,让青年学生在历史长河中来看待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进而达到思政教育的效果,一定程度上实现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其他课程教师可以选取与自身课程相关的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挖掘自身课程与优秀农耕文化和思政教育的契合点,达到浸润人心的思政教学效果,发挥出“课程思政”的作用,形成全校课程共同思政育人的局面,实现优秀农耕文化合理融入。
将中华优秀农耕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应落实“大思政课”的要求,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丰富思政教育载体,实现“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网络媒体”协同育人。
3.2.1 校园文化
高校要对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实施计划进行统筹布局,规划好全校上下共同致力于文化育人的蓝图,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校园文化进一步推动了其融入思政教育。校园内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选择与布局需要结合青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统筹建设,实现高校思政教育文化育人效果的提升和飞跃,达到优秀农耕文化有效融入校园文化的成效。在高校青年培育过程中,校园浓厚的文化氛围对于其成长成才具有重要作用,文化育人价值功能的发挥需要借力于优秀农耕文化,进而引导高校青年学生主动进行优秀农耕文化的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校园文化全方位进行优秀农耕文化融合建设,可以有效发挥出文化育人的教育效果。丰富校园行为文化,校园优秀农耕文化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创新思政教育宣传渠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如举办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短视频大赛、诗词朗诵比赛等等;发挥学校媒体的积极作用,通过校报、微博、抖音、微信公众号等渠道进行广泛宣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
3.2.2 社会实践
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融入可以借助于社会实践来实现,社会实践中感悟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深远持久的。社会实践促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有益于青年学生在学习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过程中接受思政教育,从而真正体会优秀农耕文化的内涵,达到实践育人的教育效果。高校应该结合地方特色,发挥地方历史文化资源、红色文化资源、地理资源的作用,建立校外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实践教学基地,其是促进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重要平台,通过社会实践中的优秀农耕文化因素让思政课变成可以亲自感悟、亲身经历的课程,实现两者有效结合,同时激发青年学生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另外,高校通过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可以充分感悟优秀农耕文化的现世价值,如去贫困地区进行支农支教、为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送去温暖等活动,在社会实践过程中践行优秀农耕文化所赋予的美德,进而实现优秀农耕文化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思政教育。
3.2.3 网络媒体
新媒体时代拓宽了传统教育的途径,开辟了网络阵地。人们的生活离不开网络,网络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网络教育的充分利用,网络思政教育平台的建设,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渠道的构建,对于优秀农耕文化的融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不断地发现和创新性地运用新载体,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达到良好的效果,要选择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载体,这样才可以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功能。高校应建立专门的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通过互联网来创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的传播方式,主动在网络上占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阵地,构建线上线下协同育人渠道,通过网络媒体对优秀农耕文化的宣传来实现融入思政教育,进而有效推动青年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通过校园思想政治教育网站,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素材来开展思政教育,将理论知识变成视频等多种方式展现给学生,使青年学生突破传统方式来更直观的感受优秀农耕文化,实现中华优秀农耕文化“活”起来、“动”起来。创建优秀农耕文化融入思政教育的网络载体,可以起到网络环境净化的作用。网络上各种信息鱼龙混杂,相对于辨别正确价值观念能力不强的青年学生来说,需要进行网络信息的筛选,为学生塑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网络环境,帮助青年学生选择正确价值观念,同时青年学生也应该牢记网络不是法外之地,在网络上的一言一行都要负责任,共同来建设网络思政教育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