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宪宁
(宁夏农垦暖泉农场有限公司,宁夏回族自治区 银川 750206)
辣椒露地种植面积较为广泛,种植技术简单,效益高,产量优,但是部分菜农在辣椒种植时存在化肥投入量超标,过度依赖化肥等情况,不仅没有达到提升种植效益的目的,反而会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辣椒品质逐渐下降,甚至出现产量逐年降低的情况。化肥投入量在不断增加,投入产出比却在不断下降,且土壤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盐渍化、板结化,辣椒生长状态逐渐减弱,畸形情况越来越多,且外观质量低,农户却常常认为是品种的问题,并未认识到是化肥施入的问题。如未能明确认识到化肥合理施加的重要性,即便进行各类品种的更换种植,仍然难以达到高产目的。为了进一步促进化肥使用零增长项目的推动,各地加强了对蔬菜化肥使用控制的关注,以求通过控制和调整化肥施入量,优化施肥结构,提升化肥利用率,实现节本增效,稳定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有机肥施入并不能完全满足露地辣椒的养分需求,随着辣椒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以及农业养殖规模的不断调整,农户在辣椒生产中的有机肥施入来源供应不足,农户对于有机肥施入的认识不足,认为有机肥的施肥质量达不到化肥的施肥效果。因此,在实际辣椒栽培生产时,会忽略有机肥的施入,导致辣椒的营养供应不全面,口感较差,品质下降。
化肥的施用比例并未进行科学搭配,在实际施肥时主要将施肥重点放在氮肥上,而磷肥以及钾肥的施用量比较低,甚至完全忽视硼、锰、钙、镁等营养元素的添加,会导致辣椒的病害发生率上升[1]。
辣椒栽培时仍然存在施肥不当的情况,较常见的问题是施肥方式并不能满足辣椒的营养需求,施肥过浅、施肥过深、施肥过早、施肥过晚或者仅施基肥,而未根据辣椒不同生长阶段的生长情况,及时进行追肥,均会导致辣椒的肥力供应出现问题。
部分农户认为化肥施入量越多,施肥效果越好,辣椒的长势越好,事实并非如此,化肥的过度使用不仅会导致化肥的利用率下降,还会加重土壤板结情况的,加上部分农户长期不进行土地深耕深翻,导致耕作层逐渐变浅,长时间进行化肥的过量追施,会加重土壤板结情况,而土壤中的磷与可溶性钙、铝、锰、铁的结合反应,会产生大量难以分解固化物,对于土壤团粒结构的保护是非常不利的[2]。而土壤板结之后,土壤中的汽、热、水以及微生物的群体结构稳定性会出现明显异常情况,导致土壤内各类营养元素均衡性失调,进而影响辣椒的生长发育。
如农户在施肥时施入了未经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大量的化肥,会加重土壤盐渍化。因为,除尿素之外其他化肥均需要在土壤中进行盐类物质的转换,才能够满足农作物的吸收利用要求,所有化肥未经利用,均会以盐类的状态在土壤中大量留存,如淋溶率低则会导致盐渍化情况加剧,露地辣椒栽培时土壤出现盐渍化发展,会导致辣椒的根系深度变浅,根系松散,辣椒叶片会出现僵化,正常生长受限,新叶数量较少,农户为了能够加快其苗株的生长发育,进一步进行化肥的追施,加重土壤盐渍化的发展[3]。
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辣椒作为非常重要的蔬菜类型,辣椒的高品质生产对于辣椒栽培产业的发展非常重要,人们对于绿色产品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升,对于食品的健康要求也越来越高,在现有基础环境下,完全不使用化肥进行辣椒种植难以实现。因此,需要循序渐进地进行化肥减量增效的推进,需建设示范性栽培基地,以引导农户进行学习以及应用,实现符合大众购买需求生态辣椒的生产[4]。随着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理念的推广以及实施,实际应用效果也较为显著,而水肥一体化技术以及精准施肥技术的配合应用,进一步提升了化肥减量质量,可在辣椒种植地块地头进行厌氧储粪池的修建,可将附近养殖场养殖所得的粪、尿、水等运至池内进行发酵,一般发酵60 d左右即可使用高压泵喷至田间。用量约在30 t/hm2左右即可,以此补充基肥,能够降低20%的化肥使用量。而膜下微灌施肥技术的实施,则根据辣椒的生长情况以及土壤肥力水平进行追肥配方的合理制定,通过水肥耦合原理的应用,精准施肥,能够有效提升肥料的利用率[5]。微生物有机肥的施入,则通过施加有益菌的方式调整土壤的生物结构,有助于土壤中各类养分利用率的提升,利于增强辣椒抗病性能。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在露地辣椒施肥中的应用,能够通过新型肥料施用集成技术的实施,在辣椒露地栽培过程中进行有机肥以及无机肥的有效配合,以此来降低化肥的施入量及化肥的利用效率,促进辣椒栽培品质的增强,提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在实际操作时0.067 hm2地有机肥的施入量能够提升20%~50%,配方肥料的使用量能够降低10%~50%[6]。
辣椒是非常常见的经济作物类型,辣椒整个生育期内需要吸收大量营养成分,以满足辣椒的生长需求,每1 kg辣椒的生产需要吸收3~5.2 kg氮,0.6~1.1 kg磷,5~6.5 kg钾,1.5~2 kg钙,0.5~0.7 kg镁,氮磷钾的比例为1∶0.41∶1.40。明确了辣椒生长期的需肥要求之后,方可科学调整施肥方案[7]。
4.2.1 基肥施肥要求
辣椒育苗之后以及定植之前,需要在整地起垄时施加基肥,可以通过条状沟施或者撒施的方式施肥,撒施应在施肥之后翻耕土地,深度应确保能够达到地下15~20 cm,在施肥量控制时,需要根据栽培地区的地理水平以及施肥模式进行适当调节[8]。
4.2.2 追肥施肥要求
辣椒出花期是追肥的关键时期,另外需待其坐果时期以及盛果期适量追肥,追肥方式主要为穴施或者条施,在追肥时可以配合中耕除草,追肥情况应予少量多次为主,要求施肥深度应控制在10~15 cm,如为冲施,则可将肥料与水共同浇灌施肥,不可在高温时期追肥,也不可高浓度集中追肥,在追肥量控制以及椎备模式选择方面,也需要根据栽植时期以及地理条件适当调节。
根据辣椒种植地区的实际状况分析,综合考虑辣椒生产地区的施肥要求进行施肥技术模式的选择。
如为有机肥配合配方肥施肥方式,在基肥施肥时应在辣椒育苗后,移栽之前对栽培地块进行起垄整地,每0.067 hm2地可施入3 000~4 000 kg农家肥,300~500 kg有机肥,严格按照GB/T 25246—2010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要求进行有机肥的合理施加,此类施肥模式在追肥时主要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追施[9]。一是辣椒初花时期,此时需将氮磷钾肥按照15∶8∶25的比例进行施入,或可直接施入与此比例相近的48%的硫酸钾复合肥,每0.067 hm2施入量应控制在7~10 kg;二是辣椒坐果时期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应控制在15∶8∶25,或可直接施入与此比例相近的48%的硫酸钾复合肥,每0.067 hm2施肥量10~15 kg;三是辣椒盛果时期氮磷钾的施入比例应控制在13∶5∶30,或可直接施入与此比例相近的48%的硫酸钾复合肥,每0.067 hm2施入量10~15 kg;四是辣椒每收获1~2次之后均需要施肥1次,另外在辣椒坐果时期可进行叶面肥的喷施,主要选择施肥类型为0.2%的硝酸钙溶液或者0.2%~0.3%的磷酸二氢钾溶液,可通过上述两种叶面肥交替喷施的方式来提升施肥效果,可每间隔1周叶面肥喷施1次。
沼肥配合复合肥施肥模式在露天辣椒栽培中的应用,首先需要保证沼渣以及沼液的充分发酵,可将牲畜粪便、植物残体等共同投入到沼气池中,充分发酵,按照一份物料10份水的比例进行稀释,同时可加入适量微生物腐熟菌剂,加快腐蚀速度,经15~20 d的腐熟之后便可将沼气池中的沼渣以及沼液应用在辣椒的施肥之中。辣椒育苗完成之后,定植之前需将沼渣、沼液作为基肥施入土壤,每0.067 hm2地可施入5~8 m3,同时需根据沼渣沼液使用情况,配合适量的复合肥,施入复合肥施入量应在30~40 kg/0.067 hm210]。辣椒追肥时一般可在苗期与灌溉相配合,施入沼液2 m3/0.067 hm2,辣椒初花时即可配合灌溉,施入3 m3/0.067 hm2沼液。辣椒坐果时期可配合灌溉,施入3 m3/0.067 hm2沼液,此时急需进行沼液灌施,同时需施入8~10 kg复合肥。辣椒是盛果时期,需在灌溉同时配合沼液灌施,每次4 m3,共施入3~4次,同时需配合8~10 kg复合肥施。
有机肥配合水肥一体化模式在辣椒施肥中的应用,是在辣椒育苗后期以及定植前期,可施入4~6 m3/0.067 hm2农家肥,配以300~500 kg有机肥料,同时需根据有机肥的使用情况,配以适量的复混肥,用量30~40 kg/0.067 hm2,辣椒追肥时应在其定植之后第3次灌水时进行施肥,每次灌溉水量为15~20 m3,可配合施入10~20 kg复合肥,可每间隔5~10 d进行一次灌水施肥[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