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燕,杨根林,李庆华,高云贵
(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丽江 674100)
丽江地区有一种各民族群众喜欢食用的药膳称为‘臭参’,因其具有特殊臭味而得名,纳西族民间认为其能补气血、通经络。在日常生活中,善于调理的纳西族将‘臭参’与鸡肉、新鲜猪排骨、猪脚等炖煮食用,认为与肉炖煮,以药膳形式食用,不仅能使补气、通络的药性发挥得更好,还能祛除药材中对人体的不利因素。近年来,随着“治未病”及食疗文化兴起,‘臭参’的消费需求增多,野生资源逐年减少,而人工栽培是解决‘臭参’野生资源不足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为使人工栽培‘臭参’生长环境与其原生态分布区域一致,选择土质疏松、气候冷凉的高海拔区域开展种植试验,旨在探索总结出高海拔冷凉地区‘臭参’栽培关键技术,为下一步规模推广积累经验。
据《丽江中草药》(内部发行,1971 年编)记载,‘臭参’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党参属(Codonopsis)的球花党参(C.subglobosa),与青羊参(Cynanchum otophyllum)配伍,水煎服用于治疗腰痛、失眠症;另据文献报道,‘臭参’即臭党参,以根入药,水煎服用红糖引,用于脾胃虚弱、肺虚咳嗽、咳血、病后体虚、贫血、健忘[1-2];通过民间走访调查食用习惯,丽江地区群众经常食用的‘臭参’基原还有同属的管钟党参(C.bulleyana)。查阅文献可知,除了以上2 种以外,云南其他地区还有不同的党参属植物,如小花党参、缠绕党参、拟心叶党参等[2],这可能与植物分布地域有关;而目前普遍食用的栽培‘臭参’为管钟党参,本研究所探讨的‘臭参’也专指管钟党参。‘臭参’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主要活性成分有黄酮香豆素、挥发油、糖、氨基酸、蛋白质、生物碱、有机酸、糅质、酚类、树脂和少量皂甙等[1]。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臭参’降血脂和抗疲劳作用较好,可作为高血脂患者食材[3],有抗氧化作用[4],也有改善便秘作用[5],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已有众多学者研究了大田人工栽培,如李昌远、赵光云、潘绍凤、宁加朝等[6-9]在昆明地区、永胜县开展了人工栽培试验,但未有林下栽培试验的相关文献报道。因此,在高海拔冷凉地区开展林下‘臭参’栽培试验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其推广前景较好。
实施区位于丽江市宁蒗县永宁坪乡马鹿塘村委会,为宁蒗县最南端,海拔2450~2700m,年降雨量800~1000mm,平均气温13℃,无霜期约200d,土壤类型为砂壤土。传统种植玉米、土豆、荞麦等作物,主要产业为畜牧业、花椒等;虽然适合中药材种植,但由于缺乏相关试验示范及大户带动,目前尚未有中药材产业发展。试验地为已经种植4 年的小红袍花椒幼树园;该区域粮食产量低,其他相关产业较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如种植试验成功,可作为林下中药材典型品种加以推广,并带动木香、秦艽等其他林下中药材种植,促进高山冷凉地区经济发展。
开展‘臭参’高海拔林下栽培试验,总结出从育苗、种植、日常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等全程关键技术,解决了花椒种植幼树期无收入或收入少现状问题,实现“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经营模式。
宜选择具有喷灌条件且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如坡度过大,可整成台地后再种植,最佳土壤为砂壤土,过黏的土壤易板结,不利于‘臭参’根系生长。育苗期间需喷灌水,本试验采用简易喷灌方法,即利用基地上方的水池,每隔4m 固定1 个2.3m 栎木桩作为固定撑杆,顶部横向用铁丝连接,再将喷灌管固定在铁丝上,每隔1m 插1 个微喷头,用闸阀控制水量。除特殊干旱年份外,种植地一般不需浇水,但应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否则雨季易积水造成烂根;忌连作,可与荞麦、藜麦、青稞等其他高山植物轮作。
秋季雨水停止后全园整地、清园;捡除杂草根等,晾晒消毒,30d 后再次深翻松土,并施入经过发酵的农家肥和山基土(为高山针阔叶的枯落物)为基肥1000kg/667m2;肥力较差的地块,撒施过磷酸钙40kg/667m2,再次用微耕机翻土、拌匀。用微耕机专用作床设备,或人工作床,床宽0.80m,长以地势而定,高0.30m,中间留出0.30m 步道。作床后,可育苗或定植。
‘臭参’直播出苗较慢,为保证出苗率高且出苗整齐,宜先在播种前预处理。将种子用水浸泡2d,充分吸水后,用细河沙将种子充分搅拌均匀,水分以“手拧能成团、手松即开”为宜,然后在土烧制花盆里沙藏,约15d 部分种子裂嘴、露白即可播种。播种时,先耙平床面,均匀撒上种子(因‘臭参’种子细小,与沙藏用的沙子一起撒种容易均匀),再覆盖约1cm 厚的细腐殖土,然后盖上一层云南松松针,细喷水,注意不要冲刷到种子。日常注意土壤干湿情况,及时喷水,不让土壤过干影响出苗率。种子出苗后,注意清除杂草,并保持土壤湿润,使‘臭参’苗能健康成长。
‘臭参’育苗第2 年即可移栽定植,宜选择初春的休眠期,种植区如无雨水,可适当延后,但必须选择种苗发芽前移栽;床面上,以20cm×30cm 株行距挖穴种植,做到根舒、苗正;移栽时,将苗以横卧式种植,以利于采收;压实土壤,浇定根水,并保持土壤湿润;雨季,适时排涝,防止涝害发生。
因‘臭参’为多年生草质藤本植物,为获得高产,栽培过程中需搭建支架,但不需过高;种植床可用竹片搭成拱形即可,一般高度60~80cm。
注意日常水、肥、杂草管理。保障充足水分,做到旱时不干,雨季不涝;如遇干旱及时浇水,雨季及时排涝;及时清除杂草,做到除早、除了,特别是快速生长前期宜多除几次杂草,生长旺期偶有杂草,及时清除即可。水肥条件充足时,‘臭参’生长很旺,夏末可适当控制营养生长,疏除部分藤蔓,并适当增施钾肥,以促进根系生长。‘臭参’移栽后需2 年才能到理想产量,进入休眠期后将藤蔓割除,压入苗床间沟中,并在苗床上覆盖腐殖土,以保持休眠期土壤湿润;在高海拔地区,也有防寒作用。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绿色防控方针,不使用禁用、限用农药。‘臭参’地下害虫主要是蛴螬,地上害虫是蚜虫;病害主要是白粉病,可在夏末生长旺季通过疏除过密藤蔓,适当喷洒杀菌剂防治。
种植2 年后‘臭参’即可采收。先移除支架藤蔓等,再深挖;可从一边开始深挖,再沿种植床采收,抖除泥土;缓坡地的坡度较小,可用微耕机切床面深挖,再人工捡取。采收后及时清洗,可作鲜品出售,也可沙藏保鲜后出售;部分可烘烤和晒干作干品出售;有条件的可加工冻干品销售,不仅外观美,还保持了各种营养。通过栽培试验,移栽种植2 年的‘臭参’鲜品产量为700~1200kg/667m2;按当地最低市场价10 元/kg 计,667m2产值7000~12000 元;对只适合发展高山作物的冷凉地区来说,产值高。
‘臭参’作为我国西南地区群众喜欢食用的药膳类药材,除了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外,还有多种保健功能;依据药食同源特点,特别是有改善便秘的功效,非常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具有一定市场前景。西南山区种植范围较广,可在山区核桃、花椒及其他幼树林下种植,实现“以长为主,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种植模式。特别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高寒山区,通过‘臭参’林下种植,增加了山区农民收入,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均具有重要意义。但‘臭参’作为特殊的药膳类民族药材,市场规模还不大,社会的整体认可度还不大,目前只能小规模发展,否则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建议科研机构对‘臭参’开展系统研究,特别是在化学及活性方面;同时,将其列入药食同源名录,积极研发降血脂、抗疲劳、改善便秘等相关产品,以提高附加值;通过加大宣传,扩大市场认可度,在带动高山冷凉地区农民致富的同时,也为我国全民大健康作出一份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