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市森林灾害防治站 王晓霞
赫章县东邻毕节、纳雍,西连威宁,南接六盘水,北接云南省镇雄、彝良,属暖温带温凉春干夏湿气候区,气温日差较大,年差较小,年均温度10~13.6℃,年均降雨量785.5~1 068mm,无霜期210~250d[1]。全县面积486.76 万亩,南北相距77.6 千米,东西长约84.3 千米,被舍虎梁子、结构梁子、三望坪、韭菜坪等大山分割,地势西北、西南和南部高[2],中西部较高,东北部较低,属国发〔2012〕2 号文件明确的“毕水兴能源资源富集区”核心区,境内山高坡陡,沟壑纵横,峰峦重叠,河流深切,平均海拔1996 米,按地势地貌形态将其划分为丘陵、坡地和平地,其中丘陵占12.53%、坡地占76.21%、平地占11.26%。
赫章县土地总面积为32.45 万hm2,其中林地总面积为18.14 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55.89%(其中,有林地 (乔木林地) 面积9.25 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51.01%,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0.11 万hm2;灌木林地面积8.21 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45.24%,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了0.25 万hm2;其他林地面积0.68 万hm2,占林地总面积的3.75%,与上一年度相比增加0.2 万hm)2。核桃产业作为赫章主要发展产业,全县核桃种植面积为 3.22 万 hm2,其中:产前期为 3.17 万 hm2;初产期为0.05 万 hm2,衰产期为 0.47 万 hm2。
核桃是赫章县高海拔地区的主要经济林造林树种,是天然原生植被的主要种群,多为四旁、沟壑植树,林木散生,对保护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和人居生活、生产环境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3]。但是随着核桃纯林面积的增加,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渐增大,发生病虫种类有核桃黑斑病、核桃枯枝病、核桃膏药病、核桃炭疽病、核桃毛毡病、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核桃刺蛾、金龟子、云斑天牛、桑寄生等,多数发生地块多种病虫害交叉危害,尤其以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危害最为严重,发生面积逐年成倍增加,造成核桃大片毁林,打击果农种植核桃的积极性。
核桃黑斑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在赫章多个乡镇普遍发生,一般在4~8 月发病,可反复多次侵染,病菌从皮孔或伤孔侵入,一般在高温高湿的多雨季节发病严重,受害果果实变黑,出仁率和含油量降低,直接影响核桃的产量和品质。因此,做好该病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4]。
核桃炭疽病,主要危害核桃树的叶片、嫩梢及果实。危害严重时可使核桃树落果,桃仁干瘪,直接影响核桃的品质和产量。幼果感病后,早期果皮出现近圆形灰褐色病斑,随后病斑逐渐扩大,颜色加深变为黑褐色凹陷,病斑中央有轮纹状黑褐色小点,当湿度较大时,病斑上现粉红色小突起,全果变黑腐烂脱落[5]。
核桃溃疡病,在我国南北核桃产区都有发生,此病还危害杨树、苹果、泡桐、国槐等林木和果树,主要危害核桃幼树和大树的树干部及主枝,在树干和主侧枝基部出现褐色或黑色近圆形小溃疡斑[6],有的扩大为长梭形病斑或形成水泡斑,即病菌分生孢子器,空气潮湿时黑点上则会流出乳白色分生孢子角,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病树皮内越冬,翌年4 月气温上升后开始活动,5月下旬气温达28℃左右时,分生孢子大量形成,借风雨传播,多从伤口侵入,发病达到高峰[7]。从发病到形成孢子器需要2~3 个月,秋季在病斑上形成子囊腔,土壤贫瘠、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导致树体生长不良时,发病就会普遍且严重,再加上管理技术粗放、不修剪、不施肥、以及极端气候导致的风害冻害、造成伤口部位多,树体长势弱。
核桃膏药病,在我国核桃产区较为常见,主要危害树干和枝条,在赫章县普遍分布,危害程度轻重不一,轻度危害时,枝干生长不良,重度危害将导致树体死亡。在赫章多个乡镇都有危害,在树木的主干或枝干分杈处下方和背阳处生成一层厚膜状的圆形或椭圆形菌体,颜色呈紫褐色,边缘呈白色,随后变成灰色,菌膜表面呈绒状,渐渐变大形成膏药状薄膜,因其形似膏药故称膏药病,其菌丝同样也能侵入寄主皮层吸取营养[8]。病原菌常与蚧壳虫共生,其菌体利用介壳虫的分泌物吸收养分,蚧壳虫的爬行则成为菌体的传播途径,病原菌以菌膜在树干上越冬。
云斑天牛在赫章县2 年发生一代,前后经历跨三年。以幼虫或成虫在蛀孔道内越冬。第二年5 月至6月,成虫在核桃树干中羽化钻出,咬食当年生枝条嫩皮,补充营养后产卵。幼虫孵出后,先在树皮层蛀成三角形蛀痕,入孔处有新鲜木屑排出,树皮逐渐外胀纵裂,随即钻心材,第二年化蛹,第三年在核桃树发枝后咬一圆孔钻出。在赫章,云斑天牛主要分布在野马川、水塘、财神、六曲河、朱明和水塘林场等核桃种植重点乡镇。据调查统计,8~15 年生核桃越冬幼虫和成虫平均虫口密度达4 头/株,有虫株率为23%,16 年以上大树越冬幼虫和成虫平均虫口密度达55 头/株以上,有虫株率88%。
核桃扁叶甲一年发生三至四代,以成虫在枯枝落叶及树皮缝处越冬,次年3~4 月开始上树取食核桃嫩叶补充营养,交配后在核桃叶背面产卵[9],卵孵化为幼虫后,大量幼虫取食叶肉,剩下核桃叶脉成网状,造成核桃无法直接进行光合作用,直接降低核桃果实质量和产量。主要分布于朱明、财神、结构、罗州、城关、白果等乡镇,据调查统计,2~10 年生核桃越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达50 头/株,有虫株率80%,10 年以上大树越冬成虫平均虫口密度达2000 头/ 株以上,有虫株率为90%。
核桃长足象,又叫果实象、核桃果象甲、核桃甲象虫,属鞘翅目象甲科,以成虫蛀果或取食芽、嫩枝、叶柄,受害果被蛀成3~4mm 近圆形的孔,严重时每果虫孔多达数个至10 个,并流出褐色叶液,以致种仁发育不良,甚至造成落果。在赫章1 年1 代,在赫章县主要发生于朱明、财神、可乐、双坪、兴发、雉街、水塘堡等乡镇,越冬成虫在4 月中旬开始上树取食嫩叶、叶柄、幼芽、果实等[10],以成虫在树干基部粗皮缝、草丛、土壤中越冬。越冬成虫在4 月上旬待核桃幼果出现后,主要以幼果和嫩芽为食,补充营养后,进行多次交尾产卵,每果产卵一粒,少数两粒,卵孵化成幼虫后,幼虫先取食果皮,后蛀入果内取食果仁,引起落果,大大降低核桃果实产量。
根据保护环境的原则和坚持“预防为主、科学治理、依法监管、强化责任”的防治方针,综合应用各项绿色防控技术,包括营林、物理、生物、高效低度低残留药剂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控,控制核桃黑斑病、毛毡病、膏药病、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云斑天牛等核桃主要有害生物的危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有效降低农药残留,提高核桃质量,确保生态环境和核桃产品质量,促进林农增产增收。
由县林业局安排测报员、护林员,搞好日常虫情调查监测。设置核桃病虫害固定样地监测点,县检疫站每月最少监测调查一次。测报员、护林员要按监测预报技术规定,每个星期巡查一次,如发生虫害要调查清楚有虫株率、虫口密度和虫种发育进度,遇到危害严重时,及时打电话向林业局检疫站报告情况,县林业局接报后及时进行核实,掌握防治对象发生发展规律,及时把握最佳防治时机。
2.2.1 灯光诱杀
根据部分昆虫趋光性特点,在8~9 月份进行灯光诱杀,利用高压电网或诱集袋、诱集箱等杀灭害虫,从而达到防治害虫的目的。此方法主要以蛾、蝶类食叶害虫为主,选择设置点时,尽量选择人为干扰少、远离公路和灯源、林相典型且行走方便的林地。
2.2.2 人工防治
人工防治的主要防治对象:病害有根腐病、核桃黑斑病、核桃毛毡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枯枝病、核桃炭疽病等,虫害有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核桃刺蛾、云斑天牛、毒蛾蛹(幼虫)等。
在8 月初到10 月后期,云斑天牛成虫羽化飞出刻槽产卵时期,运用人工捕捉天牛成虫,或者应用铁锤敲锤刻槽。每星期巡查防治地块的核桃林分一次,一旦发现新鲜刻槽,立即捶除破坏云斑天牛卵,减少天牛的种群密度。
在7 月初到10 月,集中捡拾核桃落果,摘掉被害果并将其深埋1 米左右,达到消灭幼虫、蛹和未出果成虫的目的。也可在长足象成虫发生盛期震动树枝,在核桃树下铺设塑料布,集中收集处理深埋。核桃树在进入冬季前(10~11 月休眠前),将树干用专用配方的溶液进行涂白,既能防治常见病虫害,还起到防止日灼、冻伤、牲畜啃咬等作用。一年生新植苗除出芽部分其余全树涂白,两年生以上涂抹第一层主枝以下主杆即可,刷白时要均匀严密。涂干剂常用配方为:生石灰10 斤,食盐2.5 斤,硫酸铜(或硫磺粉)1.5 斤,机油 0.2 斤。
12 月份,将园内的枯枝落叶及上年病虫枝进行清理并集中烧毁,这样可以起到防治越冬病虫害的目的,同时清理园内卫生。
2.2.3 生化防治
3 月初分别使用波尔多液200 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1:1200 倍液)按合理浓度分别全园喷撒,主要防治核桃黑斑病、核桃毛毡病、核桃膏药病、核桃枯枝病、核桃炭疽病等各种病害;3 月底开始为核桃扁叶甲、核桃长足象开始活动期,核桃扁叶甲越冬成虫开始上树取食嫩芽,核桃长足象越冬成虫开始上树补充营养,此时,对发生区林分喷洒球孢白僵菌粉剂进行防治。
5~6 月刮去溃疡病斑的树皮至木质部,各喷一次200 倍液的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或50 倍液的40%多菌灵或按照说明使用噻霉酮或肟唑、戊唑醇等。
12 月份要再用松脂酸钠进行清园处理,春夏防治,刮除膏药病病斑,喷雾防治1~3 次,用噻霉酮、松脂酸钠、代森锰锌等交替使用。
对于检疫性对象或者危害较大甚至成灾的病虫害的防治,发生区所在县级成立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分管副县长任组长,县林业局局长、实施乡(镇、街道)主要领导任副组长,项目实施主体、县林业局相关技术人员、涉及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为成员组成。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具体实施由县林业局主管,乡镇林业站具体负责督促实施,防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核桃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各个环节各司其职,协同完成防治任务。
根据当年核桃病虫害的发生新情况,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设置固定和临时监测点,加强主要病虫害发生防治动态的监测,及时开展虫情、病情会商,及时将有关信息上报,大力宣传普及主要有害生物病虫防治技术,真正做到病虫情及防治技术家喻户晓。
针对关键季节、关键病虫和关键防治环节,安排技术人员深入林间防治技术指导,进一步提高防治技术水平和效果,建立主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区,强化对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基础、技术与方法的研究,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及时开展技术指导,大力开展人工、生物等综合防控技术的试验示范和集成组装,引导农民选用科学防治技术,努力减少化学农药使用次数和使用量,充分展示综合防治技术效果,提升林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水平。
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会议、标语等各种形式,大力宣传实施主要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干部和农民群众了解防治的主要措施、方法,提高群众参与基地建设的积极性,提高农民防控意识,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带动效应。
由于核桃种植生态结构单一,抗病虫能力差,容易受到病虫害侵染,我们要种植集中连片的地块建立防治示范区,通过示范带动全县林农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达到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病虫害防治工作,采取群防群治。
为确保核桃综合防控制工作的顺利进行,要求按照有关资金管理规定,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资金管理制度,确保防治经费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