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天笑
(吉林医药学院,吉林 吉林 132013)
习近平总书记始终关心关怀广大青年,曾多次视察高校,倾听青年心声;执笔回信,寄予青年厚望。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深受普遍青睐、广泛运用的网络文化,已逐渐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本课题着眼于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影响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研究经验的分享,有助于高校师生有效认同网络文化极强的实时性、虚拟性、开放性和群体性,加强其在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的“双刃剑”作用,科学引导正确使用网络,科学分享网络文化成果,共同投身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建设工程,筑牢主阵地、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进一步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研究立足互联网盛行的当下,探究大学生群体在固化三观、实践成长、淬炼成才过程中,受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影响的实际效应;采取调查、实践和对比等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归纳总结、统计分析、论证等方式,进行系统性、针对性分析;掌握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认识的状况,了解社会媒体平台运营模式与其关联度,对比分析其对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影响,探寻制约其对优秀网络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不良网络文化成瘾性的问题;积极创作促进大学生成才、强化育人功能发挥的网络文化成果,及时在教育教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延伸等领域,有效搭建网络平台,持续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工作,提出适宜新时代发展背景下的科学化方案,有力助推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谐发展。
面向吉林医药学院在校生,以分层分级分专业分地域方式,通过问卷、走访和座谈等,初步掌握大学生对网络文化认识现况。先后赴浙江杭州、山西平遥、吉林长春等地,参加全国高校媒体融合创新研讨学习等活动,参观浙江传媒学院、阿里巴巴公司、吉林省高校网络思政中心等地,实地考察其网络运营模式及服务群体,与新华社新媒体中心、学习强国融媒体中心、梨视频、新浪微博等有关人员长期联系,分析社会媒体平台对大学生群体网络文化的影响及其关联度。先后参加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使命担当等专题网络培训,学习总时长已逾2500学时。积极参与互动讨论,围绕“履行立德树人教育使命”“力促思政课程改革”等内容,建言献策、撰写心得,及时发布、发表研究成果,学做结合、学以致用,坚持面向师生开展线上线下理论宣讲、实践研究和学习研讨。研究依托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创新发展中心,聚焦师生关切,围绕网络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积极开展新时代网络文化育人工作。主导参与大学生网络文化节和网络教育优秀作品推选展示、“五个一百”网络正能量精品项目培育建设、国家网络安全宣传教育等网络文化活动,引领师生积极主动开展喜闻乐见的网络活动,力促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精准化运行。
研究充分利用网络载体,分年级随机分层抽取千名大学生,围绕事先设计好的相关内容,进行网上思想政治状况调研,分领导干部、一线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层面,召开思政工作座谈会,围绕学生关注、教师关切的问题,及时分析师生思想动态,形成调研报告,分享研究成果。研究对比了“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和“低俗网络文化媒介”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各自对大学生成长的影响,分析多彩的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诸多影响因素,探寻制约其对优秀网络文化的认同感和对不良网络文化成瘾性的问题,积极创作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强化育人功能发挥的网络文化成果,进而分析相关影响因素,探究适合当前持续“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大背景下,提高大学生对网络文化的甄别取舍和实践运用,及时有效运用于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
研究围绕大学生日常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整合优势资源,利用网络空间,发挥网络热点宣传阐释功能,形成了“新媒体平台开辟疫情速报专栏解答师生关切”“结合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撰写网文激励师生爱国情、奋斗心和报国志”“开设艺术赏析网络课程助力大学生艺术修养提升”等工作案例。出版专著,发表研究论文,在社会主流媒体刊稿,积极创作校园网络文化成果,荣获中央网信办全国正能量“五个一百”网络精品奖,另获教育部、中央网信办全国高校网络教育优秀作品一等奖等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奖十余项。成果及时在高校官微、官网、报刊及自媒体平台上广泛传播,有效运用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和艺术选修课程的教学,获评两项校级教学成果奖,由此还引导大学生积极创作优秀网络文化成果,以“朋辈”身份在学生之间进行科学化传播,营造积极和谐校园文化氛围。成果还佐证于吉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文化育人)创新发展中心培育和学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建设,有力保障创新性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作用发挥,助力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
研究通过对大学生网络文化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掌握当前大学生特别是“00后”学生对网络文化认识的状况,了解到社会媒体平台的运营模式与大学生的关联度。对比研究优、劣网络文化,分别对大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交际、娱乐和社会实践过程中的作用。探索网络文化在“内容、形式、传播媒介”上的迅猛发展对高校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创作了促进大学生成才、强化育人功能发挥的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获得高层次奖项,积极搭建平台,针对性、广泛性、创新性地进行思政教育实践。研究取得系列可喜成绩,结合大学生网络思政教育路径,提出适合新时代发展的对策。研究对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助推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和谐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研究方法创新。融合调查、实践和对比等多种研究方式,在传统研究范围基础上,结合政府及社会媒体参与,注重对成果的形成性评价,成果有效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体现出了科学性与实用性的有机结合。
研究内容创新。重在对比“优秀网络文化成果”和“低俗网络文化媒介”分别对大学生育人功能的研究与实践,针对性创作了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网络文化成果,充分结合“课程思政”教学,及时将成果运用于高校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引导大学生持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作用与借鉴意义。
在未来进一步研究中,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深入开展网络文化在高等教育中的育人功能发挥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一定规模的数据库,掌握新时代大学生在成长之路上,受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影响的程度。积极联动政府、高校、社会及相关平台共同参与,基于系统性、针对性分析后,进一步提出适宜新时代发展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方案。结合实际,制作、传播更多贴近大学生特点、并广受青睐的新媒体作品,在努力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的当下,多角度、全方位应用于“课程思政”改革项目及艺术文化类课程,极力运用大学生喜欢、易于大众接受的表达方式,有效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鼓励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科学分享网络文化成果,共同投身构建和谐的网络文化建设工程,引导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