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述亮,徐志芳
(沂源县农业农村局,山东沂源 256100)
大樱桃虽然在我国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前景,但从目前各方面情况来看,大樱桃产业面临总产量和人均消费量低、种植面积小、价格较高的局面。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大樱桃树种对环境、温度等条件要求较高,众所周知,就气候条件而言,山东省是我国最适宜种植樱桃的地区之一,也是迄今为止我国樱桃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地区。近年来,沂源县之外的其他樱桃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对沂源县的自主品牌发展造成了不小冲击。大樱桃有较大的消费市场空间,可通过网络平台销往世界各地,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今天,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优化产业发展势在必行。
沂源县位于山东省中部地区,属温暖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种植大樱桃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我国重要的特色大樱桃生产基地。据统计,全县规模化樱桃树种植面积达到4000hm2,年产量约3 万t,产值约5 亿元,主要分布在鲁村镇、燕崖镇、南麻街道、中庄镇等地,其中,燕崖镇是重点产区,素有“樱桃小镇”之称。
自1992 年以来,燕崖镇地区零星种植大樱桃树,到1997 年,燕崖镇大樱桃产业呈现规模化发展态势,逐步发展成生产基地,开始实施果园标准化生产管理。现如今,整个小镇樱桃面积已达2533.33hm2,占林果种植面积的80%,总产量2700kg,已建成200 多个樱花树棚,种植农户超过全镇的95%。近年来,沂源县种植的大樱桃数量一直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种植面积增加133.33hm2,樱桃种植面积达到4133.33hm2。同时,樱桃品种数量从早期的先锋、红蜜等有限的几个品种,增加到红灯、美早、大紫、乌克兰等30 多种,品种丰富、品质上乘。
沂源大樱桃比烟台大樱桃早成熟2 周,4 月大棚种植的樱桃上市,露天种植一般在5 月中下旬采收。沂源出产的大樱桃结合国内外樱桃的优点,不仅个头大、颜色漂亮、多汁可口、绿色环保,而且含有丰富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人体所需元素,营养价值和商品价值均较高,深受水果市场和消费者群体的喜爱。
发展大樱桃产业,必须规范和推广生产技术操作过程,引导果农进行绿色、有机的标准化水果生产。推广现代矮化栽培技术,通过起垄、纺锤型整枝、肥水一体化等方式,逐步实现早产、丰产。除此之外,在扩大储备樱桃果实供应的同时,沂源县还建设了200hm2的大樱桃保护区,推广使用杀虫灯、粘虫板等生态物理防治措施,旨在生产出生态安全的“绿色樱桃”,销售方式主要有外商批量采购、居民和游客零售采购、网上销售等。
沂源县大樱桃市场主要分布在燕崖镇,有燕崖村、西白峪村、偏良山村3 个专业交易市场,每到樱桃成熟的季节,每个市场都人头攒动,交易量居高不下。除了在当地市场销售外,山东大樱桃60%以上都销售至省外,近年来,随着电子商务的急速发展,大樱桃销售额显著增长。相关统计表明,截至2020 年,45%的大樱桃产量是通过电子商务销售。
目前,水果逐渐成为广大居民群众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食品。人们对水果需求量的不断提高,决定了水果质量的重要性,这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群众对食品安全的看法与态度。如果果农只是一味地扩大种植面积,追求经济利益,就会降低果实的口感、质量等价值,反而会造成不利影响,为水果产业发展带来不同程度的损失[1]。对于种植者,如果单一关注眼前利益,只注重水果的实际产量,很容易忽视质量、安全等问题,往往弊大于利。对于种植业的长远发展,水果的大小、形状、口感及产品的外包装是否能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需求等,都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以沂源新区大樱桃为例,蓝田、白鹿原等产区后来居上。分析目前我国水果进出口状况不难看出,在品牌打造、有机水果认证等方面,我国远远落后于国际大宗樱桃进出口国家。不论是果实产量、品质,还是口感、外形均存在显着差异,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发展鲜果进出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企业要找准关键点,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我国樱桃优势,注重品牌的创建与维护,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不断扩大国际出口市场份额。
虽然大樱桃本身深加工价值潜力巨大,但其自身特质决定了对冷库条件要求较高。从目前发展现状来看,不管是深加工,还是贮藏都面临发展困境,严重阻碍了产业发展。现阶段,新区大樱桃以现摘现卖为主,有果汁、果酒等多种加工方式,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大樱桃加工生产能力严重不足。因此,新区樱桃产业化之路颇为艰难,不容乐观。
目前,沂源县大樱桃品种搭配不合理包括:早熟品种比例大,新品种少;主要品种经济特征明显,但易传播病毒病;授粉树组合不够科学合理。
大樱桃果实柔软多汁,一般成熟于高温季节,果实脆弱,加之天气炎热,决定了大樱桃极为苛刻的储存条件,一旦贮运不当,很容易出现腐坏变质的现象。通常来看,简易贮藏,即采摘后利用贮藏设施进行简单的降温以延长保鲜期,虽然贮藏效果不错,但成本高,目前沂源县尚未广泛应用冷储技术,严重影响了大樱桃品质。
经过调研和走访发现,一方面经济的持续发展,使得广大居民对水果品质诉求变得愈发苛刻,另一方面企业出于自身发展规划,也开始重视水果加工工序。在这些因素的冲击下,大樱桃产业链逐渐变得更广,规模变得更大,同时,也更适应市场需求。目前,由于苹果是沂源县主要生产的水果类型,大樱桃深加工生产线不够完善,基于此,目前的大樱桃深加工产业还处在孵化阶段。在当地,主要的水果经销商还是以苹果为主,这就导致本土化大樱桃龙头企业发展不够成熟,水果产业合作社对接共享机制不健全,相关信息滞后。被封锁的农民只热衷于获取、保存产品,不重视收获后的加工、包装、分销,这无疑阻碍了大樱桃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沂源县现有农业技术人员,普遍是年龄较大的经验型工作者,这些技术人员往往经验丰富、业务熟练。与此同时,接受新技术和新品种能力略显落后,尤其在乡镇,大部分是兼职的工作人员,由于日常工作乏味,工作人员流动性较大,很难在客观环境中积极学习、了解、掌握樱桃栽培及生产管理技术。另外,山东省沂源县现有农业技术服务机构均设在市、县农业部门,缺乏面向一线群众的高水平技术服务机构,直接影响了农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一般情况下,人们会提早采摘即将成熟的大樱桃,且采摘后不进行预冷处理,容易导致果实失水、收缩、褐变等,经济价值会大打折扣。5-7 月是大樱桃成熟季节,气温普遍较高,容易影响果实品质,不利于贮藏,因此,果实需要快速入库[2]。目前,大樱桃采购市场散乱,主要以地摊销售为主,市内没有专门的销售市场,多为路边市场,也没有充足的采后预冷和贮藏设备。大多是买来堆放在阳光下,隔夜或隔天发货,大大缩短了大樱桃贮藏期,限制了樱桃产业的整体利润和规模。同时,果农信息滞后,营销理念和方法相对落后,对市场风险抵御能力较差。
市场竞争力是由果品品质决定,不同的品种具有不同的生产能力和不同的抵抗力,实际种植过程中,优先选择抗性、生产能力强的新品种。企业及农户一定要加快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积极引进优质新品种,将建设特色产业园区、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作为日后工作重心。除此之外,还要注重大樱桃种植结构协调性的提高,在科研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应积极带动,及时试验种植者普遍感兴趣的品种,科学更换品种,不断调整并优化栽培结构。政府及相关部门也应积极为大樱桃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与经济支持,进而加快大樱桃新品种的更新换代,实现早上市、错峰销售的可持续目标[3]。
由于具有错峰上市、价格高的优势,一些农户开始将目光投向设施樱桃栽培,设施栽培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天气灾害和病虫害。设施樱桃栽培能够在低温、寒潮、冰冻等灾害发生前,为樱桃提供足够的暖气,也可以在温度过高时,采取特定措施降低温室内温湿度。目前,沂源县大樱桃花期易遭受低温侵袭,引发冻害;果实生长期遇干旱天气,不利于果实膨大,应重点推广设施栽培模式,以解决上述问题,提高产业利润。与此同时,沂源县政府应从项目资金入手,继续向农户实行补贴政策,调动农户发展樱桃产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各种惠农政策不断出台,山东省政府也一直在积极相应并落实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包括:(1)大力扶持龙头企业或大型企业,帮助这些企业建立完整的冷链体系,引进相关设备,扩大大樱桃销售份额,能让更多的人、更远的人吃到新鲜的大樱桃或相关制品。(2)切实提升樱桃采摘后的深加工能力,提高水果利用率,进一步加强开发果汁、果酒、果脯、果酱、果奶、果冻等深加工产品。对于商业水果,可重点关注樱桃护肤品、口红、软糖等,对于外观不佳的水果,可选择制做成樱桃罐头和樱桃酱,进一步解决品相较差水果难卖等问题[4]。(3)深加工对大樱桃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既能提高果品附加值,为果农创收,又能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大樱桃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沂源县应不断加强对大樱桃的深加工,例如,大樱桃酒、罐头、果脯、果汁、蜜饯等。(4)结合沂源县水果市场及自然、经济、交通条件,可在现有水果仓储加工企业的基础上,建设专业仓库,持续开发水果批发市场,促进水果产业的大力发展。
(1)通过推动政府投资、培育扶持,走“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之路。基于目前沂源县大樱桃产业发展现状,由政府带头出面,积极培育一批有实力、有潜力、有格局的大樱桃相关企业及规模种植户。从苗木栽培、管理、采摘、运输、销售等各个方面,不断开展深入研究,使得大樱桃产业既能实现“横向发展”,又能实现“纵向发展”。(2)随着互联网产业的兴起,农业电子商务实现了飞跃式的发展,更加符合现代农业市场需求,促使樱桃生产朝着专业化、集中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企业与产业的优化升级势不可挡[5]。所以,沂源县应积极动员、引导规模种植户根据实际情况与产业需求开展农业电商业务,联合果业部门和农民合作组织,利用互联网优势,广泛宣传,打造“沂源大樱桃”品牌,提升全产业链的技术含量。(3)政府部门还应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当地龙头企业与农户签订水果产销合同,从根本上保护果农利益,广泛宣传推广“沂源大樱桃”品牌,进而全面提升沂源樱桃市场知名度和产品竞争力。
要想发展好水果产业,务必重视理论学习,从技术角度出发,推动相关产业高速发展,相关部门应加强专业技术团队的组织与培训,组建一支高技能、优服务、重科研的人才队伍。通过海外研究、外出考察等方式,努力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与时代接轨,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建设现代化、科技化、智能化的大樱桃生产基地,实现产业和效益的同步提升。病虫害让大樱桃经济效益大打折扣,应积极构建主产区联防联控机制,坚持以预防为主,积极采取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措施,不断提高樱桃树抗病虫害能力[6]。在大樱桃生产关键时期,建设技术队伍,对不同地区的农民进行再教育,深化产学合作,共同探索新技术,从根本上推动樱桃产业发展。
沂源县是山东省樱桃树规模化种植地区之一,为了谋求当地大樱桃产业的实际发展,企业务必积极探索发展经验,带领农民脱贫致富,促进农村持续发展。大樱桃产业经过近20 年的发展,已经积累了相当一部分经验,但仍旧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果农与企业应紧密配合,稳定品种,分析各种栽培方法的季节差异,研究樱桃的贮存手段,为大樱桃产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可以看出,大樱桃产业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应认真落实中央和地方财政补贴,将果业企业发展壮大,引导制定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具体、实际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在国家日益重视发展农业的大背景下,沂源县大樱桃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如何有效抓住并利用这一有利契机,提升其经济效益,并实现品牌化发展,是值得深思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