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国英, 胡伟华, 惠亚玲
(西安工程大学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48)
艺术设计作为一门涉及人文、艺术和技术工程等多领域的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备艺术设计与创作、教学、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力,能在艺术设计等相关领域从事艺术设计、研究、教学、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型人才。伴随全球新科技革命的深入及新经济的发展,人才培养的趋势越来越向跨学科、复合型方向转变。“新文科”理念的提出正是对这一趋势的回应,该理念鼓励文理融合、文工融合、艺工结合,培养学科交叉融合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倡导人才培养要聚焦国家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加大涉外人才培养,培养既懂语言又懂技术的国际化复合型人才。这一理念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很多新的要求,如学生多学科专业知识体系的构建,多元文化素养、创新意识以及国际化视野的培养。在具体实践调研中发现,针对当前人才需求的具体要求,部分高校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培养模式单一,学生动手能力差,艺工结合意识欠缺,缺少跨文化视野,跨文化交际能力相对不足,产品设计缺乏国际化元素等,这些客观存在的问题使得当前艺术设计人才无法将“中国设计”与“中国制造”有效结合,也成为我国打造世界一流品牌和一流产品的最大障碍[1- 2]。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需求现状的调查及文献梳理,提出适应于新文科背景下新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探讨如何依托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培养既具备广阔的国际视野又能适应当前社会需求,既有过硬的实践操作能力又洞悉市场需求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使“中国设计”与“中国制造”同步走向世界。
2018年8月,中共中央提出“高等教育要努力发展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 (简称“四新”建设)[3],由此,“新文科”概念被正式提出。2020年11月,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在山东大学举办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并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鼓励高校开设跨学科跨专业新兴交叉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培养学生的跨领域知识融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育知中国、爱中国、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文科人才[4]。 该理念要求高校在文科人才培养方面应注重创新、适应与卓越,课程设置及教学手段等方面应适应时代发展需要,在服务社会方面应对接国家及社会需求,要服务国家应对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增强我国在国际社会的话语表达能力[5]。作为人文社会科学重要的组成部分,艺术设计类学科也应以此理念为引领,积极寻求专业教学改革的新道路,以适应新时代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的需求,从自身专业实际和行业需求出发,针对性地搭建学科的多元融合教育培养模式[6]。
首先,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应具备自主创新能力。新文科之“新”在于创新,艺术设计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感和活力,这就要求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增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其次,学生应具备跨学科视野。新文科建设的核心在于跨学科交叉融合,跨学科不是停留在形式上的简单叠加,而应是多学科间的通力协作,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够突破现有专业的隔阂、打破专业局限,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和广阔的跨学科视野[7];最后,艺术设计类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当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惯例,外语综合运用能力强且具有一定的国际竞争力,以应对当前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满足这一要求,一方面能够使学生在国内外相关企业胜任艺术设计类工作,另一方面也可使学生的设计作品与国际接轨,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积极推动者。
首先,艺术设计类专业在课程设置方面应打破原有的专业壁垒,以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理念不断优化课程体系设置,适度融入工程类、文化类、管理类等相关领域课程,以满足新文科背景下对专业素养高、综合能力强、有创新视野和国际化视角的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其次,如何将拓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基于专业知识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与从国际前沿出发丰富学生知识储备三者相结合,这是“新文科”理念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新要求。这就要求高校积极开展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探索符合专业特色并满足时代要求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最后,新文科理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如更新知识结构,丰富跨学科领域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同学科间教师合作教学,弥补各自不足;积极参加出国进修、社会实践等项目,以开拓国际视野并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
为对标新文科建设理念的新要求,明确当前我国经济转型及经济结构调整对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知识结构的需求以及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和访问进行了相关调研。调研对象包括20家具有影响力的国内外大型设计公司,30位毕业5年以内的设计师,30位大四在校学生以及10位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任课教师。调研发现,当前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无论从学生、教师还是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均存在一些制约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一 ,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英语水平普遍偏低,国际化视野不足,无法满足国际交流的需求。此外在英语语言习得的过程中,学生缺乏对跨文化美学、跨文化艺术元素等知识与理念的融合,更谈不上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表达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思想,从而导致学生多元文化思维的局限性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的欠缺。第二,学生现有的专业知识水平与用人单位的要求有差距,同时也与其自身的预期值有较大差距,在对产品设计的多元文化美学元素的把握、产品的可制造性和实用性的满足等方面理解不够,使得设计出的产品无法适配不同文化背景的审美与需求,限制了产品的推广。
无论是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师还是教授该专业英语课程的教师,其知识结构都较为单一,教师多擅长本专业领域,而对其他专业领域涉猎不多。教授英语课程的教师缺少对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了解,只能以教授语言为主,无法针对学生专业特点加强其专业英语的习得,使其具备阅读和翻译相关专业资料以及用英语进行专业技术交流的基本技能;而专业课老师虽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及实践经验,但普遍外语能力有限,无法实现双语教学。这两种类型的教师均无法满足当前新文科背景下对教师跨学科能力的要求,更无法助力实现当前艺术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目标。
首先,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清晰。作为一门实用性、理论性及实践性极强的学科,艺术设计类专业应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及自身特点制定人才培养目标,然而在实际调研中则发现,部分高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偏重单纯的理论研究与思辨,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造成毕业生实践能力与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脱节。其次,课程结构不尽合理。例如,所开设的理论课与实践课之间、专业课与基础课之间缺少紧密联系,使学生既不能从整体性上把握专业知识体系,又不能将理论与实践恰当的结合,造成人才综合素质的下降。再次,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实践能力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至关重要,但传统的培养模式无法保证学生实践课程的课时量,也就无法及时得到充分的培养效果反馈,使该专业在学科发展、研究领域扩展及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相较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新技术、新问题的反馈相对滞后[8]。
新文科理念的提出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同时也对艺术设计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即:发掘学科发展的新需求,研究新对象、探究新范式、建立新体系,从而“打破以往分而治之的学科区隔,追求学科融合创新,特别是跨学科视角的研究”[9],使国际视野、艺术设计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相互促进, 融知识、能力、素质培养于一体, 形成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近年来,我国诸多综合性高校根据艺、工、经、管、文交叉融合、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特点,本着求是创新、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逐步建立起了“艺术教育与工程教育、管理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教学体系[10],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和创新能力强、身心健康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为我国对外开放和“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
西安工程大学是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拥有工程类和艺术类两大特色专业群,涉及纺织工程、纺织机电、纺织信息与控制、服装工程、纺织营销与管理等纺织产业链上的各工程类学科专业,以及服装与服饰设计、视觉传达设计、产品设计、表演等为龙头的各类服装、服饰设计专业。该校在多年探索和研究的基础上推广实施“艺工结合”(1)所谓“艺工结合”,其中的“艺”在教学中是指从思想和境界层面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和美感欣赏能力的培养,“工”可以理解为工程或者技术,主要是指工程类专业学生依靠技术手段来解决生活和工作中的具体问题。的培养模式。 构建以艺术为先导,以工程技术为背景,以实践为核心的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使艺术设计与工程实践互通互融,为培养艺术与工程结合、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新型设计人才探索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
作为艺术学和工程学结合的产物,“艺工结合”的本质特征就是集成性和跨学科性[11]。该模式契合艺术设计类学科特点、办学定位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即艺术设计类专业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重视工程技术能力及其他相关交叉学科能力的培养,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综合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在这一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基于新文科建设理念提出的新要求,建构形成了以“两核心、两支撑、两平台、一关键”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图1 新文科背景下“艺工结合”艺术设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图
该模式的核心是通过开设双语专业课程,在提升学生语言习得能力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关键是通过师资培养和课程改革帮助学生构建基于国际视野的艺术设计专业知识体系。此外,该模式以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养成为支撑,在师资队伍的跨学科建设和课程体系的跨学科融合基础上搭建 “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并以外向型复合人才国内外实习培养基地为平台,最终实现艺术设计类专业优化、课程提质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目的,助力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复合型、国际化、高层次的艺术设计专业人才。该培养模式的基本构成,具体表现在以下四方面:
1.两核心
“两核心”一是指学生国际化视野的拓宽,二是指学生以专业知识为内容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升。
(1) 教材和课程体系改革方面
首先,改革教材。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引进国际前沿教材,使学生能够通过最新教材夯实学科基础,了解行业前沿及行业国际惯例,建构起更加完整的知识体系,以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其次,优化课程体系。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共设计11门双语专业课程,如服装概论、服装研究方法应用、服饰文化品牌(A)、服饰品牌文化(B)、服装买手研讨、艺术概论、环境艺术设计等;另包含10门跨文化课程,如跨文化交际、中外服饰文化比较、当代商业与社会责任等。这些课程的设计一方面使学生在国际化大背景下切实了解专业发展现状,同时,通过多学科知识的融合,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养。此外,推广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开设针对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英语阅读及视听说专业课程,训练学生掌握相关专业领域的标准名词术语,提升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和国际前沿知识的掌握能力。
(2) 课程设置方面
早在1997年,Stryker & Leaver即提出语言教学可基于某个学科或某种主题进行,认为将语言教学与学科专业知识相结合并把语言作为学习学科知识的媒介可为外语或二语学习创造最理想的条件[12]。此观点在本文涉及的人才培养模式中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上,即对艺术设计专业大学英语课程进行基于英语应用能力的模块改革,主要分为基础英语模块和专业英语模块。
首先,在大一年级的基础英语模块教学阶段,针对艺术类学生特点,突出英语语音、语法基础知识的讲解。通过互动教学使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训练中掌握英语这门外语的基本交流能力,为学生未来的专业学习及英语知识的扩展夯实基础。其次,在大二年级开展专业英语模块教学,强调英语学习与艺术涉及专业学习的结合。建设以创新实践为导向,适应纺织、服装、设计等艺术类专业的特殊用途后续英语课程体系(ESP英语),在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艺术设计行业专业术语及惯用表达,在此基础上逐步开设与艺术设计相关的英语应用能力课程,帮助学生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同时掌握专业知识,培养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专业交流、从事相关工作的能力。
鉴于艺术类本科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的特点,在进行分模块教学改革时,应平衡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两者之间的关系,建立以基础英语为主、专业英语为辅的教学体系。
2.两支撑
“两支撑”是指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和多元文化素质培养。
(1)创新意识培养方面
一是聘请国内外著名设计师、建造师、工程师等为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举办各类学术讲座,如在视觉传达专业举办的《什么是设计》系列主题讲座中,皇家墨尔本大学沟通设计专业硕士、西安美术学院设计系刘一珂老师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了解专业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法,结合讲座中分享的优秀设计案例和不符合设计规范、特色不鲜明的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增强创新意识的重要性。二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类国际、国内设计大赛(如IADA国际艺术大赛、创意中国设计大奖、包豪斯国际设计大赛、AIM国际设计竞赛、中国高等院校艺术设计大赛、创意中国设计大赛等),以赛促学,帮助学生挖掘设计能力,同时促进教学观念的革新。另外,此类大赛也可吸引国内外更多创意资源和创新人才集聚,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开拓创作思路。
(2)多元文化素质培养方面
一是通过搭建自然、文学、艺术、哲学、管理、科学技术、外语及外国文化拓展等文化素质类和科学技术类知识模块的公共选修课平台,优选出6门网络课程,如西方文明通论、魅力科学等,10门自主开设选修课程,如美学原理、艺术史、人类学概论等,通过与专业知识的融合互补,促进艺术类和工程类学生多元文化素养和科学素养的融合。二是定期举办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校园艺术展演及文艺演出,营造健康高雅的校园文化环境和艺术氛围,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化艺术修养,有利于学生捕捉国际前沿流行动态和设计理念,从艺术的角度对设计观念和创新意识进行诠释。
3.两平台
“两平台”是指“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平台和国内外实习培养基地,两者的结合对学生跨学科能力的培养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高意义重大。
(1)“艺工结合”的教学体系平台
在跨学科师资队伍建设方面,需加强跨系、跨学院合作,打破传统的单一专业教师配置方式,构建“艺工结合”的多元化课程体系。加大内培外引力度,组建高水平的 “艺工结合”跨学科师资队伍,尤其是加强“双师型”人才队伍建设;同时,鼓励艺术类专业教师与工程类专业教师共同承担课程教学,构建立体教学模式,强调课程间的穿插、融合,以满足“艺工结合”教学模式下的课程体系需要。在优化课程体系方面,除开设艺术类专业的通识课程外,加大计算机类课程及工程类课程的融合。如开设计算机辅助图形设计、工业设计思想基础、人机工程学等课程,使学生掌握诸如虚拟技术、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传感技术等新兴技术,并将其与艺术设计元素相融合,培养学生在创作设计中的工程理念,提升其数字化科技创新意识。
(2) 国内外实习培养基地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充分利用国内外实习培养基地,助力推进“艺工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一是建立高校与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即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例如,在西安工程大学改革实践中,将教育部2009年开始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与“卓越设计师”概念(2)即培养具有跨文化人文情怀、丰富的艺术修养、独特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富有创新精神、能紧跟时代潮流并贴近市场需求的优秀设计师。有机结合,实行“3+1”理论学习与国内外实习基地实际操作双轮驱动,其中1学年的实践教学可以加强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二是校企合作,可实现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的有机结合,其优势在于结合市场导向,提高学生实践技能,更有针对性地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西安工程大学通过签约国际、国内著名设计公司(美国IDEO设计公司,James Clyne设计公司,香港卓恒设计公司,梁子时装实业有限公司等、维珍妮国际有限公司等),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平台,提高其实际动手能力。三是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西安工程大学利用人才培养大纲中设置的课程实习及毕业实习时间,将学生集中到国内外公司、企业参加专业实践,或进行分散的、立体化的实践教学,诸如艺术采风、综合设计、参与工作室设计和毕业实习等,在实践中开展对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基本技能、综合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强化训练。
4.一关键
艺术设计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的“一关键”在于国际前沿知识体系的构建,可通过师资培养和课程设计两种路径来实现。在课程设计方面依托“两核心”中的课程体系及课程设置给予支撑,而在师资方面,除通过“两平台”汇聚多学科师资人才外,还应积极推进教师知识结构的转型。首先,培养或引进有多年国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提高课程质量,完善教师知识结构、补齐学科背景短板;其次,通过进修、自学、科研协作,使具有工程和艺术背景的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加强交流,取长补短、相互提高,形成能够适应工程与艺术融合培养模式的稳定的师资队伍;再次,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为相关教师提供稳定的实践、培训基地,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同时,有效促进产学研相结合;最后,建立教师队伍成长激励机制,让更多中青年教师成为“艺工结合”理念的践行者,实现复合型人才师资队伍培养的持续性发展。
此外,在进行课程体系改革及师资队伍建设时,学校应建立以所在学院为主导,联合教务处、人事处、企业等多部门协同的人才培养联动机制,形成管理服务教学、制度保障教学、条件支撑教学的全面发展格局,助力推进“艺工结合”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实践。
综上所述,本文探讨了当前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文科”建设理念对艺术类专业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尝试基于“艺工结合”的培养理念,建构以“两核心、两支撑、两平台、一关键”四个基本要素构成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以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国际化视野和创新意识、多元文化素质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国际化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
该模式应用实施后,在以下三个方面产生了明显的效果。其一,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在专业大赛中屡创佳绩,诸如在“中国国际内衣创意设计大赛” “包豪斯国际设计大赛”等多项国内外设计大赛中取得佳绩;其二 ,双语课程的开设既弥补了传统英语教师缺乏艺术设计专业知识的短板以及实践经验的不足,也使专业任课老师的英语水平有所提高,为开展双语教学打下基础;其三,“两个平台”优势促进了人才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的提升,使得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此前有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综合素质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但该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的外语水平及教师的双语教学水平尚未达到理想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双语课程的开展,影响了教学效果,因此后续研究将在双语课程教学的开展上探索更多有效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