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艳
(合肥野生动物园,安徽 合肥 230036)
关键字:珍稀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影响
在动物园里动物会感染很多疾病,寄生虫病是众多病中常见的疾病之一,近年来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虫呈上升趋势。寄生虫侵入动物体内,需经过移行达到所寄生部位,从而发育成熟。寄生虫对动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掠夺动物营养,导致幼龄动物生长发育迟缓;对动物器官和组织造成损伤;还会引起动物中毒,通过毒素作用以及自体中毒方式引起的;此外,导致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降低,如蛋乳产量降低,流产等。
合肥野生动物园是安徽省重要的野生动物保育基地,里面有珍稀动物100多种1000头/只。在2021年4~5月份对合肥野生动物园部分动物的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作了调查,以期为该园区野生动物预防和控制寄生虫病提供基本策略。
1.1 材料
1.1.1 样本采集 在合肥野生动物园,分别采集白虎、东北虎和非洲狮等肉食动物的新鲜粪便;黑白疣猴等灵长类动物的新鲜粪便;梅花鹿、水豚等杂食动物的新鲜粪便,样本带回实验室冷藏保存。
1.1.2 主要试剂 改良抗酸染色液(染色液I:苯酚8mL,95%乙醇20mL,碱性复红4g,H2O 100mL充分研磨溶解后用滤纸过滤;染色液II:浓硫酸1mL,H2O9mL浓硫酸缓慢加入蒸馏水中,混匀,冷却;染色液III:孔雀绿0.1g,H2O 50mL使用时要稀释10倍。
1.2 方法
1.2.1 饱和盐水漂浮法 首先取适量的新鲜粪样置于含100mL烧杯中,捣碎均匀,再加入相当于粪便9倍体积的饱和盐水,充分均匀;再用80目尼龙兜过滤,将滤液在室温下静置30min左右,镜检。
1.2.2 抗酸染色法 参照李培英等方法进行染色检查。
1.3 虫种鉴定在显微镜下观察待检粪样中的卵囊、虫卵、或包囊的形状,颜色、大小、卵囊指数等指标,结合专业文献或资料作虫种的鉴定。
1.4 数据处理在显微镜下分别观察每个粪样2张涂片,根据形态学鉴别每张涂片上的虫卵种类。未发现虫卵即判为阴性,发现虫卵即判为阳性;感染率=阳性数/样本数。
2.1 虫种的形态学观察结果本次于合肥市野生动物园采集的12种动物新鲜粪便样本38份,通过饱和盐水漂浮法、水洗自然沉淀法和抗酸染色法这三种方法的检查,共检测到8种寄生虫卵,在显微镜的观察下,鉴定为以下虫体(见图1):(1)毛尾线虫卵,(2)环孢子虫:(3)阿米巴原虫(4)猫后睾吸虫卵(5)艾美尔球虫(Eimeria)卵。(6)结肠小袋纤毛虫卵(7)栓尾线虫卵(8)隐孢子虫卵。
图1 虫卵形态学鉴定结果
2.2 动物肠道寄生虫总的感染情况所调查动物寄生虫的感染率是89.4%,涉及到8个虫种。艾美而球虫的感染率最高为39.4%,隐孢子虫、环孢子虫的感染率相对偏低为13.2%和10.5%。而毛尾线虫、阿米巴原虫、猫后睾吸虫、结肠小袋纤毛虫和栓尾线虫的感染率更低,分别为5.3%、2.6%、5.3%、2.6%和2.6%。从这些动物感染寄生虫的总体情况来看,灵长类动物感染毛尾线虫较为突出、猫后睾吸虫主要在猫科动物的体内感染,而食肉动物体内存在大量的环孢子虫和隐孢子虫。
2.3 食草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3种食草动物的粪样,结果显示,食草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高达40%。而艾美尔球虫为主要感染的虫种,感染率为50%;栓尾线虫仅仅存在于水豚体内,感染率为50%(见表1)。
表1 食草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2.4 肉食类动物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8种食肉动物的粪样,结果显示,食肉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高达55.6%。使用水洗自然沉淀法在猞猁的粪样中看到大量的猫后睾吸虫,仅在一只白虎体内发现结肠小袋纤毛虫,其中球虫主要存在于大型猫科动物的肠道内。食肉动物中白虎的感染率最高达到75%;其次是非洲狮和金钱豹达到66。7%;而较低的则是黑虎,仅达到了25%(见表2)。
表2 食肉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2.5 灵长类动物黑白疣猴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通过显微镜观察1种灵长类动物黑白疣猴5份粪样,结果显示,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的感染率高达60%。其中毛尾线虫主要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体内,感染率为40%;也有球虫和环孢子虫存在于灵长类动物体(见表3)。
表3 恒河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情况
3.1 合肥野生动物园部分动物寄生虫种种类感染蠕虫类的主要是毛尾线虫和栓尾线虫。毛尾线虫虫卵是在灵长类动物黑白疣猴中检测出来的,其他动物中并未发现有此虫种,因此推断为猴毛尾线虫。罗琴和胡伟等人对广州市的某野生动物园做调查,本次调查结果与罗琴等报道的相一致。栓尾线虫虫卵壳较薄,呈半月形,经口感染,一般寄生于兔的大肠与盲肠内。在本次调查中检测出一只水豚感染此寄生虫,推断为感染性虫卵被水豚吞食后,幼虫进入水豚的盲肠黏膜,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形成成虫。
本次调查中鉴定的原虫有环孢子虫、结肠小袋纤毛虫、阿米巴原虫和隐孢子虫等。环孢子虫是在肉食动物和灵长类动物中检测出来的,环孢子虫主要是通过粪口途径来感染动物和人类的,包括多种灵长类动物。阿米巴原虫是在肉食动物猞猁的体内检测出来的,在其他动物体内并未发现此虫种。推测该类动物感染此疾病的病因为隐藏在粪便中的阿米巴包囊。猫后睾吸虫是在猫科动物猞猁体内检测出来的,猞猁可能是因为吞食了这些带有囊蚴的淡水鱼而被感染的。此外,发现非洲狮、金钱豹和猞猁中均感染了等孢子球虫,这与成源达等人报道结果相一致。在结肠小袋纤毛虫方面,本次从白虎体内检测出此虫体,初步推断为白虎误食了小袋纤毛虫的包囊而被感染。虫体感染部位主要在结肠,严重感染时引起肠炎。隐孢子虫是一种肠道寄生虫,通过粪便-口服途径,水和食物传播。饮用水集水区和水库地区是重要关注对象,因为它们可以很容易地污染人畜共患的水性病原体。因此,在自由放养和圈养野生动物的地区对集水区和水库地区的管理尤为重要。
3.2 合肥野生动物园寄生虫的防治与分析通过这次对合肥动物园部分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检测,发现动物对某些肠道寄生虫感染仍较高,如杂食动物大熊猫感染率为100%,肉食动物白虎可达75%,表明这些肠道寄生虫感染途径可能是多方面的,包括外食物源性途径,涉及外界环境(水、食物、土壤);接触传播也是另外一个重要途径。因此,搞好环境卫生制度、健全消毒制度为控制园区寄生虫提供最基本措施。此外,认识寄生虫发育阶段也是必要的,它为合理驱虫方案的制定和驱虫时间的确定提供基本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