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治国背景下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分析

2022-11-18 12:20李伟丽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学报 2022年5期
关键词: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

李伟丽

(广西警察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8)

大学生是推进国家发展的后备力量,培养一支有理想、有素质、有能力的继承者队伍是新时代全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大学生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从而推动伟大中国梦的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践行属于“德治”的范畴,但社会的治理仅依靠大众道德层面的自我约束还不够,还需约束力更强的法治参与[1]。“德治”与“法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将二者结合在一起,实现“德法并行”,是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鲜明特征。然而,当前“德治”与“法治”的融合建设还处于启程阶段,二者还较“独立”,离“德法并行”还有一段距离。

本文以依法治国为指导,借助法治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分为两部分研究,前一部分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我国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中存在的问题,后一部分面向依法治国,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通过本研究以期为“德法并行”的实现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逻辑关系分析

依法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根本方略,是一种政治建设手段,具有极强的权威性和强制性。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深厚支撑,属于思想建设手段,具有很好的统摄性与融入性[2]。二者同等重要,相互促进,缺一不可。习近平指出“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3]“德法并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国的必然之道。

1.1 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保障和促进作用

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法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不同在于它是具象化的,是印于纸上的成文的道德规范,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抽象化的,是人们内心自我约束的法律[4]。相比法律,个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多变性,因此需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对道德进一步规范和限制。习近平指出要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法律是道德的最低尺度和价值标准,也是道德的保障[3]。可知,依法治国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有保障和促进作用[5]。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内在法律准则。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了价值的衡量标准,其法律的执行和实施需要以社会组成人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才能被普遍认同和自觉遵守;然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道德规范对依法治国进行了补充和完善。法律并不能覆盖方方面面,而在法律覆盖不到的地方,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其查缺补漏[6]。简单地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人们提供有益的价值导向,提高人们遵守法律的自觉性,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提供思想政治保证和基础。

1.3 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辅相成

习近平指出,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3]。依法治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双管齐下,即“德法并行”,方能长治久安。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提供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依法治国提供思想基础[7]。二者的有效结合,能够在内在上提高道德自觉性,在外在上实现行为约束性,共同构建社会主义文明社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分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24个字内容[8]。这24个字共同浓缩成了人们的道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即遵守道德规范是每个人必须履行的义务。在此背景下,为提高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效果,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分析。

2.1 调查对象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分析的调查对象来自全国各地25所高校学生,共7492人,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等学习阶段,涵盖人文社科、理工、医学等学科,包括中国共产党党员和非中国共产党党员。

2.2 调查问卷设计

根据调查主题,按照调查问卷设计模板,设计调查问卷内容,调查问卷如下图1所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调查亲爱的同学:你好!为全面了解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观现状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从而找出适合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提高教育方法的有效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引领作用,我们特开展这次调查,希望得到你的帮助和支持。本次调查不记名,希望你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客观地填写。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支持。 性 别:A.男 B.女年 级:A.大一 B.大二 C.大三 D.大四学历层次:A.专科 B.本科政治面貌:A.中共党员(预备党员) B.共青团员 C.群众 D.民主党派专 业:A.文科 B.理工科 C.艺术类 D.其他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1、你是从哪个途径听说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 A. 网络 B.电视 C.报纸 D.课堂2、 你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吗?( ) A. 了解 B.了解一点 C.不了解3、你认为国家和学校有必要大力宣传和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 A. 非常有必要 B.有必要 C.没必要4、你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是否有用( ) A.有用 B.没用 C.有作用,但作用不大5、你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吗?( ) A.愿意 B.不愿意 C.看情况6、你是否听说过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倡导”?( ) A.是 B.否7、你知道三个倡导包括几个层面?( )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 E. 五个8、你能够准确说出三个倡导所涉及的内容? A.能 B.基本能够 C.知道几个 D.完全不知道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调查1、你主要是通过那些路径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选,限选三项) A.思想政治课B.班主任、辅导员教育C.参加团学活动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E. 新媒体F.电影电视广播G.专业课教师教育H.团课、党课I.志愿服务活动J. 其他2.你认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有效的路径是?(多选,限选三项) A.思想政治课B.班主任、辅导员教育C.参加团学活动D.参加社会实践活动E. 新媒体F. 电影电视广播G.专业课教师教育H.团课、党课I.志原服务活动J.其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现状调查 3.你认为学校现在思政课程(如思修、毛概等)的授课方式是? A.形象生动,乐于接受 B.中规中矩,形式单一 C.照本宣科,枯燥乏味4.体育专业老师在进行专业知识讲授过程中,是否有进行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教育?A.有,经常 B.偶尔有 C.几乎没有 D.完全没有5.你是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校园活动或者志愿服务活动?A.有,经常 B.偶尔有 C.几乎没有 D.完全没有6.你觉得学校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是否做到了从学生的需求出发?A.做到了,我们很好接受 B.大部分情况下做到了 C.几乎没做到D.完全没做到,完全忽略了大学生自身需求。7.你对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路径的意见和建议是?关于依法治国调查1.当您自身受到侵害时,您首先想到的解决方式是什么? A.报警或者寻找相关执法部门 B.用武力解决 C.找关系解决 D.感觉很委屈,但是无能为力2.您认为目前大学生的法治知识水平怎么样? A.很强,都比较懂法 B.法律意识强,但是不会运用 C.法治意识很差 D.对一些违法行为麻痹了3.您对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法治课程感兴趣吗? A.感兴趣 B.一般 C.很枯燥 D.没注意4.您认为考试成绩重要还是思想道德品质重要? A.道德品质 B.考试成绩 C.同样重要5.您所在的学校会经常组织普法活动吗? A.经常组织 B.很少组织 C.没组织过 D.不清楚6.您对学校组织的有关法治的活动会积极参加吗? A.积极参加 B.视情况而定 C.没兴趣不参加7.您认为学习法治理论和参加法治实践活动对法治价值观的养成有成效吗? A.有成效,效果显著 B.成效不明显,效果一般 C.没什么改变

2.3 问卷调查过程

步骤1:制定调查问卷规划,包括时间、地点和面向的群体等。

步骤2:以电子邮件、传真、现场发放等方式发放调查问卷。

步骤3:按照既定的时间回收调查问卷。在这里共发放7492份,回收7485份,回收率为 98.3%。

步骤4:问卷效度和信度分析。

步骤5:调查结果分析。

2.4 调查结果分析

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存在若干问题,针对三个主要问题,进行分析。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机制欠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协同合作才能达到理想效果,但各方主体之间相互独立,制约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如,学校方面将课堂教育、校园活动作为践行主要途径,忽略了规章制度的保障作用[9]。另外,家庭与学校的教育衔接不佳,导致践行效果差强人意。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不足,无法很好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换行动力,导致践行效果较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途径单一。学生处于校园环境当中,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只能借助学校课程来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而学校课堂又存在教学内容与社会相脱节的问题,再加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问题抽象化,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观念很难被直接表达出来[10]。这种单一践行方式和践行活动范围,使得学生对其内涵理解不足,使得践行流于表面,达不到深度影响的效果。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缺乏法律依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体现了其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有时人们存在道德行为偏差,但在法律上却并未触及违法犯罪的范畴,因此二者存在一定的相互脱节的问题[11]。上述现象明显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法律作为依据和支持,导致践行结果达不到预期。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探究

鉴于上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进行探索。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学校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学校教育是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途径,因此教育模式对价值观践行成果有一定的影响。首先,教育模式要打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12],并将其教育融入其他学科教学。受教学时间限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与专业课程教学融合开展,大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也受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其次,积极开展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活动。如邀请政法工作者和学者进校园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讲座;开展以依法治国为主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方法辩论赛;进行法庭情景模拟等活动,从而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遵纪守法意识[13]。最后,组建师德师风过硬、懂法守法的师资队伍。教师不仅发挥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还是学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教师的师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和教育。为此,学校的教师必须保证自身的道德水平。

2)学生自身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希望,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至关重要。首先,大学生要从思想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然后从日常活动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不浪费粮食、不沉迷游戏、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不损害他人利益、与人为善、孝顺父母等[14]。这些日常行为,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的最直接体现。

3)社会国家层面的践行路径。大学生是社会中的重要成员,因此社会国家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同样必不可少。首先,国家要制定良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法律依据是其践行路径上主要阻碍之一,因此需要国家制定良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提供法律的支持、政策的保证[15]。其次,通过互联网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媒介。信息时代,互联网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借助该手段可以有效地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创造发挥的平台,营造传播先进文化、弘扬正能量的强大声势。

4 结语

综上所述,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基石,各大高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大学生道德教育和培养的准则,以期为国家培养出合格人才。然而,人们发现仅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递是不足的,还需要法治和德治的融合,才能保证培养结果达到预期效果。为此,本文面向依法治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践行路径分析研究,路径从学校、学生个人和社会国家三方面分为三大类型。通过本研究以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领域的践行提供参考和借鉴。

猜你喜欢
依法治国价值观法治
我的价值观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人大战“疫” 法治为要
礼赞70年:从五四宪法到全面依法治国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依法治国: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
两会布局 依法治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