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鸣洲
(甘肃省景泰川电力提灌水资源利用中心,甘肃 景泰 730400)
长期以来,在农业生产领域,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一直是影响农业生产的关键因素,在灌溉过程中,为了保证灌溉成效,需要做好渠道维护和管理工作,防止灌溉渠道因老化而损坏,提升渠道的使用寿命,提高农田水利工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提升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供重要条件。因此,如何科学分析农田水利灌溉维护和管理过程中的问题,确定相应的措施,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维护管理中的重要问题。
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基础设施,对于农产品的产量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而渠道维护和管理是渠道系统顺畅运行的重要环节。但是,在生产过程中,农民群众对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系统的意义认识模糊,往往忽略了灌溉渠道的维护和管理,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渠道进行科学维护和管理。有的地方在农田水利工程投入使用一两年后,灌溉渠道效能就大幅降低,对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从另一个层面看,地方政府缺乏系统的农田水利工程管理措施,在维护和管理环节缺乏系统的宣传和监督体制,导致农民只知道如何利用灌溉渠道进行生产,而对渠道维护和管理缺乏清晰的认识,在如何维护和管理方面没有得到科学的指导,在维护设备操作和技术应用方面没有相关的支持,导致渠道使用效能大幅降低。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使用频率往往非常大,对相关设备的使用寿命影响较大,因此,高度重视维护和管理至关重要。从成本的角度看,灌溉系统运行的复杂性和设备的庞大,在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成本较大。根据灌溉系统的规模,如何进行合理的资金投入,成为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重要内容。从各地的资金投入来看,由于一些政府部门对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资金规划方面存在不合理的现象,导致农民在灌溉设备采购和维护方面缺乏必需的资金支持,从而严重影响了灌溉系统的维护成效,再加上在管理方面缺乏系统性制度和执行机制,导致一些地方水利灌溉系统效能低下,问题频发,对当地农业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
从我国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发展来看,在发展初期,农田水利工程是由当地乡镇政府统一管理和维护,但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对于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主体定位渐渐模糊,导致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流于形式,维护和管理机制缺失,成为影响灌溉系统效能的重要原因。从另一个方面看,由于对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责任人的缺失,一些地方出现了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后无人维护和管理的现状,一些地方由于维护和管理机制不完善,在落实方面缺乏必需的监督机制和指导机制,在维护技术应用无人指导,也没有设立专项管理部门,再加上相关资金的匮乏,导致设备更新和维护缺乏资金的支持,导致灌溉和维护设备老化严重,严重阻碍了农业高效发展。
农田水利灌溉是确保农作物健康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基本手段,进而提高农作物产值,提升农业生产效益。其作用机理在于,通过水利灌溉,科学调节和控制农作物的含水量,使农作物有效地抵抗干旱和洪涝等自然灾害,为农作物提供一个较为适宜的生长环境。从技术层面来讲,工程设计灌溉渠道可以对农作物灌溉用水量进行有效分配,并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控和拦蓄,从而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的整体灌溉效果,扩大灌溉的覆盖率,提升灌溉利用率,提高农田生产效益。
目前,我国水利灌溉设施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农田水利,另一种是大型水利工程。而应用范围较为广泛的是农田水利。从使用目的看,通过利用农田水利灌溉系统,可以在干旱时节保证农作物含水量,确保田地干旱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状态,而渠道维护和管理可以有效保证灌溉设备处于正常的使用状态,为农作物的正常生长提供保证。从这个意义上看,加强渠道系统的维护和日常管理,是确保农业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
从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看,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渠道维护和管理,能够极大地提高工程的使用寿命和使用性能,其带来的农业生产效益是长期的、稳定的。但从实际情况看,一些地方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上面,而缺失维护和管理相关的体制建设和监督机制的构建,导致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较多的质量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从这个方面看,提升相关职能部门对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意识成为当务之急。在具体实施上,首先要明确农田水利工程的使用者——农民群众,但农民群众对于灌溉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意识不强,也缺乏科学的认识和维护手段。因此,要加强对农民群众进行维护意识教育和科学引导,使他们在提升维护和管理意识的同时,掌握科学有效的操作技能。同时,也要发挥农民群众的集体力量,激励他们传播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的意义和价值,从而形成群体效应,推动农民群体的维护意识。此外,要采取各种措施,举办各种宣传和培训活动,向农民群众传授农田水利灌溉的相关知识和维护方法,从操作层面为他们掌握各种维护技能提供教育资源,从而提升农民群众的维护技术水平,为有效落实维护和管理提供技术支持(图1)。
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普遍投资周期较长,建设规模较大,维护和管理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果从维护和管理实施的层面看,如果单纯依靠农民群众利用自有资金进行系统维护和管理,往往不会达到实际效果。因此,当地政府部门要采取各种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同时,利用政府部门的优势,为农民群众贷款提供大力支持。从政府层面看,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是关乎民生的重大工程,政府部门应与相关财政部门积极沟通,加大资金投入,确保工程维护和管理处于健康推进的状态。再者,政府部门要加大引资力度,采取合作共赢的经营模式,吸引投资者对灌溉系统维护和管理进行投资,为农田水利灌溉系统的长期高效运行提供资金助力,确保我国农业生产高效高产地进行。
随着我国农业建设的快速推进,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但在系统维护和管理方面尚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实施制度,阻碍了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开展。为此,要采取以下措施,在实施中不断构建完善的维护和管理体系,为农民群众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首先,要依据国家相关部门颁布的农田水利灌溉维护和管理标准,制定可操作性的管理制度、监督制度和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从农民群众的角度考虑,为他们制定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维护方法,构建合理有效的工作体系,使农民群众在维护和管理时合理运用各种方法和技术,保证维护时更高效,制定合理的工作机制,使他们依照相应流程,按部就班地完成各项维护任务。其次,要加强对资金使用进行科学管理,依据维护和管理事项,将资金进行合理调配,并制定有效的监督机制,对资金使用和成效进行科学评估。同时,对资金管理人员进行责任划分,并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确保资金用到实处,避免超支现象的发生。最后,要加大农民群众的培训和宣传活动,从中发现人才,同时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为农田水利工程维护和管理打造一个专业队伍。
综上所述,农田水利浇灌渠道维护和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地方政府要依照国家相关标准,构建完善的管理体系和执行机制,在管理层面实现科学化、系统化,利用各种宣传和培训活动,加强维护和管理意识教育,提升政府部门和农民群众的维护意识,同时利用各种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投入力度,为农民群众提供各种贷款服务,从而为农田水利灌溉渠道的科学维护和高效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