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 方 香河县财政局
随着新《预算法》、新《政府会计制度》的推进,对行政事业单位管理要求更加严格。行政事业单位必须依照相关法规制度规定,不断完善财务管理体系,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约束机制,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升,从而更好地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从管理实践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意识薄弱,预算编制不规范,预算执行不力,预算实施效果差,不利于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提升,资金使用中问题不少,资产占用多,利用效率低等问题突出,行政事业单位如何规范并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对此,行政事业单位必须树立预算管理意识,引入科学的管理方法,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将各项法规政策在实践中落实,从而推进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良性运转。
预算管理从不同角度理解,可以得出不同的定义。
从企业角度看,预算管理是对企业未来经营活动和财务结果全面预测和筹划,监控执行过程,确保管理目标实现所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方法与措施等的总称。
从财政角度看,预算管理是为确保国家预算资金规范运行,对财政预算资金所采取的一系列组织、调节、控制、监督活动的总称。它是财政管理的重点,也是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
从行政事业单位角度看,它是行政事业单位与财政部门之间关于财政资金的分配和使用及责权划分所采用的一系列制度、方法的总称。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涉及到诸多方面,涵盖的范围极为广泛,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是预算编制。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入与支出,全部收入项目与支出项目,都要纳入到预算管理的范围之内,通过编制预算的方式予以确认。收入安排来自于财政拨款或其他财政资金,预算支出编制符合预算项目与预算编制口径、标准,收支统一通过预算编制确定。同时,执行国家预算管理制度,履行预算管理责任,对预算编制及执行结果负主体责任。
二是预算执行。行政事业单位要根据预算批复实施预算,有预算才能有支出,按预算编制严格执行。
三是预算绩效评价。这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资金使用所作的新要求,要注重财政资金的使用绩效,对预算项目进行全程跟踪,实施绩效管理与评价,构建起一套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
四是预算公开。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根据预算管理的要求,对预算公开,公开内容要细化,增强透明度。
五是预算监督。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中,财政、审计、纪监等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与预算执行等情况进行审计监督,社会各界也能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从而有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改进管理模式,加强财务风险防范,提升预算管理水平。
当前,我国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政预算平衡压力巨大,预算管理力量薄弱,预算缺乏有效约束,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财政资源统筹困难,对财政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不断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促进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升极为迫切,规范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对于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财政资金使用效率进一步提高的现实需要。运用预算管理方式能够对政府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综合开发与有效利用,从而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作用,优化资源结构,对财政资金进行科学安排、科学利用。行政事业单位按国家法规政策规定进行预算编制,将所有收支全部纳入预算管理范围之内,对本单位的资金与资源进行优化重组,并从严控制支出,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单位资源出现闲置,财政资金形成浪费,通过预算管理水平提升,实现增收节支,提升行政效率,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发展。
其次,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进一步优化财政预算支出结构的现实需要。预算管理以《预算法》为依据,对行政事业单位的项目支出及支出标准进行确定,要求行政事业单位严格执行《预算法》。行政事业单位通过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对支出结构进行不断优化,控制支出项目和支出增长,保人员经费、保正常公务运转。行政事业单位支出来自于财政拨款,在当前财政形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树立过紧日子的观念,厉行节约,通过完善预算管理方式尽量压缩开支,对于不合规支出、无预算支出在执行过程中予以否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形势发展的现实需要。
最后,提升预算管理水平是构建节约型政府的现实需要。当前,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行政事业单位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就要按市场运行规则办事,在提供社会服务中尽可能节约资源,减少资源浪费现象发生,构建节约型政府,这是新形势下社会各方对行政事业单位履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行政事业单位要按预算管理规定,严肃预算纪律,从严管控支出,规划好每一分钱的途径,用好每一分钱,不断提升预算管理水平,助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
随着《预算法》《预算法实施条例》在财政预算管理中全面推进,预算管理工作引起行政事业单位的高度重视。它对行政事业单位资源组合与分配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产生了良好效果。然而,从管理实践看,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管理中还面临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现在,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观念上存在偏差,认为预算管理是财政部门的事,与本单位关系不大,在预算管理上缺少主动性,预算管理理念落后,缺乏预算管理意识,在预算工作上较为被动。从预算管理现状看,行政事业单位对业务工作较为重视,对内部管理,特别是预算管理没有引起足重视,财务人员专业知识存在缺陷,对预算工作理解不到位,导致预算管理实施效果有限。
预算制度是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对于行政事业单位强化内部管理有着重要作用。在调查中发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未建设严格、规范化的预算管理制度,预算管理体系不健全,存在的漏洞较多。如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较为重视财务制度建设,但未专门制订预算管理制度,没有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预算分配不科学,资金使用不合理,预算管理水平不高。
预算管理来自于一些基础数据与信息,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对基础数据收集、整理工作不重视,基础工作薄弱。在预算编制中没有对单位的业务情况进行深入调查摸底,预算编制简单,收支没有全部纳入编制范围,对数据来源没有认真核对,严格把关;在预算执行中,没有严格遵守预算,项目调整变化较大,部分支出严重超预算,预算平衡难度大,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低,并对其他业务运行带来极大影响。
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看,对预算工作缺乏有效的内部监管机制,预算与财务都由财务部门实施,没有相应的预算编制与执行监督机制;从外部看,财政部门只是从业务角度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提供指导,审计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审计主要是从财政资金支出是否符合财政法规这一层面进行审计,对于单位在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上的问题并未深入研究,从而导致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监督存在漏洞,没有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进行约束,不利于行政事业单位提升预算工作质量。
在新形势下,财政预算管理手段和管理模式,加之一些现代管理方式的应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工作带来极大影响。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提高认识,认清预算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做好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要从预算管理入手,对单位的财务收支严格管控,促进单位管理水平不断提升。一方面,要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行政事业单位要认真学习、贯彻《预算法》,落实相关财政预算管理规定,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将本单位所有经济事项、经济业务、收支活动等,全部纳入本单位的财务管理体系中,通过预算方式对全部收支业务进行全面统筹,确保《预算法》在本单位中有序实施。另一方面,在各项工作中要树立预算管理意识。行政事业单位要转变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预算观,本单位的各项经济业务的发展,都要实行预算管控,先有预算,后有支出,提升单位的内部管控水平。为此,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人要带头遵守《预算法》,严格执行《预算法》,要增强预算工作意识,充分发挥预算管理的作用,促进本单位预算管理水平提升。
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管理现状,对本单位的经济活动与业务事项进行认真分析,对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结总结,寻找问题产生的根源。要从制度建设与执行角度进行评估,查找制度建设与执行中的漏洞。从管理实践看,预算管理制度在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中未受到重视,制度建设中预算制度缺失,预算管理规范性差,预算管理体系未构建完善,从而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执行带来极大影响。为此,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引起高度重视。一是结合《预算法》及相关预算管理规定,做好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设计工作,如成立预算管理领导小组,对预算职责进行科学划分,科学设计预算运行体系与运行机制,为预算工作实施提供制度保障。二是构建完善的预算管理体系。行政事业单位应当结合自身实际,对预算项目、预算指标及管理口径等进行统一、规范,设计一套预算编制、执行制度,明确预算管理责任,确保预算工作规范运行。三是做好对照检查。要借鉴相关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学习他们先进的管理模式,并引入到本单位中,通过对照分析,对本单位的预算管理制度进行优化、完善,使之发挥出最佳管理效果。
预算编制与执行是行政事业单位抓好预算管理的两个重要环节,任何一个环节执行不严或出现问题,都会对预算管理质量产生很大不良影响,不利于预算管理目标实现。行政事业单位应当适应新《预算法》实施后的财政预算管理模式,从严约束,做好系列工作。一是狠抓基础工作。预算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大,行政事业单位应当从基础抓起,对基础数据、基础资料进行充分收集、整理,完善基础信息,对单位各项收支业务进行认真核对,在此基础上,对单位全年收支预算进行匡算,做到大致有数。二是精心编制预算。要严格对照政策、对照财政确定的口径编制预算,保证预算编制有理有据,符合法律规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要进行项目细化,对收入来源、支出用途要详细反映。同时,要与财政部门做好沟通,提交财政审核。三是从严执行预算。预算一经批复,就要严格执行,人员经费、公用经费、项目经费要分门别类,按预算规定使用,不得相互混淆,挪用或套用。预算执行是一项极其严肃的工作,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预算纪律,增强预算约束力。
针对预算监管不力的问题,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入手,强化预算监督,保证预算管理实施到位。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应当加强内部预算监督机构的构建,可以分设预算小组与预算监督小组,通过职能分设,从严执行预算管理工作。预算监督小组要对预算编制、执行进行监督检查,评价预算编制合法性、预算执行的合规性,为单位预算管理工作把关。另一方面,财政、审计等职能部门应当结合各自职责,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预算监督。财政部门要发挥预算管理一体化的优势,运用系统管理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执行管理,提高编审执行效率。此外,财政部门要对照各单位实际进行分类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审计部门要在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审计的同时,对预算编制与执行实施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预算法》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落实情况进行审计监督,保证《预算法》在实践中得到全面贯彻执行。
预算管理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业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应当认识到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管理实践中转变管理观念,树立全面预算管理理念,要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建设系列预算管理制度,做好预算编制与执行工作,促进预算管理水平不断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