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中国科学院赣江创新研究院研究员胡国平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范晓雷、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高级讲师李刚合作,在一项研究中演示了一种从空气中提取水制氢的新技术。这或让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今后都能使用将太阳能转化为燃料的装置。
该装置具有可拓展性,或能以最小的环境影响向偏远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提供氢燃料。(冯丽妃)
摘自中国科学网
最近,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王台团队利用基因组重测序的水稻种质资源材料,揭示了决定稻米裂纹抗性和整精米率的重要QTL位点FED1。进一步发现直链淀粉通过影响淀粉粒无定形生长环与半结晶生长环宽度比值和稻米腹部垩白,进而影响淀粉粒吸水膨胀率,决定稻米裂纹抗性。垩白则通过促进水分渗透,增加了吸水膨胀淀粉粒的数量。
该研究为水稻设计育种过程Wx遗传变异的选择提供了理论支撑,为深入解析稻米裂纹抗性的遗传调控网络提供了全新视角。(田瑞颖)
摘自《中国科学报》
最近,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资源昆虫产品加工团队以特色农产品(蜂花粉)为研究对象,基于多传感技术,通过多参数在线监控和实时反馈系统,创制了一套真空管太阳能—电力联合智能干燥装备,可实现太阳能联合干燥的全天候自适应调节,针对不同天气和光照强度,自动切换不同的干燥模式,为农产品产地初加工新能源利用领域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和技术指导。(李晨杨宇晖)
摘自《中国科学报》
最近,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陈日远团队发现番茄中的TOPLESS转录共抑制子SlTPL3能够与SlWUS互作形成复合物,通过调控茎尖分生组织(SAM)中的GA和IAA水平来调节SAM组织的大小,从而影响番茄心室的数量。
该结果揭示了SlTPL3-SlWUS作为维持SAM大小的关键调控因子在多心室形成过程中发挥重要功能,为多心室形成的机制提供了新见解,具有重要意义。(朱汉斌)
摘自《中国科学报》
最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临床免疫中心栗占国教授课题组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所王军教授课题组研究证明扁桃体菌群的免疫调节作用。未来,扁桃体抗菌肽有可能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研究发现扁桃体菌群在免疫平衡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唾液链球菌抗菌肽Salivaricin在类风湿关节炎上的免疫调节机制。即当扁桃体抗菌肽不足时,可引发免疫反应紊乱。因此,只要补充足够的扁桃体抗菌肽,就可以避免免疫反应的发生或用于自身免疫病的治疗,为自身免疫病治疗提供了潜在靶点。(田雅婷钟艳宇)
摘自《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