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会芳
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双创”教育旨在改变学生使其接受新的理念与思想,培养其创新意识、创业技能,提高其综合素质。在政府、高校以及教师的多方努力下,近些年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依然有待改进的空间。《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结合发展,该课程的学习关乎创新创业事业的前期调研、企业运营策划等环节。因此,在创新创业环境下,对《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进行实践改革有着重要现实意义[1]。
众所周知,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提升的重要动力。创新能力是指人们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开拓思维,发挥想象力,产生对社会经济、文明等方面具有现实价值的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需要从创新意识开始改变,摒弃传统落后的理念,勇于接受新事物,利用知识与科学技能等创造新的社会价值。创新创业改革事业的推进关乎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实力的提升,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创新创业竞争压力剧增,大学生作为高学历、高素质的知识型人才,肩负着我国创新创业的重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实用性与技能性人才既是高校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路径,也是培育国之栋梁的有效方式。
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知识的累积与能力的培养不仅来源于相关课堂也需要从实践中获得,为紧跟时代的发展潮流,课程体系与实践活动都需要不断进行更新与改革。实践证明,《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关键课程,此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方案策划、市场调查与测量方法、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市场预测方法以及最终调查与预测报告撰写等。《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目的是培养大学生发现问题、调查问题、数据分析和解决与预测问题的一系列应用型能力,这些普遍来自于实践中。其中,调查方案的策划、调查方式的设计、数据的整理与分析方式等都需要学生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基础为统计学原理,被普遍运用到经济管理类的各专业和社会学、心理学等多方面的教学中。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作用是让学生在步入社会前接触并学习市场调查与预测的理论知识、科学方式以及培养应用能力。因此,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实践改革中,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为目的,将课堂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2]。
(一)教学方法单一。《市场调查与预测》不是一门纯理论形式的课程,此课程的教学需要紧密结合实践活动,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市场调查与预测实践活动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技能提升与知识应用。但是在现实教学课堂中,普遍存在实践环节缺乏的现象,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此课程的教师通常以讲解知识点、传授教材内容为主要教学方式,学生通过做题、考试完成课程考核。这种教学方式较为单一,仅仅是完成了书本上教授的理论知识,没有融入实际应用过程,只是一个单向的信息讲述。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很难有较高的学习积极性,也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与能力的目的[3]。
(二)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创新创业教育旨在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培养其创新思维,使其提前拥有较高的职业道德与心理素质,累积创新创业经验,提高其创新创业综合能力。因此,《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应将教学重心放到学生理论知识的实际运用方面,例如,如何就某一项实际商业问题进行市场调查与预测过程,调查方式的合理设计、调查问卷的设计、调查方向的选择、数据的分析与预测等,都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础能力与丰厚的实际经验。然而在此课程传统的教学中,教学模式、课程考核方式以及实践活动的举办等都存在理论知识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脱离的问题。传统的试卷考试方式,只能考查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背诵与掌握程度,即使很高的考试分数,但没有实践能力,只能是纸上谈兵。一些市场调查与预测活动的主体事件往往是较为简单的商业问题,难度低,小组工作分配不严谨,无法锻炼学生的调研能力。这些实际环节的欠缺与不足导致了学生无法将所学理论知识良好运用到实际的商业问题中。
(三)实践性师资队伍紧缺。近年来,学生的数量增加,高校对教师的需求加大,很多教师一毕业就参与了高校教学任务。虽然高学历的教师比例不断增加,其有着较为完善的理论知识体系和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但其普遍没有较多的社会实践与项目经验,教师自身对创新创业的实际经验较为空缺。实践性教师队伍的缺少,无法切实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实践能力的提升。目前,很多院校普遍对创新创业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和非脱岗的课外训练,虽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践性师资队伍紧缺的问题[4]。
(一)合理教学安排。《市场调查与预测》是经济管理类专业普遍选择的专业课程,但是因具体专业不同,此课程的开设时间与教学模式存在一些不同。此课程一般在高校的广告策划与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专业、电子商务专业中作为专业必修课程,安排在第一学期中学习,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是基础性教学课程,与专业的类别没有直接的关系,一般安排在高校各专业的第三、四学期,且课程时长也相差不多。《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此课程开设时间与创新创业课程的教学时期相差时间较久,因此,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难度。为更好将创新创业思想融入《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中,需要在课程开设同时系统推进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讲解,例如,创新角度、创业可行性、初创企业运行特征等,同时组织创新创业实践活动,先构造一个创业模型,在《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逐渐完善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体系,不仅能加深《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对学生调研角度与资料分析能力的培养,也能增加学生创业实践的可行性[5]。
(二)“创业、调查、目标”原则下设计课程实训。《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主要从六大模块进行教学,其实训项目也相应的依照这一过程来实现,分别是最初的设计市场调查方案、调查问卷,之后实施行动完成市场调查,将调查得到的资料整理并分析,以此预测市场发展,最终共同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完成课程实训。为了教学顺利进行,教师通常选择一些知名企业或者运营成熟的企业进行实践教学,直接依据这些企业的运行情况开始市场调查,那么项目实训的过程就缺乏了创业的部分。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实践,需要将指导原则定为“创业、调查、目标”,鼓励学生从创新创业角度选择一些初创企业进行该课程的市场实训。通过学生集思广益的方式确定课程实训的初创企业项目,发掘创业机会作为第一步,开始课程实训的方案设计,主要针对该创业项目建立起来需要攻破的难题进行市场调查问卷设计,例如,消费者群体、市场规模、企业竞争对手等情况,市场调查实施的方式以手机问卷调查和网上投票调查为主,在创新创业角度下分析调查得到的资料,将人们对创新创业新产品的接受风险和新客户的建立风险作为市场预测模块的主要预测方向,在最终的市场调查报告中要给出初创企业的商业计划书[6]。
(三)稳步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市场调查与预测》是偏重于应用与实践教学的课程,在该课程的教学内容中增加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将该课程与创新创业目标相结合,无疑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备课时,需要将教学案例由运营成熟的企业改为初创企业,从创新创业角度设计课程的教学方式。可引用教师集体讨论、分析、备课的方法,提升教师团队的知识层次和整体创新创业意识,以便充分利用融合性教学点,使创新创业教育得到横向扩展。其次,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种创业导师训练项目、创新创业实训等,完善教师的创新创业知识体系,提升其综合素质,实现教师的创新创业引导作用。同时,鼓励该课程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校内创新创业社团活动或者大型创新创业竞赛,以整合校内创新创业资源。另外,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初创企业可以为《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实训提供创业项目和资源,可邀请院校教师参与企业运营,为教师积累初创企业创新创业宝贵经验,提升其教学质量[7]。
综上所述,基于创新创业角度开展《市场调查与预测》课程教学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锻炼其创业实践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创业机会发现能力。文章从合理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和课程实训的指导原则、稳步提升教师创新创业的综合素质与能力等几方面进行探析,将创新创业思想与行动贯穿在该课程的方案设计、调查问卷设计、调查实施、资料分析与预测和报告书撰写等过程中,实现该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性实践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