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点探析

2022-11-18 18:26张文会
文教资料 2022年14期
关键词:美国文学文学思政

张文会

(枣庄学院 外国语学院,山东 枣庄 277160)

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各专业课要与思想政治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推动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转变。[1]因此,高校专业课应如何基于课程自身的特点,在建构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其他课程协同育人的工作机制,实现教育教学全程育人、全员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每位专业课教师应该深入思考的问题。笔者从事英美文学教学十余年,在对自身工作进行回顾和反思的基础上,以“美国文学”课程为例,根据人才培养的需求,积极践行课程思政的理念,对照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结合课程基本情况确定教学目标,探索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本课程的具体融入与切合点,深化课程思政的内涵,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美国文学”课程践行课程思政理念的可行性

“美国文学”课程隶属英语本科专业分类体系,是英语专业学生高年级阶段的必修课程。授课对象多为英语专业三年级学生,开课时间一般设置在第六学期。课程主要介绍美国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流派、代表作家及作品,并分析其意义与影响。该课程是英语专业知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注重英语语言和文学的高度结合,为学生掌握文学理论知识和提高语言技能提供优良的平台,帮助他们提高英语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进一步完善其文学知识和理论体系,培养其文学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提升其理论水平,在初步奠定其学术研究基础的同时,帮助学生掌握自身修养的基本方法。

笔者在多年教学中发现,目前高校普遍开设的“美国文学”“美国文学史”“美国文学选读”等课程的教学目标多以传授事实或概念性知识为主,对于蕴含于文学作品的人物、情节、叙事等表层结构之下的,位于文学经典核心的永恒的人文精神、伦理道德等价值取向性知识则往往一带而过,更多的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体悟,而这些却恰恰是对学生的心灵和思想具有启迪性作用的“精华”部分。

其实,“美国文学”课程中隐含着大量优秀的传统文化、爱国情怀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对该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与要素的挖掘,可以英美文学中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短篇故事等文学作品的专业知识学习为载体,发挥英语学习中跨文化交流、比较文化学等要素的感染力和渗透力,提炼本课程中蕴含的文化基因和价值范式,将其转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生动化的有效教学载体,在“润物细无声”的知识学习中融入理想信念层面的精神指引。这样一来,课堂教学环节就变成了既是向学生传授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中心环节,也是在专业课教学中践行和体现课程思政理念的核心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师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在学习西方文化的同时,感受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价值性知识进行深入思考,增加对中外文化的认识和比较,逐渐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自信,成为兼具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的人才。

二、“美国文学”课程中的思政元素融入点

文学作品是时代、社会与作家精神的产物。“美国文学”课程中选取了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家作品,这些著名文学作品大都饱含了作家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怀以及社会责任等进步思想。同时,许多作家的生平经历及个人品格也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意志性格的铸造大有裨益。因此,十余年的英美文学教学摸索下来,笔者认为,结合“美国文学”课程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挖掘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开展课程思政教育。

(一)爱国情怀的夯实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更是对自己国家的一种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美国文学的历史来看,许多著名的作家都是爱国主义者与民族主义者,他们为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不畏艰险、勤奋写作,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传诵的经典名篇。在学习这些作家作品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爱国主义进行融入,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例如,在学习沃尔特·惠特曼的《啊,船长!我的船长》时,当诗歌赏析完毕,学生们一片沉默。他们都被诗歌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统一展示出的令人惊叹的美所深深地震撼了。接着,笔者抛出了话题——诗歌表现了对林肯总统的崇敬和哀悼,歌颂林肯的功绩,实质是赞美、肯定什么精神?在学生们的讨论发言中,答案渐渐明了:这是一种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甘于牺牲、勇担大任、力挽狂澜的奉献精神。又如,在讲解托马斯·杰弗逊的《独立宣言》一文时,笔者让学生课前查阅了解美国独立战争背景、影响以及意义,而在课堂带领学生赏析作品,了解其内容、文体风格之后,很自然地就引导他们进入讨论的问题:《独立宣言》为“美国梦”思想的兴起奠定了什么样的基础?美国梦和中国梦有何不同?学生很积极地参与讨论,体会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的休戚与共,从而激发其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二)社会责任感的培植

有一些文学作品对于促进英美社会的进步发挥了很大作用,其中蕴含的民主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即使在今天看来,仍然没有失去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价值,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并从中汲取营养。例如,朗费罗的《一个奴隶的梦》让读者不觉潸然泪下,诗歌优美的音韵中蕴含着诗人对奴隶制度悲愤的控诉和对黑人奴隶深切的同情。当美国一半国土在捍卫奴隶制的时候,尤其是在尊重法律的美国人面前,诗人需要具有怎样的勇气、胆量、正义与担当去挑战这样的恶法。这是何等勇敢的精神!何等的正义![2]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教导学生学习朗费罗悲天悯人的情怀,以及关注社会、民生的责任心。

再如,在学习梭罗的《瓦尔登湖》时,关注点是自然与人类的共生共荣。梭罗用瓦尔登湖畔的实验清晰地告诉我们:回归自然。他在作品中表达了对大自然质朴而深沉的感情,忠实记录了他与大自然的交流。虽然梭罗对自然界的理解充满着爱默生超验主义思想的韵味,但他意识到,自然界万物都具有某种神圣性,从它们的动静,他看到上帝在施展其艺术才干。今昔、远近、生死在宇宙的总蓝图上相互连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3]这种思想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理念有相通之处。2013年11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做说明时指出:“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树。”[4]党的十九大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理念告诉我们,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依赖于自然界,自然界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态批评家密克尔曾阐述生态系统整体的重要性:“成熟的生态系统是世界性的。任何可能存在的生命形式都有存在的平等权利,没有一个个体的需要、偏好或热情被给予充分的理由威胁生态系统整体的福祉。”[5]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白,人因自然而生,人与自然是一种共生关系,由山川、湖沼、林木等构成的自然生态系统,存在无数彼此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类发展活动必须以生态整体利益为至上,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这是人类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为我国持续发展提供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读文学作品的同时,教师应当让学生把目光从书本中转移出来,观察世界、观照社会、对接生活、辨别是非,培植他们聚焦民生领域、勇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三)个人品格与修养的提升

当代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不仅要拥有健康的体魄、掌握丰富的科学知识,还要有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富兰克林的《自传》引导学生明白努力奋斗、乐观自律的重要性;爱默生的《论自助》激励我们要拥有乐观自信的生活态度;梭罗的《瓦尔登湖》和狄金森自我经营的诗歌世界则告诉我们:对人而言,精神世界的丰富比物质世界的富足更为重要。而《了不起的盖茨比》则告诉我们物欲横流、虚无缥缈的欲望只能将人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诸如此类的文学作品在讲解时,教师都可以通过设计高质量的问题和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引导学生进行思辨性讨论,从而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升自身的品格与修养,进而成长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四)人文素养的培育

古往今来一切优秀文学作品无不高扬人文精神。作家对社会生活把握和反映的方式尽管异彩纷呈,有写实的,有虚幻或象征的。然而,在对生活的富有历史精神的肯定与否定、赞美与贬斥、同情与厌恶乃至困惑与无奈的情感态度中,无不寄寓着作家们特有的崇尚和尊重人的生命、尊严、价值、情感、自由的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一般会以美国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梳理、评析各个文学时期有代表性的文艺思潮、作家、作品、文学流派、文学现象等等。但教师的职责不仅是传授正确的知识,还应把人文素养的培育自然渗透于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与文学知识的同时,我们的着力点应在引导学生对相关文化与文学现象形成正确的认知上。在对相关作品进行审美鉴赏的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思路方法为前提,对文学知识与现象形成较为客观的分析和理性的评判,解读其中所蕴含的丰富复杂的人文精神现象,使学生形成向上向善的追求。

例如,《美国文学史》课本大都是以英国清教徒在新大陆的殖民为开端,学生自然会生出疑问:美洲大陆上的土著民印第安人在这片土地上生息繁衍几千年,难道就没有自己的文化成就?针对学生的疑问,教师应该因势利导,将自身的角色转变为学生深入学习的引导者,引导他们自行研究,拓展自己的知识,之后对学生的研究成果进行点评。2012年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6]“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展现出中国领导人面向未来的长远眼光、博大胸襟和历史担当。东西方两种发展理念一对比,学生会更加深入思考事关人类命运的宏大课题,而对于人性的反思也是尊重不同人类群体和价值的最佳方式。

这样的设计既能在课堂中增加与学生的互动与交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实现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学习方式丰富多彩,也能培养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的合理思路。这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的主要手段之一,因为只有对问题的认识形成合理思路,才能使知识的接受更为全面,知识结构的形成更为系统,对相关现象的分析更加严谨。[7]

(五)国际视野与文化传承的培养

在国际化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国际视野是未来发展最重要的认知。我国于2016年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中的“核心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在“责任担当”的“国际理解”要点中,“核心素养”的描述为:“具有全球意识和开放的心态,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和世界发展动态,能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积极参与跨文化交流,关注人类面临的全球性挑战,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与价值等。”[8]

在“美国文学”课程中,教师应该在引导学生阅读文学作品的同时,帮助他们深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先进思想,让他们意识到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以及这些差异所带来的文化碰撞、冲突与交融。

在“美国文学”课程中思政融入点非常多。在讲《瓦尔登湖》时,教师会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将作品中蕴含的思想与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的思想做比照,将梭罗身居陋室却心怀天下的情怀与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联系在一起。又如“垮掉的一代”如何受中国“禅”学思想的影响,勒奎恩的小说如何受道家哲学的影响等,都可以引导学生在东西方文化之间做比较、鉴赏与反思。

虽然各民族所特有的文化理念、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处理问题的方法有所不同,但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经过历史演化、文化积淀形成了人文领域的许多共性的东西。站在全球角度下思考文学,让学生意识到只有阅读经典才能深入挖掘世界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和道德规范。然而这些都是课程思政过程中需要传递的重要理念。

另外,要建立文化自信,就要兼容并包。我们应该让大学生意识到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力的重要原因是其自身具有的开放精神、包容精神、内化精神。这种包容力与内化力体现了中国文化海纳百川的胸怀与气魄,更体现了中国文化强烈的自我革新精神。中国传统文化正是在与外来文化的不断碰撞交融中变得更加强大成熟起来,形成一种自然而然的凝聚力和超强的文化适应力,进而成为人类历史上延续发展并保存下来的文化典范。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全球意识和国际视野,及时吸取时代精神要义,以适应社会的发展。

三、结语

借用现代儒学大师冯友兰先生“四个境界”理论,可将文学分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在高校越来越注重毕业生就业率的情况下,“美国文学”课程教学不应该仅满足于学生文学知识的增长与语言能力的提升,在教学中将作品与现实生活结合,将思政元素融入具体文学作品的解读,注重对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精神的讲授,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字内涵的理解与掌握,进而引导学生从宏观的视角来审视文本,将人生视野从眼前的功利境界提升到为国、为民的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将这些经典作品的价值最大化,从而实现教学价值的最大化。

猜你喜欢
美国文学文学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需要文学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美国文学作品中黑人形象的变化
美国文学作品中华人形象变化
波特小说中矛盾的宗教观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