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互动教学 用好“五动”策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师生互动教学

2022-11-18 11:49陈珠海
名师在线 2022年31期
关键词:师生交流情境

文/陈珠海

引 言

师生互动是师生之间的双向、交互影响的过程,它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方式之一。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并使其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被看作师生互动。可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不少师生互动存在着无效互动问题。本文将围绕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展开探讨。

一、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提问频率偏高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有意识地提高了课堂提问频率,增加了师生间的交流,也满足了一部分学生想要表现自己的欲望。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提问:“这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明白了吗?”学生则会拉长声音回答。表面上看,教师富有耐心地“启发”和“诱导”,学生也积极地与教师互动交流,整堂课显得很热闹。殊不知,这样的提问只是浮于表面,其学习程度较浅,思维没有受到冲击,更没有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也没有真正起到作用。

(二)盲目使用现代化媒体

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发现有很多青年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制作课件上,忽略了基本的备课。整节课,教师在那边自导自演“课件”,这种授课模式是把过去的“人灌”变成了现在的“电灌”,学生变成了课堂上的“观众”,教师变成了“放映员”。学生没有经历探索交流的过程,思维没有受到启发。教师没有根据课程内容的教学需求,盲目使用信息技术,导致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从而出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疏远等不良现象[1]。

(三)课堂讨论无效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都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2]。因此,在课堂上,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成了主要的教学亮点。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由于对师生互动的内涵理解不到位,认为互动越多越好。整节课虽然呈现出讨论热烈的现象,但由于讨论目标不明确,放任学生讨论交流,缺少方法指导与合理的分工,使讨论流于形式,课堂表现机会不均,学生两极分化越来越严重。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让学生讨论交流时,要注重把握时机,可以选择学生的困惑处、差错处和意见分歧处;要根据教学实际,选取恰当的话题,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小组讨论交流,合理控制讨论时长,注重讨论的实效性[3]。

二、实施良好师生互动的“五动”策略

如何充分发挥师生互动的最大优势是值得我们关注的核心问题。在日常教学中,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通常会利用各种教具或是采用各种策略,为学生营造出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学习氛围。那么,到底应如何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所听、所想及实践反思,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在宽松氛围中孕育互动

只有在和谐融洽、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中,学生才会有安全感、愉悦感,才能真实地展现自己。因此,教师要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开放、宽松的课堂氛围,并及时对学生进行鼓励,提供充足的交流互动机会,使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孕育更多的互动,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小商店”一课时,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环节一:创办“天天商店”

师:(播放鞭炮声)501 班天天商店今天开始营业。商店将设置“玩具俱乐部”“学霸文具区”“家家乐专柜”三个柜台。你们带来的物品中哪些是玩具?哪些是学习用品?哪些是生活用品?分一分。

学生按要求把物品放在相应的柜台上,师生一起检查是否出错。

师:聘请三名营业员(胸前挂牌),其余学生都是顾客。

环节二:购物指南

联系生活实际,想想我们在购物时,应该先做什么,再做什么?遇到问题怎么办?学生积极踊跃发言,师生一起总结出购物指南。

环节三:模拟购物

(1)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购物。

(2)记录你花了多少钱?买了什么东西?是怎样付钱的?并在小组内交流。

(3)汇报:你买了哪些物品?一共用了多少钱?让同学们判断一下算得对不对。

环节四:学科渗透,拓展延伸

日常生活中,吃的、穿的、用的都是用人民币换来的,人民币上面有国徽图案,它是我们国家的象征和标志,我们要爱护它。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玩中学、学中玩”的教育理论。教师通过设计一连串的购物活动,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和谐、宽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享受“玩中学、学中玩”的乐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样的互动设计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寓学于趣”的教学理念。

(二)在丰富情境中促进互动

创设情境的途径和方法有很多,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水平的不同,教师可以创设生活情境、故事情境、数学情境等,在丰富的情境中促进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内驱力,从而使其理解知识本质。

情境创设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点,影响着课堂的节奏与效果。基于此,笔者在执教“有趣的测量”一课时,对情境创设进行了多次思考、实践。

首次设计:

师:同学们,还记得乌鸦喝水的故事吗?

生:知道。(个别嘘声语气显得有点不屑。)

师:(播放课件)聪明的乌鸦利用石块喝到水。这节课,我们也要学习乌鸦,开动脑筋,来测一测石块的体积。

揭示课题:有趣的测量。

这样的情境创设虽然达到了预期的目标,但是它不能充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有的学生对故事嗤之以鼻。就这样,笔者又重新回到教材和学生层面上,对情境进行二度思考和创设。

二次设计:

出示:长方体、正方体、石块、橡皮泥、土豆等物品。

师:你会计算哪几个物体的体积?请把它找出来?

生:长方体、正方体。

师:橡皮泥呢?有什么办法求它的面积吗?

生:可以用捏的办法,把它捏成长方体或正方体。

师:聪明,懂得运用转化方法解决橡皮泥的体积问题。那剩下的这些物体的体积能用公式计算吗?我们怎样才能求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呢?

引出课题:有趣的测量。

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但帮助学生复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为后面不规则物体体积计算方法的呈现奠定基础,而且还渗透了分类、转化等数学思想。教师从学生的数学认知冲突中引入新知,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唤醒学生的学习欲望,把学生引向思维活动。

(三)在多种形式中丰富互动

在课堂上,最经常看到的互动是问答式师生互动。这种提问方式虽然对师生间的互动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也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单调之感。长此以往,就会降低学生参与互动的欲望,形成消极的学习氛围。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但要注重优化互动内容,而且要丰富互动形式。游戏、猜谜、竞赛、合作、辩论等都是互动的良好素材,是让学生感兴趣的方式。合理运用这些素材能丰富课堂的互动形式,让学生更好地参与互动,真正达到课堂互动的实效和高效。

例如,教学“5 的乘法口诀”时,教师可以采用口令、玩游戏、男女对抗赛等多种师生、生生互动形式来帮助学生巩固5 的乘法口诀,通过不同形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互动学习,使学生对5 的口诀的识记与应用更得心应手,不再像以往那样死记硬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四)在层层追问中推进互动

如果课堂问题太简单,学生无任何思维发展;课堂问题如果太宽泛,那么学生就会无从下手,答非所问。所以,教师要把握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以核心问题来引领课堂。很多经典课堂都是用一串好问题来引领课堂,学生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中探新知、讲道理。因此,好问题不但可以锁定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经验及疑惑点,统筹安排好师生关系、学习方式等诸多因素,而且能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从而把握知识的本质。

例如,教师执教“近似数”一课时,近似数是一个怎样的数?求近似数时为什么要“四舍五入”呢?学生对这些问题是模糊的、没有概念的。教师锁定学生这一认知发展水平,创设三个层层递进式的大问题:为什么要有近似数?为什么是四舍五入?怎么运用近似数?在教师的层层追问中推进师生、生生互动,促使学生了解“近似数”产生的必要性,借助数轴明白为什么要“四舍五入”,一层层揭开近似数的知识本质,并能灵活运用近似数解决实际问题。

(五)在困惑处设计互动

学生往往在教学难点上存有困惑,教师可根据学生困惑设计互动环节,利用已学的知识及生活经验等启发学生,让学生对自身困惑的知识产生兴趣,并积极地与同学、教师探索知识。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预估学生在学习中的难点、易混淆点,通过提问或让学生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设计互动,让学生在互动中积极思考并解决问题。

例如,笔者在执教“三角形分类”这课时,对教学内容及学情进行分析,认为学生在辨析等边三角形与等腰三角形之间的关系上会有困惑。在讲授这一环节时,笔者设计两个子问题用于互动:一是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三角形吗?为什么?二是等腰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多数学生对第1 个问题轻易地回答“不是”。显然,学生的回答有误。这时教师不急于评价学生的回答,而是做沉思动作以表示怀疑。学生在这静默的1 分钟里重新审视、重新思考问题。当教师发现有少数质疑声时,教师这时再与学生互动,提示学生回忆旧知,暗示学生有疑惑就与小组同学交流探讨并说出自己的观点。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过程中,学生发现自己的直觉有误,在深入的交流探讨后得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的结论,由此联想到它们的关系就像此前学过的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关系一样。紧接着探讨第2个问题,学生不再草率回答,而是独立思考并和同桌交流。当学生回答“等腰三角形不一定都是等边三角形”时,教师再追问:“你能举个反例吗?”这时,有的学生动手画出反例,有的学生举出生活中见到的反例。整个过程中,教师以两个问题带动所有的学生深入思考交流,教学难点轻松突破。

结 语

总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互动反思,是教师教学反思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师生的有效互动离不开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师要准确把握师生互动的内涵,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互动时机,恰当地运用互动策略,让学生在互动中发展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提高课堂师生互动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师生交流情境
如此交流,太暖!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以书画教育引领师生成长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首届“接班人”杯广西中小学师生书法
交流平台
麻辣师生
曹隽平师生书法展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