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普测后学生的分层管理及心理追踪策略

2022-11-18 11:38尚平安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汉中723500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2年31期
关键词:汉中市心理健康心理

◎尚平安(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汉中 723500)

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加快研制更符合中国学生特点的心理测评量表,每年面向小学高年级、初中、高中开展一次心理健康测评”“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大力构建家校协同干预机制,并积极争取专业机构协作支持”。由此可见心理测评在学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

做好学生心理测评工作,一方面,可以帮助教师更全面、细致地了解学生隐藏的一面,起到预防和干预的作用;另一方面,对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也可起到指导作用。

现阶段,虽然心理测评对学校心理健康工作意义重大,很多市县教育部门都重视学校的心理测评工作,以陕西省汉中市为例,每学期均会由教育局牵头开展一次全校性心理测评,心理测评工作已经成为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手段。但部分学校仅局限于完成教育局安排的任务,无法有效运用学生心理健康测评结果,切实做好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工作,导致测评工作仅流于形式。

如何做好心理测评后学生的分层管理和心理追踪,是学校开展心理测评后的重中之重。本文结合工作实践,以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开展心理测评的工作为例,浅谈几点学生测评后的分层管理及心理追踪策略。

一、解释测评结果的含义与意义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于2018年采购“戈骆心理软件”,坚持每学年对全校学生开展一次心理测评服务,期间选过SCL-90量表、中小学心理健康量表MHT、抑郁自评量表等。同时,2020年、2021年参加过汉中市教育局安排的心理普测,通过组织学生登录“升学e网通”“绿萝心理”等平台进行测试。但无论是哪种平台测评,最终都会有一个测评结果。

学校心理教师一方面是要了解学校所参加的心理测评运用了什么工具,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向学校领导和学校教师解释清楚测评结果的含义,每一个指标的分数高低具有什么样的表现及意义。避免因为他们看到了“一级关注”“重点关注”“自杀倾向”“问题学生”等敏感字眼而“谈虎色变”。

二、针对异常结果展开深入排查

测评结束后,学校心理教师应根据年级筛选出得分异常的学生,及时汇总给各年级组长,要求年级组安排班主任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进一步的排查,不能仅仅根据测评分数的高低就随意给学生“贴标签”。

心理测评结果仅作为参考指标,而不是绝对指标。只有班主任在了解学生学习、家庭、生活、成长等多方面的信息后,再次进行甄别,才能最终得出急需心理干预的学生名单。比如针对高一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评,由于刚入校不久,班主任可能对学生深层次的心理特征把握不是很准确,那心理普测结果便具有很好的指导性作用。但正因为还没有全面了解学生,班主任更应该结合测评结果,选取适当的切入点,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评估。

三、做好有心理问题学生的帮扶

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第一中学2014年由校长包兵海提出了“爱心教育”策略,主要针对单亲、留守、孤残、心理异常等学生进行帮扶,后结合国家精准扶贫政策,扩展到开展全校“一对一”帮扶工作,主要由教师对全体学生进行生活和学习的指导。现阶段,工作延伸至“一对二”帮扶。

一方面是由教师帮扶学生。虽然国家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但是学校心理教师数量较少,甚至有些学校难以按照1:4000的比例配齐专业心理教师。即使有些学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但仅由几名心理教师负责,很难对全校的学生都开展心理援助。因此,对学生的心理帮扶离不开代课教师的力量,代课教师是仅次于班主任与学生相处时间较长的老师,对学生的各种情况更加清楚。通过将学生分配给他喜欢的代课教师,可以降低学生的自我防御,代课教师通过主动询问、关怀、肯定、鼓励等方式开展对其学生的帮扶工作,能让学生在学校“有话有处讲、需求有回应,诉求有解决”,真正体会到学校给予的关爱和支持。

另一方面是由学生帮扶学生。充分发挥朋辈辅导的力量。因为学生与学生的认知大致处于同一水平,因此,学生更能对同学的处境感同身受。应善于发挥班上的心理委员或其他班干部的作用,要求他们主动关注班级学生的成长,并及时向老师汇报班级同学的心理状况和现阶段的所思所想,在日常生活中以自身的积极心态去带动周围的同学,善于倾听,善于帮助他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我们相信,只要学生愿意将心中困惑说出来,那他就已经自我治愈一多半了。因此,要学会让学生成为班级心理帮扶的有力助手。

四、利用心理成长档案动态追踪

目前,我所在的学校已为全校四千余名学生建立了心理档案,力争坚持做到“一生一档”。心理档案对学生的动态评估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在贵阳一中袁章奎老师设计的心理档案基础上进行了修改和润色,力争将“心理档案”变活,用活。

第一部分由学生自行填写,可以设计学生的一些基本人口学信息,比如年龄、性别、出生年月日、家庭成员等,同时要求学生填写三件对自己有重要影响的事情,可以是积极影响也可以是消极影响,这里不做任何暗示,要求学生独立完成。

第二部分由学校心理教师根据新生入学第一次测评结果填写,并进行简单的评估。

第三部分由学生自行填写,每学期末将档案发放至学生,要求其填写本学期的收获、困惑和对未来的期望,回收后由代课老师填写“教师建议”,动态观察学生每学期的成长。

第四部分由心理教师填写,负责记录每次学校组织的心理测评后学生的测评结果。

心理档案的建立,一方面改善了测评中“好被试效应”,比如一些学生已经做过很多次问卷,知道出题意图,便不再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填写,但学生自评的内容恰好弥补了这一点。比如有些学生测评结果是正常的,但在自评过程中会在过去和当下的经历中写道“自杀、自残、厌世”等,那这部分学生也应该是值得关注的。

另一方面心理档案中设计的第三和第四部分,通过学生每学期的自我回顾和心理教师的测评分析,恰好可以做到对学生的动态观察与追踪,了解掌握学生心理的变化。

五、做好家长心理工作

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反映出约有4成的高中生患有抑郁症,重度的达到了10.9%~12.5%。所以抑郁症在学生中比较高发,产生的原因也很多,比如被欺凌、被忽视、被虐待且持续的时间较长等。

总而言之,不幸的学生总有各种不幸的缘由。一部分学生的家长比较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在发现问题之后主动带学生去救治,通过医生的建议与治疗帮助学生尽快恢复。一部分家长拒不配合学校的心理工作,认为学校搞测评就是为了给学生划分优良差,或者找个借口不让学生上学。因为家长的不配合导致学生的问题没有办法得到及时的处理。

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科普,在开家长会或跟家长沟通的时候要尽量多做一点这方面的宣传,让他们明白抑郁只是心灵上的感冒,不是精神病,也不是好不了,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意识。

很多学生的病情都是被耽误的。家长总觉得无所谓、会好的,或者认为只是厌学,或者困惑孩子已经吃药怎么还不好,这些都是对抑郁缺乏正确的认识。做好了宣传才能消除家长的病耻感,因为有抑郁症状一般去医院都要去精神心理科,家长如果不了解,就以为孩子有精神病。

六、学会与有心理疾病的学生相处

在做心理测评和建立心理档案之后,可能会发现很多已经被确诊心理疾病的学生。那么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几点。

一是保护学生隐私,做好学生的信息保密工作,切忌在办公室等公共场合谈论学生的隐私。

二是尊重学生,有句俗语说:“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不能总觉得他们“太矫情太脆弱了”,“我们那个年代都没人得这个病”等,不要以自己的价值观去判断学生,对他们多一点儿包容和理解。

三是提供机会,让这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上得到认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感觉自我都比较渺小,无用感很强,特别是有自杀意念的学生,总会认为自己没什么用,死了更好,活着浪费。所以,在一些集体活动或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给他们安排一些工作,让他们觉得自己是被需要的。

七、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疏导

学校心理教师应切实落实心理辅导和咨询工作,主动介入学生群体予以辅导,并且积极与班主任沟通,掌握学生动态,给班主任以方法指导,构建“学校-班级”心理互动机制。同时利用学校心理活动的开展,消除学生对心理学或心理咨询的误解,引导学生主动咨询或与老师交流,并结合各年级学生心理测评中所反映的群体性问题,及时调整授课内容,有针对性授课。

班主任应主动学习基本的心理危机干预知识和要点,了解基本的心理辅导技能(共情、倾听、具体化、问题澄清等),能够识别危机学生。对思想有重大变化、学业有较大波动、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的学生,要及时开展家访,做好记录。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已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但学生的心理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只要我们进一步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在全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对学生施以积极的影响,学生必然能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

猜你喜欢
汉中市心理健康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主题党日加上大数据——汉中市利用“党建云”更新党日形态
基层治理呼唤“镇级改革”——汉中市破解镇级“虚化”问题的调查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陕西省汉中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骨干体系建设座谈会召开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汉中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