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宝
(甘肃省核地质二一二大队核工业武威工程勘察有限公司,甘肃 武威 733000)
近年来,在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地质矿产事业发展迅速。在矿产资源利用与开发工作开展期间,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虽然我国在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明确的指示与规范,但同时在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开展期间也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比如: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技术方法滞后、工作机制有待完善等[1]。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效率及质量。
鉴于此,本文围绕“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方法”展开分析探究价值意义显著。
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是系统化的工作项目,从现状来看,在实际工作开展期间,仍存在一些较为明显的问题。具体而言,主要问题如下。
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少不了现代化科学技术方法的支撑,但是从现状来看此环节工作技术方法滞后现象较为突出。一方面,相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对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基础研究工作不够重视,区域地质调查作业仅在小区域范围内展开,在区域性基础背景分析研究工作不够深入的基础上,对深度找矿理论与方法未能深入探索,在此情况下便难以为找矿工作技术的革新提供有效凭据。另一方面,基于深部找矿方面的装备与技术方法从目前来看较为滞后,从而使深部找矿工作的质量成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此外,对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规范不够明确,存在生搬硬套的现象,使得实际工作开展期间,标准规范不足,加上缺少现代化科学技术方法的支持,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基于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开展期间,相关工作人员需面的各领域学科问题。同时,由于地质工程项目的复杂程度高,有待处理的重难点问题较多,并且问题主要出现在前期勘查、调研、找矿等工作环节[2]。从这些工作问题的原因层面分析,与地质调查、找矿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存在密切关联性。总结起来,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机制有待完善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在地质调查基础工作开展期间,主要对相关地质环境情况信息与数据进行搜集,使找矿工作具备有效的信息支撑。但是,搜集与整理相关信息过程中,资金不足问题较为明显,显然在资金配比、投入管理工作模式不够合理科学的应用下,加上管理工作人员对基础信息系统的构建缺乏足够的重视,便会使信息资料难以及时更新,进而难以在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中发挥出有效作用。
(2)处于重要的区域地质调查作业开展期间,在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方面潜在的不足问题较多。比如,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分工不够明确,同时由于各机构自身管理体系不够健全,使各级管理机构工作目标、规划缺乏协调性与统一性,使优势资源难以得到有效集中,进而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质量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3)基于市场经济快速发展大环境下,地质调查与找矿相关管理部门未能对市场化、运行机制的重要意义充分认识,基于实践工作开展期间,对市场方面存在的相关影响因素未能深入了解,使部分地质工程项目在进展方面比较缓慢,易出现被弃置的情况。此外,即便在地质工程项目开展期间,具备一定的民间资本与资金支持,但因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整体质量成效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因受到较多原因的影响,比如地面沉降因素、泥石流因素、崩塌因素等,使得国内找矿工作发展与西方发达国家比较,仍存在一定差距[3]。
同时,地质调查工作则相对来说更易把控。在此情况下,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发展便呈现不够协调的现象,进一步会使我国找矿工作的发展受到较大程度的阻碍。例如,国内矿产分布不够均匀,在开发层面存在很大难度,若区域地质调查工作能够高效完成,而找矿工作则消耗大量的时间,则会呈现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整体质量效益难以得到有效提升的情况。由此可见,采取有效方法措施,协调好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显得至关重要。
为解决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相关问题,则需落实有效的优化措施。结合实践工作经验,具体优化措施包括。
从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角度考虑,革新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技术方法至关重要。一方面,需以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所需技术方法为依据,然后对相关技术方法的特点、应用模式加以明确,结合实际情况,对技术方法与工作模式加以创新,结合实践,总结相关工作经验与教训,重视遥感影像、钻探技术创新发展,并合理科学地应用到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当中,进而促进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效率的全面提升。另一方面,从现状来看,基于地质结构研究、矿产资源寻找工作开展期间,对先进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在地层声部找矿、资源开发工作开展期间,需创新技术方法,然后针对地下深层进行一系列调查研究、找矿作业,以此提升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质量水平。比如,对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BIM技术合理科学应用,对地质结构三维模型进行构建,进而对地质结构特征进行详细了解。并使相关工作人员能够结合地质结构三维模型及相关信息数据,为制定合理科学的开采计划提供有效依据,进一步使区域地质矿产资源开发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
古人有云:“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对此,需完善工作机制,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能够有据可依,有章可循。一方面,需按照工作规范要求,采取合理科学的方法,做好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规划工作。同时,以矿产资源分布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合理的勘查工作方案,使勘查作业高效完成[4,5]。并且,还需合理录用先进科学及时方法,提升勘查效果,保证勘查质量。此外,需对各级管理机构的职责充分明确,明确分工,使各级管理机构工作目标与规划工作之间的协调性与统一性得到有效提升,进而使优势资源集中起来,使调查与找矿工作顺利、高效进行。另一方面,需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单位方面需重视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技术人才的培养,对工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专业素养水平。确保能够满足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实际需求,进一步促进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效率及质量的全面提升。
基于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开展期间,需要准确、完整、真实可靠的信息数据作支撑。因此,需完善基础信息数据资源。
在地质与矿产资料信息整合工作开展期间,需做好信息搜集、整理等相关工作,结合相关科学技术方法的应用,将具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提炼出来,为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提供有效数据凭证。与此同时,针对格式、类型不同的信息数据,需合理科学处理,通过整合,确保格式统一,然后存储在信息数据库系统当中,便于相关工作人员后期检索、调阅利用[6]。此外,还有必要对统一、科学的框架协议进行构建,使大量信息数据资源可以在不同部门之间有效传递,使信息共享目标得到有效实现,使区域地质调查、找矿工作均能够具备充分有效的信息数据支持,进一步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协调性得到有效提升。
从找矿工作效率及质量提升角度考虑,还需重视相关找矿方法的合理科学应用。总结起来,具体找矿方法的应用如下。
在找矿中,物化探勘察法的应用至关重要,具体方法为:
(1)物探技术方法的应用。在使用物探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地热、地震、放射性、磁效应等情况。尤其是在非金属矿床、有色金属矿产找寻过程中,应用价值颇高。需注意,在采取物探技术前期,需认真测量勘察区域矿石、岩体、地层等情况。比如,采取高精度磁测法过程中,可采取1∶10000地形图定点,然后采取GPS与RTK技术对半自由网进行控制,并对测点位置、高程等参数进行控制。对于点位平面均方误差,需控制在<0.3m,一般控制在0m到0.5m之间,最高不能超过0.5m。在高程方面,均方误差通常<0.3m,一般在0m到0.3m之间,最高不能超过0.6m[7,8]。此外,在高精度磁测过程中,通常需使用到GSM-19T型质子磁力仪,该仪器的抗干扰能力很强,能够在平稳的磁场当中展开测量作业。
(2)化探技术方法的应用。基于金属矿产找寻方面,化探技术要优于物探技术。其中,土壤测量法、矿床原生晕法、水系沉积物测量法,均是典型的化探技术方法。因地表矿物大部分开挖完成,所以在后续需对隐伏矿展开查找。值得注意的是,隐伏矿对化探技术的要求很高,需借助精度高、灵敏度高的化学设备,分析研究地球化学勘查方法的可行性及科学性,进而确保隐伏矿查找工作的顺利有序进行。
对于同位成矿分析方法来说,指的是基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矿当中,在比较稳定的同位矿作用条件下,许多重要作用矿床基于形成期间能够将明显的同位成矿特征展现出来。
在此情况下,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则需针对地壳演化运动特征实施区域性分析,从而将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数据信息全面获取出来。与此同时,还需分析区域地质条件与环境之间的关联性,并对陆壳基地成分、分布地质等信息进行分析,然后对成矿关系加以明确。如果发现与区域成矿带存在密切关联性,存在区域性深大断裂、断裂构造组合特性等,则需以成矿关系、断裂带的级次关系为依据,使找矿工作顺利开展,进一步提升找矿的成功几率。此外,基于找矿期间,还需重视矿化信息的收集与分析,对矿产分布空间、藏储特性等相关规律加以明确,以此全面提高找矿工作的质量效益。
地质填图法,是将地质理论为依据,然后对特定区域地质矿产情况展开综合性的分析与调查,然后对此区域内构造层、岩石、地层分布等情况加以明确,进一步对此区域成矿规律加以明确。并且,还需结合相对应比例的地形图,把地质特征绘制出来。地质填图法在操作上比较简单,但对勘查技术工作人员的专业要求很高。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更新迭代的基础上,目前在地质填图法应用期间通常会使用到遥感(RS)技术。
通常,RS地质填图可采取两种方式实现,即:其一,对遥感图像直接摄制出来,通过高精度摄影机得到相应的图像;其二,利用传感器或扫描仪,得到相应图像信息[9,10]。不管使用上述两种方法的哪一种,均能够把地质特征准确绘制出来。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地面信息进行勾绘过程中,会受实际范围的制约,进而使地质界线推断出现错误,但通过RS技术的应用,则可以使此方面的问题避免发生。除此之外,处于恶劣环境条件下,比如沙漠、山区等,地质填图工作的开展则显得较为困难,此时可采取红外遥感技术,或采取雷达波束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填图作业,以此使地质填图作业顺利有序开展,进一步使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的质量成效能够得到全面提升。
综上所述,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是非常重要的工作环节,对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明确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现状问题,然后革新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技术方法,完善相关工作机制,提升工作人员专业技术能力水平。并且,还需完善基础信息数据资源,促进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协调性的提升。
此外,需重视物化探勘查法、同位成矿分析法、地质填图法的合理应用,以此全面提升区域地质调查与找矿工作质量水平,进一步为我国地质矿产事业的稳步、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