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涛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322地质队,安徽 马鞍山 2430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综合国力的发展,势必要加强对国内土地、资源以及生态等各方面的监测,以免超脱国家控制造成难以逆转的损失。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重要性就逐渐凸显出来了。作为一项作用突出的专业技术,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不但综合性极强,而且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所以该技术广泛和深入的应用成为了实现当前现代化监测的大势所趋。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是通过安装在飞机上的物探设备对磁场进行测量,并通过收获的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从中获得想要获取的地理信息内容,工作人员利用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进行探测,可以强化对我国地理资源的监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如地震、泥石流、山林火灾等,而且可以对保护生态环境,阻止滥砍滥伐和秸秆焚烧等工作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各种探测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1]。为了更好的运用本技术进行地理探测和资源开发等工作,需要我们从多方面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故而本文通过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了简单的分析,希望能够对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借鉴和帮助。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就是一种通过红外线、电磁波等技术手段进行探测的专业探测技术,在地质勘探、资源探测、防止地质灾害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与传统探测方式相比,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具有极大的优越性,不但不需要工作人员携带大量设备进行实地考察,减少了人力物力成本的投入,而且勘探的准确性很高,远远超过了人工或传统探测模式的准确性,最重要的是该技术可以自主分析成像,减少了大量的运算过程,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效果。
随着航空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的普及和发展,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我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但由于该技术在我国起步较晚,目前市面上的探测设备很大一部分都来源于外国进口,而且目前我国的专业技术并不成熟,专业工作人员储备也相对匮乏,对这一技术的利用并不能称得上成熟,还有很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不但可以对地面进行实时的摄影,而且可以通过探测获得反馈的信息进行测量和绘图,但是这要求工作人员拥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才能实现测算的高度精确。而且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应用不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可以有效的克服各种恶劣的天气情况[2-6]。另外,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所获取的信息是三维的,可以有效工作人员对地质、水文等条件的整体把握程度。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包括测量、物探和遥感技术,以往这几种技术通常是作为单一的技术进行使用的,但是随着近些年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单一的技术已经不能在满足我国勘探领域的需求了,所以以上几个技术手段就必须综合性的联合在一起,将它们各自的功能有机的联结在一起。而且全球定位技术可以通过定位系统精准的描述勘探位置所在,为技术人员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在物探遥感联合探测中,可以有效地将已经探查到的地理信息、数据等情况存入计算机中,并由计算机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统一处理,在日后探测到不同的信息数据时,能及时发现其中差异,进而及时进行预警或采取相关措施进行处理,尽量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地质绘图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因为通过物探遥感可以对现有土地地形地况进行探测,并对目前的情况进行整合回馈,将数据返回到工作人员终端,由工作人员对反馈的信息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进行地质绘图工作[7]。而且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对地形地况的监测并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定期定时的监测和反馈,在发现信息出现变动时会及时上传反馈,并更新原有的数据信息,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地质绘图信息的延迟和不对等,充分保证地质图的实时性和真实性。而且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川大的监测信息还可以和计算机的内置信息进行比对,进而能提升地质绘图及其信息的准确性,并且产生互相补充的作用,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地质绘图工作,为相关工作的进行减少障碍。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金属探查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金属作为国家重工业和国防实力提升所需的必不可少的一种资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不但关系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能源储备,而且对国家的战略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发现金属矿藏并探究矿藏数量,找到正确的资源开采方式,是资源发掘和使用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如果能在这个阶段就充分把握该金属矿藏的各方面情况,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所需的时间。
利用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就可以很好的达到上述工作要求,因为通过这一技术,不但可以快速高效地发现金属矿藏所在地,而且可以通过金属原子磁场的探查,快速分辨金属属性、矿藏深度以及挖掘难度等,为后续的挖掘工作提供精准的信息数据,对提高后续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地质勘探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具体可以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地形地况的探测,二是对我国地质资源的探测。首先,通过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清晰地看到地质、水文特征,并可以通过探测获得更加科学合理的测绘信息,进而方便我国各种公路、桥梁的建设,避免因比例尺大小不精确或者测量失误导致工程建设出现问题,而且通过对地形和地貌信息的探测,也能精准的发现当地建筑可能面临的问题,避免盲目施工,造成损失[8]。另一方面我国地质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除了国家有意控制或者留作战略储备的一些资源以外,能够开采的资源矿脉都已经得到了充分的开采,现存已知的资源储存数量和情况并不乐观,通过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有效地发现更多的资源矿藏,进而缓和目前资源匮乏的棘手现状。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不但可以提高环境保护和生态保护的能力,而且可以通过持续的监测对生态环境进行及时的介入和干预,确保生态环境系统的绿色和健康。与传统的卫星监测方式不同,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不但节省了人力物力,而且还能对较大范围内的山林、湖泊等自然环境进行统一而高效的监测,因为不同高度、植被密度和土地沙漠化程度所反馈的颜色和数据是不同的,通过反馈的信息,可以迅速发现不同区域的环境变化及其趋势,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通过监测,总结出该地区近期或近几十年的变化规律,为生态分析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推论。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地下水勘探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源,水资源对于人类的意义十分重要。我国各地区水资源分布情况差别很大,水资源数量不对等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有着很大的影响。比如在我国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之前甚至还存在着几个村子合用一口水井的情况[9-11]。所以地下水资源对于全体人民的意义不言而喻,只有通过地下水资源的勘察,才能解决当前水资源匮乏的问题。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就可以通过遥感图像清晰地判断出地下水的分布情况,比如通过对勘察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勘察获得一些基本要素的相关数据,通过这些数据来分析当地地下水情况,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地质水文的相关调查,充分摸清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存量和走向,对埋藏深度有一个大概的认知,才能更好地利用地下水资源进行生活和发展。
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为自然灾害预估分析提供很大的便利条件,由于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对地质情况进行探测成像,所以可以有效地应用在资质灾害预防和监测中,现在的使用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是地面沉降,二是泥石流山顶滑坡等自然灾害。首先,针对地面沉降而言,需要利用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对地面沉降的速度、程度进行充分的监测和分析,并在这个过程中向用户终端传送相关信息,有工作者进行分析和处理,并在第一时间找到地面沉降治理的科学方式,并进行介入。其次是在泥石流、山顶滑坡等自然灾害方面,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可以通过对山体的磁场探测等方式,预测山体是否出现松动,尤其是在下过大雨等特殊的气候条件下,要加强对容易出现地质灾害的山体的监测,通过及时反馈信息,避免造成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损失。
目前物探遥感技术在我国应用十分广泛,在地质探查绘图、金属资源勘探、生态环境监测、地下水勘察以及自然灾害分析与预防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各领域对探测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任何一项单一的探测方法都不可能独自解决探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复杂问题,进而完成探测任务,也无法保证探测任务的工作效率和最终完成效果。
在这样的背景下,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应运而生,通过联合监测的方式能够更好的完成工作任务,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所以为了保证我国各地质领域探测的效果,为了保证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势必要推进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不断拓展探测功能和领域,致力于提高获得数据的精确性。而且在一些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无法完全发挥作用的一些领域,也需要找到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本技术的优化和升级,进行进一步探究和应用。
综上所述,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综合了摄影技术与测图、测量、物探、遥感、全球定位、智能一体化与灾害防范等多种技术,在信息化水平不断提升的今天,能够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广泛应用于地质绘图、金属勘探、环境监测、地下水勘查和地质灾害预估分析等多种领域,具有极其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避免的是,目前我国虽然开始广泛运用这一技术,但是在很多方面的探测过程中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还要在充分考虑到航空物探遥感联合探测技术的需求应用的特殊性后,不断的革新和优化这一技术,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建设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处理分析系统,为日后探测领域的拓展和探测能力的提升提供坚实的基础和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