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军梅
2015年,教育部即印发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对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提出了明确要求,引发学界和教育界普遍关注,很多高职院校也开展了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探索。但总体上看,呼声高,行动有限,且成效不够明显,这就是目前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的尴尬处境:理论上重要,实践中却困难重重。尚有很多理论和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和解决。准确诊断阻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根本症结,制定破解的操作方案,形成长效机制,才能在高职校园厚植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土壤和氛围。
文化没有直接现实功用,美国学者洛厄尔的一个感受恰好描述出文化的这种无用之用:“就像用手抓空气,你抓不到,但它又无处不在。”[1]
高职教育重在培养高素质的一线应用型人才。高职教育从人才培养方案,到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资金投入、各种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都向专业技能培养这个重心严重倾斜。在此导向驱动下,高职院校非常重视专业建设和技能,强化一流学科建设,重视学生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因为这些硬指标、显性指标是可以作为学校的发展成果加以描述和呈现的。而人文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养成的评价指标没有纳入人才培养水平评价的综合指标体系中,因为这样的软指标、非显性指标无法明确描述和呈现。所以,人文课程和传统文化受到强烈的挤压,重技能、重事功成为高职院校的一个价值理念。而从学生层面上来说,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他们习惯以功利化的眼光看待读书。有用原则,是当下年轻人考量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的很重要的原则,而他们理解的有用就是能帮助他们找到好工作,在职场竞争中谋到好职位,有满意的收入,其功用必须是肉眼可见的,对无法直接看到的则认为无用。对需要长久投入时间却无直接事功的,他们都不太感兴趣。文化的“无用之用”与高职目前的教育理念和办学导向似乎有天然的矛盾。
文化教育重在一个“化”字,所谓教化,“是将对个人外在的要求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质和行为准则,使之从‘他律’走向‘自律’”[2]。文化教育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是能将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髓内化为被教育者的价值观念、思想情感、审美趣味、思维方式。因对这个“化”字缺少充分的理解,当前,高职院校内开展的一些“快闪”式的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缺少整体设计和系列成套,目标不明确,往往“风吹青烟过,水过地皮湿”,成效不大。而高职本身学制短,一般只有三年,很多学校将在校学习时间压缩到两年左右,一般最后一年是顶岗实习。这就成为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天不假时”的短板。高职学生需要在两年内完成公共基础课、思想政治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课程的理论学习和专业课程实训任务。为了今后找工作有更好的竞争力,学生一般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尽可能多地考取各类专业技能证书,而留给文化教育和拓展的时间和空间十分有限。
此外,传统文化是过去慢生活节奏下的产物,而今天的生活快节奏下,人们普遍缺少了品味传统文化的环境和心境。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更是很难安静耐心地去靠近“慢悠悠”的传统文化。网络和手机在学生的生活中占领了绝大部分的时间,成为他们看世界、关联世界的主要窗口。便捷和清浅易读是网络文化的特点和优势,碎片化、浅表化、直观化是其短板。学生养成了这样的文化接受心理和习惯,就很难细嚼慢咽地品味传统文化。
所谓“理智”,是指学生对传统文化高度的认同感,普遍认为对传统文化很重要,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为自己有这样的文化感到骄傲和自豪。所谓“情感”,是说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自然而然地会与网络文化、时尚亲近,对传统文化敬而远之。这不能不说是普遍存在的矛盾。
在笔者开展的一项关于传统文化的校内调查中发现,在校高职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比较强的认同感,愿意了解和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回答“你认为传统文化对当下的中国社会的作用”这个问题时,59.2%的学生认为很重要,30.16%的学生认为有一些作用,加起来将近90%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有用的。46.89%的学生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应以继承发扬为主。40%的学生认为在高职校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重大意义,另有38.69%的学生认为有一定的意义。在被问到“是否愿意了解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时,54.10%的学生回答“愿意”,认为这毕竟是我们民族智慧的结晶。同时又有26.23%的学生表示“想了解,但苦于没有好的途径”。也就是说超过80%的学生对学习传统文化有较强的意愿。77.7%的学生明确表示了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但是,有意思的是,在被问到“如果说当前传统文化教育缺失,你认为有哪些原因”时,有37.72%的学生认为是因为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在给出的四个选项里,这是选择人数最多的一项。这看似自相矛盾的背后,恰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方面,学生认为传统文化很重要,但在情感上还是有明显的距离感。因为青年人思维活跃,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本能地对“陈旧”有排斥心理,对时尚文化、外来文化和网络文化、游戏文化有天然亲切感,认为传统文化离自己眼下的生活距离十分遥远,情感上有隔膜感。
破解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时遇到的困境,既需要匡正高职院校办学理念和认识误区,也需要在操作层面上创新更多有效的手段和路径。
职业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同步的。“工业4.0时代正在重塑劳动者的技能需求,表现为人机互动、再技能化和去分工化,总体特征是脑力劳动。人才结构表现为蓝领工人受教育程度普遍提升。”[3]因此,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要具备更完备的职业素养,包括创新意识、健康完备的心灵、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良好的职业适应性和岗位灵活性、良好的学习力和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4]。而这些都需要人文教育的滋养。优秀传统文化是人文素养的根源,因此,未来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需要传统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去。将传统文化的教育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结合起来[5]。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不是强调技能学习之余的“业余”兴趣,而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下实际情况却是:我们常常一方面强调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又自动将其排除在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制定和过程实施外。这导致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师资、经费、组织协调等方面存在各种困难阻隔,很难推动。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传统文化教育纳入高职人才培养的整体框架和系统工程里,将以传统文化为代表的人文教育融入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计划中,进行顶层设计[6],统一设计和指导,整合优质资源,系统推进。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经费支持,到管理组织,给予充分保障。建立一整套促进传统文化进校园的长期机制,从根本上解决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教育的难题。
在高职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多方参与的系统工程。为了更好地协调各部门形成合力,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例如传统文化教育指导委员会这样的松散机构,成员由分管院领导,教务处、学工部、团委、宣传部、基础部领导,专业教师、校外专家等组成。职责为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制定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案,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并督促各二级学院推进,跟进检查和评估教育成果,调配整合优质资源,协调各部门相互配合,使各部门在统一安排下各司其职。联络校外专家、协调校外传统文化资源,为学校开展各类活动提供所需支持。
所谓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具体来说,一是指内容上要选择与现代生活有融合点的传统文化资源,符合青年学生的特点,对接他们的生活实际,以解决他们生活中和思想中的困惑,满足他们表达情感的需要。同时,要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更好融合,为其技能学习提供帮助。二是指在形式上,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要“年轻化”“现代化”。“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是通过现代生产要素的介入实现创造,解构传统刻板样式、深描传统内涵、延伸传统生命线。”[7]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用来膜拜的,我们要做的是激活它的生命力,使其现代化地呈现,作用于当下的现实生活,“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化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8]。如今的信息化时代,融媒体、自媒体、互联网成为学生获取资讯、人际交流、自我表达的重要途径,因此,传统文化的现代色彩的创意表达,能够以更年轻和时代化的方式走近青年学生,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融入其生活,与青春气息没有违和感。
1.课程设置:开设核心课程,辅以与专业密切结合的系列选修课,间以丰富多样、灵活安排的专题讲座。目前,高职学生在校学习时间较短,专业技能学习任务重,无法挤出更多时间学习传统文化,可行的做法是开设一到两门核心课程,如大学语文、中国文化课,作为必修课覆盖所有专业和学生。在此基础上,开设系列选修课,将传统文化与职业技能的培养紧密结合。以上海城建职业学院为例,结合学院现有的园林、环境设计、文物修复、旅游管理、物业管理、建筑工程等主要专业,可以开设诗词赏析、书法绘画鉴赏、传统文化与工匠精神、传统文化与园林艺术、中国古代建筑鉴赏、茶艺与插花、古代瓷器设计与技艺、古代哲学与建筑风水、传统文化与四时养生、古代诗人游历与文化旅游、传统文化与礼仪、传统文化中的植物文化、古典音乐鉴赏、古代神话传说、传统服饰鉴赏、传统武术、传统文化与古典戏曲等系列选修课,为学生补充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和营养,使学生积淀厚实的传统文化底蕴,对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助力。
专题讲座安排可以相对灵活,见缝插针,针对不同专业和需求的学生,不定期举办传统文化讲座,既可以利用本校的师资,也可邀请校外的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文化名人、劳动模范等。全校规模的讲座每月三到四场,各二级学院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再安排三到四场,成为课堂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补充,为学生提供第二课堂,丰富校园文化。
2.扶持学生的社团活动,用好第二课堂,增强文化的“代入感”,开展更多“沉浸式”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将学生带入具体的氛围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在笔者开展的高职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中发现,60%以上的高职学生希望通过参观展览、实地走访、社团活动等“沉浸式”方式来接受传统文化教育。例如,随着古装电视剧和穿越剧的热播,很多学生表现出对古代服饰文化的浓厚兴趣,尤其是对汉服文化的喜爱。鉴于此,学校可以通过主题沙龙、汉服走秀、摄影比赛等活动,吸引学生切身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了解汉服背后的文化、历史、礼仪、哲学、美学等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可以组织关于古代书画、茶艺、诗词吟诵、传统手工工艺制作等专题的“沉浸式”体验活动,在最短的时间内拉近学生与传统文化的距离。
3.充分利用新兴的现代传播方式,构建高职校园更多样而有效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体系。校园广播站、校园网、学生社团、校园内的宣传栏等无疑是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除此以外,可以开发专门的传统文化的网页,创办传统文化的公众号等,推送关于传统文化的文章和知识,方便学生随时用手机阅读。充分研究学生当下手机和网络阅读的新趋势,利用好微信、QQ、易班、学习通以及微课、慕课等新形式和媒体新势力,开发制作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简单易懂的传统文化的微课、慕课,方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利用学生喜欢的直播、综艺、自媒体等新兴传播方式。中央电视台举办的“中国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等电视节目对传统文化传播的影响不可小觑。高职院校可以借鉴此方法,组织开展有关的赛事、展览、讲座、沙龙等活动。
4.举办各类职业技能赛事,将传统文化融入技能提升,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情。促进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的直接转化和应用,最直接和有效的途径是组织各类技能竞赛,如文创设计、动漫设计、海报设计比赛,古典建筑园林摄影比赛,中国传统礼仪与服务礼仪比赛,经典诵读比赛、诗词大会,以及关于传统文化的漫画、插画、手绘作品比赛等。将传统文化与培养专业技能完美结合,形成校园氛围,吸引更多的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情,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下结合的现代化转化,也为其技能学习注入文化底蕴。
5.建立和完善传统文化教育评价评估机制,改变其不可考、无法评价的状况。高职校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难题之一是无法对成效进行量化考量和评价。为此,学校要积极探索建立可操作的评价机制。例如,设置有关传统文化的学分或规定辅修选修有关课程的学分,要求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必须完成,可以借鉴我国台湾地区高职教育中开展通识教育的经验,通识教育课程要修满33学分,通识课程的科目分为一般科目、校定一般必修科目和校定选修科目几个层次,对应具体的课程,其中必然包含传统文化的内容[8]。其次,也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第二课堂举办关于传统文化的系列讲座、活动、展览、竞赛等,利用专门的APP,根据学生参加有关活动打卡情况计入学分。
综上所述,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校园,有助于提升高职教育的人文底蕴,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这是当前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的迫切需要。如何才能更好地推进优秀传统文化与高职教育的融合,这更多的是一个实践问题。因此,我们只有准确诊断阻碍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的症结,才能一一破解。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不仅要有思想上的重视,更要有行动的方向和指南。笔者希望,以上所提出的优秀传统文化进高职校园的实操方案,可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难题,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种子真正落在高职教育的土壤中,根深叶茂,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