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的疗效和安全的单臂Meta 分析*

2022-11-17 00:55李超群郭玉娇杨燕玲孙鲁宁王永庆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22年5期
关键词:伊布血液学生存期

沈 昊,李超群,2,郭玉娇,杨燕玲,2,张 凯,孙鲁宁,2**,王永庆,2**

1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京 210029;2 南京医科大学,南京 211166

伊布替尼(ibrutinib)是全球首个口服、高效、高选择性、不可逆小分子布鲁顿氏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国内伊布替尼批准用于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BCM)的适应症,包括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套细胞淋巴瘤(MCL)、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M)。

CLL/SLL 是同一疾病的不同表现,是主要发生在中老年人群的一种具有特定免疫表型特征的成熟B 淋巴细胞克隆增殖性肿瘤,以淋巴细胞在外周血、骨髓、脾脏和淋巴结聚集为特征。国内CLL/SLL的发病率占新诊断白血病的3.5%[1,2]。MCL 是一种侵袭性、表型明显、成熟的B 细胞肿瘤,长期存活率较低,国内MCL 占所有恶性淋巴瘤的3.1%,占B 细胞淋巴瘤的4.6%[3]。WM 是一种惰性且罕见的B 细胞淋巴浆细胞淋巴瘤,在美国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3.4‰和1.7‰,欧洲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分别为7.3‰和4.2‰[4]。伊布替尼治疗BCM 具有良好的疗效,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推荐伊布替尼用于CLL/SLL、WM 的一、二线治疗及MCL的二线治疗。伊布替尼已成为单一治疗或与其他药物联合治疗BCM 的标准治疗方案,基于此,现就国内外发表的伊布替尼临床研究文献,运用荟萃分析方法研究其疗效及不良事件,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检索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Cochrane Library、Medline 及Clinicaltrials.gov 数据库,从建库至2021 年10 月前发表的论文。中文检索词包括“伊布替尼”“伊鲁替尼”,英文检索词包括“Ibrutinib”“B-cell Malignancies”“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 Lymphoblasti c Leukemia”“Mantle Cell Lymphoma”“Waldenström’s Macroglobulinemia”“Adeverse Events”等,同时进行主题词和自由词检索。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研究对象为BCM,包括CLL、SLL、WM、MCL;②伊布替尼单药或与其它药物联合治疗患者的研究;③报告疗效终点、不良事件的研究,包括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缓解率(ORR)、主要应答率(MRR)、不良事件(AE)、血液学AE、3 级及以上AE 等;④研究类型为前瞻性和回顾性的研究(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单臂研究等)。

排除标准:①动物及体外实验、基础研究;②会议摘要、综述、评论、病例报告;③来自多个人群或疾病队列的汇总报告结果;④未使用伊布替尼;⑤无法提取有效数据的文献。

1.3 信息资料提取

两位研究人员独立对文献的标题和摘要进行初筛,并将符合条件的文献进行全文分析,以确认是否将其纳入本研究中。任何意见分歧由第三位人员联合讨论解决。从原研究中提取的主要内容包括研究者信息、研究时间、研究类型、研究对象、研究结果等。

1.4 文献质量评估

应用非随机干预性研究偏倚评估工具(ROBINS-I)对文献进行评估[5]。根据评估量表中信号问题回答“是”“可能是”“可能不是”“否”和“没有信息”,对每个领域相关偏倚风险进行判断,评估记录为低、中、高偏倚风险或不清楚。

1.5 统计学方法分析

采用R 4.1.1 的程序包进行Meta 分析。为确定患者使用伊布替尼后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使用metaprop 函数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对率进行单臂Meta 分析,Clopper Pearson 区间法进行区间估计[6]。通过I2和Cochran’s Q 检验值来评估统计异质性,I2值>40%或P 值≤0.10 证实存在异质性[7]。基于以往单臂荟萃分析的I2通常超过90%[8],且最近证据也表明,与其他固定效应模型相比,随机效应模型提供了更稳健的结果度量[9],因此无论异质性如何,本研究的分析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同时提供固定效应模型结果,汇总结果以森林图表示,采用Egger’s 检验,P <0.05 表明有显著的发表偏倚。

2 结果

2.1 文献检索结果

最初检索得到887 篇文献,其中英文555 篇,中文332 篇。去除重复项剩余358 篇。通过浏览题目和摘要后剔除258 篇无关文献,剩余的97 篇文献经全文阅读后,最终进行定量合成的文献数量为23 篇,包括中文文献4 篇,英文文献19 篇。

2.2 文献基本特征 见表1。

2.3 文献质量评估 见表2。

表2 ROBINS-I 偏倚风险评估

2.4 疗效指标分析

对20 项研究和1656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OS 率为89.7%(95% CI:82.8%~94.0%,I2=90%,P <0.01),见图1。

图1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总生存期森林图

对23 项研究和1850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PFS 率为75.9%(95% CI:66.0%~83.5%,I2=92%,P <0.01),见图2。

图2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无进展生存期森林图

对22 项研究和1871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ORR 为86.3%(95% CI:79.8%~91.0%,I2=93%,P <0.01),见图3。

图3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总缓解率森林图

对6 项研究和320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 的MRR 为77.5%(95% CI:72.6%~81.7%,I2=0%,P=0.85),见图4。

图4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主要应答率森林图

2.5 安全性指标分析

对10 项研究和1090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AE 发生率为97.6%(95% CI:90.1%~99.5%,I2=90%,P <0.01),见图5。

图5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不良事件发生率森林图

对7 项研究和675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血液学AE 发生率为26.3%(95% CI:14.0%~44.0%,I2=94%,P <0.01),见图6。

图6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血液学不良事件发生率森林图

对9 项研究和535 名患者的汇总分析显示,患者的3 级及以上AE 发生率为54.4%(95% CI:31.8%~75.3%,I2=93%,P <0.01),见图7。

图7 伊布替尼治疗B 细胞恶性肿瘤3 级及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森林图

2.6 敏感性分析

对临床诊断为CLL/SLL 的患者主要疗效指标(OS、PFS、ORR)再次合并分析(见图8、9、10),与剔除前合并效应量对比,主要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提示Meta 分析结果的稳定性较高。

图8 伊布替尼治疗CLL/SLL 患者总生存期森林图

图9 伊布替尼治疗CLL/SLL 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森林图

图10 伊布替尼治疗CLL/SLL 总缓解率森林图

2.7 发表偏倚

以不良事件为例,漏斗图和Egger’s 回归分析显示P >0.05,提示不存在明显发表偏倚,见图11。

图11 不良事件漏斗图

3 讨论

本研究通过Meta 分析、扩大样本量对伊布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研究,回顾分析2014 年至2021 年期间发表的文献,共纳入8 个国家的23篇文献、2013 例患者。

伊布替尼通过有效结合BTK 的活性位点Cys-481 并降低其活化[33],BTK 是Tec 激酶家族成员,在B 细胞的BCR 信号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当抑制BTK 时,伊布替尼会抑制或下调BTK 相关的下游信号分子[34]。多项体内实验证实,伊布替尼参与肿瘤微环境的调节,抑制肿瘤微环境中促进肿瘤细胞活化和增殖的通路[35],从而发挥抗肿瘤作用。梁辉信等[36]仅报道复发难治CLL 患者伊布替尼单药治疗的ORR 为80%(95% CI:68%~92%),目前国内暂无伊布替尼整体疗效的相关报道。通过Meta 分析显示,中位随访时间30.1 个月,以伊布替尼为基础治疗的合 并OS 率 为89.7%,PFS 率 为75.9%,ORR 为86.3%,MRR 为77.5%。OS 是衡量患者生存结局的重要指标,分析结果显示,伊布替尼可延长患者的PFS,对BCM 患者有较好的应答。

伊布替尼合并AE 发生率为97.6%,常见AE 包括血液学AE 和非血液学AE,合并血液学AE 发生率为26.3%,伊布替尼最常见的血液学AE 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症[37]。患者在服用过程中应定期监测血常规,根据血常规指标进行相应处理,若指标下降,及时升白细胞、升血小板和升血红蛋白。有研究显示[38],伊布替尼与BCM 相关的感染合并风险比(RR)为1.34(95% CI:1.06~1.69),其机制[37]为伊布替尼抑制BTK 和其他激酶的靶点(如BMX 和TEC),导致中性粒细胞粘附和迁移减少,中性粒细胞在先天免疫反应中起到关键作用,中性粒细胞减少会导致发热、感染的发生。另一项研究显示[39],伊布替尼与BCM 的出血风险合并RR 为3.08(95% CI:2.07~4.58),其机制为伊布替尼抑制BTK 和其他激酶的靶点(如TEC)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进而增加出血风险[40],瘀点、挫伤、鼻出血和瘀伤等是在使用伊布替尼患者中最常见的出血不良反应。贫血对肿瘤患者的抗肿瘤治疗效果、OS及生活质量均有负面影响。还有研究发现[41],伊布替尼与高血压和房颤风险增加相关,合并RR 为2.82(95% CI:1.52~5.23)和4.69(95% CI:2.17~7.64)。房颤的发生与伊布替尼抑制PI3K-Akt 通路相关,高血压需要治疗以减少房颤、心肌梗死或中风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研究指出[42],临床药师参与患者用药管理,提高患者依从性,监护不良反应,减少药物相互作用可显著提高生存率和有更好的耐受性。

由于本研究尽可能全面纳入符合标准的相关文献,因此亦存在若干不足之处:①不同疾病分型、不同研究类型、给药剂量差异、样本量差异及随访时间差异均会增加异质性;②无法获取完整数据进行亚组分析;③有些文献随访期较短,未达到OS 和PFS;④部分文献只记录发生例次或者发生率在10%以上的不良事件,无法统计AE 发生率。

综上所述,伊布替尼疗效好且可持续治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该药不良事件发生率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定期随访,及时干预治疗,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本研究未评估伊布替尼联合其它药物为患者带来的获益,这将为后续研究提供了方向。

猜你喜欢
伊布血液学生存期
临床血液学检验规范化培训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鼻咽癌患者长期生存期的危险因素分析
不张狂不伊布
别惹伊布
胃癌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及生存期对生存质量的影响
术中淋巴结清扫个数对胃癌3年总生存期的影响
健脾散结法联合化疗对56例大肠癌Ⅲ、Ⅳ期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临床血液学检验骨髓细胞形态学教学的几点思考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的分析质量要求》的适用性评价
更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