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祁占平
为了系统学习音乐,他克服北大荒环境艰苦、缺师少教等诸多困难,将仅有的斯波索宾《和声学教程》整本书背下来,刻苦钻研,凭着极为扎实的基本功,考入中央音乐学院,创造了北大荒人的奇迹。自身的成长经历,加上长期的集体劳动生活,使他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最广大百姓身上所共有的精神基因。这种精神力量时刻激励着他,成为他的作品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底色。
在影片《唐山大地震》配乐里,中国精神是全体人民面对灾难的坚韧态度。《唐山大地震》配乐突出强调了中华民族面对灾难的群体态度,与好莱坞配乐形成了鲜明区别。好莱坞灾难大片的配乐往往用以刺激感官、渲染恐怖氛围,前期用暴风雨一般紧张压迫的音乐描摹惊心动魄、精神濒临崩溃的场景,让观众感受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后期则用英雄主题音乐力图刻画个体英雄的强大。《唐山大地震》配乐没有激烈的噪音喧嚣,没有不和协和声的紧张色彩,没有采用哀伤的小调式音乐。而是用大调式音乐呼唤阳光,展示亲情战胜灾难的希望;用明亮、强大穿透力的铜管乐削弱灾难的恐怖,鼓舞强大的生命力量;三十余段极具歌唱性旋律的创作手法,形成了质朴真切的情感表达,弥漫着对个体悲剧命运的关怀,更光照出受尽磨难洗礼始终生机勃勃、生生不息的生命姿态。让音乐不仅催泪,更催生力量,这就是王黎光谱写《唐山大地震》的核心思路。
在影片《集结号》配乐里,中国精神是全体人民面对战争的不屈意志。《集结号》配乐着力弘扬我们这个民族珍惜和平又不惧战争、珍视家庭又不畏牺牲的群体精神和民族意志。《唐山大地震》这类灾难片,音乐创作者们常常运用小调式带悲剧色彩的音乐元素,王黎光运用大调式音乐语言,体现人们面对灾难来临时坚忍不拔的意志;《集结号》这类战争片,音乐创作者们习惯运用大调式音乐语言来表达壮烈和残酷,王黎光反而以小调式音乐刻画战士们之间生死共存的凄美感。研究王黎光电影音乐你会发现,他对音乐的设计和对影片的理解是与众不同的。这两部电影音乐使王黎光蝉联中国电影金鸡奖第27届、28届最佳音乐奖。同年,《集结号》在中国电影第17届华表奖上斩获优秀电影音乐奖。
在歌曲《一生只对你微笑》中,中国精神是全体人民面对危机的奉献情怀。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原作于2007年的作品《一生只对你微笑》在抗击疫情伟大斗争中获得广泛的传唱,受到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体现出作品强大的生命力。《一生只对你微笑》是一首有温度的歌,“别人看到你胸前的荣誉和花环,而我数不清你背后付出的血汗。从来没有风沙让你低过头”(冀楚忱作词)。面对生死考验,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迅速集结,他们舍小家为国家的无私奉献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中华民族有一种特殊的基因,支撑着这个民族一次又一次奋起。这种基因凝结升华为伟大的中国精神。“心里想着你,前方的路不再怕艰难”(冀楚忱作词)。在一次次苦难中屹立不倒的中国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焕发勃勃生机和活力的中国精神,让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
中国人民筑就了伟大中国精神,在他的作品中,人民不是抽象的符号,是革命战争中一个个牺牲的战士。革命年代的流血牺牲毕竟日渐遥远,如何让青年人真正在情感上缅怀革命先烈,产生精神共振。《假如今天你还在》假想一场穿越时空的心灵对话,以今天的青年面对当年的年轻烈士们扪心自问为切入口,以铿锵誓言为落足点。“假如今天你还在,你看到的一切是不是你当初的期待”(秦新民作词),我们的担当作为,是否能告慰英雄之灵,这盛世,是否如他们所愿?引导年轻人通过反思荡涤心中的尘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管你今天在不在,井冈山的风采永远是我的最爱”(秦新民作词),激励青年一代不负英烈,不负信仰,沿着他们的足迹前仆后继、砥砺前行。副歌段落运用了等音转调写法,在同一音高上进行不同调性的转换,寓意无论时代变换,英雄永垂不朽,用音乐艺术的强大感召力把中国精神和文化自信深植到年轻人的血脉之中。
在他的作品中,中国人民是鲜活的个体,是危险来袭时一个个逆行的天使。新冠肺炎疫情危难之时,王黎光与国家大剧院院长王宁合作推出交响合唱作品《天使告诉我》。乐曲一开始,乐队奏响三声警报,明亮肃穆,立即把听众拉进这场突如其来的战役之中。危险来临,没有人是天生的英雄,在人们和医护人员“谈心”中,展现出广大医务工作者遇战则刚、以身许国的高尚情怀。歌曲进入高潮部分时,“大海的无边,不如你胸怀宽阔;山川的坚毅,哪比你有力臂膊;白衣的温暖,传递着天使光热”(王宁作词),歌词娓娓道来,弦乐队烘托合唱,铜管乐增强合唱声部的力量,使得旋律坚毅从容。在这部小型的交响合唱作品中,他娴熟运用了古典浪漫派音乐创作手法,又适应了中国人的审美习惯,通俗易懂、好听易唱依然是作品的根本。复三部曲式的结构立体感很强,在唯美中呈现出细腻的情感波澜和强烈的情绪张力,让听众仿佛看到了白衣天使身上的光芒,温暖所有人,照亮我们的世界。《天使告诉我》发布一周内,网络点击率即超出2亿次。
在他的作品中,中国人民是中华民族面对一切危机挑战时奋起的所有人们。为致敬各行各业逆行者同心抗疫的生动故事,他创作了歌曲《天使的微笑》。他以表达春天就要来临的赣南民歌《斑鸠调》为创作素材,在欢快活跃的风格特征基础上,把适应田野劳动风格的元素更改为适应时代审美的旋律,把赣南人民喜爱的作品上升为中国音乐,使这首民间小调承担起描绘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这首民歌不仅因此获得了重生,更获得了从未有过的生命价值。“你像天使把翅膀张开,逆风飞扬展现无畏的姿态”“你的笑容是那么美丽,深深温暖了我心海,春天就要来”(黄小名作词)。歌曲呼唤人们坚定必胜信念,用众志成城、坚忍不拔书写人类历史上的抗疫奇迹。《天使的微笑》引发网络云合唱热潮,给了疫情之下人们坚守的力量。
人民是一切伟业的创造者。2020年创作歌曲《人民是天》时他考虑,人民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这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但一首什么样的歌,才能真正展现这样一个时代,虽然这绝对是传统意义上的“大歌”,立意高、主题深、格局宏大,但他并不希望歌曲复杂,反而打算让唱歌像说话一样,类似于唐宋时期的吟诵诗词,让人没有任何距离感,唱起这首歌就像把心里的话自然而然地诉说出来,达到厚重而不复杂、大道至简而不简单的境界。《人民是天》旋律的起伏走向与歌词音韵的抑扬顿挫完全协调,在十分流畅的音乐中又深度嵌入中国风、民族化的题材,最后通过乐队交响化的编配,令整个作品既体现出庄重感,又不失艺术性,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人民是天》以人民至上的创作信念,唱出了我们祖国战胜前进道路上一切艰难险阻、不断创造辉煌的根本所在;音乐上甘于放下身段、身贴泥土,把艺术还原到百姓中去,作品达到了主题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的高度统一,成为社会主义先进文艺的经典代表。
他的艺术创作理念是:流行音乐作品绝不应该单纯追逐娱乐化市场化,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价值、艺术价值,不断拓展表现空间、创作手法。他的流行音乐作品,在思想上,以大情怀、大视野、大气象抒写“国之大者”,把民族的生生不息、人民的家国情怀汇入音符,对一切顽强奋斗的拼搏者、牺牲奉献的英雄们给予最深情的褒扬,对创造历史的人民给予最热情的赞颂,让中国精神以看得见的载体彰显出来。在艺术上,他永葆赤诚之心,执着追求艺术的更高境界,不断进行破而后立的完善和创新。破的是圈内一切“作曲应当如何才高级”的自我陶醉,立的唯一标准是中国百姓日益提升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不断的破与立之后,他的作曲技术臻于完善,既有对中华传统音乐文明的传承,因而体现出鲜明的中国风格和审美品位;又汲取世界音乐文明特别是西方经典艺术的养分,在学院派经典技法和民间民俗文化之间去芜存菁、紧密融合,从而适应了当代百姓的欣赏口味。这是他的作品赢得群众的成功之道。
从憧憬美好未来的少年到广受人们喜爱的作曲家,他始终相信奋斗的力量,更感恩时代给予了每个普通人施展才华的舞台。他把记录和讴歌我们这个伟大时代作为自己的神圣职责,选题上,坚持以宏阔的视野观察时代,从今天的中国现实中萃选重大题材;形式上,倡导作品无论题材大小,服务对象都是人民大众,极力改变主旋律歌曲高高在上、面孔僵化、空洞说教的刻板印象,从而创作出了一大批具有深刻思想内涵、感人艺术魅力的优秀作品。
他的主旋律作品以丰富内涵引发了大众的情感回应,进入了百姓心里。王黎光认为,主旋律歌曲的价值不在于单纯传播政治理论,而是让人在感情上受触动,因而内心更加信仰,这才是文艺工作者区别于理论工作者的真正使命。2011年他创作《东方为什么红》,就是希望引发新一代大众对《东方红》这一经典作品的重新思考,再度产生情感共鸣,继续坚守革命信仰。《东方为什么红》获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奖。10年后,2021年河南卫视春晚舞台上《东方为什么红》再次唱响,在百度、知乎等网站引起热烈反响,更可贵的是,凭借年轻人的潮流文化崛起的“B站”上,这首歌弹幕量令人目不暇接,年轻网友纷纷给出了:“ ‘好听’‘忍不住听哭了’‘原来主旋律歌曲可以这么好听’‘太有感染力’‘眼含热泪一遍又一遍的听’‘谁说年轻人不喜欢主旋律的’”等等评价,证明了主旋律歌曲同样可以有超越时代的生命力。媒体评论:“只因两个字——真诚”。他反对文艺作品脱离生活讲政治、高高在上讲道德甚至堆叠口号、摘抄文件的倾向,不断探索和丰富“政治-生活-政治”“国家-个体-国家”
的创作脉络。政治是作用于生活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必然在人民的生活中以多样的图景展现出来,呈现打动人心的璀璨光芒。文艺工作者被深深地“感动”,把生活中的政治体察出来、提炼出来,就能形成艺术作品的感染力。
他的主旋律作品善于让国家重大题材传递出生活的温度。在长期的探索中,王黎光形成了“主旋律必须与生活结合、主旋律必须经由情感表达”的创作思路。《走在小康路上》创作于2016年。在脱贫攻坚人民战争这场史诗一般的伟大征程中,可以采撷的主题和素材十分多。王黎光认为,主旋律作品首先要成为主流作品,让最广大群众喜爱,这样才称得上主旋律。减贫壮举题材重大,干部百姓群像巍峨,但艺术作品未必就要慷慨激昂,铺天盖地。作为一首体量有限的歌曲,他和词作者陈道斌另辟蹊径,没有再现披荆斩棘,没有表达苦累牺牲,而是以轻松活泼的风格,重点表达小康路是一路洒满阳光的道路,是给人带来奋斗快乐、收获幸福果实的道路。歌声中仿佛这条幸福的小康之路就在眼前展开,温润人们的心灵,坚定了人民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在2016年在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上唱响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聚了强大正能量,2017年获得第十四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奖。
他的主旋律作品激励大家:用理想信念指引人生方向。2018年作品《心远天高》歌颂了“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入选中宣部评选的“中国梦”主题新创作歌曲,获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歌曲奖。歌曲旋律恢弘,歌词大气,“你的心只有五百米的山坳,你的心能冲破亿万里的重霄……你的天收尽那茫茫宇宙信号……”(秦新民作词),既抓住了科学家朴实无华的品格,又讴歌了中国科技人勇攀高峰的崇高情怀。王黎光认为:“艺术创作需要灵性、灵气、灵魂三者有机结合,才能抵近至高境界。”大国重器所创造的科技奇迹、科学家一生为国奋斗的崇高境界,都是作者在广博社会中挖掘出的清泉,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性。“苍穹之眼”的神秘风姿与贵州的民歌乡情、多彩山水相互映照,使他迸发出了艺术灵气。“500米的小山坳有了科学家和天眼,就有了‘比天更高’‘比天更远’的气魄和境界,从而勉励每一位平凡追梦者都成为理想的奋斗者。”这就为作品赋予了灵魂。
他的主旋律作品引导大家:在平凡人生中铸就崇高。2013年的作品《老阿姨》,歌颂全国劳动模范龚全珍,获第十三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 歌曲奖。歌名平凡而普通,楷模人物、英雄模范就是普通人拥有一颗伟大的心,都是从平凡事、点滴事做起的。音乐创作保持和思想主题的一致性,既有所锤炼,又不露雕琢痕迹,并加入器乐作品奏鸣曲式连接部的写法,使得音乐语言虽然质朴,却又色彩对比鲜明,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成就了一首闪耀人性光辉、充满泥土芬芳的作品。亲切善良的老阿姨形象饱满生动,让听众发现我们与时代楷模人物没有任何距离感,她们就是我们身边的人。王黎光始终具有这样的担当自觉:文艺推崇和礼赞平凡英雄,就是礼赞千千万万为国家辛勤贡献的人,鼓舞千千万万在平凡举动中闪耀真善美的人,这样我们整个社会就会楷模辈出,照亮新时代的征程。
他的主旋律作品展现了风华正茂的时代样貌。2019年是建国70周年,他创作了天安门广场群众庆祝活动的主题歌曲《好儿好女好家园》,获“第九届北京市文学艺术奖”。一直以来王黎光十分重视主旋律歌曲的流量问题,提出让人觉得亲近、能够广泛传唱,主旋律歌曲的使命才能充分达成。在这首歌曲中,他把自己的创作理念运用至新的高度,全方位融入神州大地的触觉、青山绿水的视觉、五谷丰登的味觉、浓郁乡音的听觉、文化担当的自觉,
聚焦爱国与欢庆两大主题,热忱描绘新时代新征程的蓬勃气象。他没有按照副歌部分进入高潮的常规谱曲方式,抓住“山那边水那边,生我养我大河山” “天这边地这边,风光独好大画卷”(宋小明作词)
这两个主旨段落在中间进行反复歌咏,运用了紧拉慢唱的技术手段来烘托氛围,旋律线条宽广辽阔而富有张力,节奏律动明朗欢快而充满活力,让歌声伴着轻快的步伐走到最广大人民的心里去。歌曲在鲜明民族音乐的基础上加以时尚化的风格设计,融入了电子音乐和世界音乐的元素,同时也有少数民族原生态艺术的展
现,现场领唱、合唱、伴唱形式纷呈。王黎光用自由奔放的旋律从容展现感恩祖国、喜悦欢腾的气象,抒发欣逢盛世、不负盛世的使命感。技法上不再拘泥于任何特定形式,艺术表达的自由感达到了新的高度,已经接近于“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创作至高境界。
他的艺术创作理念是:主旋律作品既要善于表现重大题材和严肃题材,告诉人们这个时代最有价值的东西,又要不断增强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实现价值引领的功能。王黎光提出:“现如今传播渠道越来越广,作品走近百姓却越来越难,归根到底是不是我们离平实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呢?艺术脱离了大众的审美习惯是不能生存和发展的。这是真理。”在各种先锋音乐潮流艺术大行其事、有些创作者把作品不受欢迎解释为观众品位不够的潮流中,他坚持到人民中去、尊重群众品位的创作态度:多一些自信少一些炫技,多一些从容温柔,少一些高音呐喊,“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用最简单的方式表达最厚重的文化。”……以群众爱听爱唱作为标尺,他砍掉了自己身上带着的学院派枝蔓,探索解决主旋律作品的内涵问题、表达问题、流量问题,用一系列符合人民群众审美情趣、经得起时代鉴赏评判的作品赢得了人们的喜爱,为人民提供了美好的精神食粮。
从东北雪原中不起眼的《冰凌花》开始,到成为享誉中国的作曲家,他的艺术人生的成功,得益于正确价值观的树立,得益于艺术创作上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那就是用真诚呼唤精神崇高,用温情贴近平凡百姓。
他从认识论和方法论的角度认真探索文艺贴近群众这个根本问题。如何认识贴近群众:“新时代的文艺工作面对着前所未有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环境,但无论如何,我们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不变的,这就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提到的‘工作对象问题’,就是文艺作品给谁看的重大课题。”他指出:“向人民学习,为人民服务,是艺术家成长和成功的必然规律。”他认为“重大主题”并不意味着文艺一定要“宏大叙事”。他倡导到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中去,“我们会找到很多温暖积极的、极富感染力的内容。”他也探索从方法论上解决贴近群众这个问题。他提出:“文艺工作者必须五体投地地扑向生活,融入对中华大地的触觉、青山绿水的视觉、五谷丰登的味觉和浓郁乡音的听觉,才能形成文化担当的自觉。”这是以人民为中心艺术导向的方法概括和思想凝练,体现出他对文艺贴近人民各类问题的精准把脉,那就是既要忠实反映生活,又要善于聚焦生活主流、把握时代主题,不被生活中必然存在的不如意、各个时代前进中定会遇到的矛盾困难遮住瞩目光明、追求幸福的视线和路径,让音乐作品带给人力量、思想和快乐。
由此,他形成了鲜明特色的“宏大主题-温情叙事”音乐表达体系,把深厚真挚的人民情怀,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融汇进从容、温暖、坚韧、内敛的群众品味之中,注重以小切口展现大情怀,从平凡中现伟大,形成了朴实无华、舒展自然、落落大方的音乐风格。在他的音乐中,时代“大”故事落到了凡人烟火处,暖暖人情味的百姓“小”故事凝聚为中国好故事,主旋律是在生活中自然流淌出来的,正能量总是与温情紧密结合在一起,让他的作品融宽度、厚度、高度、温度于一体,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底蕴,体现出大气而辽阔、光明而热烈、从容而亲切的音乐品质。
他是该有大流量,更有正能量的作曲家。作为音乐人他获奖无数,创作了数十首经典音乐作品,连续荣获第十二届、十三届、十四届、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许多作品成为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中国社会进步历程中的闪亮坐标。同时,他还是一位粉丝众多的流行作曲家,除了上文提及奖项,还包括:《年轮》主题歌《天上有没有北大荒》获“中国流行音乐十年回顾成就奖金奖”、《京华烟云》原创音乐及主题歌《发现》荣获“第五届中国金唱片奖”、《看车人的七月》获加拿大蒙特利尔电影节评委会大奖。2022年1月,被评为“新时代国际电影节·金扬花奖-有突出贡献100电影工作者”。
他是当之无愧的时代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