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农业科学技术展览馆 张珍
冬季棚室内高湿和弱光环境,很容易诱发多种病害,研究分析这些病害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有针对性地采取多种农艺措施进行防控,对于减少化学药剂施用量、实现蔬菜的无公害化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冬季棚室蔬菜常见病害主要表现为这些特点:生理障碍频发、土传病害趋重、气传性病害发生和流行加快,且由于病因比较复杂,进而导致选药和施药困难。
1.土壤。土壤是蔬菜根系的生长发育环境,同时也是多种病菌栖息越冬的场所。棚室栽培蔬菜由于不易倒茬轮作,栽培种类较为单一,连作难以避免,使得土壤中的病菌数量和自毒物质不断累积增加,导致微生物群落逐渐失去平衡,加之施肥不尽合理等导致其理化性状变劣,多种病害较易发生。
2.温度。冬季棚室内人为创造的适宜蔬菜生长发育的温度环境往往也适合多种病菌的生存和危害。
3.湿度。冬季棚室内较高湿度适宜多种病原菌和细菌的萌发、侵染和繁殖,使得多种喜湿病害高发,又导致蔬菜植株抗逆能力下降。
4.施药。部分菜农防治病害施药不注意交替轮换,导致部分病害的抗药性趋强。
1.原有病害趋重发生。茄科蔬菜的病毒病、疫病和根腐病及瓜果类蔬菜的病毒病、白粉病趋重发生,而根结线虫病几乎可以为害所有设施蔬菜,黄瓜霜霉病在冬季棚室发生也更加严重。这些病害已经成为制约棚室蔬菜生产的瓶颈因素。
2.病害种类不断增加。由于设施蔬菜是在较为密闭的小环境中常年栽培,重茬和连作又不断导致出现新的病害。另外,因管理粗放导致的缺素症、高温或低温障碍等,因化学肥料施入过多,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机肥等导致的烧苗、沤根和因气害导致的子叶变白等。
3.次要病害上升为主要病害。一些次要病害加重和较普遍发生而成为主要病害,如灰霉病原来并不是蔬菜的主要病害,但当前在保护地已为害到28 种蔬菜,成为主要病害。
选用耐病和抗病品种是最基础和经济的病害防控措施。
叶菜类与根茎类、茄瓜类与葱蒜类蔬菜或禾本科农作物实行轮作,水旱轮作方式效果最佳。
1.温水浸种消毒。将种子置于55℃温水中朝一个方向不停搅拌至温度降到35℃后再保持这个温度浸泡,具体时间依不同的品种确定。
2.干热处理。将干燥种子置于70℃的干燥箱中保持2~3 d,可使种子上附着的病菌失去活性。
1.使用无病土苗床育苗,旧床土彻底消毒后育苗。
2.采取集约化嫁接育苗技术,培育无病嫁接壮苗移栽。
3.对幼苗分级管理,去弱留壮,适时炼苗,培育茎节粗短、根系发达无病虫害、抗逆能力强的壮苗。
瓜果类蔬菜于坐果后必须去除残留花瓣。注意及时除掉病果、叶、枝并携出棚外妥善处理。罢园后及时彻底清除棚室内各种病残体。此外,农事操作时还必须对手及各种相关器具彻底进行消毒。
1.暴晒法。高温盛夏歇棚时段,每10 d 深耕翻(30 cm以上)土壤2 次,利用高温灭除翻至地表的病菌和线虫等。
2.生石灰消毒。在夏季蔬菜拉秧后挖沟起垄,加入生石灰后浇足水并覆盖地膜,将棚室密闭,利用高温缺氧环境灭除病菌及线虫。
3.化学消毒。一是福尔马林消毒,每平方米苗圃用福尔马林50 mL 兑水10 kg 均匀地喷于土壤表面,用塑料薄膜密闭覆盖,于10 天后去除薄膜使气体散逸,2 天后即可播种。此法用于防治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炭疽病等多种病害效果显著。二是用98%棉隆微粒剂,每667 m2用药6 kg 与60 kg 细干土拌匀,于定植前开 25 cm 的深沟将毒土撒入,而后再覆土压实。地温为15~20℃时,可在10~15 d 后播种或定植菜苗。也可以施用石灰氮、氯化苦、噻唑膦(福气多)和杜邦万强等药剂,也能收到较好的消毒效果。
1.选择无滴消雾的优质农用塑料薄膜,保持膜面光洁,可提高其透光性,增强棚室内的光照。
2.采取垄作、覆盖地膜、膜下暗灌和微滴灌等先进栽培和节水灌溉方式,可显著降低棚内湿度。
3.科学调控棚室内温度、湿度。晴天晚放风,建议于棚温升至33℃时再放顶风排湿,下午可适当加大放风量和延长放风时间,保持20~25℃的棚温,待棚温降至20℃时可关闭风口,降低棚内湿度。夜间温度尤其后半夜温度可适当提高,保持在15~17℃,可减少叶面结露。即使是阴雾天气,在保证棚温不会大幅度下降的前提下也要短时间放风。
4.施足有机肥,增施磷钾肥和中微量元素肥及功能性肥料,勿偏施氮素化肥。此外,还要注意及时对蔬菜植株整枝绑蔓并及时摘除其下部已失去功能的老叶,以增强通透性,防止出现郁闭,确保蔬菜植株健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