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于传胜 崔文领
针对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多、留守农民年龄老化、土地撂荒日渐增加等社会问题,荣成市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响亮提出了“农民外出打工,合作社为农民打工”的口号。
荣成市虎山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是一家基于土地托管、农业种植、农机服务、农民培训、农技推广、农产品销售、农资供应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合作社组建农机服务队、科技服务队、植保服务队、农产品销售等配套服务队伍,负责技术指导、科技成果转化、农产品销售支持,形成产、管、销相结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模式,为农民的农业生产全程托管、全程技术服务,推动农业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实现增产增效。合作社与青岛农业大学、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截至目前,已完成1种中药材、3 种粮油作物标准化种植技术规程,推广服务面积5万余亩。
为提升粮食生产机械化、集约化、产业化水平,确保粮食安全,虎山合作社开展粮食生产“十统一”服务工作试点。“十统一”即统一机收、统一秸秆还田、统一深耕(松)、统一旋耕、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配肥、统一烘干、统一病虫防治、统一保险。合作社在3个镇先行示范,每个示范镇选择2个村试点。2019年,完成粮食生产“十统一”服务面积5000 余亩,农业种植机械化作业率达到95%以上,试点村全部推行土地托管服务,建立起“十统一”服务的长效机制。以上庄镇院前村为例,村集体集中闲置土地312亩,统一交由合作社托管,合作社种植小麦耕、种、防、收各环节每亩投入533.6 元(含小麦政策性保险、收入商业保险和融资成本),收入按照商业保险保障的最低收入750 元计算,加上每亩粮食直补125元,扣除经营成本,每亩种植小麦保底收益341.4 元。小麦收割后接茬种植玉米,每亩收益约400元。此外,按照荣成市政府制定的有针对性土地流转政策,土地流转每亩补助村集体200元,这样整体一算账,村集体每亩综合收入941.4 元,312 亩全年为集体增收29万余元。合作社通过采购农资和提供农机服务获得约10%的利润,每年收益近3万元。
合作社与各科研院校开展合作,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推广。现已建成示范基地3处200亩,其中与省科学院签订技术开发合同,建设中药材西洋参示范基地50亩;与青岛农业大学合作,通过试验示范推广适用于荣成市大花生地理标志的新品种及高产栽培技术,建设高产花生试验示范基地20亩;与省种子站、威海农科院合作承担试验示范项目,建设玉米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20亩。合作社还在各村培育示范户,以点带面,扩大影响。目前,合作社累计推广新品种12个、新技术8 项,应用耕地面积15000 余亩,推广的新品种亩均增产25%以上,受益农户7000余户。
针对大型农用机械闲置和种植户无大型农机具可用的矛盾,合作社主动搭建农机信息平台,提高农业机械利用率,促进了土地规模经营。信息平台的搭建,一方面整合了农机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农机供应信息匹配,加速了农机作业供需对接。
合作社搭建耕地资源数据库,加快土地流转,促进规模经营,实现了农民不愁土地闲置、种植户不愁无地可种的“两不愁”。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整合闲置土地资源,并通过平台进行对外招商,吸引社会上有用地需求的主体和有志向在农村发展的个人共同开发农村资源,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合作社依托青岛农业大学、威海市农科院、山东省花生研究所、荣成市农广校的专家教授团队,根据种植户的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专业化教学,建立了实训基地,开设“田间课堂”,对合作社社员、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机手等开展培训,提高农民的合作意识和专业技术素养。
利用各大院校专家师资队伍,成立科技服务队。服务队根据自然条件及农户种植习惯实行“一对一”下乡服务,按照种植户的实际需求采取线上或入户等方式进行“专家连线”,农户在科技服务队的指导下,实现了作物种植全过程的科学管理。
2019年3月,合作社同山东省科学院签订西洋参绿色栽培技术服务合同,服务期三年,现已筛选出能防治西洋参主要土传病虫害的微生物菌株4株,能够防治、降解或消除西洋参自毒物质的微生物菌株3株,形成西洋参绿色种植技术标准,使西洋参亩产量提高30%,大田平均亩产量稳定达到600公斤以上,而且品质获得提升。建设西洋参绿色防控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30亩、示范区3000 亩以上。建立荣成市西洋参标准化种植培训中心,在项目实施范围及周边地区进行宣传培训1000人次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