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帆
一、引言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20版)》(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大学英语的立德树人使命,指出大学英语课程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教学应融入学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以促进大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的协调发展。
在新时代背景下,将“课程思政”有机融入大学英语教学,逐渐成为大学英语课程顺应国家发展战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理念和着力点。
虽然课程思政建设已在全国高校如火如荼地开展,然而大部分关于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研究是从理论或实践上对课程思政的内涵、意义和建设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较少有系统性、实证性地研究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现状,从学生维度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改革创新路径的研究更不多见。因此,本文聚焦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结合问卷调查,研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的现状,随后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究改革的路径,以期推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的改革与创新。
二、调查设计与研究结果
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相关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设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师与学生问卷,通过问卷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分析,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路径提供启示。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本研究首先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学校的15位大学英语教师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副教授3人,讲师10人,助教2人。受访教师已开始实施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两个学年,可以比较全面地展现当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建设情况,并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此外,本研究还选取了笔者所在学校的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各平行班级中随机抽取50名学生,共500名。
为了提高调查结果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采用SPSS定量分析与访谈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问卷星和访谈调查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的现状。
(二)研究结果与启示
1.教师思政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
问卷结果显示,93.3%的受访教师认同大学英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大学英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73.3%的受访教师认为自己对课程思政内容重点的理解比较全面,会主动地在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元素;40%的受访教师认为自己能够在教学中“润物细无声”地融入课程思政内容,并不断探索和创新教学方法;53.3%的受访教师相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促进了育人与育才的有机结合。
访谈结果显示,在教学中存在思政教学与英语教学“两张皮”的现象。大部分教师只是简单地从形式上将思政元素“人为”“生硬”地套入教学内容,且教学内容往往过于简单、直白,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施效果不佳,引领学生价值观塑造等功能未凸显和重视。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往往是非系统的、弹性的、隐性的,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难以深入挖掘并充分拓展思政元素,思政教學缺乏深度和广度;二是大学英语教师重视英语的工具性,即关注语言知识的讲授以及语言技能的提高。课堂教学长期以“讲授型”“解释型”教学方法为主,缺乏创新意识。
综合问卷与访谈的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发现,广大大学英语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意识整体良好,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的理念已经形成广泛共识,但英语教学与思政教学存在着“两张皮”的问题,尚未形成真正的协同效应。大学英语教师的思政教学能力不足,特别是思政元素分析挖掘的能力和教学实施能力有待提高。
2.学生课程思政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
调查问卷结果显示,77.6%的学生认同大学英语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可以引领学生的价值观塑造;57.8%的学生会主动地学习大学英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内容;46.7%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与课程思政相结合的教学实现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有机统一。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们的课程思政学习意识明显不足。虽然大部分学生认可大学英语的育人功能,但学生对于大学英语课程中思政元素的学习缺乏自主性与积极性。长期以来,学生在应试模式的影响下,习惯处于沉默态势,被动地“接受”语言知识、训练“听说读写译”等语言技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较难体现。此外,缺乏对英语人文性内涵和英语学科独立性的了解与认知,也是造成学生英语学习目标单一,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重要原因。
三、大学英语思政教与学改革的路径研究
本文通过调查研究收集师生的反馈和真实体验,分析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三个方面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改革的路径。
(一)重构教学目标:贯彻课程思政理念
《指南》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与要求是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和未来工作中能够恰当有效地使用英语,满足国家、社会、学校和个人发展的需要。然而在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学目标更多的聚焦语言知识与技能,并没有充分发挥大学英语增强跨文化交际能力、提升文化素养和思辨能力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大学英语课程在进行英语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过程中,涉及了大量的外国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而对于中国文化的融会贯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进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时,首先要重构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要贯彻课程思政理念,将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在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始终重视价值观的引领,充分发挥大学英语教学人文重要阵地的作用,以实现学生知识、能力与素质协调发展。
具体来说:第一,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学生通过跨文化教育了解国外的社会与文化,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加强对中外文化异同的认识,提升世界眼光和国际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交际能力。第二,树立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阐释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在跨文化交流中积极传播中国声音和讲好中国故事。第三,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与价值观相对比形成批判性视角和态度,培养人文精神和批判意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丰富教学内容:深挖课程思政资源
课程思政为大学英语课程提供了价值判断的依据,也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指明了道路。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挖掘思政元素,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专业知识、道德修养”,系统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等。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设计应落实到大学英语课程体系、每门课程的总体设计及其单元设计。不管是深挖教材中的思政内容,还是补充扩展思政相关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显性呈现课程思政元素,进行显性教育。在课程总体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设置每个单元的“育人目标”,提供所聚焦的主题与价值观有关的图片、听力材料及其他形式的素材,基于显性呈现的信息,引发思考与讨论,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正确的价值观。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二册第7单元The world at war的主题为“战争与和平”,引导学生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相关话题展开思考与讨论。第二册第8单元Have you got what it takes?以“责任担当”为单元主题,进行职业道德的教学引导。
2.采用比较的方法,从中国文化立场出发,对比、鉴别、辨析差异,同时也注意发现差异背后的共通之处,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3册第6单元High days and holidays,以“节日”以主题,了解与学习中西方的不同节日及其内涵,在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树立文化自信。第3册第7单元Streets full of heroes,以“爱国”为主题,探讨中西方文化中英雄主义与爱国主义的异同,坚定理想信念。
3.语言能力培养与价值观塑造深度融合,实现隐性导入。单元内的练习设计努力体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的多重训练目标。如每个单元developing critical thinking模块,设置围绕主题的思辨性问题,引导学生多维度、批判性地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此外,在选词、例句、拓展活动等方面有意识地对标单元育人主题,兼顾价值塑造,将课程思政元素不露痕迹地渗透在练习中。如《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3册第4单元No place like home,引入中文谚语“家和万事兴”与英文谚语“An Englishmans home is his castle”。两则谚语主题相同,但历史文化语境不同,结合“家庭”的单元主题,探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如第2册第1单元college culture 翻译练习主题为“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课后,据此开展调研活动,学生通过采訪和问卷形式调查当代大学生参加志愿活动、公益活动、捐赠活动和支教活动等社会实践活动的情况,思考“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与自我提升”的话题,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将育人目标落实到实践中。
(三)整合多元教学方法: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课程思政既是教育理念,又是教学方法。基于上述教学目标,教师在充分挖掘教学资源和融入“课程思政”理念的同时,要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整合启发式、任务式、合作式、项目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形成以教师引导和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为主要特征的教学模式。
遵循最近发展区(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ZPD)原则,教学设计与实施需考虑学习者当前水平和潜在发展水平(学习目标)之间的距离。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结合学生认知规律与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类型、不同难度的教学活动,灵活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搭建“动态支架”,连接学生当前能力和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发展通道,帮助学生不断内化语言和思政教学内容,将最近发展区向前推移。
社会建构主义代表人物维果斯基(Vygostsky)强调学习过程中社会情境的作用,认为知识的传授应该是在情境中获得的,强调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和投入。不管是语言知识、技能,还是思辨能力,都不是简单的单向知识转移过程,而是需要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通过互动和交际而习得和发展。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创设富含课程思政元素的语境,让学生在“教师支架”的引导下自主构建学习体验,积极地感知和使用语言,主动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在实质性参与中领悟课程思政的魅力与价值,并在参与、合作、评估的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最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以《新标准大学英语综合教程(第二版)》第1册第3单元Learning to think为例,该单元的主题是独立思考的内涵与意义。除了采用提问、讨论、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完成词汇、语篇、文化等知识的讲授,教师布置了“人工智能是否能取代人类”的命题作文,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此外,教师还布置了实践调查的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大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现状进行调研,并进行课堂展示汇报。学生通过主动学习、团队学习、探究式学习、项目式学习等形式,在“做”中“学”,实现对课程思政内容的自我领悟和自我教育。
四、结语
本文聚焦教学主体——教师和学生,对新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发现存在着教师思政教学能力不足以及学生思政学习缺乏自主性和积极性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与学改革的路径,强调应贯彻课程思政理念,重构教学目标;深挖课程思政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明确学生主体地位,整合多元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