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与生活的完美交汇
————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的发轫与展望

2022-11-16 00:33邓浩byDengHao
雕塑 2022年5期
关键词:粤港澳大湾雕塑

文/邓浩 by Deng Hao

城市空间内的雕塑艺术,象征着城市的文眼,诉说着城市的历史、文化与悠远的记忆,也饱含着城市对于当下的理解以及未来的畅想。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诞生于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大举推进的关键时期,以雕塑泛化、融入生活的形式吹响铸造未来雕塑艺术的集结号,开辟新时期艺术与生活的完美联结。

本文重点探讨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开启的先决条件、目标展望与发展策略,从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的发轫与展望入手,研究我国雕塑艺术产业的发展与变革,旨在借助“深圳速度”巨大的发展红利,将雕塑的展示平台辐射到两岸三地乃至世界各地。

一、引言

“泛雕塑”是指将雕塑艺术融于生活、用于生活,从日常生活入手,用雕塑的艺术方法打造民众可触及的文创产品、生活用品等等,以艺术生活化带动生活艺术化。“泛雕塑”这一概念是《雕塑》杂志社范伟民社长在八年前提出来的。2018年《雕塑》杂志“年度奖”设立了“泛雕塑艺术奖”,并在2019年第二十一届中国雕塑论坛上举行了“泛雕塑艺术奖”颁奖仪式向十位获奖者颁奖。2021年《雕塑》杂志确定了以“泛雕塑时尚艺术展”参与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

新时代背景下,粤港澳大湾区国家战略大举推进,深圳地方性区域文化的构建渐入佳境,全球各地的艺术家们得以将自身独特的雕塑语言与创作样式带入此处交流分享。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首次参与的“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泛雕塑时尚艺术展”于2022年8月18日在南京国际博览中心顺利开展,一大批艺术与生活、科技完美融合的作品在此呈现[1]。针对粤港澳大湾区生活艺术发展前景,基于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优势、文化特质、传播方式,展出来自粤港澳大湾区艺术家们极具生活化的泛雕塑创作成果,由世界各地的知名雕塑家、设计师、建筑师、工艺美术家、理论研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观赏点评。参展作品种类繁多,形式多样,涵盖琉璃、陶瓷、铜、木、树脂等多种材料。一方面呈现了粤港澳地区的泛雕塑艺术阶段性成果;另一方面以此为契机,为打造现代生活与高雅艺术共存相融的新魅力、新方向、新空间吹响了未来艺术的集结号。

二、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开启的先决条件

1.政策引领的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郑重声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深圳是大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这意味着深圳将会遵照依托香港、服务内地、面向世界的发展方向,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棋局中的关键落子。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公布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被置于更为宏大的时代叙事之中,深圳地区的文化艺术服务也由此迎来重大战略机遇,迈入崭新发展阶段。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正是借助大湾区独特的政策优势和开放背景,依靠“深圳速度”巨大的发展红利,将雕塑与民众生活相联结的创意成果辐射到更宽广的空间,迎来艺术文化提升社会生活品味的黄金时代。

2.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审美观念上的共识有利于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雕塑联盟的合作与发展,相对于中国其他大陆地区而言,湾区地域依托“中国硅谷”特殊的区位优势,与港澳地区有更多内在的联结,更有利于以区域间的合作形式相互渗透文艺理念、相互汲取创作灵感。这种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不仅便利了大陆与海外的交流交往,将雕塑的展示平台辐射到更宽广的空间,也促进了海内外文化、语言和生活习惯上的息息相通,进一步深化各地区之间的文化艺术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广东地区的沿海条件能够利用便利的交通优势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成为一个文化交流的大都市,在短时间内加快艺术文化的传播速度,使优秀的艺术品获得更广泛的关注与影响。

3.城市服务的辐射作用

深圳从经济体制改革的“试验场”到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再到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宏伟蓝图,每一个历史性飞跃的行进过程中都伴随着文化传播体系的健全优化。彰显在城市建设管理层面的高起点规划基础、高标准建设准则、高效能管理水平,一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平衡配套的超前发展,具有现代化国际性城市的整体格局与规模。近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落地的必然要求,深圳城市基础设施网络的辐射带动作用和溢出效应日益显著,城市发展的新样态、城市服务的高效能、文化建设的新理念不断地为城市公共文化服务贡献高速度,深圳建设带动发展的雕塑与相关行业完备产业链的便利,其在城市服务建设方面的高效能,必将长期助力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体系的建设与发展,使雕塑艺术与民众可享用的文创产品、生活用品相交织,为深圳及其周边雕塑文化的建立健全创造着无可比拟的基础保障。

4.传统文化的资源聚集

广东省一直走在中国雕塑创作的前沿地带,雕塑文化拥有较为悠久的传统与积淀。潘鹤、曹崇恩、梁明诚等优秀的中国早期雕塑实践者为粤港澳地区雕塑艺术的发展起到了强有力的引领作用。众多优秀的雕塑家汲取现实生活与前人创作中的丰富灵感,以独特的雕塑语言和创新精神,给雕塑艺术注入了现代气息,并通过不计其数的艺术创作构建了个人雕塑的“大观园”,如潘鹤雕塑园、尹积昌雕塑园、曹崇恩雕塑园、唐大禧雕塑园、梁明诚雕塑园等众多广州雕塑公园的资源汇集,使大湾区雕塑作品资源得以受到联动发展、调剂整合,使同一片岭南土地孕育滋养下的雕塑艺术在交流融合的过程中博采众长、交流碰撞,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和时代特性。这些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是推动大湾区雕塑文化建设的重要条件。

三、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发展的目标展望

1.丰富空间造型与形式的体验

中国第二届工艺美术博览会泛雕塑时尚艺术展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展区

泛雕塑作品《红船音箱》

泛雕塑座椅

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汇聚了一群优秀的艺术家、画家、陶艺家,涉足雕塑、绘画、设计、工艺美术、艺术教育、新媒体制作等多个行业,对雕塑本体语言的认知和强调成为大湾区泛雕塑群群体内的一大共识。在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参展的雕塑艺术展览中,数不胜数的雕塑家们运用丰富的原材料、多变的形体、多样的形式,传达对于空间造型与形式的设计,创作出了大量集精炼的思想、精湛的艺术、精美的制作于一体的优秀雕塑作品[2]。作品之间的共享可以极大拓展创作者的思维,拓宽创作者的知识与眼界。比如,传统意义上的雕塑媒材有木雕、石雕、陶瓷、铸铜、染织等,而泛雕塑艺术表现的材料、形式、方法在会展上出现了更加多元的变化。例如,本次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部落的展览作品中有用树脂制成的《红船音箱》《龙椅》,有用欧根纱制作成的《余晖》《霓虹》,用铜制成的文人树《空谷》《铜车马红酒架》,也有用琉璃制成的《马》《警世碑》,还有用琉璃和铜结合的《门神》《清明上河图茶盘》。抽象雕塑、卡通雕塑、实用型雕塑、装置艺术等多样风格的混搭在此生动演绎。丰富的艺术创作表现能够打破时空的限制,凭借奇思妙想以生活中可触摸、可获取的材料,为大众提供更加丰富的审美体验和更为隽永的视觉传达。

2.追求艺术与生活的交汇融合

不同时空下人们对于生活具有不同的需求,在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之时,生活品味质量的需求在民众心目中大大提高。雕塑是铸造灵魂的艺术,现代雕塑所追求的是艺术家对于生活的服务性以及对于思考的开放性,以艺术生活化为缘由,以生活艺术化为目的,所展现的是高品位艺术与高品质生活的交汇融合[3]。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包含了老中青不同年龄段的雕塑群体,饱含了雕塑家们挥洒才情、追逐梦想的生活态度,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文化特点在此融合,样式的交融,材料的多元,手法的结合使雕塑创作呈现出生命的活力与生活的魅力。展览中的各项参展作品是艺术家们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并制作而来,各种不同的生活场景在此交流与碰撞,把“雕塑泛化”真正实现并落地。对于民众生活而言,这不仅仅能够构成一种指向精神生活的蓬勃力量,或铸造出艺术深圳的风向标和深圳艺术的大本营;更是满足不同区域雕塑家之间的创作对话,开启雕塑与观众生活之间的渗透过程。

3.促进美化生活用品的品质升级

“泛雕塑”与工艺美术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将生活用品艺术化,追求从普遍物品上升为高端欣赏品,从民间进入殿堂是其终极目标。前者则是将艺术创作方法用于生活用品,将象牙塔里的艺术下放至普通百姓家的日常生活之中。例如一把座椅,后者将其优化成艺术的椅子;前者是做成可以座倚的雕塑。这不仅仅是方向顺序的区别,更是创作理念的差异。“泛雕塑”的概念对于生活用品品味品质的提升有了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

四、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发展的积极策略

1.多范围辐射,国际视野铸规划

大湾区泛雕塑家群议事会

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的发展基于宏大的基础铸造未来。在国家大举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当下,深圳作为作为全国首个经济特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赢来新一轮的机遇挑战与城市更新升级。粤港澳大湾区的雕塑活动创设,更具备国际化视野、多范围辐射,以广深为中心形成一个国际“雕塑泛化”的定期展览,由来自全国各地的大师名家予以支持,将生活化的雕塑艺术提高至当代国际民间文化交流的战略高度。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将保持自身敏锐的国际视野与先进眼光,通过大湾区泛雕塑群平台甄选出别出心裁的优秀作品,不仅仅作为民众生活的一种点缀参与到国际展览中去,而要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给予泛雕塑群创作者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与荣誉等级,激励雕塑家及爱好者真正将雕塑落于生活、用于生活、回馈生活。

2.多领域跨界,跨业融合拓空间

深圳的经济发展质量一直保持着高水平,在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之下,深圳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不断发展,不仅生产总值快速跃上3万亿新台阶,各项固定资产投资也获得显著性增长,GDP增速远高于全国GDP同比增速以及一线城市GDP同比增速均值。2021年,深圳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相较2020年增长3.7%,两年平均增长5.9%。粤港澳地区优良的经济基础、产业积淀为当地雕塑文化艺术的建设提供了重大的推动力量,也助力着工艺美术与艺术产业的深度融合。工艺美术、雕塑艺术与设计艺术都是我国轻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基于自身发展优势,通过艺术提升作品的文化内涵与品牌附加值,从而结合商品经济,创作出具有优质审美价值的文创作品、生活用品,为民众生活提供丰富的艺术感受与文化气息,为中国雕塑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为城市建设谋取跨业融合铸造发展的璀璨未来。

3.多学科交融,供需融合提效益

信息化时代里,数字媒体技术与工艺美术、雕塑艺术甚至设计艺术产业的融合,符合人们对文化艺术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4]。“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工信部、人社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强化科技创新战略支撑,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数字艺术的迅猛发展为艺术与科学的融合提供了一个全新而具体的层次与空间,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不应仅仅作为展示“泛雕塑艺术成果”而存在,更应作为雕塑行业发展的先行者,利用这个庞大的交流鉴赏平台,迎接多学科交融的发展势态,运用好互联网、云计算、数字化和信息化,围绕中国当下实用型艺术高质量发展与传承创新,谋取数字信息化时代“艺术+科技”的璀璨未来,从而助力雕塑艺术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更具中国姿态的新发展[5]。

五、结语

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的构建是深圳改革开放以来雕塑艺术文化的一次全新升级。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的发展置身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和宏大背景,肩负着中国雕塑艺术文化更新换代的历史使命。在党中央坚持全面谋划科技创新工作的时代背景下,深圳大湾区泛雕塑群的传承与发扬离不开科技与艺术融合的创造性表达,也离不开世界各地优秀雕塑创作者的广泛吸纳。只有秉承着艺术与生活、当下与未来完美融合的发展理念,才能在呈现出中国雕塑当代样态的基础上,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生活化的真正落地。

注释:

[1] 第二届中国工艺美术博览会·泛雕塑时尚艺术展[J].雕塑,2022(3).

[2] 徐永涛.岛城激扬抽象艺术之帆——第四届中国当代抽象雕塑艺术展及研讨会综述[J].雕塑,2021(4):28-33.

[3] 吴士新.我们如何共同生活?——评第17届威尼斯双年展“雕塑与建筑艺术展”中国艺术家参展作品[J].雕塑,2021(5):5-9.

[4] 胡设强.中国当代雕塑创作路径的选择——“中国姿态·第五届中国雕塑展”述评[J].雕塑,2020(1):26-31.

[5] 文/图 王理略符坚夏梓.感受中国姿态的美感——观第五届中国雕塑展[J].Special Focus,2020,(1).

猜你喜欢
粤港澳大湾雕塑
巨型雕塑
大咖论道:大湾区超级“极点”强势崛起!
大湾区城市大洗牌
我的破烂雕塑
大湾区的爱情故事
编读往来
写实雕塑
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开幕
摁下粤港澳大湾区“加速键”
马光远 下一个30年看粤港澳大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