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小镇上的“阳光法庭”

2022-11-16 12:27文图沈羽石海薇
江淮法治 2022年17期
关键词:法庭纠纷法官

文图/沈羽石 海薇

浙江省海宁市袁花镇是“阳光科技小镇”,海宁市人民法院袁花人民法庭就设在这里。

为做优基层治理文章,袁花法庭紧扣基层人民法庭服务群众、服务企业、服务基层的“三服务”工作要求,及时回应基层司法需求,助力乡村振兴,将公开、公正、便民、为民的阳光司法真正融入工作点滴中,形成“法官下基层、就地解纠纷、矛盾不上交”的良好工作局面。去年以来,袁花法庭共审结民商事案件972件,诉前化解和民事可调撤率90%,服判息诉率95.54%,多项质效指标位居浙江省基层人民法庭前列。

加强司法供给 服务群众所需

今年3月,袁花法庭在镇矛盾调解中心设立“劲松法官工作室”,由扎根基层15 年的“最美政法人”周劲松担任工作室负责人,并陆续选派业务精湛、品格坚韧的优秀法官充实队伍,立足法律咨询、纠纷调解、法治宣传、应急处突等9 项基本职责,联合镇政府、司法所常态化开展就地指导调解,就地巡回审判,就地纠纷调处,打通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

“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赡养父母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子女的法定义务……”4月27日上午,因当事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为方便其诉讼,袁花法庭庭长周劲松前往袁花镇镇东村村委会,借助村会议室对一起赡养费纠纷进行巡回审判。

庭审现场,检察院出庭支持起诉。法庭经过庭审调查、辩论,法官通过走访村干部及村民,并对双方当事人进行释法明理,最终当庭作出判决:支持原告的诉讼请求,二被告每人每月支付其赡养费500元。

“你不能来,我们就去。”袁花法庭的法官们一次次走出法庭,走到百姓家门口,努力实现一次巡回、多重效益。

据悉,2021 年以来,袁花法庭共开展巡回审判12 次,参与基层纠纷调处72 次,提供法律咨询130余次。

加强司法保障 助力企业发展

袁花法庭辖区内有各类企业1500 余家,为给辖区企业提供优质的司法服务,法庭开通快审快结快执绿色通道,通过合同预审、纠纷联调、示范性裁判等方式促成买卖合同、租金支付、融资租赁等涉企案件快立、快审、快结,及时移送执行。据统计,2021年以来,该庭共审结涉企纠纷435件,解决争议标的1.04亿元。

为构筑企业发展“防护网”,袁花法庭推动专业力量下沉、服务前移,主动跟进企业法治需求,通过走访座谈、法治讲座等方式,输送法律知识,提升企业法律意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袁花法庭对接属地企业,收集150 余家企业复工复产的问题难点,研究法律对策,反馈党委政府,共同构建“政府+司法”帮扶格局。

袁花法庭的法官们前往黄湾镇开展巡回审判。

周劲松介绍说,袁花法庭聚焦太阳能利用、厨卫家电等特色产业发展情况,以优化营商环境、助推共同富裕为目标,对办案过程中发现的企业经营风险、管理用工不规范等普遍性问题系统罗列、因病开方,并及时通报商会,切实提高企业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商会亦可将经营管理中存在异常情况的企业报告法院,并适时反映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司法需求。2021 年以来,通过商会发现企业法律风险隐患7 个,联动化解纠纷30件。

加强司法服务 助力乡村振兴

“高法官,我们这边有个交通事故纠纷,关于误工费计算的问题能否指导一下?”日前,袁花法庭副庭长高东接到联系村“共享法庭”庭务主任的求助电话。

通过“共享法庭”,高东耐心讲解了误工费认定和计算标准,提出了调解建议方案。“高庭长,这下我明白了,后面调解的工作就交给我吧。”高东的指导帮助庭务主任理清了调解思路,最终在庭务主任的耐心调解下,这起事故的双方达成了调解协议,矛盾纠纷在家门口就地化解。

不仅要将纠纷化解在诉前,更要推动基层治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生态。对此,袁花法庭积极依托辖区“共享法庭”,打造法治“云”课堂。在辖区海宁正泰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的会议室,企业员工通过“共享法庭”与法官进行现场连线,一场关于劳动争议的讲座就此展开。在黄湾镇闸口村“共享法庭”里,10 多位村民正在收看强制执行行动纪录片,大家对主动履行法院生效裁判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此外,袁花法庭以法官驻镇联村、“无讼村”考评等为抓手,加强同村(社区)、派出所、司法所、人民调解组织等基层站所的联动沟通,主动融入村(社区)基层综合治理大格局。今年5 月,袁花法庭与袁花镇长啸村开展主题为“法助共富、法护平安”的庭村共建结对活动,深化开展法官进网格、送法下乡等为民办事行动,集约化解乡村矛盾纠纷,形成法助乡村振兴长效工作机制。

猜你喜欢
法庭纠纷法官
消失在法庭的邦博
误帮倒忙引纠纷
法官如此裁判
法官如此裁判
法庭不需要煽情的辩护词
延平区推动婚姻家庭 矛盾纠纷化解
纠纷调解知多少
上法庭必须戴假发?
我们在法国遇上借房纠纷
我被告上了字典法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