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未有之变局和疫情的叠加冲击,对世界各国经济社会产生深刻影响。发挥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促进技能人才在终身学习中重塑新技能、胜任新岗位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2022年8月20日,由中国国家开放大学协办的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平行论坛“技能重塑与终身学习论坛”在天津举行。来自9个国家和地区的13位专家学者围绕“数字时代下的技能重塑”和“地域与行业视角下的终身学习”话题,交流了各国技能体系建设和推进终身学习的经验,共同探讨构建人类技能共同体的目标。论坛由国家开放大学副校长范贤睿主持。
随着科技和产业革命快速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就业,技能人才能力结构正在被重塑。简单工作、单一专业能力、规模化生产操作将会发生悄然变化,这迫使职业教育主动变革、积极作为,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教育和培训机会,积极推动技能重塑。
国家开放大学党委书记、校长荆德刚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开展“技能重塑”和“终身学习”的实践。国家开放大学以“互联网+大学”为路径,加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着力打造终身教育平台、灵活教育平台、在线教育平台和对外合作平台。学校加快推进“四个转变”:一是由以量谋大向以质图强转变;二是由学历补偿向知识补充转变;三是由文凭提升向技能提高转变;四是由注重线上向线上线下融合转变。在推进“四个转变”过程中启动实施了“数字化战略行动”,迭代上线新一代学习平台,支持办学体系中500万学生和7.3万名教职工同步在线教学;开通终身教育平台,汇聚60余万门优质学习资源,最高日访问次数达到187.2万次,上线试运行当日社交媒体新闻浏览量达3.7亿人次。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大卫·阿乔莱纳认为,在技术和劳动力市场快速变化的背景下,大学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办学压力。大学要拓展高等教育范围,从单一的学位教育拓展为灵活的技能重塑与技能提升培训,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首先,要有坚定培养合格毕业生的决心,也要有为国家发展服务的决心。其次,要积极开展社会教育及培训,允许社会人员根据个人需要返回大学接受短期教育与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从而实现持续发展。短期教育与培训的课程形式要更加灵活,除课堂教学外,可开展在线课程指导、建立相关学习和实践的学习网站等,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能力建设司技工院校处处长王飞从五个方面介绍了中国技工院校历经几十年发展形成的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他指出,技工教育是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要任务。技工院校历经几十年发展形成鲜明办学特色和独特优势,在我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一是坚持弘扬工匠精神,大力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中高级技能人才。技工院校以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核心,以培养输送生产服务一线技能人才为目标,结合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规划设置专业、组织实施教学、强化生产实习,逐步发展为产业技术工人的培养摇篮和成长基地。二是坚持就业导向,着力强化校企合作。技工院校传承企业办学基因,以校企合作为基本办学制度,长期坚持“校企双制、工学一体”,专业设置对接企业需求、教学内容对接职业标准、教学过程对接生产过程,实现技能人才与企业用人无缝衔接。三是系统开展技能人才培养培训、评价选拔、职业指导。技工院校在开展学制教育的同时,注重发挥师资、实训等优势,设立企业培训服务站,积极面向企业职工、农民工等就业重点群体、贫困及脱贫人员开展职业技能培训。
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协会首席执行官西蒙·库尔汉指出,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家面临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各国开始普遍延长就业人口的退休年龄,这使得终身学习正变得越来越重要。提高现有人口的技能和重塑技能,对于解决技术员工短缺至关重要。要确保金融行业稳健、有效地运行,从业人员必须保持终身学习的习惯。英国监管机构对从业人员的能力采取双管齐下的方法进行监管:一是监管从业初始能力,所有金融从业人员必须持有相关领域的职业资格证书,这些证书可以通过英国特许证券与投资会等被监管机构认可的专业机构获得;二是监管从业持续能力,为了保证从业人员的金融资格证书持续有效,各从业人员每年必须进行35小时的持续专业发展课程培训,以保证和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
英国国际贸易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专家、专业特许协会专家乔纳森·莱杰提出了雇主、政府和教育机构只有通过密切合作,才能为人们提供恰当所需的技能培训的观点。他指出,英国的职业技能培训以技能训练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绝大部分是非全日制的,学习者可以选择在任何时候进行学习。雇主利用他们的专业知识制定各行业的职业标准,然后与大学合作,共同制定教学内容和培训课程,并提供相应的教师培训。这些培训包括短期课程、在线课程、面对面课程等。这种类型的培训为英国学生、雇主和企业提供了持续发展的平台,使学习者可以根据工作中需要的技能进行学习,保持职业生涯的持续发展,这也使得终身学习得以实现。
泰国驻华大使馆科技处公使衔参赞陈善意分享了泰国通过教育改革,提高办学质量,促进教育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能力等实践经验。一是在大学开展技术技能培养,这是对学历教育的一种补充,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提升学生的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二是以行业的要求完善课程体系,提高大学的教育质量。三是搭建研究和创新平台,加强与政府和私营部门的合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所长大卫·阿乔莱纳指出,当前越来越多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将全民终身学习视为重要的教育目标和发展框架,希望提高本国终身学习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终身学习研究所正通过促进各国经验交流,推动欠发达国家和贫困地区终身学习的发展,减少疫情对国家教育体系的影响。
例如,家长带领孩子在走访名胜古迹、大好河山,当孩子接触到了一些对联、名言警句时,单纯地一览而过还是对其追根溯源,品味积累?那就要看家长时如何在方法上进行引导。如果面对这些文化精髓,家长能建议孩子适当地做旅游笔记,回到家后,再对这些文字进行梳理、分类,查找资料,深入理解等,相信孩子在这样多渠道的学习中,一定会受益匪浅。
巴西卢拉研究所所长马尔西奥·波赫曼认为,科技的快速发展和疫情的持续影响,突显出在线教育的灵活性和便捷性,使其变得更受欢迎,人们无需出门即可接受教育,这种教育方式对于降低文盲率和实现普及教育具有重大的意义。随着社会经济数字化的推进,需要重新思考终身教育的可能性。首先,开展“互联网+教育”。当前,大部分知识和信息可以从互联网上获得,互联网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跨专业的知识整合,为青年人的职业准备提供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其次,终身教育不能仅局限于满足年轻人的学习需求,更要关注成年人及老年人的学习需求。
此教学设计模式的具体实现需要依赖教师已有的教学设计经验,同时又能提升教师教学设计的能力,并在具体的行动中使教师“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设计观发生改变,更重要的是其为翻转课堂的中国化提出了具体、有效、可实施的参考模式,是走出中国式翻转困境的一项“处方性”方案,在促进教学观念的过程中使翻转课堂不断与我国国情更深入地契合,并在教师设计能力提升的良性循环中创新我国自己的“翻转课堂”。
在科技革命、数字经济迅速发展、产业结构快速变革的同时,又叠加了新冠疫情、经济增长乏力等严峻形势。回应新形势、新变化,企业对新型技能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终身学习理念得到企业的普遍认同。终身学习不仅是生存手段,更是生存方式、生活方式,是个人和社会发展之所需。只有通过不断改革与创新才能发挥其在这个时代应有的作用和价值,进而有效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与要求。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认为,技能重塑是人类生存的需求、生产的需求、生活的需求乃至生命意义之所在。当前,中国正在迈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技能教育与培训,将它作为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制定新时代技能强国的战略、策略和途径。一是构建现代技能形成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着重完善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建立灵活包容、面向全民的终身技能开发体系。二是完善技能人才发展制度。引导企业提升技术技能人才经济待遇,加大对技术技能人才的认定与奖励力度,健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晋升通道与发展机制。三是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加强崇尚劳动的舆论引导,通过劳动教育、劳模宣传、技能大赛等形式,大力弘扬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
中关村学院院长程洪莉认为,职业技能培训是城市全面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技能人才短缺的结构性矛盾、提高就业质量的根本举措,是城市发展的关键。她介绍了三种高质量终身职业技能培训模式:一是“工学一体化”培训模式,以产业转型升级、企业用工需求和职业活动需要为导向,建立校企人才双向流动机制,全面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水平;二是“职业培训包”模式,根据职业技能标准或企业岗位技术规范,建立国家通用的基本职业培训包或行业特色职业培训包,并纳入到国家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三是创新创业能力递进职业培训模式,以校内创新教育基地+校外知名企业的方式,通过体验式学习,实现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
模板在不同厚度条件下,外墙保温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K0与插丝率之间的变化关系如图5所示。从图5可以看出,5条曲线均呈现逐渐递增趋势,即平均传热系数K0均随着插丝率的增大而增大。对于岩棉厚度为150 mm的岩棉复合型保温模板,当插丝率为0.05%时,外墙保温围护结构的平均传热系数K0为0.355 W/(m2·K),由此可知,岩棉复合型保温模板保温体系的热工性能十分优异。由计算结果可知,岩棉复合型保温模板的保温性能完全可以满足我国现行的墙体最高节能率为65%的节能要求。
中国香港都会大学校长林群声提出,职业教育在数字化发展背景下催生出零工经济,这需要职业教育与时俱进,能够提供弹性灵活的课程。面对当下挑战,应大力发展学生的数字素养和能力,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支持学生攻读职业和专业教育计划。
新西兰国立毛利大学教授约翰·克莱顿对新西兰终身学习方式进行了概述,提出传统的学历教育无法适应现代产业对技能和能力提出的新要求,而终身学习将成为个人生活、工作和学习方式的常态,只有快速获取技能才能不断创造出生产力。
瑞士技能联合会主席安德鲁·布里围绕职业体系中的技能提升与重塑,分享了瑞士在技能培训方面的做法。他强调,要以市场为导向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同时注重培养年轻人未来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要让年轻人意识到这些技能将在未来的工作中被使用,是必须具备的技能,对其在未来的社会环境中生存至关重要,进而激发年青人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技能提升的目的,这样的职业技能培训对年轻人是有吸引力的。
在经济全球化和数字经济背景下,构建人类技能共同体是现实所需,也是历史必然。各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深化教育交流合作,以数字技术共建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打造全球化的终身学习生态系统,更好发挥职业教育在服务产业优化升级、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中的重要作用,切实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冈比亚国家认证与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保证部主任拉明B·曼内分享了冈比亚在面对传统职业教育与培训无法满足工人在技术转型时的职场需求时,如何通过终身学习不断重塑和提升技能的做法。一是提升技能培训和劳动力市场的匹配度。技能不匹配在当今劳动力市场上正在成为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对工人、企业和未来的工作都有许多影响。因此,在生命的各个阶段,技能、再技能和提高技能是人们获得体面工作机会和顺利过渡到劳动力市场的先决条件和加速器。二是建立终身学习生态系统。政府和社会伙伴需要共同开发和实施新一代技能和终身学习生态系统,以确保向未来工作的公正和包容性过渡,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该系统应向所有人开放,特别关注妇女、就业不稳定的人以及所有弱势群体。
根据表1中的数据,并按照公式(1)对lgtind与lgs进行线性拟合计算,可得到两者的关系式,结果如图8所示。
中国成人教育协会会长高文兵对构建人类技能共同体提出四点建议:一是以技能组织机构为载体,建立畅通有效的对话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技能组织的关键作用,将世界各国紧密联系起来,合力解决在技能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共同问题。二是以专业技能赛事为抓手,促进技能经验的交流共享。搭建技能展示和技能教育的交流平台,促进全球对技能问题的关注和技能经验的共享。三是以技能交流合作为核心,形成开放包容的技能文化。组织开展专项技能项目交流研讨,选派掌握一定技能的青年开展互访实习交流,促进不同国家间技能重塑经验的传播、开放包容技能文化的形成。四是以职业资格证书为纽带,促进技能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技术技能形成的一般规律,探索职业资格证书国际互认管理办法,推动区域性资历框架建设,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合理的跨境流动,实现更大范围的技能交流与共享。
也有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取决于技术创新的性质和程度、所处的阶段及创新主体的规模等因素。如王莉区分了金融结构对产业结构优化和新兴产业出现的不同作用。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由于技术发展轨道基本确定,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更能发挥其节省监督成本和信息费用的特点;而在新兴产业的建立过程中,由于面临的创新风险较大,金融市场主导型的金融结构对创新风险、方向性容错等更有相对风险分散优势。[14]
冈比亚国家认证与质量保证委员会质量保证部主任拉明B·曼内指出,世界经济论坛在其《2020年就业前景报告》中预测,到2025年,全球一半的员工将需要重新培训,以获得新技术技能。世界各国政府都意识到,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促进整体就业、提高生产力和减贫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不同的国家在经济和教育培训方面处于不同水平。因此,重要的是要确定和预测可获得的实际劳动力市场机会的类型,以便确定优先群体,明确他们拥有的技能与雇主需要的技能之间的差距,制定可实施行动方案,以重新培训和提高现有工人的技能,满足雇主需求,并弥合技能差距。
在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通常采用血液透析进行肾脏替代治疗的方式,为了能够保证透析能够顺利的进行,需要建立和保持血管通路的畅通,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透析患者非常关键的血管通路,其功能的良好性对血液透析的状况有着重要的影响。此次研究中,实施优质护理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4.76%)和护理满意度(97.62%)明显优于对照组(26.19%,80.95%)。
英国国际贸易部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专家、专业特许协会专家乔纳森·莱杰提出,英国在许多方面与各国开展了合作,尤其是在涉及职业技术教育的有关制度方面,相信通过职业教育帮助人们获得真正的技能,可以创造并支持经济发展。
本次论坛以“社会崇尚技能”为价值导向,从不同层面分享了各国对技能重塑与终身学习的认识与实践,并对如何满足技能重塑、推进终身学习提出了建议。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发展的新动能,人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在科技革命、产业革命、数字革命的浪潮冲击下正在被重构。这对教育体制的调整和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职业教育要加快适应社会变化,加速数字化转型步伐,汇集社会各界力量,重构职业教育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