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

2022-11-16 13:13黄玉芳姚茂康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22年1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院校职业

黄玉芳,姚茂康,周 宁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贵阳 551400)

0 引言

2019年3月5日,国务院发布《政府工作报告》,宣布高职院校大规模扩招100万人[1]。2020年5月2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明两年职业技能培训3 500万人次以上,高职院校扩招200万人,使更多劳动者长技能、好就业。”[2]。这是“高职扩招计划”连续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7月,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发布《关于做好2021年高职扩招专项工作的通知》,鼓励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企业员工和基层农技人员,以及基层幼儿教师(含“一村一幼”辅导员)、基层医疗卫生人员“八类群体”积极报考。

高职扩招百万是党中央和国务院审时度势作出的战略决策,是解决目前我国技术技能人才短缺问题的战略举措。高职扩招百万,我国将迈入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阶段,非传统生源如退役军人、下岗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等学习主体将逐步进入高等教育行列中。

提高教育质量是发展职业教育的生命线,一个国家职业教育质量的高低,是评价其职业教育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技术要求[3];习近平总书记也对职业教育质量做了批示:“建立起以质量为核心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合作共赢的协同联动制度体系”。自2019年国务院发布“职教二十条”以来,提升教育质量已然成为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且国务院为了将我国人口红利转变为人才红利,确定了自2019年开始连续3年每年高职扩招100万人的政策。面对职教改革的机遇和挑战,高职院校亟需重塑高职教育新生态,破解供需矛盾,真正做好高职院校在新政策下不仅“扩容”,而且重在“提质”。

1 国外研究概况

从国际视野来看,职业教育高质量的德国、澳大利亚、欧盟和美国等国际组织和国家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其建设有益经验可为我国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完善提供参考借鉴。

1.1 德国

基于双元制为核心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4-5]。德国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分别是质量标准体系、条件保障体系、教学管理体系、评价监测体系,其路径探究主要基于四个维度。第一是立足于输入、输出、成果三个指标构建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第二是出台法律制度作为双元制职业教育条件保障的刚性约束,确保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有效运行。第三是国家负责与自治相结合的学徒培训管理、统一又灵活的职业学校教学管理体系。第四是从输入—过程—输出—成果四个方面建设评价监测体系作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馈矫正系统。

1.2 澳大利亚

基于标准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6]。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主要思路是国家质量培训框架(AQTF)、国家资格认证框架(AQF)和“培训包”(TP)共同构成澳大利亚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三大支柱。职业教育办学过程质量在国家质量培训框架(AQTF)下基于三大标准,既基于标准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职业教育教学实施结果的认证质量基于国家资格框架(AQF),下设8个全国认可的职业教育资格证书和学历;“培训包”(TP)构建了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课程内容的标准体系。除此以外还建有完备的内外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其借鉴意义可参考教育培训质量标准、教学结果认定质量、课程标准体系以及教育质量评价建设经验。

1.3 欧盟

“质量保障参照框架”下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7]。其建设途径从三个方面进行,首先是建立PDCA循环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和改进过程;其次是完备的内部和外部评估质量监控机制;最后是一套完整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此外,按照“背景—投入—过程—产出”模式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10个一级质量指标体系。

1.4 美国

评估层次健全的多层次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8]。美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由董事会制度、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度、课程融入职业资格标准制度、第三方评估制度、校企合作制度、专兼教师制度和学生职业生涯指导制度等构成。其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从联邦教育部—州层面—院校内部三个层面展开,形成了多层次、全方位、内外部评估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质量动态保障机制。

2 国内研究概况

高职扩招百万的战略举措,我国将迈入由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纵向一体化大众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的必经之路。过去,我国职业教育一直秉承学习和借鉴国外成功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同时也在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与完善。

许峰[9]从区域职业教育发展视阈,探究区域职教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认为其建设路径需从外部和内部展开,外部为政府等部门发挥其法制规范和制度保障,内部为职业院校积极主动发挥主体作用,从组织、手段、实施、反馈等四个环节建设与健全质量保障体系,以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的持续改进。

刘克勇[10]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把握教育质量观的内涵,深度剖析面对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利益的不同诉求,提出了基于多元职业教育质量观的个性和共性相统一的质量保障体系。认为整合建设路径为:组织结构方面建立以政府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的组织模式,质量保障体系构建主要从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自我诊改的教育质量管理体系—内外结合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这三个维度进行。

邢悦等[11]从理念要素、动力要素、操作要素和保障要素四个方面探究多元主体定位下的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分析了政府、企业、学院和本体四个层面关于现代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方法。

刘任熊等[12]就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着主体发力不均、保障维度效度不匹配、内外保障系统有“温差”等缺陷,认为要完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必须从政府、院校、社会三个关键主体着手,从经费保障、院校治理、质量年报、诊断改进、教师管理、理论研究六个维度构建包含内部保证与外部评价两个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

钱丽云等[13]讨论了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举措,以经费保障强基,院系治理铸魂,用质量年报显内涵,向教师管理要效益,借诊断改进促规范,靠理论研究提层次这六条举措,构建高等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该研究维度与刘任熊等提出路径建设角度一致。

陈寿根[14]指出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存在法制保障不力、院校现代治理能力不强、第三方评估发展不足等突出问题。建议以先进理论为指导,“管办评分离”为基础,建立政府与评价组织的外部体系,高职院校建立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内外共同发力助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3 文献评述

纵观国内外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研究,国外以欧美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在职业教育体系质量保障构建上已经趋于完善且运行稳定。在国内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下,质量保障体系构建尚处于日臻完善阶段,诸多学者也从不同角度与维度提出了建设路径。因此特别是在新时期,国家高职扩招百万的背景下,面向新扩招而来的社会生源如何对现有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藩篱与重构,探索其建设路径与可能,并付诸实践,重塑高职教育新生态,切实发展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人才质量提升为核心的新时代职业院校质量保障体系,使有效解决现实问题的相关结论提升为职业教育模式改革的借鉴与参考。

4 未来发展趋势

高职院校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摇篮,职业教育发展也要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高职扩招百万政策作为一项重大惠民工程,其目的不仅在于“扩数量”,更在于扩大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有效供给,以适应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区域产业升级,把人口红利更好地转变为人力资源红利。为了造就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队伍,保证质量型教学,高质量教育环节是核心,质量保障体系又是高质量教育的核心支柱。教育部2019年12月印发《关于做好扩招后高职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学习时间最长不超过6年,确保总学时不低于2 500学时,其中集中学习不得低于总学时的40%等规范性要求,坚持“标准不降、模式多元、学制灵活”,坚持宽进严出,严把毕业关口。

2021年新一轮高职扩招体量已扩大到200万人,高质量培育任重道远。如何保证教育质量,要求教育质量保障体系需要同步高职教育生源供给侧结构改革,而当前针对社会生源的教育质量体系标准、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与体系,在“扩容”后很多方面仍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因此,高职院校亟需破解供需矛盾,主动探究面向多元生源结构的新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路径,再造学院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新生态,主动发力抢占职业教育“制高点”,助力贵州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发展,迈入由人口红利大国向人才红利大国的纵向一体化大众高等职业教育生态链的必经之路。因此,对现代职业教育保障体系建设路径的研究,将是未来高等职业教育领域的重要研究热点与方向。

(03)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院校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职业写作
ETC关键设备准入标准及运行保障体系构建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我爱的职业
构建更安全可靠的机房电源保障体系
健全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研究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