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研究

2022-11-16 06:04:44欧迎红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牧畜禽

欧迎红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委党校,甘肃白银 730900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多次强调,在畜牧业发展中必须融入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改变传统畜牧业的发展理念,需要将畜牧业的全程发展流程与环境保护相协同,相互共生,形成产业绿色发展,生态发展。本文以甘肃省特色肉兔养殖典型的畜牧业发展为分析案例,探究当前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环境保护问题,并依据未来发展逻辑,挖掘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之间的关系与联系,并探究二者之间协同发展的关系模型。

1 畜牧养殖与环保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

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畜牧养殖需要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取而代之用更加生态环保的发展方式。基于此,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就成为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题中之义,也成为推动生态文明理念持久发展的必然举措。为更深层次了解畜牧养殖践行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意义,需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去分析畜牧养殖与环保协同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1]。

1.1 畜牧业践行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必然转变

生态文明的发展理念不仅需要在理论研究层面不断深入,还需要真正有效作用于具体产业和具体发展当中。在传统畜牧业的全流程发展中,因作业方式和作业过程的粗放性导致在作业原料、作业过程和作业人层面出现不同程度的环境保护问题,这些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畜牧业的发展缺乏绿色发展的基础和绿色发展的根基,也会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导致我们的整体产业发展陷入低速发展的循环问题之中。

为了更好的破解这一问题,需要在人的层面、物的层面和技术层面做出改变。首先是人的层面的改变,需要在整个畜牧业从业者中形成一种生态文明发展的意识,从思想层面提高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在物的层面,需要提高种植物和化学材料方面的控制,提高自身产品的环境保护性,以此保证源头上的管控和控制;从技术层面,改变传统的畜牧养殖方式,积极融入新产品、新技术,保证整个畜牧传统方式的深层次转变[2]。

1.2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深层次要求畜牧业做好环境保护协同

生态文明发展理念的深层次要求,不仅要求畜牧产业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满足生态环保的基本要求,还要求在满足生态环保要求的基础上,切实提高产业和行业发展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三方内容的深层次互动。这也是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对畜牧业提出的更深层次的要求和主张,也是做好环境协同内容必须要达到的深层次内容。基于此,在整个畜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弥补传统畜牧业的缺陷,克服当前畜牧业的不足,促进当前现代畜牧业从经济目标优先的阶段向生态目标优先的阶段发展,就成为时代的要求[3]。畜牧业在今后发展过程中一方面要继承游牧文明所创造的人与自然和谐的大生态观、“四季轮牧”合理利用朴素的生态学思想,以及“共同协作”节约劳动力成本、规避自然风险的组织形式等等合理成分;另一方面要在草畜平衡的基础上,通过提质增效,为市场提供数量有限但却质优的畜产品,稳定牧民的收入。在畜牧业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基础上,为生态旅游业等生态产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促进牧区经济结构优化和经济发展,使牧民收入来源多元化,提高牧民人均纯收入,并为我国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北部生态屏障功能的正常发挥做出贡献,实现人口与经济、经济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最终实现“人的发展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特征及原则

2.1 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特征

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特征简单来说就是实现畜牧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畜牧的规模化养殖过程中分三步实施:第一,减量化。即在畜牧养殖过程中通过对生长规律分析、养殖环境调控、饲料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科学的节约资源,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浪费;第二,无害化[4]。规模化养殖过程中由于体质、疾病等原因造成的畜禽死亡后实施无害化处理,避免对环境、土壤、水源造成二次污染;第三,资源化。通过延长产业链和丰富上下游产业的方式变废为宝,在有效降低废物的处理费用时提高营收,实现低碳环保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2.2 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原则

畜牧养殖为做到与环境保护的协同发展,需要严格遵循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基本原则。第一,从微观来看,指在企业层面完善上下游产业链,为畜牧养殖和环保协同发展提供产业基础;第二,打通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之间存在的壁垒,以现有技术为依托整合资源,建立生态环保的产业园区;第三,从宏观来看,政府主导各产业之间的大循环,为发展再循环提供信息资源和平台建设。

减量化原则:又称减物质化原则,采用了投入阶段控制的理念,是协同发展的首要原则。是指在确保生产量和生产效率不变的情况下,在资源投入阶段极可能降低资源浪费和损耗,包括可再生资源、不可再生资源和各类能源。总的来说就是尽可能降低资源的前期投入,以降低废弃物的产生[5]。

再利用原则:是针对生产过程实施的控制方法,是协同发展的第二原则。指在生产和服务的过程中加强投入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次数,一方面能够预防有效资源的剩余价值浪费,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在增加利用次数时降低废弃物的产生量。

再循环原则:也称为资源化原则和无害化原则,采用了输出端控制的理念。再循环原则是指在再利用环节充分发挥资源的利用率后,将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回收利用和污染物处理等方式输送至下一环节,使废弃物能够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终端产量。

3 畜牧养殖当前存在典型的环境保护问题

3.1 空气污染及危害

畜牧养殖作为我国农业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相当比例的是家庭养殖,因此畜牧养殖造成的空气污染及危害存在着意识不到位、管理不严格、防止成本高等诸多问题。随着改革开放后,规模化养殖成为现代畜牧养殖的重要形式,大规模的畜禽饲养所形成的空气污染远比家庭养殖严重,在畜禽饲养中所使用的畜禽饲料中近70%的氨气被畜禽排放到空气中,加上规模化养殖造成的养殖密度高、封闭式畜舍的排风效果差,形成高温后加剧了氨气和硫化氢气体的发酵,进而产生二甲胺、二甲基二硫醚和甲流二硫等恶臭气体,对周围村镇村民的身体健康和环境造成影响[6]。

3.2 水体污染及危害

水体污染是畜牧业发展过程的拦路虎,其高氨量、高氮量的有机废水对水资源的污染极为严重,特别是高浓度的氮元素和磷元素极易造成水资源的富营养化,为水体中的水生植物,例如藻类植物的无序繁殖将大量消耗水体中的氧含量,造成水体中的生物死亡,进而形成水体污染的负循环,最终导致水体沿岸的生态环境彻底破坏。另一方面,畜牧业对水体污染的影响也会对周围的居民身体健康造成影响,畜禽养殖过程中的粪尿混合物中细菌含量较高,一旦进入地下水极易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造成传染病的传播。在中国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的研究报告中也指出:生活排污和畜禽养殖是造成中国水体污染的重要原因,其危害程度远超工业污染。

3.3 土壤和生物污染及危害

土壤和生物污染主要来源于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粪便,因畜禽粪便的堆积不规范、运输不及时、处理不恰当等原因极易造成对周围农田的污染,特别是养殖中出现疾病或者携带疾病的畜禽粪便含有寄生虫卵和细菌,例如:毛首线虫卵、蛔虫卵、禽流感、支气管炎病毒、马立克氏病毒、鸡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因此,畜禽粪便的处理问题不但会使其成为污染源,还会造成蚊虫滋生,形成范围更广的污染。近几年,一些养殖场的废水未经治理直接排入周边农田造成水稻徒长最终减产,种植户与养殖户的污染投诉纠纷时有发生。

4 国外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现状

4.1 瑞典

瑞典作为全球生态农业发展第一梯队的国家,其核心在于采用室外散养结合无化肥农药饲料的畜牧养殖方式,特别是在抗生素使用和兽药使用等方面极为严格,使用抗生素或兽药后需保证90 d的停药期后方可屠宰,以确保药物残留达到行业标准。在饲料方面,使用猪牛羊的粪便作为肥料以取代化肥使用,达到生态饲料的高标准。截止到2021年,瑞典从事生态农业的农场主和农户接近4%,得益于完善的加工产业链和高溢价,也在逐步吸引更多的农户从事生态农业产业。

4.2 美国

美国是最早践行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理念的国家,旨在打造以保护国家生态环境为目标的现代畜牧业生产模式,具体包括畜牧养殖与农业种植相结合、减少养殖过程中抗生素的使用等理念。但经过较长时间的尝试和推广,虽然在环境保护方面能够取得鲜明的效果,但造成了养殖效率低、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畜牧养殖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管理,利用学科技术对养殖环节进行把控和分析,以达到减少资源投入和废弃物产出的目的。

5 基于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畜牧养殖与环境保护协同发展的模式设计

甘肃省特色肉兔养殖畜牧业主推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模式,因地制宜推广大中小循环养殖模式,在全国率先全面开展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体系建设,坚持集中处理厂和回收体系同步建设,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得到有效控制。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均配套建设有粪污处理设施,基本能够做到养殖粪污无害化处理,但大部分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较为简单,仅对养殖粪污进行简单堆沤处理,畜禽养殖污水有可能直接排放,养殖集中区无粪污集中收集处理设施,使得养殖粪污难收集、难处理。

5.1 设计目标及方向

针对项目区农业生产中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本项目建设拟解决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一是肉兔养殖场养殖污染问题,按照“三改两分再利用”模式对现有兔场进行改造,结合有机肥厂建设,实现肉兔养殖密集区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二是农副资源有效利用问题,通过建设兔饲料生产线,实现项目区萝卜秧、大豆秸秆等农作物秸秆及麸皮、豆粕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的饲料化利用;三是农药、化肥投入控制问题,围绕节水、节肥、节药,建设标准化清洁化示范基地,实现项目区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7]。

项目建设本着“再利用、资源化、减量化”的循环经济理念,打造以肉兔产业为基础的现代农业循环经济新模式。

5.2 设计思路

根据甘肃省特色肉兔养殖的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项目承担单位现有养殖结构和种植结构,本项目以“生态种植-秸秆饲料化利用-肉兔养殖-养殖废弃物处理-有机肥还田”生态循环模式为主线,以“生态种植-秸秆肥料化利用-有机肥还田”模式为辅线,按照全消纳、零排放的目标,在甘肃省特色肉兔养殖形成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农副资源饲料化、种植基地标准化的生态循环农业典型,示范推广生态循环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推广绿色增产增效集成技术模式,推广节约型农业,积极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8]。

5.2.1 养殖粪便资源化利用模式

项目拟对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进行改造,干粪收集后集中处理生产有机肥,污水集中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至周边种植基地。根据养殖场现有的基础、配套种植面积等,本项目通过对畜禽粪便集中处理,用发酵罐发酵工艺生产有机肥等方式,形成“养殖区-排泄物(干粪)-有机肥厂-种植区”“养殖区-排泄物(污水)-种植区”的种养结合循环模式,实现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达标排放。

5.2.2 农副资源饲料化利用模式

兔是草食动物,兔饲料需要的精料较少,麦麸、豆饼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都可以饲喂。项目拟建设兔饲料加工生产线1条,设计年产饲料6万吨,可利用项目区种植基地的萝卜秧3.36万吨,大豆秸秆0.8万吨及麦麸、豆粕等农产品加工剩余物3.04万吨。兔饲料生产线建成后,在项目区形成“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兔饲料-兔养殖-生物有机肥-种植区”的肉兔养殖生态循环链条。

5.2.3 种养结合清洁化生产模式

在项目区拟建设蔬菜生产温室大棚1.33 hm2,围绕节水、节肥、节药,推广水肥一体化、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建设水肥一体化设施6.67 hm2以及其他配套设备设施。推广使用有机肥替代化肥、测土配方施肥、水肥一体化等技术,提高肥料利用率。同时,科学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物理、生物防治技术,开展区域农业污染源头治理。

5.3 设计的综合价值和社会效益

甘肃特色肉兔养殖在近年的发展中找准一条“路子”。立足规范化养殖场,积极签订合作协议。截至目前,养殖场已累计出栏肉兔11万只,销往四川、重庆市场,产品供不应求;打造一个“龙头”。以康大肉兔养殖场为中心,辐射全区五大区域,每个区域布设示范点1~3个,以点带面带动周边农户分散养殖,逐步建成专业化养殖村、养殖镇,形成一个龙头企业带动、全区布点联动发展的格局;拧成一股“合力”。陇南市武都区成立肉兔养殖工作专班,西海岸新区选派技术员蹲点协助,提供培训指导。各乡镇整合资源高效率建场布点,与康大建立合作关系,凝聚强大合力;做足一篇“文章”。2021年,肉兔产业已列入鲁甘东西协作“十四五”规划和西海岸帮扶的重点项目。目前,拟建设9个示范养殖点,新建标准化养殖点2个,改扩建7个已全面开工建设。建成后,将新增兔舍2 400 m2,改扩建6 500 m2,引进种兔8 900只,年出栏肉兔40万只,实现年产值3 400万元。以上可以看出,甘肃地区的特色肉兔养殖已经在探索中实现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9]。

5.3.1 社会效益

通过项目实施,构建生态循环农业模式,落实养分综合管理计划、生态循环农业建设指标体系等制度,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建设目标,能够有效促进种养有机结合,推动农业产业链延长和农业功能拓展,实现产业整体提档升级。通过项目建设,带动当地以肉兔养殖为重点的畜牧业发展;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使用,将带动当地蔬菜、枸杞等特色产品向绿色、有机高端方向发展,提升产品档次。项目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发展肉兔养殖、有机肥加工、饲料加工、蔬菜枸杞种植以及上下游产业,为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带动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2022年1月11日,位于甘肃省庆阳市西峰区什社乡新庄村的春野原养殖家庭农场内,工人正在喂养兔子。该家庭农场目前兔子存栏量达到1.6万只,同时带动周边10多户群众发展肉兔养殖产业。近年来,甘肃西峰通过“合作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的模式,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养殖业,并推动特色养殖产业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带动更多群众致富。

5.3.2 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通过畜禽养殖产生的粪便生产有机肥、农作物秸秆及农产品加工剩余物生产饲料以及建设标准化生产基地提高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种植比例等方式将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不仅直接减少企业处理废弃物的成本,而且变废为宝,项目建成后年生产有机肥5 000 t,饲料6万吨可带来直接经济效益。以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为原则,通过项目实施带动周边饲料原料基地的农药化肥减量施用、标准化清洁生产,生产成本下降10%~20%,饲料原料实现增值10%~15%;饲料原料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饲料原料优质品率达90%以上。同时,生态循环基地面积达到1万亩以上,农民收入增加10%以上。伊拉肉兔是法国种兔选育公司历经30多年培育而成的新品种,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优秀的肉兔配套系之一,具有生长速度快、饲料转化率高、繁殖性强、产仔效率高、无人畜共患病等特点,属低投资、小强度、快见效养殖项目,适宜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规模经营。目前,甘肃绿生源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已投资580万元,在平泉镇建成全封闭式兔舍3座,安装自动上料线36条,智能清粪系统12套,存栏伊拉肉兔3.5万只,年出栏12万只,净利润200多万元。今后,该县将紧紧围绕“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总体思路和模式,把肉兔养殖项目作为扶贫产业重点培育,由点到面,稳步推进,使肉兔产业发展成为群众快速增收的渠道之一。

5.3.3 生态效益

近年来,甘肃平泉地区将肉兔养殖作为助农增收的短平快项目,坚持集约式发展、产业化经营,以公司为引领,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带动,以农户家庭养殖为载体,通过带动贫困户抱团发展,不断发展壮大特色肉兔产业,着力打造平泉兔业小镇,逐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的肉兔养殖品牌。通过种养循环,可以减少畜牧业粪污污染,改善土壤结构。项目区域内小麦、玉米、大豆等传统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可减少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通过项目实施,项目区将构建起资源节约、生产清洁、废物循环利用、产品优质安全的生态循环农业发展路径和生态农业建设指标体系,有效控制化肥农药不合理使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95%以上,作物使用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达到40%以上,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零”增长,有效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6 结语

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在贯彻落实生态文明理念的同时,需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和方式践行到发展的全过程和全流域,实现畜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当然,我们在畜牧业中不仅需要挖掘当前的发展模型,还需要在未来的发展中再次不断融入环境保护协同发展,以此实现畜牧业的生态发展、绿色发展和文明发展。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牧畜禽
荣昌:做强畜牧品牌 建好国家畜牧科技城
当代党员(2022年9期)2022-05-20 16:24:34
映像畜牧业
中国畜牧业(2022年4期)2022-04-02 13:21:22
《现代畜牧兽医》杂志征订启事
畜禽夏季喂野菜 防病快长真不赖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菌株出马让畜禽污染物变废为宝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11-27 10:47:17
夏季养畜禽 驱蚊有妙招
今日农业(2021年10期)2021-11-27 09:45:24
武汉天种畜牧有限责任公司
猪业科学(2021年6期)2021-08-12 06:42:42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07-28 07:08:22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