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因与防治

2022-11-16 06:04:44朱富万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8期
关键词:狂犬病毒细小患病

朱富万

四川省自贡市大安区新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四川自贡 643000

母猪生产过程中,繁殖系统障碍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严重影响母猪的繁殖性能,通常会导致母猪出现流产、早产、木乃伊胎等,进而出现母猪产仔数下降,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降低。同时,部分母猪的繁殖障碍疾病由子宫的炎症反应引起,会导致后续发情以及配种工作的障碍,使得母猪被淘汰,缩短了母猪的使用年限,增加了生猪养殖的经济成本[1]。本文将对母猪饲养过程中导致繁殖障碍疾病出现的因素以及相关的防治措施进行介绍,以期为母猪的健康养殖以及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带来帮助。

1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病因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形成通常分为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种类型,其中非传染性疾病有少数是由于母猪的生殖系统器官疾病,例如生殖系统的发育畸形、幼稚病或者由于近亲繁殖导致的器官发育不全等。还有一部分是由于母猪饲养过程中营养物质供给不足所导致的营养物质缺乏症,例如常见的维生素、矿物质以及部分微量元素的缺乏症,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部分由于母猪饲料品质安全问题,例如饲料的发霉变质,饲料中的霉菌毒素对于母猪的繁殖系统具有非常严重的危害作用,导致母猪出现子宫炎症或者泌乳系统的疾病[2]。

传染性疾病是母猪繁殖障碍疾病中常见的类型,通常是由特定的病原菌所导致,现阶段已知的导致母猪繁殖系统出现障碍的传染性疾病包括猪细小病毒病、猪瘟病毒、猪伪狂犬疾病、猪繁殖呼吸综合征、猪流感、猪日本乙型脑炎以及猪水泡病毒等等。同时部分细菌性疾病,例如猪布氏杆菌感染、猪丹毒以及衣原体感染、钩端螺旋杆菌感染、附红细胞体疾病等均会造成母猪出现繁殖系统障碍,给母猪的繁殖性能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3]。

1.1 细小病毒感染

母猪养殖中细小病毒感染是导致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疾病中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因素,细小病毒属于细小病毒科,在电子显微镜下这种病毒呈现为多边形或者圆形,没有囊膜结构,病毒的直径在22 nm左右,病毒的遗传物质主要为DNA。细小病毒对温度、脂溶性试剂和蛋白酶等物质有较强的耐受能力,温度条件达到56 ℃维持48 h或者70 ℃维持2 h还具有良好的感染能力。研究发现细小病毒病原在-20~70 ℃的环境下可以存活1年以上。细小病毒对大部分消毒药剂敏感,使用0.5%浓度的漂白粉或者2%浓度的氢氧化钠均可以在短时间内杀灭细小病毒。母猪养殖中细小病毒的传播主要是依赖于消化道和生殖器官进行传播,母猪感染后还可以通过胎盘垂直传播给仔猪,导致仔猪的感染患病。细小病毒感染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动物接触过的污染物,啮齿类动物等均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健康生猪在感染细小病毒后可能存在很长时间的潜伏期,90 d内会出现100%患病的情况。妊娠母猪感染细小病毒后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在仔猪分娩后,母猪的乳汁中可以检测到细小病毒。实际养殖生产中发现生猪之间的交配过程也可以导致细小病毒的传播,容易感染患病的生猪在感染7 d左右即可以在血清中检测到相应的抗体。妊娠母猪在感染细小病毒后主要会导致死胎、木乃伊胎以及不孕不育的情况。母猪在妊娠阶段的前70天左右感染患病,大多数情况下会导致仔猪的死亡,而妊娠70 d后感染的母猪产下的仔猪可以存活,但是仔猪的机体健康状况出现显著下降的情况。

1.2 伪狂犬病毒感染

母猪养殖中出现伪狂犬病毒感染会导致病毒性传染性疾病,伪狂犬病毒不仅在生猪养殖中会出现,在其他常见的家畜和野生动物中也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母猪在感染患病后容易引起仔猪的患病,哺乳阶段的仔猪在出现患病后会导致脑脊髓炎和败血症疾病,患病情况严重的将导致仔猪死亡,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幼龄仔猪在患病后通常会呈现为突然发病,仔猪的体温显著升高,精神状态萎靡,而且还会伴随着呕吐和腹泻的症状。部分患病仔猪出现神经系统麻痹或者异常兴奋的症状。成年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通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疾病症状,呈现为隐性感染的状况。妊娠母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会出现流产、死胎或者产出弱仔的情况,显著降低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对患病猪进行解剖分析可以发现患病猪的扁桃体出现坏死,肾脏表面出现出血点,脾脏和肝脏的表面出现大量坏死灶的情况。

伪狂犬病毒对于环境的耐受能力较强,研究发现病毒在日常环境中可以存活1个月左右,从患病生猪中排出的伪狂犬病毒可以在适宜的条件下存活到下一年。母猪哺乳阶段感染患病后会在1周左右从乳汁中排放病毒,持续时间达到3~5 d左右。妊娠阶段的母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可以通过胎盘传染给仔猪。对伪狂犬病毒进行55~56 ℃温度的加热处理时,30~50 min即可以将病毒灭活,而且伪狂犬病毒对于紫外线敏感,普通阳光照射即可良好的杀毒。生猪养殖中伪狂犬病毒的传播主要依赖于呼吸道、生殖道、皮肤的伤口等,啮齿类动物可以携带生猪机体中的伪狂犬病毒,所以做好母猪养殖中的灭鼠工作对于避免母猪出现繁殖障碍疾病有非常关键的作用。母猪在感染伪狂犬病毒后主要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同时伴随着采食量下降,运动失调,情况严重的会导致母猪倒地抽搐,上吐下泻的症状。母猪感染伪狂犬病毒后出现空怀、返情的概率显著提高,妊娠母猪感染后出现流产、死胎的概率显著提高。妊娠后期的母猪感染后所产出的仔猪通常会出现呼吸急促、脑膜充血、水肿以及内脏器官病变的症状。对患病仔猪进行解剖可以发现水肿组织中出现大量泡沫状液体,仔猪的淋巴系统出现明显的肿大。

1.3 猪蓝耳病感染

母猪养殖中的蓝耳病主要是由于PRRS病毒感染所导致,是一种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妊娠母猪感染后将导致母猪出现死胎、早产、流产和产出木乃伊胎的情况,产出的活仔通常也会出现呼吸困难、生产性能低下、耳部发绀等症状,严重降低母猪的繁殖性能。PRRS病毒是一种具有囊膜结构的RNA病毒,在电子显微镜下呈现为球状结构,病毒的粒子直径在30 nm左右。母猪养殖中蓝耳病病原的传播可以通过患病猪的机体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传染,主要通过空气传播和接触传播进行感染。患病的妊娠母猪所分娩的仔猪、饲养管理用具、接触的啮齿类动物等均带有病原,都是疾病的传染媒介。患病猪会出现体温升高,采食量下降,双耳、腹部、外阴等处的皮肤出现青紫色病变。

2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防治措施

母猪繁殖系统障碍疾病的防治首先需要查明原因,通常母猪实际生产过程中,繁殖系统障碍的出现不是由单一因素造成,表现为有共同的症候群,通过详细的诊断措施了解母猪的患病情况后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手段才能有效的提高猪场母猪的生产性能。

母猪饲养过程中完善的免疫防治制度是保障母猪健康的基础,制定猪场母猪免疫防疫制度的时候需要秉承以下几点方针:①母猪的免疫接种工作重点在于后备母猪,在后备母猪配种前的1个月以及2周前需要分别进行免疫注射一次,在疫病流行区域的猪场,母猪每次分娩前均需要补充免疫一次;②对于母猪而言,猪细小病毒病疫苗注射工作应该在母猪配种前20~30天左右进行,以保障母猪产仔后母乳中含有较高水平的抗体,进而促进仔猪的健康状况。猪伪狂犬疾病的免疫治疗措施需要在母猪产前2~3周左右进行,同样可以保障母猪在产仔后母乳中含有较高水平的猪伪狂犬病毒抗体,促进仔猪的免疫抵抗能力;③对于不在疫情区域,母猪繁殖性能良好的猪场建议每年给母猪和种公猪进行免疫注射一次即可;④在猪日本乙型脑炎患病数量较多、发病情况严重的猪场,在蚊虫等出现的高发季节可以加强母猪乙型脑炎疫苗注射工作,例如每年的春末夏初季节进行疫苗的接种。猪瘟是影响母猪繁殖性能一种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猪瘟的胎盘感染需要受到广大生猪养殖户的重视,需要切除猪瘟病毒感染的母猪胎盘,抑制持续性感染的情况。

3 小结

母猪繁殖障碍疾病是阻碍母猪繁殖性能,降低猪场产仔数以及仔猪生产性能的关键因素,通过对猪场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准确治疗诊断,做好疾病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促进母猪健康,推动生猪养殖产业的科学发展。

猜你喜欢
狂犬病毒细小患病
为照顾患病家父请事假有何不可?
上海工运(2020年8期)2020-12-14 03:11:56
野生动物与人兽共患病
科学(2020年3期)2020-11-26 08:18:20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0
Kedrion公司和Kamada公司研发的Kedrab获美国FDA批准上市
狂犬病毒河南分离株G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13
“glifo”帮助患病儿童圆提笔之梦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14
犬细小病毒病(CPV)的诊断与治疗
狂犬病毒糖蛋白重组的新城疫病毒诱导人胃癌SGC细胞自噬
为善小 传播爱——乐善好施从细小处开始
海峡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0:46
一例猪伪狂犬病毒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