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兴斌
兴宁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兴宁 514500
养猪场寄生虫病问题比较常见,需要加以重视,及时预防和治疗,减少其对猪只生长的影响。
恶劣的环境容易滋生细菌和蚊虫,导致养殖场寄生虫病问题高发。在饲养过程中,由于忽视对内部环境卫生的管理,潮湿问题和粪便问题均会为寄生虫的生长提供便利,增加疾病感染的风险。猪圈场地损伤,容易导致猪只出现皮肤损伤,增加细菌感染和虫卵感染的风险。同时,外部环境差,杂草和水渍会成为害虫的传播源头。现实中,有饲养员为追求经济效益,采用一圈多养的方式进行饲养,无疑会降低内部生活环境的质量,养殖场猪只的排便量增加,寄生虫病发病和相关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概率上升。
为节省饲养成本,饲养员往往采用野外野生作物或厨余作为饲养的原料。野外作物容易依附虫卵,而猪潲的异味往往吸引蚊虫,对食物的消毒清理不当,会让猪只误食虫卵从而产生寄生虫病。饲养管理过程中忽视密封和干燥管理,容易出现潮湿的情况,增加与蚊虫接触的机会,容易导致食物出现变质,为蚊虫提供繁殖虫卵的机会[1]。
春秋两季是生猪寄生虫疾病的高发期,这主要是由于在这两个季节温度等条件适宜寄生虫生长繁殖。春季由于天气回暖,虫卵相继孵化成为幼虫,而在秋季很多动物开始进行繁殖,需要大量的营养消耗。因此在这两个季节,生猪寄生虫疾病发生概率较高。要实现对生猪寄生虫疾病防控效果的提高,首先就必须做好对虫卵和幼虫的杀灭工作,强化驱虫效果。一般情况下,仔猪由于抵抗力较弱,是寄生虫疾病侵袭的主要对象。因此,在仔猪出生后的30 d之内就要进行第一次驱虫。同时要制定专门的驱虫计划,基本上每个月就要进行驱虫工作。在驱虫药物选择上要注意依据实际发病情况选择合适的驱虫药物,选择原则首先要求驱虫药物不会对生猪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同时具有良好的驱虫效果。在驱虫以后需要对猪粪进行密切观察,以便评估驱虫效果。抗生素的驱虫药物要交替使用,防止出现耐药的情况。对出现寄生虫感染的猪只建立健康档案,对病情和治疗情况进行详细记录,监控治疗进程,有助于及时找到治疗的办法,提高寄生虫病治疗效率[2]。
环境卫生是导致寄生虫滋生的重要因素,通过加强对养殖场的整治,能够有效抑制和预防寄生虫的产生。一方面要重视养殖区的选址,远离工业区和生活区,能够有效降低环境污染,减少虫害的滋生。保持内部环境的通风透气,有效抑制细菌产生,干燥的环境可以降低寄生虫的繁殖率,从而起到预防虫害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外部环境的整治,定期清除养殖场外的杂草,做好灭虫灭鼠工作,避免寄生虫的蔓延。每天对养殖场进行消毒,清理的粪便要统一收集处理,消除寄生虫的繁殖温床是预防寄生虫病的关键所在。有条件的养殖场可以安装灭蚊灯等现代化的灭虫工具,以科学的手段进行灭虫,减少对消毒剂的依赖,有效提高灭虫效率。在养殖场建立隔离区,对患病的猪只及时进行隔离,既有利于治疗,又能避免传染性的寄生虫病发生。内部安装排气扇,能够加快空间的干燥,降低舍内环境的闷热温度[3]。
伤口是感染寄生虫病的常见途径,饲养员要重视养殖场内部的安全问题,对金属部件或水泥地面的破损及时处理,保证猪只皮肤完整,能够有效降低寄生虫病的出现。关注猪只的皮肤问题,对出现皮肤病或皮肤损伤的猪只进行隔离消毒,避免细菌感染和接触虫卵。养殖场要合理规划猪只饲养数量,防止猪只出现打架的情况。定期安排猪只进行户外运动,通过运动排汗可以增强猪只的身体抵抗能力,有效抑制疾病的发生。太阳紫外线能够杀灭皮肤上的细菌和虫卵,维护皮肤的健康。定期为猪只进行皮肤清洗,有助于清除依附在皮肤上的虫卵,同时要注意清洗的频率,避免过度保洁而降低猪只皮肤的抵抗力,增加其他皮肤病患病的风险。
饮食健康管理是预防寄生虫病产生的有效措施,注重饮食卫生问题,投喂经过严格消毒的猪饲料,防止寄生虫卵的混入,确保身体健康的安全。建立完善的饲料管理系统,在干燥密闭的环境中储存,对潮湿发霉的食物要及时清理,避免影响饮食安全。在喂食时,重视营养均衡,添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能够提升猪只的身体素质,增强抵抗能力,有助于猪只育肥和避免寄生虫病的产生。每天定期清理养殖场的猪槽,加强保洁。一日三餐的定时定量喂养,健康的饮食规律和作息环境,可以有效增强体质,以强健的体魄预防疾病的侵害[4]。
综上所述,猪只寄生虫病的预防与治疗,不要单纯局限在药物的预防与治疗上,需要加强饲养管理,采用科学的饲养模式,优化饲养环境,改善饮食状况,为猪只提供健康的生活空间,有助于减少寄生虫病及其他病害的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