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摄影/张海华
大家看到在草地上走来走去的珠颈斑鸠,会说:“瞧,野鸽子!”确实,现代的鸟类分类体系中,就专门有属于鸽形目的“鸠鸽科”,鸠与鸽是不分家的。珠颈斑鸠除了羽色单调一点,体态、习性、飞行姿势等均与家鸽无甚区别。
在宁波,属于鸠鸽科的鸟类,目前有确切记录的有4种:随处可见的珠颈斑鸠、不太常见的山斑鸠、偶尔可见的火斑鸠、极为罕见的红翅绿鸠。
在现代的意义上,说“野鸽为鸠”应该是没错的。
一对山斑鸠在表示亲热
但其实,在很久很久以前,“野鸽为鸠”这个说法并不准确。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鸠”字多次出现,其在每首诗中的确切含义曾让学者们颇伤脑筋: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雎鸠》)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之子于归,百两易之。(《召南·鹊巢》)
吁嗟鸠兮,无食桑葚。吁嗟女兮,无与士耽。(《卫风·氓》)鸤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曹风·鸤鸠》)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小雅·小宛》)
在这5首诗中,“雎鸠”与“鸤鸠”均为两字连用的词,各指一种鸟。对于“鸤鸠”,可以说是从古至今,几乎众口一词,大家普遍认为就是指布谷鸟,即大杜鹃——因为布谷鸟有“巢寄生”的习性,即会把卵产在别的鸟的巢中,所以说它“其子七兮”,且分别停栖在不同的树上。但“雎鸠”就复杂了,迄今仍热议不止:有的坚持传统观点,说雎鸠就是鱼鹰,即鹗;也有很多人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雎鸠应该是白胸苦恶鸟、东方大苇莺或大雁之类。
至于其他3首诗中单独出现的“鸠”又是指什么鸟,分歧也不小。有简单处理的,说它们都是指斑鸠,但这难以服众。比如,“维鹊有巢,维鸠居之”这句诗中的“鸠”所表现出来的侵占鹊巢的行为,实非斑鸠所能为。因此当代有人认为这里的“鸠”应该是指红脚隼(又名阿穆尔隼),因为红脚隼确实经常强占喜鹊的巢。
至于“吁嗟鸠兮,无食桑葚”与“宛彼鸣鸠,翰飞戾天”之“鸠”,则由于缺乏关于习性的描述,确实更难判断那是什么鸟。我也一度为此感到很困惑。直到偶尔在台湾散文大师、学者兼博物爱好者陈冠学的文章中见到这么一个观点,才觉得茅塞顿开:在周朝的时候,古人把鸟就叫做鸠。
我觉得这个说法颇有道理。据《左传·昭公十七年》所述,远古的少皞氏即位时,用鸟名来作为官名,其中包括所谓“五鸠”:“祝鸠氏,司徒也;雎鸠氏,司马也;鸤鸠氏,司空也;爽鸠氏,司寇也;鹘鸠氏,司事也。”由此可见,虽说在古时鸠不能囊括所有的鸟,但至少所包含的范围非常广。
《诗经》中提到的“鸠”,显然是指不同的鸟,它们在分类上差异甚大。因此,对于“吁嗟鸠兮”与“宛彼鸣鸠”之“鸠”,我们似乎只要直接将其理解为泛指的鸟即可,而不必强作解人。
红翅绿鸠(张可航手绘)
珠颈斑鸠
而到了现代,“鸠”似乎就只是指斑鸠了。
常有人问我:“我家窗台上有鸟儿来筑巢,不知是什么鸟?”我有时甚至不看照片,而直接问:“鸟是灰褐色的,还是黑色的?”若是灰褐色,即为珠颈斑鸠;若是黑色,则为乌鸫。这基本是不会错的,因为习惯在城市住宅的窗台上筑巢的,十之八九便是这两种鸟。
珠颈斑鸠是宁波最常见的留鸟之一,公园、小区、郊外,均容易见到。这种鸟非常好认,即其颈部为明显的黑底白点,好像缀满了粒粒珍珠,故名“珠颈”。由于习惯了和人类生活在一起,因此它们不甚惧人,在我所住的小区里,珠颈斑鸠经常会在离人只有三四米的地方漫步觅食。
春天的清晨,常能听到窗外传来轻柔悠长的“咕咕”声,这便是珠颈斑鸠在鸣叫。珠颈斑鸠雄鸟求偶时很有趣,它常会倾斜着身体,蓬松着羽毛,绕着或跟着雌鸟作献媚状。它们通常在春天及初夏繁殖,一年繁殖往往不止一窝,我所了解到最晚的珠颈斑鸠繁殖,其雏鸟在12月初才破壳。它们的巢相当粗糙,跟喜鹊一样,亲鸟捡一些树枝随便搭建一下即可。
我所觉得奇怪的是,在宁波,除了珠颈斑鸠,似乎其他斑鸠都不常见。山斑鸠只比珠颈斑鸠略大一点,在有些地方是很容易见到,但在本地我却所见甚少。山斑鸠的颈部,没有星星点点的白点,而是黑白相间的条纹,背部则多棕红色。
火斑鸠则更为少见,我曾于4月在海边的开阔地上见过数只,它们属于迁徙路过的鸟。火斑鸠的体形明显比珠颈斑鸠小巧,雄鸟全身羽色较红,雌鸟则比较暗淡。火斑鸠的颈部与珠颈斑鸠、山斑鸠又不同,是一条黑色的半领环。
至于红翅绿鸠,则是在整个浙江均罕见的鸟儿,也是本地有过记录的最漂亮的“野鸽子”。其整体羽色的基调为黄绿色,但翅膀上为泛紫的暗红。据我所知,红翅绿鸠在宁波很可能只有一两次的影像记录,可惜我还无缘见到。说来神奇,这种鸟第一次在宁波被拍到,居然是一名普通的摄影爱好者在月湖公园的树上拍到的,时间也是在春季。显然,这只红翅绿鸠也是迁徙途经宁波市区的匆匆过客。等我们闻讯去月湖寻找时,它早已不见了踪影。
鸠鸽科鸟类以果实、种子及浆果为主食。身体结构紧凑,嘴形粗短。以细小树枝营平台型巢,卵白色。重复发出悦耳的咕咕声,飞行时发出鸠鸽特有的扑翼声。
珠颈斑鸠 中等体形型(30厘米)的粉褐色斑鸠。尾略显长,外侧尾羽前端的白色甚宽,飞羽较体羽色深。明显特征为颈侧满是白点的黑色块斑。受干扰后缓缓振翅,贴地而飞。
山斑鸠 中等体形(32厘米)的偏粉色斑鸠。与珠颈斑鸠区别在于颈侧有带明显黑白色条纹的块状斑。上体的深色扇贝斑纹体羽羽缘棕色,下体多偏粉色,脚红色。
火斑鸠 体小(23厘米)的酒红色斑鸠。特征为颈部的黑色半领圈前端白色。雄鸟头部偏灰,下体偏粉,翼覆羽棕黄。雌鸟色较浅且暗,头暗棕色,体羽红色较少。习性:在地面急切地边走边找食物。
红翅绿鸠 中等体形(33厘米)的绿鸠。特征为腹部近白色。腹部两侧及尾下覆羽具灰斑。雄鸟翼覆羽绛紫色,上背偏灰,头顶橘黄。雌鸟以绿色为主。眼周裸皮偏蓝。群栖于果树。飞行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