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与要点

2022-11-15 09:25:56何国强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2期
关键词:公共场所监督管理隐患

何国强

(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四川乐山 614000)

0.引言

公共场所的位置一般在城市的中心地带,象征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实力和城市文化的名片,因此大型公共场所人员流动量较大,内部结构装饰较为复杂,占地面积也较为广阔,一旦发生火灾等消防险情,抢救起来较为困难。有关部门和机构的施救工作拥有较大的压力和难度,稍有不慎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因此一定要提前做好消防监督工作,找到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进行预防和检查,对每一个可能发生隐患和火灾的细节都不能忽视,才能把火灾发生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目前我国大型公共场所消防管理制度建设已经趋向于完善,但是仍然有一些问题需要指出。

1.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难点之所在

当前我国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些问题也是监管过程中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消防监督人员缺乏专业素质,人手配备不足。在当前的背景条件之下,我国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需要进一步强化,如今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增长,公共场所的人流量加大,监管人员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和社会价值,在实际操作时很多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公共场所不太可能发生大型火灾事故,即便发生火灾也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正是在这种侥幸心理之下就为火灾的隐患埋下了祸根。同时很多公共场所的管理人员和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素质与人文素养,纪律性和组织性也较差,缺乏对消防安全知识的基础性了解,遇到火灾无法使用正确的灭火设备和器材进行灭火救援,这种情况就导致真正遇到危险时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是常有的事情。公共场所为了提高自身的经营效益,没有经过消防部门许可存在着擅自营业的情况,这一现象在全国多个省市地区多有存在,给消防安全隐患埋下了伏笔,也会导致后期的消防监督工作难以为继,增加了管理的难度和压力[1]。

具体而言,首先某一部分商业经营人员在经营的过程中使用个人物资挤占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如果发生火灾隐患,人员拥堵,无法从消防通道逃生,不利于消防工作救援的顺利展开;其次,某部分商场消防管理存在着严重违建的情况,消防车即便到达地点也无法及时赶到救援的位置,导致火情蔓延,造成更大的损失;除此之外,消防设备相关参数和规格不符合使用的标准,尤其是某些大型的商圈,公共场所应急照明灯和紧急疏散指示标志装配不合格,消火栓和灭火器年久失修,没有阶段性进行检测,无法正常使用,还有一些消防设施长久没有更换,过于老旧,这些对于公共场所的消防管理来说都是巨大的危险。

(2)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在操作时做不到位,存在着落实不彻底的现象。对于大多数公共商业场所来说,实际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偏向于自身的牟利,而没有意识到公共场所秩序维持和消防管理的重要价值,在消防设备和消防监督的相关工作中没有投入正常的资金保障,导致具体工作在操作时经常由于资金困难无法落实到位,在制度建设上也不健全、不完善。部分管理工作者思想意识上存在误区,消防监督人员没有从整体的角度全面了解整体建筑物的布局,也没有阶段性地检查消防设备的配备情况,发生火灾无法进行人员疏散和救援工作,导致危险的覆盖面积增大[2]。

(3)公共场所本身就存在火灾隐患。公共场所意味着人员一定较为密集,除了人为和设备的因素之外,公共场所天然就存在的火灾隐患属性也不容忽视。具体而言,首先大型公共场所的整体建设情况不容乐观,在装修材料和装修布局方面存在一定缺陷,过度追求吸引人眼球或者装修风格,一味地追求豪华,实际装修的时候采用了大量的木制品、纤维品,这些建筑材料很多都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会快速蔓延,实际燃烧时还会发生有毒气体的泄露,这对于消防工作来说产生了巨大的威胁。其次,大型公共场所对于电气设备的安装缺乏严谨程度,给电气设备的管理和运行造成了隐患。大型公共场所面积较大,因此电气设备的功率和瓦数都比较大,比如空调必须要覆盖到全商场内部的供暖或制冷,一天12h连续不间断地运行,容易导致电气超负荷负载,尤其是在天气较为炎热的夏季,由于电线老化或者电火花产生的火灾问题频繁发生,有些电气设备在着火之后还存在向外放电的问题,比如变压器或者充油设备一旦遇到明火就容易出现爆炸现象,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3]。

2.公共场所消防监督管理的要点与建议

2.1 纠正思想问题,提高消防安全监督意识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若要全面提高公共场所的消防监督实效性,就必须要加强对工作人员思想问题的纠正和引导,对于消防监督管理人员来说要提高安全意识,实际操作和工作的过程中要保障各项工作按规矩落成,严格按照规范展开操作,端正工作态度,切实保障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此外还要加强对消防监督管理人员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每一位在岗的消防监督人员都必须具有专业技能,接受过专业的岗位培训,作为管理单位来说,要定期举办消防演练或者消防知识的培训与宣讲,不断提高在岗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安全意识,在实际培训开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理论的教育,让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充分了解该商场的布置结构以及消防常识,健全知识体系,补充知识方面的储备不足。另外一方面,培训的过程还要加强实践性操作,引入实际专业培训,比如展开法律培训和电气技能的教育,让所有的消防监督管理工作者都能够把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运用,在实际商场的消防监督工作之中具体操作时才能更加得心应手,举一反三。此外,当前的消防监督管理人员还要加强对消防设备的阶段性检查,确保其能够正常的发挥作用。火灾一旦发生,消防设备的运用情况会对最终的施救结果造成很大的影响,要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建筑物的整体结构来确定消防设备的布置位置和布置数量,对于细节问题一定要予以优化和重视,杜绝任何消防死角的存在。除此之外,通过消防演练和培训等形式让消防监督管理人员全面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和安全防范的能力,确保消防监督人员提高自身工作的警觉性,让消防监督工作能够顺利进行,有秩序展开[4]。

2.2 建立健全消防监督管理制度

公共场所尤其是大型公共场所若要提高消防监督的实际效果,就必须要加强制度保障,让办事流程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和精简,才能起到提高办事效率和监管效果的作用,这也是整体消防监督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具体而言,有关部门要结合国家规定以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出台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细则,制定出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切实可操作的消防安全监管制度,明确岗位职责,每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都要明确自己的责任所在,不能玩忽职守,也不能徇私舞弊,尽职尽责才能保障消防安全监督工作顺利落实,提高监督水平,使消防监督的各项操作和行为都是规范化的。实际工作时,也可以利用大型公共场所的先天优势做好理论宣传工作,让来宾和客人了解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工作监督人员来说,要切实把每一项工作任务落实在个人身上,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如果出现了违规操作造成了严重后果则要及时对该责任人进行追责,防止消防监督制度成为一纸空文,只有相关制度被严格地贯彻和落实,才能全面提高消防监督管理的水准和层次。

2.3 强化消防监督,杜绝消防死角

消防监管工作必须要切实落实到位,不能放过可能存在消防隐患的任何一个细节。我国公共场所和大型商圈之中,需要加强对岗位细节工作的高度重视,对于内部结构装修所采用的建材要尤其关注,很多建材容易存在易燃易爆的危险,同时燃烧起来会散发有毒气体,这部分工作需要在设计的初期予以解决。在商场装潢的初期阶段,要结合专业消防人士的建议做好装修材料的选择工作,提高建筑原材料的防火等级和耐火系数,除了内部的装修之外还要加强对建筑物墙体的装饰工作,采用新型防火材料取代传统的易燃易爆材料,发生火灾也不会迅速蔓延。新型建材很多都具有天然的阻隔性,一旦发生火灾火势不会快速扩展,能够得到良好的控制。此外商场设计和装修的阶段要邀请消防监管人员全程参与全程督导,让消防材料的选择和具体装修步骤符合要求落实到位,从细节之处和源头之处把消防火灾的隐患问题杜绝在摇篮之中。与此同时,还要关注对公共场所电气设备的安装过程,在安装电气设备和铺设电气管道时,消防监管人员也要做好全程的技术交底和指导工作,确保电气设备的安装能够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和相关行业的参数规定,严禁三无电气设备和不符合要求的电气设备进驻商场,选择一些具有合格资质的高质量电气设备予以安装。安装过程还要注意位置的选择,不要太过于靠近厨房、炉灶等明火使用的区域,在电气电路安装完毕之后,消防监管人员还要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仔细检查,做好竣工验收工作,把消防安全管理加入竣工验收的标准和条例之中,对有关设备加强定期维护和检修。公共场所和大型商圈的建设,少不了多元化电器设备的支持,这些设备虽然方便了往来顾客的生活和购物,但是电气设备的安全消防隐患却不容忽视,不能心存侥幸,麻痹大意,切实做好消防监督保障工作才能防微杜渐,防止火灾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经济损失。

2.4 展开外部消防监督,加大资金投入

公共场所的消防安全监管,需要发挥外部监督的强制力量,消防部门要负起责任,对辖区之内的公共场所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大型商圈要加强消防安全方面的监管和重视程度,从源头上杜绝消防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公共场所开始营业之前一定要通过消防部门的验收,做出批准之后方可运营,如果不遵守相关规定,有关责任人需要接受处罚,如果公共场所之内的某些装修细节或设计情况经过检查通不过消防验收,必须要责令整改,在限期之内达到标准的要求,否则要重新装修,不予开业。只有加强外部监督力度,才能从硬性保障上提升消防监管的实效性,除了外部监督还要加强对资金的投入,公共场所是火灾发生频率较高、火灾发生危害面积较大的区域,因此一定要加强全社会的关注和重视,防患于未然。公共场所有关管理单位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支持,不要想着在消防管理方面节约成本,否则会得不偿失,一定要准备足够合规的消防灭火设备,安放在合适的位置,引进信息化、智能化的消防预警系统和工具,比如火灾报警铃、智能防火技术,这些技术的投入和资金的注入都能够为消防安全隐患的管理提供物质保障。

3.结语

针对我国公共场所消防监督方面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予以针对性的发掘,找到消防监督工作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重点,抓住要点部分,解决主要矛盾,纠正意识和思想问题,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强化消防监督,防止消防死角的出现。此外,还要提升外部监督的力量,加大资金的投入,提高公共场所消防安全保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公共场所监督管理隐患
隐患随手拍
隐患随手拍
互联网安全隐患知多少?
大众科学(2022年8期)2022-08-26 08:58:38
隐患随手拍
探讨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工作
活力(2019年15期)2019-09-25 07:21:26
加强粮食流通监督管理的思考与探讨
带头增强“四种意识”推动监督管理常态化
中国盐业(2018年13期)2018-10-26 01:12:48
公共场所 不能乱来
中国卫生(2016年10期)2016-11-13 01:07:46
某区放射卫生防护监督管理的做法及建议
支持公共场所禁烟为自己为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