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

2022-11-15 09:25:56马敏孟雪猛
中国科技纵横 2022年12期
关键词:分布式配电网电源

马敏 孟雪猛

(北京石大东方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山东东营 257000)

0.引言

近些年的发展过程中,在能源不断枯竭以及环境保护压力不断提升的背景下,微电网由于其自身因地制宜性、能够应用新能源、成本较低、污染相对较小,且运行模式高度灵活等诸多特点,在当前世界电气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关注。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持续增加,而智能电网已经成为当前应对气候恶化的重要对策。借助智能电网建设的国家相关政策,微电网与主动电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其工程的建设受到了广泛的重视,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已经逐步的对各类能够对物联网、智能电网以及相关储能技术作为实际支撑的新能源微电网示范工程予以构建。微电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会将分布性的多种分布式电源进行有效的整合及优化,之后集中单点接入,主动电网将显著增加配电网以及用户的能量互动性。同时,使得信息互动性得以增加。文章对微电网在实际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进行详细分析,希望能够为我国的微电网技术提供一定程度的参考[1-3]。

1.对微电网相关概念进行分析

1.1 对概念进行分析

在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均开始对微电网进行研究。每一个国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对微电网具有的定义也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我国微电网研究人员在实际研究中,与我国的实际情况进行有机结合,对微电网进行如下定义。电网的实际建设中,主要是指对该地区内分布式电源以及传统发电进行合理的分配,并且会对周边运行电能供给属于特殊性的电网,与传统的电网进行比较,微电网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拥有独立运行的重要特征。

1.2 对微电网在主动配电网中其接入的构造进行详细的分析

通过构建较为独立且具有高度完整性的微电网接入结构,技术人员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更为灵活的对网络拓扑结构进行应用,由此对实际的主动配电网进行管理,使得主动配电网在开展电力传输过程中,具有的额外能量消耗得到大幅度地降低。微电网其接入后,在具体构建过程中,也能够对两者进行并行使用,需要在开展微电网以及主动电网连接过程中,选取相关节点开展有效的连接。就一般而言,主动配电网在建设过程中,在对微电网域接触接入时,构造具有一定程度的特殊性,需要将两组配电网开展紧密连接,同时需要对各个类型种类的储能装置以及电网开展调控[4]。

2.对微电网的实际特点进行分析

2.1 具备融合分布发电的相关特征

微电网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对发电负荷进行更加高效的控制,能够使得分布式电源开展更为优质的控制及融合,使其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使能源吸收率大幅度的提升,由此使得电网分布式发电电源对于电网系统的影响能够得以降低,以此使发电效率得以提升,进一步降低电能的实际损耗

2.2 具备独立运行的相关特征

微电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可将其后看作为独立的个体,具有独立运行的特点,在并网运行的实际背景下,其负荷既可以在微电网中取电能,同时也能够在主电网中对电能进行获取,而主电网如若存在故障,比如,当输电线路出现一定问题时,当其无法对电能进行正常运输的背景之下,微电网能够在并不对主电网运行产生影响的情形之下进行自行断开,并且防止存在故障予以产生。

2.3 拥有储存电能的相关特点

电能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属于能源在构建过程当中具备一定程度的可储存性,但在传统电网系统的构建过程中,电能其自身具有的储存难度相对较大,而在微电网技术的进一步发展过程中,生产生活中具有的电能需求不断的产生变化,传统分布式电网在实际构建过程中,已经无法对现代人对于能源的需求予以充分的满足。

3.分析微电网技术应用于主动电网中所产生的效益

3.1 使分布式能源的利用率得以提升

微电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依照分布式电源的实际特点开展具体的整合工作,合理的对相关的建设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微电网技术在应用过程,能够进一步的调节配电网具有的功率以及双向流动的方向,能够以柔性的方式对分布式能源予以消纳,微电网在构建过程中会对分布式进行调解,确保电力资源在应用中的实际效率。微电网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确保能源的利用率大幅度的提升[5]。

3.2 使主动配电网的损耗得以降低

应用微电网技术以及分布式电源,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能源输送过程中出现的能源损耗大幅度降低,配电网在建设过程中,无源网络在分布式电源以及实际负荷的背景下,能够转换为直流混合的有源网络,而针对实际配电网潮流分布能够进行更加高质量的优化。如果电源分布的科学性较低,将有可能使实际配电网潮流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很难对损耗开展有效地控制。因此,需要进一步的合理的对分布式电源以及实际的储能设备进行综合性的控制,对其实际的运用模式进行有效改善。

3.3 提升主动配电网在构建中的可靠性

就通常情况而言,配电网其可靠性在一定程度上会取决于分布式电源其并网所具备的运行状态,微电网以及主动配电网协同运行,在开展过程当中能够使供电质量得以提升,如若运行过程当中存在系统故障,则在一定程度上可将其进一步转变为独立运行的相关状态,由此使分布式电源在构建过程当中能够获得相对稳定的连续性供电,对电力电子固定开关进行调整,也能够进一步使配电网的网络达成转移负荷的实际效果。由此,能够共享供电功率等诸多信息。

3.4 使主动配电网的运作管理难度大幅度地降低

多数分布式电源在构建过程中,其可控性均相对不足。因此,为了使得微电网运作的协调性得到有效保障,需要进一步的对协调供电工作进行有效的开展,针对正常供电的实际用户可以进一步的选取经济用电等诸多问题,致使配电网运营管理者无法得到有效推进,而配电网的掌控,在技术在应用过程当中能够充分地对分布式电源以及用户进行合理的调整,进一步减少主动配电网对分布式电源以及用户具备的控制难度,使电网的稳定运作得到保障。

4.对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策略进行分析

4.1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结构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分析

当前主动配电网技术在国际范围内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国际电网会议在实际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对主动配电网的含义予以明确,确定了需要应用拓扑结构,对主动配电网进行综合性的管理。就通常而言,针对分布式能源进行有效的管控,近年来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相继对主动配电网的示范工程进行有效的开展,对于实际的主动配电网以及分布式电源的推广应用而言,起到了较为积极的作用。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就通常而言,会应用大电网对其进行有效的支撑应用,主动配电网以及多个微电网构建较为运作系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缓分布式电源对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使系统在运作过程中具有的稳定性大幅度的提升,系统内部在建设过程中能够具备个性化的电源模式,而其实际的联络线以及微电网在构建过程中,能够形成相互关联的现实状态,多个微电网在具体联络线的具体衔接之下能够形成互动的特征,并且能够使供电所具备的可靠性得以大幅度的提高。

4.2 微电网技术在主动配电网规划设计中进行综合性的应用

随着当前信息技术进一步的发展,传统的配电网在具体的设计规划过程中已经无法对微电网技术应用的相关需求予以有效的满足。需要进一步对分布式电源在实际配电网设计过程中应用的契合性进行有效的分析,需要更加积极地对微电网技术进行合理的应用,对主动配电网进行有效的设计,应用微电网技术来对其实际的设计效果进行改善,在主动配电网的具体运作过程中,有源网络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产生继电保护以及实际电压调整等诸多现象,为了能够更加高效地对现象对实际系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有效地消除。需要更为灵活的对主动配电网进行设计,将实际的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网开展综合性的衔接设计。通过此模式,能够使分布式电源以及微电网的优势得以发挥,同时也能够将主动配电网以及实际微电网结构开展更为合理的设计,由系统运行的需求作为实际发展的基础,针对实际的设计方案以及设计指标开展综合性的改善,当时因为电源接入至主动配电网的系统之内需要设计人员更加长久的。进行效益分析,并且进行短期规划,综合对。模型建立以及储能配套等诸多问题进行分析,更为有效地对经济效益以及环境效益进行把控,从而使客户的满意度得到有效地提升。

微电网形式在实际主动配电网规划中,进一步地加入分布式的电源以及好具体的设计指标,将介入点进一步的归入至实际的主动配电网的微电网之内,分布式电源在构建过程中,会存在数量相对较大的特点,由此对的充电站也会有一定程度的数量需求,其功率波动相对较高,并且会具备随机性较强以及可控性相对较低等诸多负面特征。在具体设计规划工作开展过程中,需要充分的与实际情况进行有效地结合,将发电预测以及负荷预测与实际的电力机制调节等诸多内容,构入到配电网规划的范围之内,在进行设计规划的过程中,对微电网以及主动配电网之间储能装置,以及分布式电源构建过程中出现的功率转换,构建更加高质量且可靠的功率调整方案,通过此种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微电网及应用的效果得到不断的优化,进一步对主动配电网的结构设计进行综合性的改善,当微电网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介入至实际主动配电网之后,会充会进一步产生具有互动特征的综合性系统,并且实际的电压分布在构建过程中,会存在着多层次的特性。通过对各类应急措施进行设计,使得微电网的抵御能力得以大幅度的提升。

4.3 对微电网技术应用于主动配电网控方案控制中的方式进行分析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诸多微电网在实际主动配电网的构建过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由此使得微电网的分布式特征得以凸显,对主动配电网结构也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网络的渗透率得以提升。在部分区域的背景之下,微电网群能够更加快速稳定地运作,使得电能供应获得更为优质的条件,对于实际系统控制角度主要应用分布式控制以及集中式控制等诸多部分,以微电网群作为实际构建的基础,使得主动配电网在构建过程中能够以更为安全稳定的技术路线进行发展。对于集中式的控制而言,微电网的构建过程中,信息资源就通常而言会,有主动配电网的中心进行有效地控制,依照当前现有的数据对实际的可靠发电形式进行设定,并且对微电网的能量输出进行综合性的管控。其自身在一定程度上拥有相对较高的控制权,应用更加灵活多样的方法,强化微电网集群的综合调控能力。在此过程中,需要充分的关注运算量以及通信流量,同样对系统控制中心拥有相对较高的要求。因此,需要使得系统的兼容性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分布式控制工作开展过程中,微电网群就一般而言会应用主动配电网,进行更为灵活的调控,其调控过程并不依赖微电网提供的各项数据,需要进一步通过微电网群能够做到更为灵活的控制调控工作,能够更加有效地使系统的运作效率得以提升,对用户对实际主配电网系统存在的各类运行需求进行有效的满足。

5.结语

依照当前的实际现状可以发现,在对微电网技术的应用过程中,将其应用于实际主动配电网之内有着高度的必要性。我国电网结构以及实际的电网建设工作得到了综合性的发展,分布式电源在运营过程中,具有的普遍性大幅度的提升。传统的大电网在构建过程中很难更加高质量地整合分布式的电源,由此微电网在构建过程中将其加入,能够使配电网运行具备的稳定性大幅度的提升,对于主动配电网的建设及发展也会起到较为积极的作用。在设计过程中对内容进行分析,同时在具体的主动配电网方案控制过程中将技术进行应用。此外,需要进一步地开拓相关的应用范围,从诸多角度保证实际的应用效果得到不断的优化。希望在技术人员的努力探索下,主动配电网在应用中能够充分的应用微电网技术。

猜你喜欢
分布式配电网电源
Cool Invention炫酷发明
配电网自动化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分布式光伏热钱汹涌
能源(2017年10期)2017-12-20 05:54:07
分布式光伏:爆发还是徘徊
能源(2017年5期)2017-07-06 09:25:54
基于IEC61850的配电网数据传输保护机制
电测与仪表(2016年5期)2016-04-22 01:14:14
哪一款移动电源充电更多?更快?
消费者报道(2016年3期)2016-02-28 19:07:38
阳光电源
风能(2016年12期)2016-02-25 08:46:10
配电网不止一步的跨越
河南电力(2016年5期)2016-02-06 02:11:24
基于DDS的分布式三维协同仿真研究
雷达与对抗(2015年3期)2015-12-09 02:38:50
基于CIM的配电网线损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