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晶
在新媒介技术的发展带动下,电视媒体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要求从业人员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和较强的综合能力,积极适应多元化的媒介环境,为大众呈现出更为优质的电视节目。电视艺术编导从事着在现实生活中选取有价值的题材进行策划、采访、制定拍摄提纲、组织拍摄、编辑制作、把关检查作品的系统性创作活动,更应当注重基本职业素养的提升,确保电视节目的艺术性和真实性,呈现出大众认可的作品。
电视艺术编导的工作范围相对较广,涉及栏目制作的各个环节,负责制作与导演电视节目,掌控从主题设计到节目播出等整个过程。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素养与专业知识技能水平,直接影响电视节目质量。
增强其文化底蕴的意义,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素养水平,对观众审美感受与节目文化价值的影响较大,直接关乎节目的价值体现。
二是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素养水平提升,能够确保节目更贴近基层和群众。
在融媒体时代下,媒体行业的竞争愈演愈烈。必须加强对人才的培养,开展素养教育,不断提高其文化素养,确保其能够得心应手地开展岗位工作,摈弃传统的工作观念,积极适应新的工作环境与新要求。但从业者的素质教育进程明显滞后于媒介产业的发展速度,导致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底蕴参差不齐,在电视节目编排工作中,常有人为提高收视率而忽视节目历史底蕴和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呈现,导致电视节目质量较低。甚至存在为了吸引受众眼球而刻意炒作话题的现象,这些做法不仅会降低媒体的权威性与严肃性,不利于大众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正确引导,更会扰乱市场与行业秩序和风气。我国当前的艺术编导队伍文化底蕴现状并不乐观。提升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底蕴,也成为推动文化产业与传媒行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由此可见,电视艺术编导的文化底蕴水平不仅决定着电视行业的发展,也关乎国家的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对艺术编导的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电视艺术编导应具备的综合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是创新能力。电视行业发展需本着传承传统与创新发展兼顾的原则,尤其是电视艺术编导工作人员既要保持传统优势,又要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提升,积极拓展节目制作思路,带动节目收视率的提升。电视艺术编导需加强对市场环境及动向的掌握,制作出满足受众需求的电视节目。加强对电视节目录制细节的把控,提高节目内容的新鲜感,高度契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传播正能量,实现电视节目教育受众、引导受众和服务受众等作用价值的充分发挥。电视艺术编导需多维度拓展节目发展路径,注意与团队成员的协作,制作出精良的节目。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从而带给观众别致的观看体验。电视艺术编导需重视受众反馈意见与社会反响,加强对电视节目制作经验的总结,本着引进来的原则,多借鉴其他节目制作的优秀经验和先进做法,对节目进行合理整改。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都应当注重节目呈现与表达方式的创新。
二是新闻敏感度。电视艺术编导需主动拉近节目与受众的关系,寻找受众感兴趣的话题。这就要求电视艺术编导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从多个视角分析社会热门事件,挖掘新闻事件的本质,帮助受众掌握事件原委,使大众产生情感的共鸣。为确保节目内容的真实性,需核实新闻素材的真实性,保持新闻呈现的客观性与完整性,避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和麻烦。通过增强新闻敏感性,及时掌握最新资讯,寻找贴近生活的新闻亮点,深化节目内涵的同时,切实打动受众。电视节目传播需本着为观众负责的原则,要求编导积极履行媒体的社会责任,向观众呈现出真实完整、价值观积极向上的节目内容,切实发挥节目传播的社会价值。电视编导增强新闻敏感性,可以从多角度解读节目内容,启发观众思考,从而加深观众对节目的印象。比如,为了帮助观众直观了解最新出台的支持实体经济、稳定市场预期的金融举措,电视编导可深入市场展开调研,了解平台商户和消费者最关心的问题,带着问题去采访人民银行、某研究院智库中心等业内专家,逐条解读,提供最权威的指导意见,避免大众误读、产生理解偏差。
电视编导应具备的文化修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①理论修养。电视节目的受众文化水平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导致对节目制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新时期的电视艺术编导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将各学科领域的知识与节目有机整合,使节目内涵得以增强。电视艺术编导在电视节目录制中,需把控好流程,注意工作的各种细节,切实打造满足受众需求的精品节目。电视艺术编导人员需加强节目与群众的密切联系,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储备,增强自身文化修养。电视节目制作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在节目中传播更多知识,也可强化节目对受众的教育作用,间接带动受众知识水平的提升。因此,电视艺术编导在节目制作过程中,需注重自身专业优势的发挥,将质量意识贯穿节目制作全程。
②思想修养。电视节目的录制过程复杂烦琐,涉及多个工作环节与多个部门的员工。电视艺术编导要想做到科学统筹规划节目,需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品质,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及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协调好各个岗位人员的工作,使节目制作工作有序展开。尤其是在节目内容质量方面,需遵守新闻工作者的原则,保障信息的真实性,不能为博取眼球关注而胡编乱造,要充分意识到不良思想和不规范职业行为对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电视艺术编导需认识到自己制作的节目是宣传教育的重要载体,只有坚持党的领导,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带动受众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电视编导要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积极传播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主流思想观念,强化自身的使命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身心投入到编导工作中来,认真做好每一期电视节目,全心全意为国家与社会发展作贡献。
③审美修养。电视节目制作需符合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满足大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因此,对电视艺术编导审美修养的要求较高。电视艺术编导人员应提升自身审美修养水平与现场统筹能力,确保节目的可观赏性。
新媒体时代受众审美趣味发生了一些变化,一定程度上表现为对视觉感性的偏执追求,这种视觉体验清晰地将世界显现为图像,却模糊了人们理性的深层审美体验。一些新媒体平台正是利用了受众的这种审美趣味和求同心理,依托人工智能抓取和大数据分析,记录和分析用户的兴趣爱好、浏览记录等,将非法抓取、剪拼改编的惊悚、恶搞等低俗信息提供给用户,从而取悦受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电视艺术编导对美要有更高的追求,以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
电视艺术编导人员审美修养的提高,离不开对生活的深入理解和感悟。电视艺术编导要多观察生活细节,挖掘与感受生活中的美,带着对美的感悟去制作节目,切忌偷懒,照搬以前的内容,唱“四季歌”,枯燥乏味、老生常谈的内容会使观众感到视觉疲劳,产生抵触情绪。
④工匠精神。作为媒体工作人员需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积极转变自身的思想观念和角色定位,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用工匠精神去打磨节目。所谓工匠精神,就是要精于此道,以此为生,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始终存敬畏之心。对本职工作的热爱要求电视编导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工作,认真、勤恳、按时、按质、按量地把手上的工作做好。“负责有三种境界,即认真负责、高度负责、极端负责,极端负责是最高境界和最高标准,就是要以最高的责任感和最强的责任心去做好工作,负责到极致。”总想“四两拨千斤”,凡事搞变通、图省劲,是不符合工匠精神的。做节目,首先是门手艺。媒体融合的大潮下,“手艺化”趋势更加明显。手艺人的祖训就是“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手艺人最大的忌讳就是不靠谱、活太粗。
电视艺术编导在电视节目制作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责任较大,需协调、调度现场工作人员,制作出精良的电视节目。电视艺术编导需合理选取素材,带给受众节目观看的新鲜感。电视艺术编导要根据节目制作的需要,调动各岗位人员力量,发挥部门间的优势协同效应,达到理想的电视节目制作效果。其需要运用工匠精神,加强对电视节目制作细节的把控,做到精益求精,迎合大众的审美标准,从而带动节目收视率的提升。
媒体行业处于转型发展的重要阶段,电视艺术编导传统思想观念与工作模式的不适用性特征逐渐突显,需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积极学习与运用前沿的专业知识技能,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体系,强化自身的理论实践综合能力,对电视节目生命力与艺术性等含义进行全面的解读,预测行业的发展趋势,评估节目的整体效果,实现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和触类旁通。电视艺术编导唯有学习前沿的知识技能,才能利用前卫的眼光与先进的手法去审核及制作电视节目,逐步突显出电视节目内容的艺术性与前瞻性和完整性,推动媒体行业的稳中求进发展。放大电视节目的审美特征,包括时代性与系统性等特征,才能让观众对节目始终保持较高的观看热情,提高观众对节目的黏度,更利于推动电视节目的长远发展。任何电视节目的制作,都不能完全照搬照用传统,需充分学习与了解电视节目在新时期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的节目内容制作与呈现方式,利用全新的角度解读节目内容,用现代化的思想传播文化知识,并用编导专业的知识技能支撑节目创新发展。鼓励编导人员加强交流与学习,积极参与专业知识技能与素养继续教育的活动,利用自己的经验及学识去制作节目,进一步彰显出节目的时代气息与个性及内涵。
电视艺术编导在节目制作中,应着力突显节目的艺术性与专业性,带给观众良好的观看感受和丰富的观看体验。这就要求编导要灵活运用拍摄与剪接等手法。电视艺术编导应做好实践经验总结工作,分析什么样的电视节目内容最适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才能达到最理想的节目艺术效果。节目艺术性的体现,离不开电视艺术编导良好艺术素养的支撑。如,做《鉴宝》栏目的电视编导,只有掌握文物方面的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艺术素养,才能带领观众更好地鉴赏艺术品。
充分了解节目的主旨和内容,是电视艺术编导进行电视节目制作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础上,电视艺术编导可通过切换镜头等方式,发挥画面直观展现节目内容的功能。如在直播节目中,为了帮助观众直观了解画面情况,编导需加强对现场情况的了解,按照新闻传播规律对镜头画面进行切换。
传统的电视节目制作,展现的画面、使用的道具及谈论的话题等内容,都由编导事先做好规划,人物出场的顺序都需遵循固定的流程。而直播节目的灵活性、创新性较强,不可控性也较强,对电视编导提出的要求也就更高。电视编导需事先进行踩点,预判直播现场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做好预案。比如,可以事先录制几段短视频,在直播画面出现空白或直播活动暂停的情况下,先播出录制好的一些画面,紧急救场。
人文关怀是媒体进步和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谁能够在确保节目质量的同时把握好人文关怀原则,谁就能得到受众的青睐。随着电视节目类型和风格的多样化发展,对电视节目“温度”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作为电视艺术编导,在制作节目时需体现出节目的人文关怀,打好情感牌,把好审核关。例如,制作以案说法类节目,需要尊重参与者的隐私权等合法权利,人文关怀意识要贯穿节目全程。
增强人文关怀意识,就得走群众路线,但走群众路线绝不是一句空话,必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电视媒体人只有牢牢记住这句话并且坚决地执行,将自己的工作重心下移,才能够真正去体察和了解基层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才会感同身受,与群众的关系也会更加融洽,才能够倾听到他们的心声,也才会用真实、真切的电视语言进行反映,写出具有人文关怀的电视节目文案、拍出好的视频、制作出好的节目。
电视艺术编导在节目质量把控方面的责任重大,需要考虑节目的价值引领意义和社会教育意义。制作导向正确、内容过关、内涵丰富的节目始终是对电视艺术编导的基本要求。为高效开展工作,要求电视艺术编导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深厚的文化底蕴及较高的职业素养,编导、制作出大众喜闻乐见的节目,提升节目的收视率与口碑,从而实现节目价值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