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瑾
(西北大学,陕西 西安 710016)
2016年国务院首次提出税制改革,并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实施“减税降费”政策,于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自推行‘减税降费’后,截至今全年已经减税降费1.3万亿元。”这一结果完全超过当初所制定的1.1万亿元减税降费目标。随着与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发展相关的减税降费政策陆续完善,我国2020年减税降费已经超过2万亿元,再次实现减税降费政策目标的大跨越。由此可见,在减税降费政策为企业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基于此,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企业应抓住减税降费政策机遇,优化企业管理策略,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而推动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主要分为减税与降费两个方面,其中减税包含: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其他税种,降费包含: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与降低社保费率。
具体减税政策内容为以下几点。
增值税:主要分为两个标准,主要行业由原16%下调至13%;其他行业由原10%下调至9%。截至2018年9月底,工业增值税快速从5月份的20.2%下调至9月份的-8.3%,高端制造业也从上半年的11.8%、13.1%、7.6%下调至下半年的-5.2%、-7.3%与-5.5%。
企业所得税:主要分为三个标准,小微企业由原应纳税所得上限50万调高至100万;服务贸易类企业由原应纳税比例下调15%;亏损企业弥补期限由原5年上调至10年。
其他税种:主要分为两个标准,地方税种(小规模纳税人)基于50%幅度内减免教育费附加、资源税、耕地占用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等;创业人员可以根据创业期间所投资额度的70%抵扣应纳税所得额。
具体降费政策内容为:
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降费政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政府性基金,二是取消、减少行政事业性收费。
降低社保费率:降费政策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规范社保费率,将全国各个省份养老保险缴费比例控制在16%;二是降低失业保险与工伤保险费率;三是提高社保补贴;四是调整社保缴费基数。
基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视角下,市场大环境愈发复杂,我国企业发展面临着严峻挑战。根据社会各行业经营状况调查发现,我国各领域行业均出现下了负盈利状况,从而导致诸多中小企业出现破产与关停商户等现状,而在此现状下,减税政策的施行为企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缓冲时间,对市场稳定也起到了维护作用。根据我国GDP数据分析显示,自减税政策颁布后,我国GDP取得了显著提升,同时,基于GDP数据深入研究表明,在GDP综合增长趋势下,GDP与税收的增长率处于下降状态,但在明显的下降状态下,税收的增长率却愈发突出,基于此,可以明显发现自减税政策实施后,减税工作效果十分有益,从该数据侧面而言,也证实了减税政策能够有效促进我国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可以在近几年特殊市场环境下,为企业尽可能提供最佳的生存环境。
降费政策的宗旨是促进我国企业结构调整升级,促使企业更好、更快、更优发展。我国降费政策最早于2003年颁布,自政策颁布与落地后,国内企业生产经营状态明显提升,诸多企业开始进行产业优化以及向国际化发展,国内市场状态尤为良好。基于2003年降费政策取得的显著效果,我国于2014年又在多次降费优化政策基础上推出了诸多基金类项目与涉企行政事业项目,并于2018年综合考虑涉企行政事业项目影响后,将原90项(约)涉企行政事业项目减少为目前的30项(约)。在2019年我国国务院总理再次召开“减税降费”专题会议,听取减税降费实施效果与建议。由此可见,我国对降费政策的实施效果尤为注重,并通过降费政策的落实效果调查发现,自降费政策落地后我国国内企业经营成本得以有效降低,诸多企业将节省下的成本应用与技术研发、人才培养、技术引进、产业升级等方面,致使国民经济得以有效发展。
采购资源与人力资源配置是目前企业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需要加以优化完善的两大层面。
首先,人力资源配置层面。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的企业管理成本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企业资金链、内部资源已经步入良好的循环运行模式中,因此,为进一步推动企业向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以及以更好的综合实力面对市场竞争,企业应认识到人才资源的重要性,坚持人才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基于此,企业可以将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管控下来的资金投入到内部人才培养以及外部人才吸引中,从而优化企业人力资源配置,实现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
其次,采购资源配置层面。企业传统经营生产中所采用的设备、原料等资源往往都是在经费限制下所选择的产品,这类产品从综合性质而言符合企业管理需求,但从高标准需求而言,其不是最优选择。基于此,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企业可以转变采购资源供应商选择视角,从低廉、实用视角转向高质量、高效用、多功能,从而促使企业经营生产设备的转型升级,进而确保企业所销售的商品质量得到质的提升。
股利政策是企业发展中为获得更多运转资金以及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而采取的一种股利方法政策。股利最终是否发放、发放数量以及发放时间应有企业管理者组织股东大会共同商议决定。而股利发放的前提条件为企业现阶段发展良好,资金链运转正常以及资金结构完善,从而在企业盈利的情况下选择发放股利。由此可见,企业一旦收支失衡将会直接影响企业股利政策,基于此,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企业应基于减税降费机遇,对企业管理中的股利政策进行优化,从而实施稳健的股利政策,进而让投资者认识到企业实力,增加投资者信任程度,为企业未来融资奠定基础。
最佳的企业资本结构时企业管理过程中始终追求的经营发展目标,而影响企业资本结构的关键因素则是税收。税收不仅可以作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还是直接影响企业经营发展方向的最直接因素。基于此,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企业获得了充足的资本结构调整时间,所以企业应结合企业所有资源,根据企业经营策略与未来发展方向,进一步优化企业资本结构。其中权益资本(股权融资)与债权资本(债权融资)为企业资本结构中需被优化的两大内容。具体优化策略可借鉴该方法:以减少企业所得税上缴金额为例,企业应采取债权融资,从而使企业所支付的利息成本化,进而在企业所得税缴纳前被扣除。
首先,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企业需要健全薪酬与绩效考核体系,落实多劳多得原则。具体实施为:第一,薪酬与绩效考核相结合,制定薪酬与绩效考核标准,明确薪酬绩效考核内容;第二,落实多劳多得原则,将企业发展中的各个阶段目标细化到企业员工绩效考核中,规定最低业务标准,实行分段式奖励机制,对超出业务标准的企业员工给予较高的薪酬待遇;第三,将企业员工的考核结果纳入员工档案,作为企业员工未来岗位晋升依据。
其次,结合企业自身实际发展情况与企业管理发展目标,创新薪酬与绩效考核应用模式。具体实施为:第一,根据企业各个阶段发展目标调整企业员工绩效考核内容;第二,根据企业员工业务能力,增减绩效考核内容从而调整薪酬水平;第三,人力资源部门推行薪酬保密原则,维护企业和谐稳定;第四,建立人力资源部门与员工之间沟通平台,创建和谐劳动关系;第五,关注市场薪酬绩效体系动态,优化薪酬绩效管理制度。
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优化企业绩效考核制度能够通过进一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在企业长期发展过程中,任一企业营销策略的制定都是旨在促使企业利润最大化。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转变企业生产经营观念,在制定企业阶段性营销策略目标时,基于减税降费政策时刻把握住利润收益目标大方向,谨慎科学投资,明晰促销的措施。具体实施为:首先,确保市场占有率与产品销售投入平衡,拒绝孤注一掷式产品销售模式;其次,确保销售量与产品净利润平衡,企业可以加大产品生产线技术投入,引进高科技设备,促使企业降低产品成本投入的同时确保产品质量,实现产品价值;最后,企业管理者还需要加大财务管理中对企业资本合理配置的重视程度,对资本投入的各个环节进行严格审批把控,从而保证资金回流,确保企业拥有定量的流动运转资金,减少企业经营风险。
在我国商品交易市场中,一般都是价格决定商品价值,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基于此,在减税降费政策背景下应将企业发展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工作相结合,针对商品市场不同阶段的不同供求关系进行商品生产经营,从而在任何情况下都保证产品价值,促进资金回流。具体实施为:在商品市场出现供大于求时,基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企业需要减慢商品生产,降低库存,避免出现大量商品积压情况,导致没有足够的资金回流支撑企业正常运转。同时,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可以基于财务管理内部控制制定快速降价营销策略,促进商品销售量,从而在短时间加快资金回流。该举措不仅可以在实现商品价值的同时,促进资金回流,还可以利用回笼资金进行新一轮的投资活动,使企业一直有资金进行经营运转。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自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后,2018年已经合计减税2386亿元,2019年全国累计新增减税降费8930亿元且2019年全年,我国实现新增减税降费超过2万亿元,2020年实现减税降费7400多亿元,2020年11月1日全国新增减税降费累计超过2万亿元,达20924亿元。由此可见,自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后我国“减税降费”成效显著,基于此,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动“减税降费”进程,应对“减税降费”政策发展加以思考。
伴随着市场经济大环境不断变化,“减税降费”不应一成不变,相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社会和领域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对企业管理发展相关扶持政策进行系统化梳理,在原有已出台的“减税降费”政策基础上,根据市场发展趋势、企业实际发展情况增加“减税降费”政策内容,促使“减税降费”政策始终满足企业时代发展要求,确保“减税降费”政策具有创新性,从而促使“减税降费”政策切实得到落实并与各个阶段企业挂办理发展目标相一致。
除上文所述要求根据企业实际管理发展情况制定新的“减税降费”政策外,还需对原有的“减税降费”政策细则进行科学、合理调整。相关部门需要时刻关注企业管理发展动态,了解企业实际发展需求,从而对“减税降费”政策进行适当调整,在调整过程中要以推动企业专业化、国际化发展为目标,一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为核心、以优化市场企业结构为基础,从而对“减税降费”政策内的相关福利标准、补贴数额等进行上调,并将市场资源进行合理配置,进而促进企业快速发展。
企业根据“减税降费”政策细则进行自身调整也尤为重要,其中最关键的结构调整则为财务管理方面,财务规划与财务控制均属于财务预算管理范畴,由此可知,财务预算管理对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基于“减税降费”政策,加强对“减税降费”政策的认知,从而优化升级财务管理体系,进而摆脱企业预算管理形式化等问题是目前国内企业发展的关注点。基于此,企业应根据自身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结合“减税降费”政策合理制定财务预算管理方案,从而建立健全预算管理机制,对财务预算管理实施严格管控,进而有效约束财务人员开展财务预算管理时的意识与行为,推动企业在“减税降费”视角下健康发展。
“减税降费”政策是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针对企业管理发展所颁布的具有强烈推动性政策,不仅可以降低企业缴税额度,从而缓解企业经营的发展压力,还能够促使企业节约运行成本,进而便于企业投身如自身核心竞争力建设。随着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动态变化,“减税降费”政策也会不断完善,企业应继续抓住“减税降费”政策机遇,不断优化企业管理策略,从而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