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对儿童支原体肺炎 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2022-11-14 17:20陶瑜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2年9期
关键词:支原体雾化依从性

陶瑜

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 215500

儿童支原体肺炎是儿科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患儿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严重者会累及患儿全身器官,引起功能衰竭,危害患儿生命健康〔1〕。氧驱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喘息性支气管炎常用的治疗手段。药物以气雾的状态喷出,可被呼吸道直接吸收直达病灶,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2〕。但由于儿童疾病认知水平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加上医院陌生的环境会加重患儿心理恐惧感,导致患儿治疗期间容易发生哭闹而影响治疗效果〔3〕。研究指出〔4〕,对患儿加强健康宣教将有助于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及治疗依从性。量化评估模式是指对患者护理内容进行量化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病情。为了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本研究于2019年1~12月对支原体肺炎患儿实施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并获得理想的效果。

1 资料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应用方便抽样法选择常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年1~12月支原体肺炎患儿110例。纳入标准:①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8版)》〔5〕中关于支原体肺炎的诊断标准;②患儿均接受糖皮质激素雾化治疗;③监护人及儿童本人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肝、肾等脏器功能异常患儿;②合并其他呼吸道疾病或免疫系统疾病;③合并先天性心脏病;④对糖皮质激素过敏;⑤家属不同意或不配合研究。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男28例,女27例;年龄3~6岁,平均(3.98±0.42)岁;病程1~8 d,平均(4.52±0.78)d;对照组男27例,女28例;年龄3~6岁,平均(4.08±0.59)岁;病程1~8 d,平均(4.49±0.95)d,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行常规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在雾化吸入治疗期间,责任护士按照雾化吸入指南指导患儿家属对其雾化吸入管理,如协助患儿摆放舒适的体位,确保雾化管道清洁度,雾化吸入治疗前观察装置是否漏气,雾化吸入治疗期间密切留意患儿体征变化,对于异常状况立刻告知主治医师。观察组实施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具体措施如下。(1)量化评估模式:由儿科护士编制儿童支原体肺炎量化评估表,量表评估项目包括气道反应、痰液稀稠度、肺部听诊、基础疾病、患儿状态、血气分析、指脉氧指标等内容,每项赋予一定分值(见表1),责任护士根据总评分对护士实施护理干预。其中总评分≤11分为Ⅰ级警示,患儿雾化吸入后不需行气道吸痰处理,继续观察;12分≤总评分≤16分为Ⅱ级警示,患儿雾化吸入后单纯吸痰1次;16分<总评分<24分为Ⅲ级警示,雾化后行扣背、吸痰1次;总评分≥24分为Ⅳ级警示,需立刻对患儿进行吸痰、翻身、扣背,再吸痰。(2)互动健康教育:①案例教育:患儿入院后由经培训的儿童教育专家以故事的形式向患儿讲解支原体肺炎相关知识,故事以PPT形式展示,由管理团队在后台控制PPT呈现的内容,时间为10~15 min。②小组模拟游戏:患儿完成案例教育后,组织其进行疾病健康知识预防及治疗方面的游戏模拟,事先准备雾化吸入治疗雾化器、用药等模拟情景,由多例患儿共同应对及解决情景中的问题,模拟遇到的问题:如应用人体模特模仿支原体肺炎患儿,旁边放置药物卡片及雾化器,患儿需在规定的时间内正确使用雾化器及选择合适的药物以完成支原体肺炎模拟应对,由经培训的儿童教育者对患儿进行首次示范,然后指导患儿独立完成操作,对于正确完成操作的患儿向其发放小礼品进行奖励。③经验交流及分享:完成模拟游戏后,组织患儿及其监护人陪同其进行面对面交流,由家属及患儿相互交流并分享雾化吸入治疗的感受及注意事项,然后由其他患儿陆续相互分享及发言,每次将活动场景录制成视频资料并发送给患儿及其监护人,以供交流学习。

表1 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量化评估表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依从率、治疗效果、临床症状、呼吸功能改善情况及患儿生活质量。①治疗依从性:是指患儿配合完成雾化吸入治疗,中途没有出现治疗中断。②治疗效果:显效:患儿临床症状消失,肺部听诊未闻及哮鸣音及湿性啰音;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改善,肺部听诊湿性啰音与哮鸣音得到改善;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肺部听诊湿性啰音与哮鸣音无改善。③并发症:包括胸闷、呼吸困难、呃逆、皮肤损伤等。④临床症状:包括肺部啰音、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⑤呼吸功能: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测定两组呼吸流量峰值(PEF)、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吸容积(FEV1)。⑥生活质量:采用儿童生存质量测定量表(PedsQL)〔6〕测定两组患儿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8个)、情感功能(5个)、社会角色(5个)、心理状态(5个),共4个维度,合计23个条目,每个条目采取0~4级评分,总评分0~92分,分值越高提示患儿生活水平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依从率、治疗总有效率及治疗满意率比较〔n(%)〕

2.2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观察组肺部啰音、气喘、呼吸困难、咳嗽、发热等症状缓解时间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 两组干预前后肺部指标改善情况

两组干预前PEF、FVC、FEV1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PEF、FVC、FEV1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肺部指标改善情况比较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两组干预前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角色、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躯体功能、情感功能、社会角色、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3.1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对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雾化吸入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治疗支原体肺炎常用的方法,但患儿治疗效果受其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可改善患儿预后,促进患儿身心健康〔7〕。互动健康教育是指在获得患儿及其家长知情同意后,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长强化健康知识宣教,通过强化相互间健康教育可提高患儿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促进患儿康复〔8〕。支原体肺炎患儿气道护理不足容易导致患儿气道痰液堵塞、痰栓,影响雾化吸入治疗效果,因此对患儿气道功能进行量化评估并给予针对性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儿呼吸功能,提高患儿治疗效果〔9〕。本研究表明,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可提高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改善患儿预后。考虑由于气道排痰处理会导致患儿不适,影响患儿治疗依从性,对患儿实施互动健康宣教可提高患儿对疾病的认识,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10〕。

3.2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可改善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预后。这可能由于量化评估模式能准确判断患儿呼吸道情况,从而有助于临床护士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避免过度吸痰排痰对患儿呼吸道造成损伤,影响患儿预后〔11〕。同时互动健康宣教通过案例教育、情景模拟游戏及经验交流分享提高了患儿及其家长对疾病的认识,有助于患儿及其家长形成积极的治疗观念,从而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性,提高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12〕。

3.3 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对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生活质量的影响

本研究表明,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可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生活质量。这可能由于该模式根据患儿理解能力差,喜欢结交朋友的特点为其开展相关活动,不仅使健康知识宣教更加生动,提高患儿学习兴趣及积极性,从而减轻患儿肺炎对环境的陌生感及恐惧感,有助于促进患儿身心健康,提高患儿生活质量〔13〕。

综上所述,量化评估模式联合互动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治疗依从性,减轻临床症状,促进病情转归,提高患儿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支原体雾化依从性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药学服务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依从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门诊治疗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的分析
随访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出院后依从性影响
雾化吸入的风险及预防措施
雾化有害?
支原体对生殖健康的危害
家庭雾化不能代替正规治疗
雾化时需要注意什么?
小儿支原体肺炎65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