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 鸣
(哈尔滨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 150028)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各行业提供技术装备的战略性产业,产业关联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技术资金密集,是各行业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的重要保障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建成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装备制造业为金属制品 业、通用装备制造业等行业提供了有力的发展支撑。但随着我国国力的日益增强,装备制造业暴露出高端装备基础不牢、关键技术缺失的短板,使得我们在一些关键领域受制于人。一是常年依靠“洋拐杖”,许多产业起步都是依靠国外技术引进,追逐短期效益,导致自主研发的积极性不高,形成“路径依赖”。二是国内先进制造企业的设备水平位居国际前列,但大多数依靠进口,自主可控性差。三是利益导向造成装备制造业发展动力不足,自主研制的装备缺乏依托项目,业主出于安全和利益导向,排斥使用尚处于追赶阶段的国内高端装备,导致自主研制的装备无法进行验证。四是国产化的标准过于笼统,一些高端产品在国内组装出产即宣布是国产化,一些产品大力宣扬国产化率的不断提高即认为国产化水平不断提高,这些认知需要纠正——真正的国产化必须具备全产业链自主可控、供应链自主保障的能力。五是一些装备制造业的从业人员内生创新动力不足。科研人员的基础研究在市场效益的导向下,受关注度低、科研经费少、缺少协同支持;一线的生产工人,技术水平要求高,生产难度大,但同等的付出却比其他行业薪酬水平低。六是工业基础能力存在明显短板,核心基础零部件和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关键基础材料、产业技术基础(简称“四基”)过度依赖进口,产业链安全受到威胁。七是体制机制还有待完善优化,产学研用链条未能有效打通,科研机构多处于研用分离状态,创新成果转化和工程化缺少有效验证机制。
我国制造业规模居全球首位,是全世界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但同世界工业强国相比,我国存在基础产业不牢的问题,一些关键产业基础薄弱的问题成为制约发展的关键短板。建议由国家产业和科技主管部门联合提出我国薄弱或缺失的产业基础项目,特别是“四基”落后问题,由工业和信息化管理部门牵头,调动企业、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等各方力量,以推动符合未来技术和产业变革方向的一批整机产品项目为突破口,以关键技术研发、产品设计、专用材料研发、先进工艺应用、公用实验平台建设、批量生产、示范推广的“一条龙”应用计划为抓手,实现“四基”的快速突破,形成产业能力,并在不断满足高新产品应用的过程中推动迭代升级。
“国产全数字化PET”属于源头创新的高端医疗装备,但由于国内市场的“路径依赖”,产业化进程步履维艰。这一现象具有代表性,即突破“卡脖子”技术后,产品如何实现产业化的问题始终困扰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需要国家来构建有利于创新的机制,建立健全支持攻关成果应用和产业化的政策体系,投资一批专门用于替代进口的创新技术和创新产品的验证项目,加快自主技术装备的成熟,强化首台(套)政策落实,改善有利于自主创新设备应用的政府采购政策和招标政策,提高同类产品进口的技术壁垒,创造有利于攻关成果产业化应用和迭代升级的市场环境,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和完备的工业体系,加速创新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形成了地理空间上的装备制造业布局,经过多年发展,围绕这些重点装备制造业形成了产业配套、科研配套、专业人才集聚、社会功能配套的功能区,成为了我国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们必须在现有的装备工业基础上,按照专业化提升的思路,来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业,如东北地区、西南地区密集了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每个地区内部又有不同的分工,这些企业大多是关系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具有行业代表性的大型国有企业,产业基础好,人才队伍强,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坚决有效,是解决“卡脖子”项目的主体。从资源集约化利用的角度,我们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遏制盲目上新项目,加大对基础产业的定向投资力度,以最高效率、最短时间实现国家产业基础的提升。装备制造业功能区的整体升级建设,要以核心企业为牵引,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吸引各类资本、人才向产业密集区汇集,形成相关配套产业升级,进而带动系列产业链向高端化转型。
建设共性技术平台。要遴选一批具有行业代表性的中央装备制造企业,牵头担负起所在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联合上下游企业建立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平台,构建政产学研多元化支持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通过健全财税和利益共享机制,跨越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化应用的障碍,实现创新链与供应链的融合对接。
建设“一带一路”依托平台。中央企业要承担国家使命“走出去”,通过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提升出口产品等级,以投资合作增强进口国对中国产品的依存度,同时可以有效转移化解国内过剩高端产能,以企业的产品和投资输出,助推沿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强化各国与中国的国家关系。
成为区域经济转型发展的依托平台。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密集,随着重化工业进程的完成,原有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企业遇到转型困局,主要是找不到转型的方向,要结合原有工业基础,实施传统产业提升工程,将一批高端制造产业定位于东北地区,发挥这些老国企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工业底蕴优势,打造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带动东北地区产业基础高端化,实现全面振兴。
依托以中央企业为代表的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对战略性装备制造能力建立保护制度,每年按照维护重点装备制造的生产线的收支差额给予费用支持,实现战略稳控。这种保护是防御性的,保护的是重要装备制造能力,不是禁止其他同类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对于一些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外技术产品,我国要按照市场竞争原则,鼓励进口。只要我们拥有该类技术产品的全部国产化能力,就能制衡国外同类产品的漫天要价和“卡脖子”。
高端装备制造业集聚了多种行业的技术成果,能够集中地反映出我国一些行业的“卡脖子”问题。国家要从战略高度、系统的角度来评估各行业“卡脖子”的关键点,既要客观科学、系统全面,又要避免泛泛夸大。为此,要建立国家级的战略评估机构,吸纳国际和国内的一流科技专家、管理专家,从战略高度评价产业链的安全性,对于存在的“卡脖子”问题进行全面归纳,提出解决共性技术、关键原材料、关键元器件、底层信息控制系统的立项建议,提出“卡脖子”技术产品的具体攻关项目。经过国家层面的专项审核,制定实施方案,通过“揭榜挂帅”机制,英雄不问出处,凝聚各方精英解决关键核心问题。要由国家标准化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对“卡脖子”攻关项目取得的自主化成果及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作为国家制定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成为对项目评估专家的激励和晋级的重要评判标准。
在调整各行业收入分配结构时,要向装备制造业倾斜。装备制造业是保证国民经济及各行业有效运行的基础,其科技含量高、为各行业带来的资产收益高,间接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但作为基础行业,从业人员薪酬收入不合理,与下游行业相比差距较大,这也是当前我国收入分配结构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如果不解决行业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装备制造业就很难吸纳人才、留住人才,举国攻关体制也就难以发挥作用。收入分配结构的调整,要以创造的经济价值累计效应作为参考,以替代国外进口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来衡量一个国产化产品的价值。一个产品所带来的累计经济价值和替代进口价值越高,所在企业的员工薪酬就应该越高。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变收入分配结构中“轻基础、重末端”的问题,也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发展“脱实向虚”的问题。
装备制造业的中央企业要以世界一流、独立自主、国产替代为目标,主动调整,担当职责使命,以产业链短板弱项定位企业发展方向,以产品链堵点定位企业发展战略,以替代进口满足内需市场为经营目标,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全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央企要勇于担当,挑起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的重担,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牵头整合创新链,吸引相关要素向企业集聚,以创新链补强产业链短板,打通产品链的堵点,在这一过程中,推进企业转型升级,提高供给质量,引领行业新航向。
装备制造业的“卡脖子”主要体现在技术和产品两个方面,技术方面主要受控于设计技术,产品制造方面主要受控于工艺、材料和配套件。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央企要胸怀“国之大者”,从提高国家战略安全高度,在各自领域主动承担本行业中“卡脖子”技术的攻关课题,积极按照国家支持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方针政策,集聚各方资源,做产业链创新的“链长”;以全面国产化为导向,从最终产品回溯解构供应链中的堵点和弱项,提供给政府有关部门来确定不同层级的攻关立项计划,同时企业要参与到国家有关科技计划、科技重大专项的决策过程中,为打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堵点提供立项依据。攻克“卡脖子”技术要成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创新过程,不能自我封闭,要面向全球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引进高端人才,为我所用。
碳达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将对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带来重大转变,提升和保障我国能源供给安全水平。对于企业,既是重大而严峻的挑战,更是倒逼产业转型、结构升级的重大机遇,特别是装备制造企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双碳”目标必定催生新的碳处理技术,设备是新技术实现应用价值的载体,装备制造企业在发展低碳排放火电设备、绿色低碳耗能设备、风光储新能源设备、二氧化碳捕集回收再利用设备、碳测试计量设备等方面将迎来广阔的市场空间。在传统耗能装备降碳提效改造、能源消费结构替代、能源循环利用等方面将迎来新的改造投资热潮,装备制造企业拥有核心技术,将在工业服务领域迎来新的转型发展机遇。
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各产业深度融合是大势所趋,企业数字化转型势在必行,用数字技术催生企业发展新业态、新模式。装备制造业要抓住这一机遇,强化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以智能制造主线,构建顶层智能制造的管理模式,对企业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改造;建立信息运转框架,规范建设基础数据平台,调整工艺布局,重塑管理流程,让数字化、智能化赋能传统的离散型装备制造企业。通过数字化改造,实现在产品设计、建模仿真、样机制造和设计反馈等阶段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实现产品全三维数字化设计,建立产品工艺布局、加工流程、装备和实验等环节的虚拟仿真,提升产业层级,敏捷、快速、个性化地满足用户需求。依托工业互联网,开展各相关方共同参与的技术开发,打造开放的创新平台,集聚自主创新的活力,重塑科研开发到产品的高效路径,为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创新动力。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的一些装备制造企业在国际上具有竞争能力,要充分发挥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先锋主力作用。比如,在发电设备(包括水电、火电、核电、气电、风电、光电等各类发电设备)、轨道交通、工程机械等方面的装备出口、制造能力的输出,一方面扩大企业营业规模,弥补国内需求下降的缺口,另一方面也是有效疏解国内过剩产能的有效渠道。以设备出口带动产业链相关产品出口、带动海外项目投资,丰富“走出去”的方式路径,进而扩大在出口、投资目的地的国家影响力。以这些走出去的装备制造企业为依托,带动输出中国产品、中国技术和中国标准,打造中国海外品牌。同时,以这些企业为依托,引进所在国具有比较优势的技术、产品和原材料,支持国内建设。围绕优势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去”,打造专业的对外经贸交往平台,可以有效落实国家战略,规范海外竞争秩序,在经贸来往、经济技术合作过程中,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运行机制的不断改善。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工业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将其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从基础上满足并推动其他各行业的产业升级步伐。装备制造企业要抓住机遇,主动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新发展格局中找准定位,顺势而上,在服从服务国家战略中实现转型升级,建设世界一流的装备制造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