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的改革发展研究

2022-11-14 09:40:46张志红
经营者 2022年3期
关键词:核算财务财务管理

张志红

(昔阳县沾尚镇人民政府,山西 晋中 045300)

一、引言

建设新农村要遵循生产发展、文明建设、民主管理、生活宽裕等原则,实现农村地区现代化管理目标,而实现此目标又需要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农村经济发展与财务管理工作密切相关,因此基于时代发展要求,应当加快农村财务管理改革,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解决历史遗留的财务管理问题。信息化背景下的农村财务管理改革旨在运用信息技术对农村集体经济活动进行管理,准确反映、规划、监督和控制属于农村集体的资产。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不再只集中在集体资产管理方面,而是开始向整合农村信息资源转型,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真实的发展信息,确保政府制定有效决策,指导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性

(一)推动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财务管理信息化有效节省了人力资源支出费用,提升了财务工作效率,优化了农村经济结构。政府指导建设信息化高速公路,打破信息传输壁垒,在国家政府提供的信息化条件和基础上,农村经济建设处于多元化信息传播环境,农村和城市的经济差距有效缩短。

(二)打造高效廉洁型服务政府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促使农村调整管理模式和方法,更新传统的财务管理理念。各级政府正在努力改变政府职能,优化管理模式,逐步提高行政效率,并加强内部监管,致力于打造高效廉洁的服务型政府。而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的监督控制功能可有效监管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履行,及时发现不合规范的工作行为,控制腐败风险。

三、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方向与策略

(一)确定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核心诉求

1.县区级部门的诉求

县区级部门及其相关部门制定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规范。县区级部门对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主要诉求:一是农村地区精准落实财务管理政策,财务管理过程中保证人员、资金安全;二是财务监督过程中的问责必须有理有据;三是扶贫后资产管理、存量项目管理都必须与乡村振兴阶段的财务管理政策相契合;四是财政支出标准化、财务管理规范化,财务数据真实有效。

2.乡镇街道的诉求

乡镇街道诉求:一是要将县区级部门提出的财务管理政策落到实处;二是依据乡镇特点继续细化农村财务管理标准和财务监督政策要求;三是高效应用信息化技术和数字化改革政策资源,提高辖区内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水平。

(二)确定农村智能化财务管理的重点内容

健全农村财务管理体系和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是系统性工程,现阶段应当及时确定智能化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是财务管理机构和人员安排,具体是村民委员会的财务管理结构、财务岗位设置以及人员安排管理。其次是财务管理制度的优化完善,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上级部门指导,精简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和业务流程,融入信息化管理思想,提高制度与财务管理信息化的适配性。再次,夯实农村财务管理基础,明确监督检查内容和范围,严格执行《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等法律法规,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准确核算经济业务收支、费用。再者,梳理农村财务管理的重点事项,明确相关业务的管理标准。最后,使用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保证财务管理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

(三)完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体系

1.完善政策体系

对现行的财务管理政策进行研究,与外部要求、行业对标比较,逐步细化农村财务管理政策内容,尤其是与财务管理机构、制度建设、管理标准优化、业务标准调整等方面相关的政策内容。以完善的财务管理政策体系指导村民委员会高效处理收支核算、收支预算、收支凭证管理等工作。

2.制定财务管理标准

农村财务管理体系中的业务标准、管理标准以及监督标准是实现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的重要基础。其中,财务管理标准尤为关键,只有覆盖所有财务管理要素的标准,方可实现财务管理自动化、监督自动化以及智能反馈财务处理信息,全面支持决策管理。因此,农村财务管理智能化建设的牵头部门需要及时完善财务管理标准,对标农村财务管理各个事项的管理标准,结合信息管理要求,形成信息化背景下农村财务管理建设的指引体系,具体涵盖《乡村财务管理事务清单》《乡村财务管理制度建设指引》《村民委员会财务管理规范情况评估指引》《基于标准的村级财务管理体系完善操作指南》《乡村财务管理平台建设数据规范》等。

3.建立监督机制

农村财务管理政策体系、财务管理标准建设完成后应该投入使用,而实际执行效果直接影响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因此,县区级部门应当主持建设财务管理政策监督机制,安排专员负责监督政策执行情况,并且对农村财务管理政策和标准执行期间的风险、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情况进行评估。比如,制定《乡村财务管理风险评估指引》《乡村财务管理体系运行情况评价指引》,引导监督人员全面检查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智能化体系建设情况。

(四)搭建数字化运行体系

数字化是智能化的基础,农村财务管理改革的主要方向是使用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管理。农村财务管理数字化运营体系的搭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对村务实施全过程管理,梳理财务监督体系,构建完善的农村财务管理体系框架

信息化建设牵头部门可以使用信息技术固定财务管理框架和逻辑,明确县、乡、村三级边界约束内容,尤其通过财务政策库、财务管理标准流程、表单库等实现财务管理智能化的底层数据。

2.明确和细化农村事务处理和监督标准,按照既定标准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固定事项处理流程和制衡机制,夯实财务管理智能化体系运行基础

在业务表单、流程引擎、数据处理逻辑的基础上,利用农村财务管理平台对农村事务全过程管理流程进行固化处理,加快实现财务管理岗位职责化、职责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保证农村财务管理数据真实有效,提供准确的财务决策数据。

3.协调农村事务办理工作和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绩效监督工作

引入财务软件系统,使用软件系统完成财务管理事项清单制定、村务办理、财务监督,提高财务工作效率,规范财务工作行为,确保财务管理过程中生成的财务数据真实、规范、标准,切实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数字化建设水平,提高农村自治能力。

4.使用通报表、BI技术从多个维度提取和展示重点村务、重点项目管理、不同渠道监督等决策支持数据

在信息提取展示过程中,须注意遵循县区级部门和乡镇部门提出的农村财务管理要求。

5.通过分层级、分主线和分视角设计门户

确保事务办理和项目管理全过程、财务管理全过程、人员管理全过程、绩效管理全过程、数据公开全过程和辅助决策全过程,保证不同视角的决策数据真实有效和全过程可追溯。通过乡村财务管理平台的数据统一出口,确保通过三务公开平台、村务公开栏、各类媒体、村社微信公众号等发布的数据真实、及时、准确。

(五)为农村财务信息化改革提供保障

1.建立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机制

农村财务管理成效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因此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过程中,需要注意保证财务信息系统平台内数据的安全,严防信息泄露丢失或是被人为篡改。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改革期间,构建财务信息系统安全运行机制非常关键。

首先,牵头部门应该主持优化应用于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财务软件,安排技术人员负责维护系统和监督系统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并修复系统漏洞。在使用财务管理系统时,应该安排专业技术人才把控财务管理流程,规范财务管理系统的使用。

其次,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制定完善的制度条例,在制度中指导相关人员规范操作系统,明确自身承担的数据安全责任,确保财务信息数据的安全完整。也可针对不同需求的人员、部门合理设置系统访问和操作权限,不允许人员或部门之间互借权限,一经发现,如果造成恶劣后果则要严肃处理。

再次,使用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加强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防护,增加财务数据安全屏障,防止财务管理信息系统遭受外来恶意攻击而导致信息泄露。

最后,目前财务共享理念盛行,现有的农村财务管理信息系统基本已实现财务共享,为避免财务共享出问题,要在系统软件开发期间制定通用协议,确保数据可在多个系统程序中使用,满足多个领域的信息需求。

2.引入集中核算模式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在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数字化建设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会计核算混乱问题,建议将集中核算模式引入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提供保障。集中核算模式对软件硬件设施要求较高,因此县区级可增加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资金预算,引进优质的软硬件设施以支持集中核算模式。

近几年来,农村财务主要采用乡镇集中管理模式,此模式也属于集中核算模式,乡镇集中管理农村财务主要是由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安排会计和出纳人员统筹负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此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得到村民委员会、全体村民以及理财小组的同意。在集中管理模式下,农村的集体收益、项目经营权等不会产生变化,乡镇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安排的财务管理小组主要负责农村的财务管理和核算工作。

在专业财务管理人员的指导下,农村财务管理逐步向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转型,财务管理更能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应用集中核算模式,稳定的网络支撑是关键,只有在统一的信息化平台基础上方可发挥集中核算的优势,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等对集中核算模式运行的支持作用不容忽视。

除此之外,在引入集中核算模式之前,需要及时梳理农村村务,并且对会计科目和辅助核算项目进行标准化处理,明确经济业务处理标准,比如在应收账款一级科目下须设置应收单位款项、应收个人款项二级科目。在集中核算模式下,管理体系和会计体系统一,数据标准统一,各级部门可准确了解乡镇、农村地区的单体账和总账,掌握农村实际资金、收支、资产等财务信息,对农村财务进行精准分析,指导农村地区完成财务风险管理和决策分析。

3.加强财会人才培养

高素质人才是支持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的基础要素,因此县区级部门和乡镇单位需要致力于提升农村基层财务人员的综合素质,安排专业人员指导财务管理工作,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各级政府对农村财务管理提出改革诉求,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农村财务管理人员需要全面学习和了解最新的财务政策体系、财务管理标准以及财务监督机制,掌握最新的财务管理要求,进而审视自身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优化。

财务管理信息化过程中,人才短缺是主要问题。因此,为避免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进程缓慢,应当加强对农村财务人员的财务信息化培训,制订系统的培训方案,组织财务人员参加培训学习活动。农村财务人员的培训主要围绕信息技术应用、系统操作等方面,确保农村财务人员能够从大量的财务数据中准确提取有价值的财务信息。各级部门都须认识到财务人员信息化培训的重要性,要为财务人员提供充足的培训学习机会,促使财务人员能够在正规系统的培训下提升综合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4.完善配套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需要配合其建设要求优化财务管理流程,同时也须完善配套制度,按照上级财务管理政策要求和财务管理标准细化制度条例内容,将财务管理规范化、立体监督、村务财务公开等要求完全反映在财务管理制度中。以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指导和控制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保证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顺利推进。

四、结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农村地区借助财务管理信息化可有效提高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速度。传统的财务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信息技术手段可有效支持范围广、类型多、处理手续烦琐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传统财务与信息技术有效融合,可解决财务核算难题,精简财务管理流程。现阶段,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县区级部门应当发挥领导和支持作用,结合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及时调整农村财务管理政策、财务管理标准,并且不断加大财务监督力度,提升辖区内农村财务管理质量,助力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缩短农村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差距。

猜你喜欢
核算财务财务管理
2020年河北省国民经济核算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现代企业(2021年2期)2021-07-20 07:57:18
财务管理
论事业单位财务内部控制的实现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消费导刊(2018年8期)2018-05-25 13:20:09
水利财务
2014年GDP首破60万亿
当代贵州(2015年5期)2015-12-07 09:09:57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