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背景下黑龙江农产品出口问题研究

2022-11-14 05:37王心语
商业经济 2022年8期
关键词:黑龙江黑龙江省出口

吕 佳,王心语

(哈尔滨商业大学 经济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28)

2020 年是新冠肺炎疫情爆发的第一年,也是人们最措手不及的一年,全球经济受到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凭借得力的疫情防控仍逆势生长。作为中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黑龙江,积极响应国家疫情防控,经济运行迅速恢复,2020 年全年经济增速实现了由负转正,且2021 年黑龙江经济仍延续恢复态势。

一、新冠疫情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现状

2020 年黑龙江省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为6438.1 亿元,同比增长2.8%,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也出现了显著提升的趋势。根据2020 年全国粮食产量统计数据,黑龙江省粮食年产量为7540.8 万吨,比2019 年增加37.8 万吨。其中,大豆、水稻和玉米的产量分别为920.3 万吨、2896.2 万吨和3646.6 万吨。畜牧业方面,黑龙江省虽受到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打击,但通过严格管控与科学顶层设计,畜牧业基本摆脱增长低迷状态,得到平稳发展。生猪存栏和出栏量分别比2019 年增长16.9%和增长5.2%,猪肉、牛肉、羊肉以及禽肉产量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此外,黑龙江省经济作物增长态势良好,其播种面积为47.2 万公顷,同比增长9.2%。油料产量12.3万吨,瓜果类产量132.6 万吨,蔬菜及食用菌产量674.3万吨。

2021 年,中国疫情走势趋于复杂,黑龙江省疫情持续升温,全年出现了5 次疫情,波及8 个月份进行疫情防控,但黑龙江省经济仍向良好态势持续推进。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2021 年粮食产量数据的公告》,2021 年黑龙江省粮食年产量为7867.7 万吨,又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增加约326.7 万吨,同比增长4.16%,占中国粮食总产量的11.5%,蝉联全国第一已经连续十一年。黑龙江省在抗击疫情方面所采取的防控措施见效快、效率高,疫情的到来并没有对黑龙江省的农业发展造成显著影响,2018-2021年黑龙江省的粮食年产量均达到1500 亿斤以上。

二、新冠疫情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

(一)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落后

出口商品结构方面,黑龙江省主要出口初级农产品和原料,如蔬菜、大宗粮食、畜禽等。也就是说,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份额较大,出口精深加工的优质农产品份额较小,出口贸易结构低级化。在“十四五”规划的大背景下,黑龙江省农业作为全国农业的典型代表,肩负着产业化转型升级的重大任务。由于疫情所导致的种子行业、农机行业、运输行业、农产品销售行业和研发技术停滞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型的进程。据统计,黑龙江省2020 年农业科技贡献率为68.3%,相对于农业发达国家80%左右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由于农业基础科技起步晚,人才匮乏等原因,黑龙江省与农业先进国家的科技贡献水平存在20%以上的差距。农业产业与农业技术的不接轨,某种程度上也抑制了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的发展,造成了科学技术应用对于农业增长贡献乏力,间接导致黑龙江高附加值农产品产出困难,无论在品种还是质量上都低于同时期农业发达国家的产出,进而出口的农产品与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着一定差距,致使黑龙江省农产品的产业活力相对较弱,其他国家对黑龙江省农业品牌认知观念不强,农业品牌影响力较弱。

(二)农产品出口市场单一

黑龙江所处的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产品出口的范围和特性,出口范围主要覆盖东北亚和欧洲各国,特性包括出口市场覆盖地域的集中性和品类模式的固定性。从贸易额的角度来看,仅东北亚地区的贸易额就超过黑龙江出口总额的一半,而且新生出口市场增长乏力。比如非洲和南美这种出口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并没有引起黑龙江省出口市场足够的重视。2020 年受疫情影响,致使企业延迟复工复产、物流运输受阻,国际农产品贸易形式发生剧烈变化,众多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地区采取了贸易限制的疫情防控措施。并且非洲作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新兴市场,然而非洲猪瘟近两年肆意横行,使新生出口市场的增长更是难上加难。在未来广泛的国际农产品贸易份额的争夺当中,容易处于被动的地位。黑龙江省推进农产品出口地域广泛化和品类多元化,已成为稳固黑龙江农产品未来国际化市场主体的艰巨任务。

(三)现代农业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贸从业人员队伍弱化

高级人才培养困难、行业人才外流严重和从业人群老龄化问题,这三个在黑龙江各行业人才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现代农业专业技术和农业贸易人才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几代人意识中的城市化,某种程度上就是摆脱落后的农业农村生活,投入现代化、工业化、信息化的城市生活,整个农业行业人才在这种思潮的影响下,学习进步、钻研技术的热情和动力严重不足。老一辈和新一辈农业从业者,在农业技术传承和农业贸易理念上出现了严重代沟。城市化思潮下的热情不足和严重代沟下的传承断代,共同构成了农业技术和贸易行业后继无人现状的原因。

三、新冠疫情背景下促进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

(一)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优化出口贸易结构

创新对“十四五”时期的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推进科技创新是改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的重点。黑龙江省是中国的农业大省,加快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步伐,使科技应用水平对农业增长贡献率逐年走高,助力农产品高产增效,提高精深加工农产品的能力,打造高附加值的优质农产品,缩小黑龙江省农产品与国际化标准存在的差距,增加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出口比例,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贸易结构。

(二)加快农业绿色转型,推动农产品高质量生产

黑龙江省现代化农业起步较晚,再加上近两年受疫情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十四五”时期发布了全国农业绿色发展的第一部规划,因此黑龙江省应该遵循国家总体农业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绿色农业,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根据黑龙江省的实际生态环境情况,在保证农药安全管理的前提下,提高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的利用率,使化肥农药不断减量增效,从而促进作物生长。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运用玉米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既有效解决耕作方式单一、黑土地肥力下降的问题,又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使黑龙江省农产品越来越能满足出口国家的质量要求。促进黑龙江省的高质量农产品与国际接轨。

(三)坚持农产品出口地域广泛化和品类多元化,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一带一路”倡议扎实推进,为黑龙江省与其他国家进行农业贸易创造新机遇。黑龙江省在培育特色农业方面,立足多元化发展,采取多种措施并行,推进加快特色农产品出口的品类和规模。以多元化农产品发展为基础,结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于特色农产品的优势和需求,加强开展各类广泛的农产品国际合作,推动黑龙江优质农产品走出国门,逐步树立“白山黑水”优质农产品的国际影响力。2021 年12 月26 日至30 日黑龙江成功举办了首届中国国际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和第四届中国黑龙江国际大米节,为黑龙江省农产品国际化品牌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黑龙江农产品走向国际市场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要重视非洲、南美等拥有巨大市场潜力的地区,增强新生出口市场活力,提高黑龙江省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积极推进农产品跨境物流,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

近年来跨境电商增势迅猛,农产品电商在用户数量和市场规模方面发展潜力较大。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下,建设和完善海外仓储及物流服务网络体系,加大物联网的产业应用联网,构建跨境电商物流信息平台,对农产品实行全程跟踪,保证农产品运输的质量、时间与安全,有利于农产品跨境物流业的发展,拓宽更广阔的农产品销售市场及更流畅的销售渠道,增加农产品跨境电商贸易额,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在“一带一路”深入建设的格局及新冠疫情在全球扩散的背景下,为有效应对疫情对农业带来的冲击,黑龙江省应继续遵循国家防疫要求,结合实际情况,支持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出口,切实保障黑龙江农产品贸易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黑龙江黑龙江省出口
上半年我国农产品出口3031亿元,同比增长21.7%
2018年前8个月越南天然橡胶出口增长9.2%
羡慕等
动词的时态中考高频考点练习题
铅笔长高了
2014年黑龙江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二等奖)
米弯弯的梦里有什么
黑龙江出版集团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