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华平,赵文君,陶 丹,黄春华,于 欢,董芸芸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绵阳医院/绵阳市中心医院手术室,四川 绵阳 621000)
手术室作为外科手术的重要场所,是全院医用耗材品种、数量最多的科室之一。手术室耗材主要分为高值医用耗材和低值医用耗材。高值医用耗材由于价格相对较高、群众医疗负担重而成为管理的重要内容,并被新增成为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的监测指标之一[1]。基于信息化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模式,可实现从出库、使用及退还的全流程可追溯化管控[2-3]。但对于使用量大、种类繁多的低值可计费和不可计费医用耗材管理存在较大困难,易出现漏计费和浪费现象,导致医疗费用流失和成本支出增加,特别是新医保政策的实施[4]和医疗付费方式的改革[5]对医疗成本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院作为川西北区域医疗中心,年开展各类手术约4万余台次,共有600多种品规的医用耗材。2019年7月起,本院手术室开始探索运用套包管理模式进行低值医用耗材管理(即将各种手术所需低值医用耗材进行种类和数量标化后打包使用计费),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1研究对象 利用医院采购供应科提供的医用耗材盘存原始数据表,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7月的低值医用耗材领用与计费情况。2019年1-7月采用传统低值医用耗材管理方法;2019年8月以后采用套包模式进行低值医用耗材管理。
1.2方法
1.2.1术式套包管理模式
1.2.1.1成立管理小组 手术室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成立以护士长为组长,各专业护理组长、总务护士为组员的低值医用耗材管理小组。设立专业岗位,并通过公开竞聘的方式选拔对各专科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护理人员进行专人管理,全权负责低值医用耗材的申报、使用、核查和分析。
1.2.1.2制定管理规范 制定《手术室医用耗材管理规定》,从制度上加强对手术室低值医用耗材的管理;对于未纳入套包管理的不可计费医用低值耗材,如手套、缝针、刀片及脑棉等,在手术间实行基数管理,通过建立路径式手术配合表,明确各类术式所需该类耗材数量,达到使用的标准化和同质化。
1.2.1.3建立标准套包 通过医院HIS系统调取各专科术式近半年来使用不同类型可计费低值耗材的平均数量,建立各专科术式使用的初始目录和数量。在此基础上,采用专家咨询法征求各专科主任及医疗组长对于初始套包目录的意见,并形成最终套包目录,包含12个手术专业,共33种术式套包。见表1。
表1 部分专科手术低值医用耗材套包目录
1.2.1.4实施套包管理 由低值医用耗材管理专岗人员依据次日的手术安排,结合已经确立的手术套包目录进行耗材准备,按照手术间摆放于无菌库房货架上,次日巡回护士领取至手术间进行使用。若术中因术式变化需要额外的低值医用耗材,则由巡回护士在低值耗材岗领取并进行登记。低值专岗人员与办公护士共同核对耗材的使用和计费数量,对于计费与退回数量不一致的手术间,将进行原因分析。
1.2.1.5持续质量改进 通过一段时间的手术套包运行,由于部分专科手术如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乳腺包块切除术术中需要耗材数量较少,手术时长较短,为节约耗材准备时间,将相同手术的耗材合并形成套包。同时,定期对各专科手术所需低值医用耗材的数量进行修订,以更好地满足手术配合需要。
1.2.2传统耗材管理模式 所有低值医用耗材均由器械护士自行完成,护士根据临床经验和医生习惯进行术前用物准备。
1.3观察指标 选取手术室可计费低值医用耗材中领用与计费差异较大的前5位耗材,比较实施前后的损耗率,反映在使用过程中的耗材漏计费和浪费情况,计算方式为耗材漏计率=(领用数量-计费数量-库存数量)/领用数量×100%。科室低值医用耗材费用占比,计算公式为低值医用耗材费用占比=低值耗材收入费用/科室业务收入总费用。低值医用耗材供应时间是指器械护士从开始手术耗材准备至手术铺台完成时间,采用观察法进行连续收集。
2.1实施前后5种可计费低值医用耗材的损耗率比较 实施术式套包管理模式后,5种可计费低值医用耗材的损耗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图1。
2.2实施前后科室低值医用耗材支出费用占比的变化趋势 实施术式套包后的低值耗材占比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2。
2.3实施前后手术间器械护士低值医用耗材供应时间比较 手术间器械护士低值医用耗材供应时间由实施前的(10.94±1.14)min缩短至实施后的(5.01±0.72)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98,P<0.001)。 巡回护士临时增补耗材的频次下降至1~2次。
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术耗材的种类和消耗量也在不断增加。对于高值医用耗材,大多数医院已经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该类耗材的数据可视化管理[6-8]。但对涉及规格型号较多、价格较低的低值医用耗材仍然采用传统人工管理方式[9],即由手术间护士根据工作经验自行领用和准备,容易造成管理者对每日低值医用耗材的消耗量和去向难以追溯,出现漏计费和浪费现象;护士手术物品准备错误或不充分,可能影响手术进程和运行效率;耗材效期管理能力差,存在院感风险;库存量无法与医院一级库联动,盘库的误差率较高。为尽量避免以上问题,陈荣珠等[10]探索基于单病种的智能型术式套包,并运用机器人配送,实现了高低值耗材的标准化和智能化管理。对于手术室耗材信息化建设不完善或无专人管理的医院,有研究者建议采用看板管理方式[11]。以上2种模式存在着一定缺陷,前者需要强大的物流信息网作为支撑;后者主要涉及医用耗材的库存管理,对于使用环节的管理较为薄弱。本研究中采用术式套包管理模式具备如下优势。首先,在基于前期各专业术式低值医用耗材使用种类和数量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由专职人员负责低值医用耗材的准备和发放,对使用后的计费和耗材退还情况进行核实,与实施前相比,明显降低了漏计费和非正常损耗,节约了科室成本;其次,在形成标准化术式套包的过程中,充分征求了专业主任和医疗组长的建议并进行修订,有效避免了用物准备不全现象发生,手术间巡回护士临时增补耗材的频次也随之下降;再次,医生对相同手术方式的患者手术所使用的医用耗材更加规范,有利于手术室新进护士在配合专科手术时更快熟悉手术用物的准备。虽然术式套包有助于低值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仍存在着依靠人工计费和核对的情况,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借助信息化手段,逐步形成低值耗材包条码管理,实施“打包式”计费方式,保障低值耗材的“进销存”数量的一致性。同时,应当运用PDCA循环等质量工具[12],不断改进低值耗材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实现多方共赢。
综上所述,采取术式套包的低值医用耗材管理,有利于促进低值医用耗材的规范化管理,降低漏计率,减少低值医用耗材的非正常损耗,进一步规范医生和护士的耗材使用行为,为实现手术室二级库管理打下基础,建议在手术室中推广使用该管理模式。本研究仅统计了实施前后部分耗材的损耗率,但低值耗材的品种繁多,还需要借助“二级库房”的管理模式全面分析各类低值耗材的动态变化,便于进行原因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