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晔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94)
自2020年我国发改委发布了《关于做好2020年降成本重点工作的通知》,该政策文件要求各现代化企业要关注内部价值的挖掘和内部潜能激发,引导企业通过技术手段创新实现降成增效,增加企业经营活动的附加值,促进研发成果转化,并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互联网)等,实现成本管理智能化发展。但以往成本管理工作受信息反馈效率影响,业务问题无法体现在会计数据中,财务部门也无法干预决策,影响了财务与业务融合程度,也不利于为发挥新型财务管理模式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因此,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财务与业务整合以后可以消除部门与部门之间的知识壁垒和管理界限,在各项信息数据公开透明的基础上,业务流、资金流等信息实现内部共享,可以有效避免违规操作,也能够为成本核算工作提供更准确的信息依据;同时,业财融合模式下,财务管控延伸到业务端口,从财务角度分析业务流程中潜在的风险因素,并及时反馈到相关负责人,提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和防御措施,这对于提高企业风险预警能力有一定的作用。
企业一切经营活动都是为了利润指标攀升与经济效益最大化,即在追求成本最低的情况下为企业创造最高的价值。由此可以看出,企业财务管理实际上就是价值管理。基于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财务管理渗透到业务环节中,从财务战略高度考虑成本管理工作的全面性,结合业务情况对标准成本额进一步优化。具体来说,业财融合以部门协同为前提,财务部门依据业务部门成本信息、客户数据、订单量等制定精益化成本管理计划,在控制经营成本的同时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首先,企业成本管理意识相对淡薄。价值创造能力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但大部分安防企业盲目追求收入创造和销售业绩,其关注点在于“效益”,对“成本”问题的认知比较片面。过度压缩成本会影响企业的产品质量与服务品质,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同时,成本管理与基层人员业绩考核不挂钩,尤其是业务部门成员只注重业绩,反而造成项目成本缺乏针对性管理,项目成本递增。其次,成本管理需要立足于战略高度,基于财务战略、人力资源战略等制定适宜项目成本,并区分项目是否存在固定成本,以及各项目间是否有成本合并处理的情形,才能够达到成本控制的目的。但安防企业长期存在成本与宏观环境脱节的问题,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协调难度大,部门各自为政现象造成企业资源使用效率低、抗风险能力差。最后,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安防企业将管理重心逐渐向供应链上下游移动,包括供应商管理、客户管理等。但大部分安防企业的客户资信管理、供应商管理等由销售部门和采购部门管理,财务部门获取的业务信息相对滞后,阻碍成本核算进度与成本管理成效。
安防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通常以建立台账的方式对成本信息进行统计,即成本管理对象可以从时间、数量、价格等量化。但安防企业的经营内容比较特殊,涉及器材、设备、系统、服务等,经营内容的多样性使得成本管理也更加复杂。例如:因产品质量问题而给企业带来的声誉损失等,是无法用具体的成本数据进行量化的,一般由管理层以个人经验判断,造成成本管理衡量标准不够客观。此外,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目标成本法、标杆成本法等是相对常见的成本管理方法,而成本方法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企业成本分摊。安防企业缺乏标准成本管理制度,即成本分摊标准客观性不足,无法保证成本管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按照成本管理理念,安防企业应当定期组织成本分析会议,关注各环节中成本消耗情况开展成本分析工作,并将分析报告反馈到一线生产部门,即采购部门、生产车间、质监部门、实施部门等,为业务流程优化、操作行为规范等提供依据。但实际上,大部分安防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缺少成本分析、成本反馈等环节,成本管理只注重目标下达和成果验收,对于成本指标实现过程关注较少,无法实现对成本的动态监控。
安防企业虽然对各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了明确分工,但财务与业务之间因存在知识壁垒,再加上日常沟通较少,难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目前,大部分安防企业已经实现了会计电算化,即会计核算、报表编制、财务审批、信息传递等工作可以在线上完成,极大地减轻了财务管理的负担。但成本核算、成本分析等需要在财务信息和业务数据共享的基础上完成,如果财务与业务数据输出口径不一致,会直接影响成本管理效率。此外,安防企业的成本管理系统在功能开发上还存在局限,系统仅是对成本信息的采集和汇总,无法结合企业业务内容和成本模型开展成本预测、成本分析、成本监控和成本考核等工作,使得成本管理工作存在滞后性。
传统成本管理理论中,企业各层级的组织部门之间有明显的职能界限。垂直管理层级多、职能分散,必然会造成企业沟通成本上升,甚至还会影响企业运转效率。而以业财融合为理论基础,可以克服传统成本管理中的不足之处,即财务会计人员要打破职能边界,融入一线业务。具体来说,一方面,财务部门的人员要以经营目标为导向,跟踪业务流程开展资源配置;同时,财务人员除了要履行核算与监督职能以外,还应当深入一线业务前端,在决策落地以前协助管理层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成本效益预测等。另一方面,业务部门人员也要主动以财务视角开展各项工作,例如:以年度经营目标为基准,对总目标进行逐层分解下达,经过预算、控制、协调和考核等,确保业务流程可以联动企业战略目标。在业财融合管理模式下,安防企业要做好环境夯实工作,从组织、制度、资源、人才等方面做好准备,为业财融合理论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
建立系统性的成本管理机制,是安防企业开展成本管理的前提。结合自身的发展现状,在管理理念方面,安防企业的管理层人员要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理念,在制度建设、资金投入、内部监督等方面发挥作用,督促各部门将成本管理工作落实到位;管理层人员也需要发挥组织培训、目标下达等作用,让基层人员充分了解业财融合的优势,引导业务部门参与到成本管理工作中。例如:管理层人员可以从制度层面解决部门协调性差的问题,对于成本消耗过度的环节可以采取“连坐制”,凡是参与到项目或流程中的会计人员、业务人员等都需要按照规定接受追责,以此来调动业务部门参与成本管理的积极性。在成本管理机制方面,建议安防企业以业财融合理念为基础,指派会计人员长期入驻业务部门,设置销售会计、生产会计、决策会计、考核会计等岗位,发挥会计的多元化功能,形成“财务服务业务、业务反馈财务”的管理机制。例如:安防企业在进行项目决策时,会计人员可以针对集成性项目开展预测、统筹、评估等工作,从成本效益指标入手分析集成性项目的预计负债、成本消耗、融资需求、风险程度等,设置整体的成本目标,并将成本目标逐层分解到成本中心、费用中心、利润中心,不仅可以解决企业盲目追求利润而忽视成本的问题,也能够细化成本管理责任,从源头上控制成本支出。
成本预算实际上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消耗的成本支出所开展的统筹,通常包括成本、费用、税金等。其中,成本项目包括业务支出、生产成本、售后成本,以及其损耗等;费用项目则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等。预算与成本的结合可以进一步发挥业财融合的作用,体现财务部门与业务部门在成本管理中的协同优势。首先,在预算编制环节,将预算方案细化为研发预算、生产预算、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融资预算,由财务部门联动研发部门、生产车间、销售部门、采购部门等共同编制预算,确定初始成本。其次,预算目标与成本指标联动,可以强调预算对成本的约束作用。例如:在生产预算编制环节,安防企业可以经过与现场生产部门、技术人员的沟通等,对同一种类、不同规格的产品生产成本、生产效率等进行统计分析,制定预算目标;与此同时,将产品划分为多个类别,在设置成本指标的过程中,依据产品工艺特征、原料需求等因素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原因,通过分析测算制定单独的成本目标;预算方案与月度成本计划的编制和下达可以使得成本管理更加精细化。最后,在预算绩效考核阶段,以公平化、效益化为考核目标,建立有效的预算绩效考核机制。尤其在预算绩效考核指标体系构建环节,安防企业可以以预算执行偏差率和成本费用作为主要指标,引入财务人员和业务人员共同参与考核工作,不仅要促进财务与业务的融合,还要实现对成本和费用的有效控制。
企业在交易往来与供应链运行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大规模数据,而庞大的数据群仅仅依靠财务会计人员手工处理是不现实的。在业财融合管理理念的影响下,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各项数据进行传输、处理、共享等,为成本管理提供发展基石与硬件支持。首先,财务系统应当与业务系统对接,在统一数据输出口径的基础上,建立标准化的信息通用机制,满足内外部用户的信息需求,提高数据共享成效。其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在成本信息归集环节,成本管理系统可以采取人工干预与系统控制的方式,对已经发生但未结算的项目、待摊费用项目等进行归集。例如:如果日常数据已经录入系统当中,而单据中没有结算或摊销的要求,系统以预提的方式处理,可以将实际消耗计入成本,以此来减少成本核算结果的偏差。利用系统内置规则生成成本数据,实现成本信息动态采集。在成本核算环节,以作业成本法为核算方式,安防企业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ERP系统、MES系统等建立自动化成本核算模块,由系统自动开展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在其他管理环节,信息技术也发挥了其优势作用。例如:日常业务数据处理过程中,业务部门因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单据数据等,包括技术部门需用计划、材料部门入库单等,可以在系统中完成单据自动打印,可以极大地降低手工操作的烦琐性;在报表编制过程中,各类业务基础单据已经在业务发生时录入系统当中,由系统对各项业务数据进行统计和分类处理,自动生成报表,即材料明细报表、材料费用分配明细表、产品维度利润分析表等,形成原始数据自动汇总,高效率处理成本核实作业。最后,数据泄露是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潜在的风险之一,因此,安防企业在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的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技术风险防范工作。例如:针对系统设置防火墙、信息加密渠道等,避免外部攻击造成数据泄露;要求各部门定期对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备份,避免信息遗失影响正常工作;在企业当中设置信息化部门,配备信息技术人才,定期对企业的信息系统开展硬件维护、软件升级等工作,加强物理防范措施,保护数据的安全。
通过引入业财融合管理模式,可以从价值角度开展事前预测,实现对成本发生过程的监控。具体来说,在成本指标分析与监控环节,安防企业可以对成本相关的指标开展跟踪与监测活动,即利用MES系统建立数据自动集成模块,每日编制成本报表,对异常指标进行分析,追究异常指标的原因,并将分析结果反馈到责任中心与相关部门,有利于企业及时改进业务计划,为后续的控成增效提供参考;同时,定期开展成本跟踪测算,为了强调对过程的控制,安防企业可以将成本管理工作延伸到测算环节,对每周原料消耗、人工成本支出,以及实施费用等项目统筹,全面测算成本完成进度,对比计划指标与完成度测算成本执行情况。在成本分析环节,由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组织开展成本专题分析会议,结合历史统计的成本指标了解分析影响成本的主要原因。其中,财务人员以财务专业角度分析项目执行过程中成本消耗是否合理、是否体现产品价值等,就成本问题共同分析改善和应对的策略,避免业务环节浪费现象,促进后续成本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以业财融合为理念和指导,在对成本管理理论基础、实践活动进行重塑的过程中,有效提高了安防企业成本管理水平。业财融合在成本管理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不仅改变了传统的事后核算、事后分析的管理模式,还通过实时跟踪与分析市场、产品、客户等数据,改变成本计划落地的方式,为企业战略制定、经营决策、业务活动等提供最充分的信息支撑。因此,安防企业应当积极促进财务与业务深度融合,更好地发挥业财融合在成本管理中的优势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