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研究

2022-11-13 21:09刘钢跃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5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导向风险管理

刘钢跃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湖南分所,湖南 长沙 410000)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能够帮助企业保障各项经营活动更为稳定的开展,协助企业进一步提升风险管理效果。对其进行深入的探究,能够对企业的持续发展与稳定经营起到一定的助力作用。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相关理论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指的是审计人员立于风险角度,以被审计单位的经营风险作为出发点,通过对企业风险的识别、评估、控制,通过对战略管理分析工具科学的运用,着重的关注高风险区域,提升审计工作的重要程度,进而实现风险的有序管控,使其能够处于一个可接受的范围。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通过对企业战略管理进行分析,将企业的经营风险进行评估来确立审计的范围及重点,依据既定的审计程序进行合理执行与取证,严格的遵循重要性原则,将所需审计的相关报表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归纳与判断,总结形成具备价值的审计意见。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首先需要以企业战略作为出发点,对可能存在的风险或是相关风险因素进行实质性的分析,并明确风险易发点,结合企业经营的长短期目标,来对审计目标进行明确与细化,与实质性测试相结合,通过战略管理理论、风险管理理论来进行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一般具备以下特点:其一,审计重心前移。传统的审计方法对企业风险无法进行全面的评估,难以在审计工作中明确高风险领域,造成审计目标不合理。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风险评估作为审计工作的基础。其是在分析与明确具体风险点之后,继而开展具体的内部审计工作;其二,重点开展分析性复核工作。与传统审计相比较,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重要的审计程序中加入了分析性复核机制,如此一来可在审计执行过程中,对各项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而不是仅针对财务数据,以此能够进一步提升审计效果;其三,风险评估模式的转变。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所采用的方法更为结构化、系统化,不仅能够全面的考量企业自身各项风险因素,还能够将各类风险之间的关联性进行探究,以此能够实现更为综合的风险评估。此外,以风险作为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能够促使审计人员专业知识转型升级,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由于其与传统的审计模式有着不同的审计要点,其更多采用的是各类风险分析方法来对企业进行风险的系统评估,这就需要内部审计人员充分的掌握会计及审计知识,同时还需具备一定的行业知识及管理知识等。

(三)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

内部审计在保障客观独立性及专业性的基础之上,对风险管理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是为了加强企业的运营效率,提升企业价值,并成为企业风险管理的咨询专家。在实际开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过程中,审计人员是切身的参与到了风险管理工作中,并对风险进行全面的识别与评估。在解决风险的同时,还能够扩大审计范围,并能够参与到企业的风险管理战略,会对企业管理者的相关决策产生直接的影响。其职能作用也从过往的较为被动的提供签证服务,转型升级为参与管理与服务咨询的主动状态。特别是当前的市场环境竞争愈加激烈,将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彼此融合,能够为实现企业目标提供必要的服务。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准备阶段

内部审计开展的目标是为了能够帮助企业创造价值,实现战略目标。其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主要职责。由此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需结合企业自身的战略目标,并厘清内部审计开展的工作目的。在审计的准备阶段,需要将审计目标进行科学的确立,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与衡量,并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对风险水平进行判断。明确审计重点,编制审计计划。同时结合风险水平来对审计项目的顺序进行明确,将审计资源进行合理的安排,对高风险领域要提高审计的优先级。以风险为导向的内部审计,需要着重的考量各项风险因素,一般包含了会计政策的运用及选择、经营风险及目标、内部控制实施状况以及财务绩效评价等各项工作中所存的风险因素。

(二)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阶段

在具体开展审计业务时,审计人员针对已经识别出的各项风险,需要对内控状况进行测试与评价,以此来明确哪些风险是处于管控之外的,也就是剩余风险。在应对剩余风险时,企业要明确不同等级及不同类型风险的处理措施,要结合风险可能会对企业造成的影响来科学的选择风险处理手段。在审计实施阶段,首先要对企业的内控机制进行测试与评价。一般来说企业为了确保能够合理地实现预期目标,会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对内外部风险进行处理。特别的已经明确存在风险的重点审计区域,审计工作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例如采用问询、分析性复核等方式来了解企业采取了哪些风险防控手段,并将审计证据进行充分的获取。在对企业内控机制进行充分了解之后,还需要对其进行测试,评价其有效性。要通过审计来明晰内部控制的执行是否达成了预期的效果,并对其做出合理的评价。同时要将剩余风险进行明确。其次在明确剩余风险之后,要采取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内部审计人员为了能够将相关风险水平进行合理的评估,需要对现有程序的完整性及合理性,以及现有风险管控政策的有效及无效性进行全面的测试,以此来确定关键的风险领域及剩余风险。在此过程中值得一提的是,风险的存在未必一定是危机,也有可能会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机遇。因此对于剩余风险要做出合理的评价,以此来明确适当的风险处理手段。

(三)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总结阶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在完成企业风险评估,并根据审计证据来对工作底稿进行复核之后,需要对各个风险点及所存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出具审计报告。具体来讲:首先要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适当的处理,对于已发现问题要围绕其展开相关的管理措施,主要包含了以下几方面:其一,明晰企业各项既定的管理与经营标准,例如自身所需遵守的法规、会计政策等;其二,与标准进行对比,并明确问题发生的节点;其三,找寻问题产生的根源。在风险导向下,审计人员可结合内部控制并利用风险测试来明确问题产生的原因;其四,要将问题可能带来的影响进行明确;其五,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所需,针对问题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明确以上要素之后则需要编制审计报告。内部审计人员审计报告的编制主要包含了以下内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治理、内部控制及风险管控所存的问题。要通过审计报告使企业管理层明确问题发生的相关要素,以此来完善风险管控流程,强化企业风险防控能力。同时,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还需要对剩余风险加强重视。在审计报告中要确定剩余风险的认定层次,明确其对企业所带来的影响,并交由企业管理层进行商议决定。最后则是审计工作的开展不能仅以审计报告提交即作为结束,要对相关问题进行持续的跟踪管理,确保对所存问题相关环节及负责人能够及时地整改,以此来实现闭环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增强风险意识,强化风险导向审计理念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若想在企业获得顺利的实施,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首先企业管理者对自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要有正确地对待态度,积极地提升风险管理与防控意识,并将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工作中的权责关系进行明确,以此来形成稳固的风险防控体系。其次则是要进一步提高内部审计人员在风险管理体系中的地位,正确认识到其对企业风险防控与日常的风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再次则是要加强相关工作开展的文化氛围,形成良好的审计环境。要倡导并发挥审计工作的引导作用,以此来督促各岗位员工在日常工作中时刻具备风险防范意识,提升企业整体的风险承受能力。最后则是管理者要以身作则的积极引导内部审计人员及企业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加强风险管理工作,要在企业之中宣传风险识别的相关知识,进而帮助不同岗位人员能够在日常工作中及时的发现风险,并进行上报。

(二)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监督机制

内部审计人员在企业的日常经营过程中要时刻监督企业是否采用了合理的措施,对已经识别出的高风险区域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是否采取了必要的监督措施来监控风险的易发环节。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是持续性的,需要将其贯穿并覆盖于具体的审计活动及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中。企业在当前风险较高的环境中寻求发展,务必要最大限度的预防与管理风险。而风险管理工作的开展前提则是需要具备完善的风险监控机制。风险监控机制的构建并非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在实践过程中进行持续性的改善,使其能够与企业的经营发展状况相匹配。机制在建立之后,要对企业的风险管理状况进行跟踪管理,进而能够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改进。健全的监督机制应当包含具备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以及有效的奖惩机制等。

(三)完善内部控制,夯实风险导向审计的基础

在企业中,风险管理与内控两者之间是彼此依存的。同时内控的要素中已经包含了风险管理。以此企业需要着重地加强内部控制的完善与优化。另外,内部控制同样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重点区域,以内部审计的评价与监督能够对企业内控机制不断的查缺补漏,促进其持续优化,进而确保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均在合理的范围内。特别是在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机制下,要对内部控制的设计、运行、评价以及改进等活动进行持续的完善。企业管理者要不断地强化自身的内部控制责任,同时要通过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两方面来更为全面的关注企业的风险评估状况,以此使两者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企业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强硬的后盾。

(四)强化内部审计独立性

在企业中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与自身独立性有着直接的关联,独立性愈强则审计工作的开展则更为公正、有效。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务必要将其与其他职能部门做好适当的分离,使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独立、权威的职能地位,以此才能够保障审计工作开展的有效,提升审计结果质量。同时,内部审计在权责义务以及审计报告的提交程序等方面需要做好规范,要以制度支持审计工作的开展,以此来强化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另外,内部审计人员的选拔,要避免从其他部门抽调,以免与其产生不必要的利益交集,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时刻保持高度的独立及客观。在人事、经费支持及组织等方面,需要独立于被审计的项目。同时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工作,内部审计人员要明确其在风险管理中的定位,理解内部审计同样是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赋予其审计职能之外的风险管理职能,促进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更为积极地发挥风险防控的作用。

(五)完善审计人员结构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开展的关键要素即是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养及胜任能力。其会直接影响审计工作开展效率与质量。因此企业在应用基于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机制时,关键要素即是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首先内部审计人员要明确自身在企业之中的地位,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旨在为企业创造价值,因此需要着重地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其一,内部审计人员要摒弃传统的内部审计理念,与时俱进的接受新的观念,明确风险导向下内部审计工作的职责与义务。同时要认识到内部审计作为服务部门,要积极地提升自身的服务意识;其二,要自主的更新自身的知识技能。随着市场竞争愈加激烈,风险因素不断增加,内部审计人员不能停滞不前,要积极的学习现代审计技术;其三,企业要进一步提高用人标准,将各类人才进行综合配置,合理构建内部审计队伍。在此过程中,要明确审计人员的相关素质要求,在审计工作开展之前,制定任用标准并严格执行;其四,要对内部审计人员进行持续性的培训,不仅要在其专业领域内加强知识的储备,还需要审计人员积极了解企业的前端业务,以此便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其五,要引导并强化内部审计人员积极的应用先进的信息化管理工具。例如在审计过程中,可采取大数据等信息管理工具,来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全面的筛选与深层次的分析,进而发掘数据背后潜藏的风险点,以此来进一步强化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四、结束语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更为契合当前企业经营发展环境的,其能够进一步强化企业风险管理状况,并通过内部审计工作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进行持续性的改进,进而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驾护航的作用。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导向风险管理
以生活实践为导向的初中写作教学初探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偏向”不是好导向
会计集中核算制下的内部审计工作
需求导向下的供给创新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