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企业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协同运作

2022-11-13 21:09李延延
大众投资指南 2022年25期
关键词:战略目标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李延延

(开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北京 100089)

在企业运营发展进程中,预算作为财务工作起点,并贯穿至全流程,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推动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有机融合,能够进一步强化各职能部门协同合作力度,实现企业内部各项资源优化配置,提升风险识别及防范能力。企业全员应当树立正确认知,在内部为其落实营造良好氛围,充分发挥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协同合作的价值,推动企业实现内部管理质量强化,提升核心竞争力,实现长足发展。

一、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概述

(一)概念

经营预算顾名思义是企业具体经营活动的预算,能够有效规范企业各项经营活动,是财务预算开展的基础所在。财务预算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收支开展预算,充分表现企业各项经济活动。部分企业在发展进程中,易将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混为一谈,并未实现有效区分,难以充分发挥其价值。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协同运营,能够推动企业经营状况与财务状况紧密结合,最大限度发挥财务数据指导作用,为经营预算落实提供基础,通过经营预算,也能充分提升财务预算制度,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协同效益,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二)二者协同运作的意义

1.提升企业资源配置合理性

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协同运营,能够促使企业资源配置水平的有效提升。不仅帮助企业资源充分发挥单一效益,还能最大限度发挥组合效益,实现资源配置效率的优化。在企业运营管理进程中,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协同运转,能够更好地帮助管理层准确把控企业当前发展运营现状,了解资源利用率,合理对其应用规避,避免资源浪费现象的产生,对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状况进行及时的调整,切实提升企业各项资源利用率。

2.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

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协同运作,能够切实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帮助员工准确认知自身工作内容及工作价值,激发员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企业建设之中。此外,依托于全面预算数据,帮助管理层准确认知企业运营管理进程中的薄弱环节,排除经营风险,帮助企业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动力,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

3.推动全面预算管理充分落实

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作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价值,需从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协同运作着手,推动预算工作更好落实,协同质量、协同效率均对全面预算管理落实进度及质量产生影响。此外,经营活动与财务活动作为企业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活动,实现二者的有效协同,能够保障企业运营数据准确性提升,为全面预算管理落实提供良好支撑,促进全面预算管理目标实现。

4.促进企业战略目标实现

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充分落实,是企业战略发展目标实现的良好基础。倘若企业前期制定的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落实成效满足预期,则企业战略目标也能得到充分实现。企业在预算编制过程中,需严格遵循战略目标指引,确保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目标一致,推动资源共享,具备各自特点的同时,满足企业整体发展需求。充分发挥协同运作价值,规避各自为政情况下产生的失误,相互配合促进企业战略目标更好实现。

二、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协同运作时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重财务预算、轻经营预算的思想

预算管理最为一项基础性、综合性较强的管理工作,在企业内部的顺利推进,能够切实提升企业管理质量,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促进企业价值最大化。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需企业构建完善的组织架构,预算管理体系,为各项工作的开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就现阶段部分企业发展现状来看,企业内部权责界定清晰度不足,在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存在相互推诿问题。相关管理制度健全程度不足,导致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等环节刚性不足。在推进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协同运作时,存在重财务预算、轻经营预算的偏僻理念,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协同运作模式的充分落实。

(二)业务工作和财务管理相脱节,预算编制不合理

当前,部分企业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受各自工作内容不一致影响,经营目标并未实现统一,业务工作与财务管理脱节。与此同时,预算编制作为预算管理流程的基础与起点,对预算管理作用发挥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部分企业预算编制合理性不足,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协调,难以为预算编制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的数据支撑。所采用的预算编制方法单一,依旧沿用传统模式下的固定预算、增量预算等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企业发展需求。预算编制流程完善程度不足,难以有效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无法敏锐感知市场变化,维持企业稳定运营。

(三)双方预算信息未完全共享,存在信息差

部分企业在落实预算管理进程中,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各项数据并未实现有机融合,企业内部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导致预算管理与财务管理协同发展受到影响,不利于协同效果的有效提升。当前,企业在落实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时,实现分项管理模式,由专门员工分别负责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虽在实际的工作落实过程中,各项数据均来源于企业,但二者之间并未实现数据的全面控制,或者出现数据资料获取不同步、不全面等问题。不仅对经营预算编制工作开展造成影响,同时也影响了财务预算准确性。企业内部预算信息共享不够充分,导致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协同效应无法充分发挥,难以助力企业于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实现内部管理质量的全面提升。

(四)财务未完全渗透到业务中,对经营预算缺乏挖掘

企业在推进预算管理落实过程中,以财务部门为主体,对于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重视程度较高,却忽视了业务预算数据指标背后蕴含意义的深入发掘,业务与财务融合程度不足,财务并未深入业务前端,为业务活动的开展提供指引。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中,并未基于业财融合构建利润全要素闭环分析模式,难以准确感知利润影响因素,无法有针对性地指出各职能部门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各职能部门实现权责界限的清晰界定。预算控制环节落实不到位,控制手段相对落后,难以有效强化预算落实成效。

(五)未实现业财融合,预算考核体系不健全,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张皮

当前,部分企业并未正确认知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实际的工作推进过程中,缺乏良好的沟通协调,难以为业财融合模式的推进提供良好支撑。并未基于企业战略规划指引,实现预算考核体系的建立健全,在考核指标设置过程中,将关注重点放在管理指标考核、定量指标考核及财务指标考核之上,忽视了管理工作考核、定性指标考核及业务指标考核的重要意义。在考核利润指标时,依旧沿用传统账面会计利润,考核方法过于简单粗放,难以满足现代化运营需求,无法实现业务与财务的高度融合,有效衔接预算考核、管控手段及管理要求,管理层经营理念及考核导向并未充分体现,预算考核工作的时效性、针对性不足,导致其落实效果受到影响。此外,企业内部缺乏应有考核问责机制,对于考核结果应有不够充分,问责机制透明程度不足,难以保障预算执行效果,最终导致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两张皮。

三、加快企业经营预算和财务预算协同运作的策略

(一)协调企业战略目标和预算目标,优化组织架构和管理流程

企业发展战略是为了实现企业长远目标及使命所制定的整体行动规划,科学合理的战略目标能够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开展提供指引,同时实现企业战略目标也需完善的管理手段与之相匹配。在企业发展进程中,树立以战略为导向的经营理念,落实预算管理,为战略目标实现奠定良好基础。基于企业发展现状,构建实施业财融合背景下的预算管理体系,确保预算编制、执行、监督管控均围绕战略目标实现。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能够有效细化战略目标,预算控制与考核为战略目标实现提供保障,以战略指导预算,以预算支撑战略。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前,充分落实调研分析工作,明确市场需求及企业战略目标,以此为基础落实预算编制工作,确保编制结果的合理性。在既定的战略规划之下,年度预算与年度战略目标为指引,充分考量下一年度各项因素制定下一年度预算指标,降低预算指标制定的盲目性与随意性,促进预算管理效率的提升。此外,企业还应当实现自身组织架构及内部管理流程的优化改进,树立正确认知,全面梳理自身管理流程,明确不足之处,有针对性地进行改进。合理设置员工岗位,严格遵循岗位分离制度,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有效约束员工行为,降低违规行为产生的概率,提升企业内部管理质量。

(二)明确二者职能,调控关系使得二者既相互分离又相互衔接

企业在实现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协同运作的过程中,应当深入了解二者之间存在的区别与联系,充分明确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的不同职责与分析,以便更好地满足各自预算要求。此外,还应当重点关注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之间的联系,财务数据源于企业经营管理,经营数据能够更好地验证财务数据的准确性,二者最终目标一致,存在着紧密地联系。因此,企业在工作推进过程中,需合理调控二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其相互分离又相互衔接,充分发挥协同效用,助力企业预算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健全预算管理制度,实现科学管理

企业应当基于自身发展战略指引,实现预算管理制度的建立健全,确保工作流程的规范性,以完善的规章制度作为强化财务管理工作的基础所在。落实监督管控工作,确保各项制度的有效执行,明确员工职责权限,控制工作节点,对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全面梳理,进一步强化内部管理与控制的有效性,促进财务管理质量提升,采用科学的预算编制手段,确保编制流程的规范性。强化企业项目库管理工作,实现项目库管理与部门预算的有效衔接,充分发挥绩效目标先导性作用,实现项目绩效目标与预算编制同步申报、审核、批复。推动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地充分落实,进一步扩大预算绩效管理范围,对预算管理全流程实现监督管控。此外,企业还应当与第三方机构展开合作,确保绩效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将项目预算中财务可行性放在首位,只有具备财务可行性的项目才可进行下一步工作。指定专人负责经营预算,建立与部门预算相适应的预算编制制度。对企业内部各项经济支出实现标准化、流程化管理,建立经营预算自我评价体系,确保预算编制与执行相一致。完善企业内部责任追究制度,切实提升员工重视程度,避免员工违规行为的产生,确保预算管理落实成效。

(四)搭建共享平台,实现业、财预算信息实时共享

对企业经营现状进行全面分析,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基于企业需求搭建具备企业特点的信息共享平台,实现经营数据与财务数据的融合共享。为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提供良好的沟通协调渠道,有效打破传统模式下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的现象,实现资源共建共享。为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落实提供良好支撑,促进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协同运作。依托于先进的信息化平台,实现各项信息数据的有效融合,便于各职能部门借助信息共享平台及时了解分析经营数据与财务数据,保障经营数据与财务数据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与此同时,企业还应当树立正确的保密意识,在应用信息化系统的过程中,针对重要财务信息设置必要审批程序,在实现信息共享的基础之中,保障企业内部各项数据信息的安全性。

(五)动态追踪预算管理过程,实现闭环管控

预算管理落实的主要目的在于促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推动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的协同运作,应当进一步强化预算全员、全面、全过程管控,充分实现预算目标闭环。企业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中,进一步提升对于项目效益、资金预算过程管控与偏差分析狗只能怪的落实,对预算执行结果进行公开,充分对其进行评估,依托于评估结果推动整改工作的落实。将预算执行过程指标化,量化结果并将其充分纳入绩效考核范畴之中。实现重点指标的实施追踪,根据业务开展节点,合理安排预算支出。考核部门应当严格履行自身考核职责,进一步强化预算考核的权威性与公平性,保障考核结果的客观性,有效规避违规行为的产生。将考核结果与员工薪酬福利体系进行合理关联,切实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为经营预算与财务预算协同运作模式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

(六)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促进业财协作

员工综合素质对于工作落实成效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现阶段受部门企业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影响,导致员工在推动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协同合作的过程中,综合素质难以满足工作落实需求。财务人员对于业务流程把控不足,无法为其提供必要指导。基于此,企业应当进一步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强化自身复合型人才储备。在实际的工作开展进程中,首先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协同运作意识,强化财务人员对于业务活动的了解程度,鼓励财务人员深入业务前端,准确把控业务流程,帮助其规避风险。优化企业现行人才引进机制,提升人才引进标准,大力引进具备充足经验及专业知识理念的高素质人才。对现阶段员工工作落实过程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推进教育培训活动的落实,提升员工重视程度的同时,强化员工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职能转变,确保其具备良好的信息数据分析能力及信息化手段应用能力,为管理层决策提供良好的支撑。最后,实现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的完善,优化岗位晋升机制,切实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助力。

四、结束语

推动财务预算与经营预算的协同运作,对于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实现稳定发展至关重要。企业在此进程中首先应当树立正确认知,基于工作落实要求实现自身组织结构的优化完善,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水平,搭建信息共享中心,保障各项信息数据的实效性与准确性。同时强化人才培养力度,切实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当前工作落实需求,全面推动企业实现稳定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战略目标财务预算预算编制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煤炭洗选技术的发展
京东方大学堂:提升组织业绩 推动战略目标实现
加强中职学校财务预算管理的探讨
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工程预算编制及其控制
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预算编制和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探讨
对公共部门预算编制中讨价还价行为的解释
“第一生产力”是实现“四个全面”战略目标的内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