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一帆 国家开放大学
预算与决算是高校财务管理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与管理质量和效果密切相关。从表面上看,虽然高校收支预算过程较为健全,但应用的预决算报表编制方式却缺乏多元化,单一性很强,导致预算与决算缺乏相应的关联,无法有效衔接,最终导致在年终决算期间,经常出现预算与决算存在差异的情况。为彻底解决这类问题,高校应该在了解预算与决算衔接不到位成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应对办法,保证高校财务工作能顺利实施。
近年来,随着各项规范和办法的落实,高校财务信息的透明度也明显提升,各大高校在发展和建设阶段,加大了预算的公开力度。并且,在决算方面,也逐渐成为高校接受社会监督的重要手段。从高校的层面分析,主管部门在工作期间,强化了刚性预算,加强了对预算管理考核机制的健全和完善,切实实现了预算公开,以便校务公开进程能得到良好推进,将预算的导向约束能效彻底凸显出来,从而达到高校特色发展的目标。
针对高校财务管理工作而言,包含的内容非常多,诸如预算、核算、决算等,而在这之中,预算管理的影响和作用最大。高校预算是国家预算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分支,可以促进相关制度的完善,合理地进行安排。从高校的角度分析,对预算工作高效开展,可以保证高校组织管理能顺利开展,提升管理质量和有效性,进而为高校发展目标的提供支持。而对于决算来说,能将高校的资金利用现状和财务情况精准反映出来,是将学校日常会计核算作为基础而开展的,同时也是高校管理人员各项决策制定的依据,确保下一年度预算编制的制定合理且精准。
从宏观的层面考虑,在高校财务管理工作阶段,预算与决算是十分关键的工作内容,如果从预算绩效的视角分析,高校收入支出预决算过程应当是一种相对完善的系统,能把预算绩效等内容囊括其内,连续性和完整性很强。一般情形下,高校决算的精确性与可控性与其下一学年度的预算编制有关,但同时,高校预算编制的合理与否,会对预算绩效的评估标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关系到最终决算的评价。因而,高校预算与决算是相互促进且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高校财务工作开展期间,预算与决算是两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对高校财务状况的真实体现、资金的合理应用等影响很大,所以,高校对这两项工作的关注度极高。但是,由于预算与决算涉及的内容颇多,所以难免被各类因素干扰,最终导致预算与决算的衔接不到位,制约了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财务管理年度预算与高校的事业规划、发展计划长期呈现脱节现象。高校的财务预算和事业规划基本停滞在初步结合的层次,并没有详尽、可操作性高的长期发展财务计划,也没有进行真正且高度的融合。一般来说,高校的工作计划于当年末制定,在下年初发至各部门实施,但由于部分计划的制定日期为年度中期,制定日期的差异使得高校上报的部门工作预算无法充分适应学校事业发展,不能满足目标任务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势必造成了日后预算实施过程中的临时性调整,从而导致预算与决算过程无法合理地衔接,不仅对高校财务工作产生了一定影响,还严重阻碍了高校其他工作的稳定实施,对高校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影响重大。
结合当前高校的财务工作现状分析,虽然对预算和决算的关注度很高,在工作模式和方法上也积极作出了调整,但预算和决算无法合理衔接的情况依然存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可以明确,以制定、实施、监控作为核心的预算项目管理组织制度还没有形成,对计划实施状况也无法进行自动控制,对预算指标统计的分析主要采用手工进行,容易导致财政信息反馈的方式比较笼统和落后,无法体现预算项目管理的资金全貌,从而导致对预算执行状况形成了监督管理上的盲区。比如:项目费用和基本开支相互窜用;部分重大建设项目不落实或实施迟缓,造成下半年,特别是年末突击花钱。此外,部分高校财务预算编制在批复后资金下达环节过于缓慢,对学校预算执行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导致执行进度过慢。许多大型的资金项目需要较长的周期,这也是导致年初没钱花,年尾拼命花的乱象,主要是由于各部门前期准备不足,缺乏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对预算目标缺乏良好的共识,从而阻碍了财务预算的进一步执行。
在高校财务工作方面,之所以出现预算与决算不合拍的问题,与预算执行结果追踪不及时也有很大关联。在实际工作阶段,对各部门的年末预决算编制执行状况并未做出差异性剖析,如果未严格触犯财务规章制度,就不做回溯性研究。对于财务执行的既成结论,高校既缺乏明确具体的绩效目标,又缺乏客观定量的绩效考核工作指标体系,更没有将各个环节统一起来,绩效考核工作指标体系不够健全,从而造成了绩效考核制度无法运行,绩效考核制度和财务执行成果之间相互脱节。同时,高校财务部门在工作过程中,经常将年终管理工作的重心放到决算编报本身上,而不是积极发掘、运用决算报告反映预算执行信息。因此,针对高校而言,要想提升预算与决算衔接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必须在综合自身实际现状的前提下,有侧重点地制定应对办法。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领域普遍存在着重“预算”轻“决算”的问题。结合相关人员对高校财务方面的研讨可知,预算和决算的衔接不合理是主要问题,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开展影响颇大。高校财务预算评价是对预算结构进行判断的重要过程,利用高校财务预算评价能够准确地掌握学校预算执行力度和效果,明确资金支出是否准确和真实。只有具备完善的财务预算评价体系,才能够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考核,从而对项目执行进行跟踪,以确保执行效果与预算编制能够有效结合,解决学校面临的困境。但目前高校财务预算缺乏完整的预算评价体系,一些学校虽然采用了较为完善的评价体系,但并不满足我国国情或者学校的真实情况需要,最终导致高校财务预算与决算的衔接不够合理,无法将二者的作用和价值凸显出来,进而影响了高校财务工作的顺利开展。
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深化改革,高校财务管理工作在开展期间,需要通过创新机制,良好地运用预算和决算的相互衔接,提升工作质效。因此,面对现阶段高校预算与结算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该借助多元化方式,将二者合理衔接起来,强化高校财务管理水平,促进高校财务工作开展的有效性。同时,做好高校财政资金的优化管理,明确高校资金的流动,合理分配学校资源,实现资金利用率的最大化提升,进而满足学校长久发展需求。
现阶段,高校预算与决算衔接不到位问题的存在,与重视程度不足密切相关,尤其是在对预算管理报表编制时,更是忽视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致使各部门提供的信息缺乏精准性和真实性,最终导致财务预算收集的数据信息不精确。因此,在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及时调整预算管理观念,强化重视对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细化,明确负责人,并将预算编制、最终执行情况与绩效考核衔接。同时,要以成本意识为预算管理理念,有效协调学校各项资源,实现各部门的有效资源配置,发挥出学校的资源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高校要想更好地规划与发展,必须满足现代社会效益主体,以绩效为基准,积极开展成本管理工作,具备良好的成本意识理念,从而更好地发挥学校资金的利用价值。此外,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与惩治方法,将预算指标以及预算实际执行结果进行对比,构建完善的预算激励制度,提高人员的自觉性,同时也要强化高校财务预算执行效率,调动学校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进而实现学校战略发展目标。
新财务制度的落实对高校财务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预算编制期间,要做到统筹兼顾,保证收支平衡。因此,财政部门要想对高校财务管理有深入的了解,掌握最为真实的数据信息,必须保证上报的预算和决算与实际执行情况相一致,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的监督和管理提供便利,从而做出客观且公正的绩效评价。对此,高校在组织开展预算和决算报表编制工作期间,应该着力将各个部门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从多个方面对信息进行收集,确保编制出来的预算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之后,以此为基础加以整理,编制出能与上级部门要求相一致的预算,实现财务预算报表的统一管理。简而言之,财政部门可以结合高校的具体预算执行现状,在充分考量高校学生数量、专项经费下发等因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对预算进行调整,以保证上一年度的预算与当年的执行情况口径相同。而财务部门在工作期间,可以在年终决算编制时,与上一年度的预算情况展开综合对比,了解有没有超支的现象存在,若存在,要对原因合理剖析,第一时间做出调整和改进,保证预算和决算工作在开展阶段,能达到相互制约的效果,也可以高效衔接起来。
所谓的“一体化”管理系统,具体是在几个财务管理链的节点之间进行协同作用,诸如预算编制、财务报告等,保证各项工作的开展能更加高效。
(1)会计核算科目与预算和决算编制科目科学衔接。在对会计核算科目具体设置期间,需要与报表项目逐一对应,比如:将会计核算科目中的“人员和日常公用支出”更改成“工资福利、商品和服务支出”。同时,在对核算科目全部调整完毕之后,让年终决算报表数据直接从与之相对的核算科目中获得,不仅能让决算报表数据的来源更加透明,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将预算和日常核算衔接起来。
(2)深入推进会计核算和预算管理系统信息化建设进程。为了能实现预算和决算高效衔接的目的,高校在组织开展财务工作期间,应该加强对先进技术手段的利用,尤其是信息技术,将其应用在预算管理系统建设中,切实实现管理信息化,保证各职能部门在工作期间自上而下的常态化预算申请得到满足,有效对细化的指标加以控制。针对会计核算系统,除了要对基本的财务会计信息进行提供外,还要有丰富的管理信息作为支持。借助系统,能将每一笔业务所对应的预算指标和历史执行数据快速找出来,若没有查到相对应的预算指标,系统能第一时间作出反应,直接将这笔业务拒付。如果能找到与其相对指标,系统会将预算值和实际值做出对比,并把其中出现的差异找出来,最终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自动对预算加以管控。当然,学校财务部门还要发挥出预算编制的超前意识,深入贯彻积极稳健的发展原则,并且实现资金的多元化投放,保证高校财务工作能顺利实施。
预算编制完成之后,管理人员需要加大检查力度,对编制的结果进行认真核实,确保预算管理在执行过程中,整体的控制力得到增强。当然,预算管理体系也要不断优化,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并结合具体要求,对预算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以便高校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进行能相对有序顺利。同时,高校财务预算作为一种具有战略意义的管理工作,能够准确地落实学校未来的发展规划,使学校发展的短期目标和长期规划进行紧密结合,通过动态预算的方式,使高校的发展规划逐步成为现实。此外,建立以支出“结果”和“追踪问效”为导向的部门预算绩效评价体系,对比分析收支决算数和年度预算数,并结合校内预算指标分配对绩效指标进行细化,得出最终的完成情况。高校绩效指标体系属于一个指标群,由预算完成相对指数、收支结构比较相对数等组合而成。在这一指标群中,指标个体的内容除了要各有侧重,同时也应该相互联系,以便高校的总体绩效能充分反映出来。一方面,对收支决算数与年度预算数进行合理比较,将预算管理中的绩效指标计算出来,包括收入预算总完成率、其他资金预算完成率等。之后,依照校内预算指标分配,科学对绩效指标加以细化,以便各执行部门的相关指标实际完成情况能够精准呈现。另一方面,对年度财务预算执行以及管理情况客观分析,将预决算需要强化管理的薄弱点找出来,对可控差异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消除,对不可控的差异也要尽量削弱。针对预算绩效指标未能达成的部门,可以按一定比例对该部门下年度预算金额进行核减,如果部门预算绩效指标完成好,应给予相应的奖励。
综合而言,在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与决算是不可缺少的关键内容,发挥的作用很大,是高校各项工作稳定实施的基础,对财务管理质量的影响也很大。因此,面对现阶段高校预算与决算衔接不到位的问题,在今后发展过程中,高校必须加大重视程度,将二者有效衔接起来,并本着公平且合理的原则,合理制定衔接对策,保证问题能有效规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