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分析

2022-11-13 11:41胡波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财会学习 2022年23期
关键词:预算编制管理工作事业单位

胡波 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

引言

事业单位对社会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事业单位作为我国政府部门开展社会公共事项管理工作的重要载体,具有执行监督职能以及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的重要作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不仅是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要渠道,还是优化事业单位各项资源、提高事业单位资金利用率的关键手段。事业单位之间应该加强沟通交流,并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项业务活动的积极作用,对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进行完善。

一、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概念

(一)全面预算管理的概念

全面预算编制指的是在现代化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事业单位只有掌握好全面预算编制这一控制工具,才能有效促进内部控制工作的建设,对内部控制工作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预算作为一种系统性方式,在事业单位实施和执行财政部门颁布的政府会计准则过程中,预算工作成为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的中心内容。而全面预算则反映的是某一时间段内的运营计划,可以将这一运营计划作为未来工作的方向,并根据该运营计划制定工作内容。也可以说,将工作状况作为起点对未来工作进行指导,对工作的执行难度、进展和完成日期以及资金投入量等因素进行有效预计。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作为我国现阶段科学性、规范性以及有效性比较强的管理方式之一,已经成为现阶段事业单位进行内部控制和管理工作的主要形式。著名的管理学家戴维·奥利提出了这样的想法:全面战略计划管理工作,是能够将战略集团中各种类型的关键问题融合在一个大的系统中,是重要的管理和控制方式之一。这种全面战略计划管理工作的实施从最初的规划、协调以及发展功能,转变成现阶段的规划、管理、协调、激励以及评估等综合性和系统性比较强的功能,从而形成一种全面性战略发展的综合管理工具。

(二)内部控制的概念

内部控制指的是以市场为主体达到运行目标,保证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提升会计信息质量的真实性和运营管理策略的有效性,从而实现经营管理活动的经济性、科学性以及效益性,并在市场主体内部进行调控、计划、管理和评估的方式统称。对于事业单位而言,内部控制管理不仅涉及事业单位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实施相关管理对策的具体方式,还涉及事业单位进行核算、审计工作,并分析日常工作流程和运营活动计划的各项规章制度。一般来说,事业单位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全面分析和检查事业单位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及科学性,提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运行工作效率和质量,并贯彻和落实既定预算目标的管理方针。与此同时,事业单位在进行预算会计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内部控制制度还能够改善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营和管理状况,并加强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质量。内部控制工作最主要的作用就是为了满足事业单位日常管理工作和运行工作的需要,且内部控制工作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事业单位的变化进行完善。因此,在全面预算的背景下,内部控制工作对事业单位日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二、全面预算管理和内部控制的关系

(一)内部控制体系是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基础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开展全面预算编制工作,需要各个部门和工作人员的紧密配合以及沟通交流。使工作人员能够在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中,结合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状况开展预算编制工作。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在开展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将内部控制工作作为基础条件,分析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和内部控制建设工作的具体需求,并查看两者协调性和一致性。此外,事业单位还应该在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全面了解和掌握事业单位的运行状况,并全面分析事业单位中存在的风险因素,做好事业单位的监督、管理以及评价工作。

(二)内部控制落实需要全面预算管理的支持

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主要涉及授权批准、人员管理、文件记录、资产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绩效评价等多方面的工作内容。这些内容的落实应该和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内容相结合,在事业单位管理目标的基础和前提下,借助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贯彻和落实内部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加强内部控制的管理水平和质量。

(三)全面预算在内部控制体系构建中具有重要意义

事业单位在日常运行过程中,主要包括分析、总结以及实施等多个运行阶段,这些阶段与事业单位各部门的内部控制工作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充分应用这些内容和特点构建内部控制体系,并加强内部控制体系的实施和执行力度,加强对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最大程度减少事业单位在运行和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从而为事业单位创造更高的综合效益。可以说,全面预算管理工作在事业单位构建内部控制体系的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价值。

三、全面预算管理背景下提高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水平的措施

(一)完善事业单位管理机制,优化内部控制环境

第一,完善事业单位的组织管理结构。事业单位要想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就应该完善事业单位组织管理机制,并优化组织管理结构,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体系的贯彻和落实。在传统的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因为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没有重视组织管理结构的建立和完善,也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全面预算管理工作认知体系,导致事业单位的内部组织结构松散,事业单位中内部控制管理工作部门和工作岗位就会出现重复或者缺失的现象。一旦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岗位欠缺,事业单位就无法在日常经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内部控制机制,造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执行时间比较长。如果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岗位重复,就会导致事业单位中出现两个不同部门共同管理同一事件的问题,使事件受到两个不同管理方向的制约,从而导致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降低。面对这种情况,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重视内部控制组织管理结构,并根据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对组织管理结构进行完善,以保证事业单位组织管理结构的科学性及合理性。

第二,制定科学明确的决策机制。事业单位领导、管理层以及部门负责人应该组织构建预算管理决策小组,该小组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对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并在预算管理工作开展的前提下,明确事业单位的发展方向,分析并规划事业单位的发展目标,推动事业单位的进一步规划和发展。同时,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层还需要在共同商议下,制定科学有效的决策机制,以此保证决策机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规范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在事业单位管理过程中充分落实和执行决策内容。如果决策内容脱离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就无法有效贯彻和落实决策内容,不能充分发挥决策的正确作用和价值,推动事业单位的健康稳定发展。

第三,在事业单位日常经营管理中,贯彻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贯彻和落实工作岗位责任制度能够使工作人员更加了解自身的岗位职责,并明确其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过程中的作用和价值,促使事业单位的各项发展决策能够得到有效落实,并交由工作人员严格执行相关内容。同时,还应该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和了解,全面提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执行效率和质量,从而实现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有效建设。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在管理制度中标明内部控制制度的可行性和不可行性,并建立健全奖惩制度,对认真履行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违背岗位职责的工作人员进行惩罚。

第四,优化和改善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环境。首先,要提高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工作的重视,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做好带头作用,对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进行学习,明确全面预算管理体系对事业单位的重要意义,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前提条件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辅助内部控制工作的开展。其次,应该加强对内部控制工作的投资力度,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开展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并且,还应该通过现代化的信息和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优化事业单位内部预算编制,建立健全预算指标体系

第一,优化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工作。预算编制作为事业单位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应该重视预算编制工作,并对其进行优化,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能够符合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行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推动全面预算编制工作的有效开展。事业单位在开展编制预算工作的过程中,应该重点关注事业单位的规划发展需求,以及实际运行和管理情况,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够开展编制预算工作,使预算编制工作能够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使其符合事业单位经营管理状况。

第二,加强事业单位预算编制的审核。预算编制审核工作是事业单位建立健全预算指标体系的关键部分,只有对事业单位预算目标进行科学有效的审核,才能保证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内容的科学性、可行性和合理性,从而使预算编制工作能够更好执行,为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贯彻和落实奠定良好基础。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应该根据预算编制工作的优势和特点,设置独立的预算编制审核部门,与此同时,还应该建设独立的审核队伍,保证预算编制工作的审核质量和效果。除此之外,在事业单位实际的审核过程中,预算编制审核人员应该严格遵循上下结合的审核原则开展预算编制审核工作,逐步实现对事业单位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提升事业单位全面预算编制的质量。

第三,构建科学有效的预算指标,充分落实预算指标的管理责任。相关工作人员在构建预算指标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建立科学规范的预算指标,落实预算指标的管理责任,使预算指标有效落实在事业单位日常管理过程中。并且,工作人员在开展预算编制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管理原则,并及时进行责任划分并落实相关责任内容,建立标准化的预算指标体系。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为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提供必要的参考依据,建立健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推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的长远发展。此外,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还应该设立一定的激励措施,大力提倡财务人员按照标准化的预算指标体系开展内部控制工作。

(三)建立健全信息化平台,更新并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第一,加强资金投入,构建信息化平台。在事业单位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全面预算管理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中,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事业单位的全面预算工作进行智能化管理,使事业单位传统人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同时,通过对事业单位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进行优化,开展全面预算智能化管理工作,有效减少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投入和支出。只有这样,事业单位才能够提高自身经济效益以及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现阶段的信息化平台而言,事业单位应该在全面预算管理的背景下开展内部控制工作,保证信息化平台的科学性、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第二,更新和完善事业单位的配套制度。事业单位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信息化平台的操作流程和规章制度进行严格规范,禁止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范围内利用信息化平台处理私事或者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络平台,最大程度降低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受到恶意攻击的概率。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还应该引进完善的设备,尤其是配套的计算机设备。并且,还应该引进软件设备,例如:先进的财务信息化管理平台、财务信息化管理系统等。在这样的背景下,才能够做好事业单位信息化平台的安全措施,预防事业单位运行过程中的各项财务数据和信息遭受恶意攻击,导致事业单位出现财务数据和信息丢失等一系列问题。

第三,提高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事业单位领导和管理人员应该定期举办信息技术专业知识培训活动,加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我国现阶段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我国现阶段各行业的主要发展趋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应该在工作中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工作技能,落实信息技术等专项活动的学习和技术培训,达到加强事业单位财务人员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目的。与此同时,事业单位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也能随之提升,从而推动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的综合能力,完善事业单位内部的信息化建设,事业单位就能够推动全面预算智能化管理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要想提高运行管理效率和内部控制水平,就应该充分利用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保证事业单位整个组织框架的正常运行,内部控制制度才能够在此背景下有效建立。可以说,预算编制工作为事业单位提供了准确数据支持,能够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益,并推动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预算编制管理工作事业单位
连锁餐饮企业预算编制与优化措施
FMEA法应用于现代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中的体会
城市路灯精细化管理工作探讨
试论国企全面预算编制问题及改进措施
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编制中的问题与对策
论事业单位政府采购预算编制与执行管理
优质冬枣周年管理工作历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