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事业单位转制下的财务管控策略

2022-11-13 09:49张颖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财会学习 2022年20期
关键词:会计科目管控财务

张颖 湖南高新创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部分肩负生产经营职能的经营性事业单位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压力,为了能够促进此类事业单位与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相契合,事业单位转制开始实施。事业单位转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部分事业单位朝着现代企业要求发展,不仅能够促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的提升,而且还能够提升此类单位的经营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但是现阶段部分事业单位在转制过程中内部管控工作并没有实现与时俱进,财务管控作为此类单位内部管控的重要内容,如何推进此项工作顺利开展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有必要深入研究财务管控策略来为单位持续稳健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一、事业单位及财务管控的相关概念

(一)事业单位的概念

事业单位是指基于社会公益前提,国家机关以及其他组织牵头举办,通过对国有资源进行利用实现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事业单位的主管领导机构是政府部门,虽然不属于政府机构性质,但是带有一定的公益性质。现阶段,我国重新对事业单位进行了划分,分为公益一类事业单位、公益二类事业单位,对全额拨款、差额拨款以及自收自支这三个事业单位进行了重新分类。本文重点探究对象为差额拨款及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转制,重点讨论其性质上的变化。

(二)财务管控的概念

财务管控是指在一定的整体目标下,关于资产的购置,筹资和营运资金以及利润分配的管理。在各类组织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财务管控是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基于财经法律法规以及财务管理原则的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经济管理工作。财务管控不仅具有很强的综合性,而且还要突出准确性、及时性、全面性。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控内容主要包括利润分配管理、运营资金管理、投资管理、筹资管理等,管控范围已经涵盖了单位运营和管理各个环节和领域,更有利于挖掘出各项活动的潜在价值。

二、事业单位转制对财务管控的影响

现阶段,我国很多地区的一些事业单位实现了转制,其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以往事业单位的财务管控方式方法已经不能够完全适用于转制之后的运营管理需求,进而需要转制之后的企业在财务处理和管理两个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具体影响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于财务处理层面的影响

首先,财务处理基础的变化。转制后的企业需要对自身财务处理基础进行调整,由以往的收付实现制调整为权责发生制,明确转制之后企业财务业务处理核心思想,这样做才能够为后续具体财务处理夯实基础;其次,会计科目上的变化。事业单位在转制之前,在财务处理上基于核算简便原则会计科目设置都是从少设置,而转制之后则需要更加全面、真实准确地将经营成本、费用、收益等内容体现出来,则需要进行一级、二级乃至三级会计科目的设置;最后,财务报表上的变化。事业单位由于具有公益性质,以往的财务报表更多的是反映收入、支出情况,并不需要将盈利信息单独体现出来,因此只需要对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以及需要报表附注编制即可,而事业单位转制之后,由于转变为企业性质,而企业会计对利润、费用、成本、预算给予高度重视,进而需要对其经营过程中实现的盈利进行系统反映,则需要调整为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以及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等。此外,事业单位转制之后的企业财务核算方式方法也需要进一步调整,并实现核算内容精细化以更好地适应转制之后企业的经营需求。

(二)对于财务管理层面的影响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其经营的性质就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其财务管控内容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在事业单位转制之前,此类事业单位由于不需要盈利及融资,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和补助就可以实现稳定运营,而此类单位转制之后,由于失去了财政上的支持,要想确保其持续稳健运营必须通过生产经营实现盈利并积极开展融资活动。鉴于此,转制之后的企业就需要对其财务管理方式方法进行变更,通过形成一套系统成熟的财务管理机制来推进日常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外界融资等各类经济活动顺利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其财务管理难度,需要转制之后的企业尽快实现财务管理方式方法的多元化。

三、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加强财务管控的现实意义

(一)更好地实现单位运营的有序性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加强财务管控主要可以通过核算和监督两个方面予以体现:从财务核算角度出发,财务核算可以完整地对单位过去一定期间内的经济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加强单位转制之后的财务管控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升财务信息核算质量,进而使得事业单位转制后的各项信息数据更具有可靠性,能够为转制后企业做出正确的发展决策提供有效信息参考,对转制之后发展决策的正确性起着一定决定性作用;从监督角度出发,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加强财务管控可以通过科学合理的监督方式来及时发现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纠正,确保经营活动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和制度执行,为更好地实现转制之后的企业运营的有序性提供一定保障,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二)确保转制之后资产安全性、完整性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在资产管控层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资产作为转制之后企业运营的硬件支撑,如何科学、合理开展资产管控意义重大。事业单位转制之后积极开展资产管控可以从资产的预算、购置、验收、使用、调拨、转让、报废、报损等各个环节实现全方位监督,不仅可以对单位转制之后资产错配以及重复配置的情况进行遏制,而且还可以控制一些资产占用、浪费、流失以及贱卖等问题,起到确保单位转制之后自有资产安全性、完整性的作用。

(三)促进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经营目标发生了巨大变化,财务管控力度能够促进转制之后的企业更好地适应我国当前市场经济发展大环境。具体来说,采取一系列措施实现财务管控质量的提升,不仅能够间接提升财务管控人员更好提升其遵守财务管理制度的责任意识,减少财务管控违规行为,而且还能够间接实现一些部门和人员越权、滥权现象的防控,有利于更好地促进转制之后单位发展积极性的提升,对其尽快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

四、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后财务管控上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对于转制之后财务管控的重视度不够

第一,一些转制之后的企业领导层并没有对企业财务管控需求进行深入调研,对于各部门在财务管控上的要求还停留在转制之前,没有实现与转企改制的要求相贴合,不利于各部门和具体人员对于财务管控工作主观能动性的提升,进而导致财务管控相关工作进展缓慢;第二,一些转制之后的企业没有积极去学习一些转制之后经营发展良好企业的成功经验,没有邀请专人积极开展企业财务管控专项培训,也缺乏实地专项指导。同时,对于财务管控工作各类资源的投资力度不够,不仅存在着财务管控人才队伍建设滞后的情况,而且在财务管控配套设备上也存在着滞后性,难以为加强财务管控优化步伐提供一定保障。

(二)对于转制之后的资金管理缺乏合理性

首先,一些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并没有重新规划资金监管工作,监管机制设置存在着一定漏洞,不仅没有对转制企业业务流程的关键环节明确监督的关键点和侧重点,而且也没有对资金审批、资金分配使用、资产监管、采购等进行系统监督以及对监督责任的明确;其次,资金监督方式方法也存在着局限性,并没有全面实现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实施监督评价,不利于一些潜在风险及时得到反馈、预警和纠正,难以起到督促财务管控效率提升的目的。

(三)对于转制之后会计科目的衔接存在混乱情况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就不再执行新《政府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以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而是需要严格执行《企业会计制度》以及《关于科技企业执行新的行业会计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等相关制度,但是一些转制后企业的财务管控人员由于对企业的相关制度内容理解不透彻,缺乏实务经验在调账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科目衔接不合理的情况,有的并没有对一些有必要细化的科目进行完善和引入,这样不仅会导致账目混乱和错账情况,而且还会影响后续财务报表的填列。

(四)对于转制之后财务管控规章制度存在不完善问题

现阶段有很多转制企业存在着财务管控规章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一些企业并没有对自身经营业务和项目进行明确分类之后分别制定财务管控制度细则,不仅预算、计划、考核、决策分析、管理报表等财务管理相关岗位权责存在着不明确的情况,而且具体业务处理相关制度也仅仅是个大框架,并没有分类分块明确每类业务的财务管控具体方式方法。同时,还有一些转制企业在财务管理信息反馈上并没有建立一条完整的信息反馈程序链,没有明确程序链中各项内容的反馈时限和具体模式。此外,有相当一部分转制企业财务管理内控风险预警机制仅仅局限于定性分析,缺乏必要的定量分析,并没有设置科学、合理的风险预警值,不利于财务管控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潜在风险。

五、对于事业单位转制后财务管控工作的几点优化策略

(一)加强对转制之后财务管控的重视度

事业单位转制之后应当加大对自身财务管控的重视度,应当率先转变财务管控思维,实现思想上的与时俱进,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现对财务管控重视程度的提升:第一,转制后的企业的领导层应当加大对自身经营发展情况的调研力度,深入发掘财务管控需求,进而对各部门在财务管控上提出新的要求,实现与转企改制的要求相贴合,进而促进各部门和具体人员对于财务管控工作主观能动性的提升;第二,转制后的企业应当积极去学习一些转制之后经营发展良好企业的成功经验,不仅要邀请专人积极开展企业财务管控专项培训,而且还应当通过一些交流会的形式来学习其他同类转制企业的财务管控方式方法;第三,转制后的企业还应当重视对财务管控工作各类资源的投资,不仅要重视财务管控人才队伍建设,在优化人才知识结构的同时也积极引入高素质人才,而且在财务管控设备配置上也应当进行适时更换,为财务管控成效的提升提供一定保障。

(二)加强转制之后的资金管理力度

第一,转制后的企业应当不断提升自身运营资金的监管力度,对各类资金实行专账核算,专款专用。企业领导层应当定期或不定期抽查企业资金的使用情况,一旦发现没有专款专用,要求其各部门科室立即整改,视情况采取通报批评、追究责任;第二,转制后的企业应当不断完善资金监督组织结构,妥善配置监督人员,并给予其足够的监督权力,从客观层面提升资金监督质量;第三,转制后的企业应当在事后检查资金使用结果,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汇总并定期进行汇总信息反馈,为转制后企业正确发展决策的制定提供有效信息参考。

(三)妥善处理转制之后会计科目的衔接问题

转制后的企业应当积极开展会计科目衔接工作,采取转账方式来对转制当年年初科目余额进行处理,在这里有几点注意事项:第一,转制企业在转账过程中应当采取对比分析的方式,来确定以往事业单位性质下与转制之后相同相似的会计科目,对于与转制前账中所对应的科目可以直接转账,对于不同科目则需要进行拆分,将各科目余额纳入不同企业会计科目中去;第二,对于上年末结转后诸如拨入、拨出专款以及损益类会计科目无余额的会计科目,则无须调账处理。

(四)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控细则

首先,转制后的企业在开展财务管控工作过程中应当重视对自身财务管控细则的优化,要对诸如计划、预算、分析、考核以及报表等财务管控岗位权责进行明确,要能够实现权责统一,出现问题能够追责到具体人员;其次,转制后的企业还应当在细则中制定和完善各类业务处理方式方法,确保财务管控工作能够按照细则所明确的标准有序开展;再次,转制后的企业还应当积极利用网络技术来对财务管控信息反馈系统进行构建和完善,并在管控细则中对程序链中各项内容的反馈时限和具体模式进行明确,提升信息传递效率;最后,转制后的企业应建立健全财务管控风险分析预警机制,有必要邀请专业人士通过科学论证引入最新的评价模型,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式来综合评价转制企业财务管控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风险,为企业稳健发展提供一定保障。

结语

总而言之,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大趋势下,事业单位适应经济发展实施转制要能够关注财务管控相关事宜。本文在对现阶段我国事业单位转制后普遍存在的财务管控问题进行分析之后,着重提出了加强对事业单位转制之后财务管控的重视度、加强事业单位转制之后的资金管理力度、妥善处理转制之后会计科目的衔接问题以及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控细则等建议,希望能够对事业单位转制之后持续稳健发展起到一定促进作用。

猜你喜欢
会计科目管控财务
特朗普集团“财务大管家”认罪
深基坑工程的监理管控探究
房地产工程成本管控措施及其策略研究
突出矿井大采高综采工作面过断层风险管控研究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
财务风险的对策与探究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