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婉宁,邓光宇
(河北传媒学院 河北 石家庄 051430)
2018 年12 月,教育部、中央宣传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详细阐述中小学教育中加强影视教育的意义及工作任务等。优秀影视作品是视听综合艺术,其形象直观,包含多种艺术门类。利用影视作品进行美育教育在提高学生艺术审美修养、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从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整体状况来看,一线城市已率先开展优秀影片观摩、影视短片创作、纪录片拍摄制作等不同形式的影视教育,但仍然面临着没有教科书、教学大纲;师资缺乏、观影条件差等各种各样的问题。
我国拥有五千年的璀璨文明史。中国传统文化是传于后世的无价之宝。国人至今仍秉承儒家思想“仁、义、礼、智、信”,恪守自然法则,同时也热爱自身宝贵的传统文化。国家行政学院教授范玉刚称:“文化事关国运兴衰,事关国家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理想、文化价值充满信心,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创造力充满信心,才能有坚守的定力、奋发的勇气、创新的活力。中华民族素有文化自信的气度,正是有了对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豪,才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成为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一个民族只有对自身文化充满自信才能使国家强盛。影视作品是视听综合艺术,以声画结合方式在时间的叙事中进行空间造型,创造活动影像、动态连续、有声有色。通过影视作品进行美育教育,形式新颖、直观性强、可使观者感同身受,引发其思考与想象,效果明显。
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片名落点在两个关键词上,一个是“故宫”,一个是“修”。故宫博物院拥有“活”历史之建筑、文物等,许多国宝都珍藏于院内,是后世子孙学习历史了解过去的重要窗口。“修”意为修复,体现匠人的主观能动性,修复对象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物。修复使原本蒙尘的文物再现往日光彩,同时也以纪实方式呈现故宫文保科技部手工艺人们看似“神秘”却又平常的工作。文物本身是文化;工艺制作是文明传承;人文故事是对人心智心灵的文化启迪,影片的内涵与外延都体现着对文化文明的学习与传承。作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选择片例,本片在帮助中小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影视美育的潜移默化中,学生得以走进故宫博物院探寻历史之根,进而掌握文化知识,并使之内化成滋养内心的阳光雨露。
《我在故宫修文物》是由叶君、萧寒执导,中国中央电视台出品的一部三集文物修复类纪录片,在央视电视栏目《纪录片编辑室》中播出。该纪录片经过长达五年的项目调研,历时4 个月完成拍摄,作为故宫博物院建院90 周年的献礼片呈现在观众面前,揭开了文物修复工作的神秘面纱,表现了师徒“匠人”薪火相传之精神。纪录片以其特有的纪实魅力,还原了故宫建院90 年大庆之前要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以及故宫修复师们具体细致的文物修复工作。整部纪录片共包含三集内容,分别是1、青铜器、宫廷钟表和陶瓷的修复;2、木器、漆器、百宝镶嵌、织绣的修复;3、书画的修复、临摹和摹印。每一集时长约为50 分钟,内容各有侧重,展示文物修复工种,全面呈现了修复师们的工作。
1.生活化纪实风格
纵观《我在故宫修文物》全集,整部纪录片生动活泼、真实、拥有极大的人文价值。画面方面:摄影拍摄角度灵活,突出修复文物细节,并能应用长焦镜头精准地拍摄被摄物体。声音方面:采用同期声加解说词搭配的方式进行,辅以俏皮、灵动的音乐等。以解说词为主进行串联,讲解人物、文物背景知识、解读技艺知识;以同期声语言作为主要血肉填充整部纪录片的内容部分,真实生动、自然活泼。纪实化的拍摄及表现手法使片子更生活化、更接地气,容易被中小学生接受。
2.由修复师串联的剪辑方式
剪辑方面,采用框架式结构将不同修复师的工作进行串联。第一集片头文保科技部的众多修复师集合在一起,采用丰富的人物同期声语言,从修复康熙皇帝的子孙给他祝寿的三十二张屏风开始,瞬间将观众带入画面所讲述的故事内容中,吸引力极强。三集纪录片以一些代表性的修复文物作“珍珠”,由修复事件这条“线”进行串联,同时也带出不同的修复大师。如钟表组王津修复的是“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青铜组王有亮修复的“香炉”、陶瓷组王武胜修复的“唐三彩马”、木器组谢杨帆修复的“木雕菩萨佛像”、漆器组闵俊嵘修复的宫廷乐器“瑟”、镶嵌组孔艳菊修复的“黄花梨番人进宝图柜子”、织绣组陈杨修补“缂丝——出门见喜”、书画修复组杨泽华修复的绘画作品“崇庆皇太后八旬万寿图”、沈伟的“摹印”等。中小学生从他们身上看到的不仅仅是修复某一件文物,更重要的是感悟修复大师的人文精神,帮助学生不断修炼自己的品格。修复工艺方面,他们水平精湛、技艺高超;人文情怀方面,他们认真、天真、豁达、开朗、积极、坚持自己所做的工作,无一不是学生学习的榜样。
3.镜头语言“细节”化处理
21 世纪初期,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纪录片的形式和内容呈现多元化的态势,影视作品类型多样,留给观众的选择众多却又良莠不齐。“高速的社会发展带来社会节奏的加快,加之信息选择的多样化,大众文化呈现出快餐化、功利化、世俗化、商业化的特点,空有文化内容而无文化精神,难以与经济建设的发展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相匹配。”人文类纪录片在价值导向中实现文化传承,从内容和形式的角度回归文化本身,回到表现人的情感本身,是使人内心获得满足和充盈的精神宝藏。纪录片中细节决定成败。影像在表达文物修复工作时并不是只表现“修”本身,而是外化延展到很多人物细节的地方,正是这些细节,让中小学生看到了纪录片独特的魅力,走进纪录片的世界。陶瓷组纪东歌在周一骑自行车穿梭在故宫内,移动跟拍摄影体现了紧张工作中透着令人沉醉的惬意和放松;木器组屈峰在刻佛像时,讲到人在制物过程中会将自己性情融入作品的独特思维理念,画面采用固定镜头组接,令人沉静;闵俊嵘夜晚和漆农上山采漆用实际操作步骤给观众展现“百里千刀一斤漆”,夜间拍摄带来神秘又揭示谜团;李筱楼讲古书画修复过程:洗、揭、补、全,整个揭裱过程以高速摄影的方式呈现工作过程。镜头在展现这些修复师时是自然随和的,即不干扰他们工作又呈现出他们工作时认真、细致、执着、一丝不苟的精神状态,而工作之余他们在故宫里种花、种树、喂御猫、打果子……影片将修复工作的神秘、具体、繁复、创新创意、修旧如旧与修复师的生活情趣等细节交织在一起,塑造了立体化的人物形象。
“小学生的年纪普遍较小,在课堂内的注意力难以集中,导致课堂效率低,学生的文化素养难以在课堂中得到良好培养。”通过影视教学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美育教育能从另一方面传授知识,容易被学生接受。文学、历史、地理、物理、科学等具有教化意义的视频影像输入后,学生们会有一定程度的输出,学到知识。纪录片有良好的教育价值,传播相应知识是必然趋势。《我在故宫修文物》通过解说词对清代及其他朝代历史、工艺进行解读和介绍,无形中传授了知识。如对“青铜时代”在历史上的地位进行解读、介绍“唐三彩”工艺、讲寿康宫历史和乾隆皇帝生母的历史、讲乾隆御稿箱的来历、讲“缂丝”技艺、讲述古书画的粘合技术、讲颜料的分类等。学生们可以在了解修复大师技法的同时掌握相关知识,“观、赏”都可谓“津津有味”,使中小学生在课堂之外学习其他学科理论知识。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呈现了许多故宫博物院中的文物,如大型钟表:铜镀金乡村音乐水法钟、名画作品展子虔的《游春图》、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王羲之的《兰亭序》等。对文物本身的好奇驱使孩子们在观影赏析之后走出课堂,走进故宫博物院,直接目睹文物的风采,以最直观的方式接近文化。在互联网时代,即便不能到各种博物馆游览,也能通过在线视音频的形式浏览观看,何乐而不为呢?从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角度出发,以讲述文物为主的纪录片对中小学生成长大有裨益。并且,在课堂之外游览博物馆是学生们快速获得历史文化知识的直接渠道,这也能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养。
博物馆展示一定地域范围内的文化文明传承,馆中陈列对中小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教育意义。“2020 年10月,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小学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教育教学提出明确指导意见,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提升中小学生利用博物馆学习效果。”从国家政策层面上看,已然将中小学教育与博物馆文化紧紧联系在一起。各省市都有各种类型的博物馆,以北京市为例:有中国国家博物馆、故宫博物院、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国科学技术馆、北京自然博物馆、北京市天文馆、中国美术馆等。对于中小学生来说,可以利用第二课堂实践的方式进入城市中的各种博物馆,游览、体验、参与博物馆中的各项活动,“游”中“学”,从而了解、学习、掌握文化知识。
中国的师徒制由来已久,各行各业都延续着师傅带徒弟的传统作风。从事修复工作的人们是中国古代所谓“士农工商”中的“工”,手工艺从业者凭借自身才能在具体领域中崭露头角。做工的师傅都讲究技艺传承,一是为了工作辅助,二是为了手艺能后继有人。《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可以看到延续数千年的师徒制依然存在。纪录片中出现多对师徒,像王津和亓浩楠、王有亮和高飞、王武胜和纪东歌、史连仓和谢杨帆、张旭光和陆一腾、杨文彬和徐建华等。钟表调校、青铜做旧、修裱画作、织绣、宝石镶嵌等虽工种不一,但手工艺人对待工作却都是一种诚恳、认真的态度。片中有一句话:“现代中国需要工匠精神”,故宫博物院里的这些修复“工匠”们严谨、敬业,沿袭传统工匠精神又赋予新时代文物修复以现代化高科技手段。
师傅手把手地教,徒弟一点点学,师傅之前也是徒弟,将技艺代代相传,如王津在几十年前也是从小徒弟做起跟师傅学习;如漆器组的闵俊嵘即便生漆过敏也到山上向漆农学习一同采漆;如冯忠莲女士临摹《清明上河图》的精神也延续至徒弟郭文林;如杨泽华将传统技艺和现代科技相结合;如陶瓷组窦一村在使用谷歌眼镜给文物拍照……师徒之间关系融洽,秉性相投,像搭档又像“父子”。可以说,师徒之间传递的不仅是技艺,更多的是耐心、职业坚守和对待文物的一种责任心。这也是对年轻手艺人品德心性上的磨练。他们身上体现了薪火相传的精神,技艺技法的传承。
中小学影视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同时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中小学生成长的关键时刻,正确的价值引领十分重要。学生年龄小,容易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影视教育以优秀影片为切入口,从旁协助、潜移默化、以情感和价值观认同吸引学生的目光,并使他们坚定信念。
实施美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将理论转化为实践。对于年纪稍小一点的小学生来说,可以通过写观后感的实践形式来进行写作训练,锻炼语言组织、视听审美能力,总结归纳影片核心思想,描写出主要人物的相关事迹,让孩子们从感性认识的角度简单分析画面和声音之美,同时,培养理性思考的能力,上升到理论知识的维度。以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从事文物修复的“大国工匠”恪守传统技艺、辅以科技力量,将保护、修复文物的行动和精神贯彻执行到底。他们热爱工作、热爱岗位,将一辈子的心血奉献在故宫博物院的文物保护工作里。“他们”是国宝真正的守护者。一个人一生工作短短几十年,他们却在不紧不慢中跟时间赛跑,眼里有活儿,手底下有耐心,心窝里有恒心。未必轰轰烈烈,却也是值得敬佩的一生。纪录片表层结构揭示的是具体事件,但深层内涵却能照亮人内心深处、给中小学生带来人生价值的启示。
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中学生,在进行影视赏析教育之后,可以应用所学的拍摄技术、剪辑技术等进行自主实践创作。当然,首先要选题,找准内容和要展示的重点是作品成功的第一步,无论是拍摄人物、故事、风景都可以作为实践创作的开始。在选题方面要立足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歌颂普通老百姓或者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用影像传播中国人民的真实世界。拍摄完成后使用剪辑软件及特效软件完成视音频的最终合成工作。中学生在经历了整个影视创作的全流程之后,会对影视行业有更加充分的认识。影视本就是一种综合艺术,学生在影视拍摄的全过程中,调动、融合、提炼各种学科知识,培养综合素质,锻炼实践能力。最后,可以在学生中举行一些作品展示活动,分享创作成果,鼓励大家创作。
将影视教育植入中小学教育的过程是有思路且有方向的,按照观摩赏析、讲解视听语言知识、拓宽学生第二课堂多角度实践活动、跟进学生创作与写作反馈等步骤,一定能在中小学影视教育方面有所收获,全方位培养拥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人才。
注释:
①刘明峥.中国电视纪录片意识形态构建变迁[J].传播与版权,2013,(06):73-74+96.
②钟冬梅.语文教学如何有效提升学生文化素养探究[J].作家天地,2020,(23):12-13.
③刘颖.博物馆中小学教育课程化的问题与路径[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06):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