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淼
(河北传媒学院影视艺术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不期而遇的夏天》被影迷称为中国版的《菊次郎的夏天》,因为影片中的主人公都是一个中年男子和一个小男孩的组合,也有同样的背景元素:乡村、夏天。但二者仍是不同的,相比于《菊次郎的夏天》的治愈性,《不期而遇的夏天》在温情的外衣下,讲述的是一个无奈而现实的底层故事。剥开外衣,可见影片的残酷内核。
影片由易寒导演,陈创、郭可轩等人主演,2020年10月在平遥国际电影展首映,一年后与全国观众见面。其中,陈创饰演在小镇捡废品为生的男人黄四毛,郭可轩饰演留守儿童易水生。影片从水生的视角展开,他的父母在深圳打工,妹妹被寄养在村里舅舅家,自己则在春台镇上学,住在外公外婆家,每个周六水生会坐公交去看妹妹。水生性格软弱,经常被镇上的同学欺负。黄四毛是一个失意潦倒的中年男人,年轻时也去大城市打过工,却适应不了那里的生活,又不想回到村里,于是寄居在春台镇,在这里卖废品混日子。一天,水生被同学欺负,被围追堵截;黄四毛也因为在工地顺走了几根钢管,被工人们追赶。二人以这样狼狈的方式相遇,黄四毛救了水生,二人成为朋友。影片的拍摄地在江西宜春,一个风景秀丽的小城,在简单的人物关系建构下,影片所触及的不仅是留守儿童这个已经引发了很多讨论的社会问题,而是描写在业已成形的阶级社会中没有出路的底层人物的生活,在温情的表象下,实则是一部“乡村残酷物语”。
城市化无疑是20世纪以来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影响最为深远的社会变革。“城市”与“乡村”作为两个不同的社会文明形态,在探索融合的过程中改变了原本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想观念。“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这两种文明形态在同一个空间场域里碰撞、缠绕和渗透,并与本土文化交融成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形态”,乡村景观与乡村文化从而发生了畸变。同时,在文学、影视等艺术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人物类型:城市边缘人、留守儿童、新型农民等。仔细来看,这几类人群是有联系的,这其中也设计了复杂的城乡关系。城市为农民提供了新的谋生方式,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涌向城里,成为“农民工”群体,而老人、孩子则被留在了乡村,成为空巢老人、留守儿童。黄四毛也曾进城打工,成为进城务工群体中的一员,但他无法适应城市的生活方式,觉得那里“没有意思”,但在家乡又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他宁可在春台镇捡废品,住在废弃的计划生育服务站,也不愿回到乡村。从某种程度上说,黄四毛是一个艺术作品中较为少见的人物形象——他是游离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中间人”,以一种“不作为”与“精神胜利”的方式承受着城乡发展冲突中的精神困境。
影片中以不少长镜头、全景镜头展现了宜春美丽的自然景色,崎岖蜿蜒的山路与道路两旁漫无边际的绿色树木,让人鼻腔里仿佛都充斥着大自然的清新气息。但在这样的社会场域下,影片所想要描述的却是一种社会空间意义上的“失序”。我们可以发现,这里的人们通常以“是否在城市工作”“在城市混得好不好”来衡量一个年轻人成功与否。影片数次提到,黄四毛同乡的某某在城市打工赚了钱,回村里盖了新房。人们总是在向黄四毛提问:为什么不去城里呢?仿佛农村的年轻人不去城里工作是一种奇怪的现象。这让黄四毛也产生了自我疑问,但在他反观自己的过程中,也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对于黄四毛来说,“留下”是一种本能。在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的两相对比之下,人们自然追求能够获得更好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可能性,城市“让他们心中始终涌动着‘现代性’的冲动和幻觉,给他们带来内心的骚动和渴望”,从而在乡村中弥漫的“进城意识”成为一种上进和荣耀的象征。
处在这种普遍的共识中的黄四毛像是一个异类。影片有意识地让黄四毛处于一种极端的人际关系与生活环境中,他永远是形单影只的一个人。在影片中不见他的父母,只有一个亲人“三奶奶”住在老家。我们可以推断黄四毛也曾是一个留守儿童,因为他是被三奶奶带大的。他没有妻子,暗恋着初中同学袁桂莲,而袁桂莲早已嫁给了村支书的儿子。黄四毛只能偷走她的红色羽绒衣挂在家中,想着赚了钱去城里给她买一件红色的衣服,因为她穿红色最好看。红色在影视作品中往往是具有性暗示意味的象征性色彩,影片通过黄四毛偷红色羽绒服—买红色大衣—收藏大衣—烧掉大衣四个过程,暗示了一个乡村底层单身汉的性苦闷和性幻想的破灭。在影片的后半部分,随着黄四毛与水生友情的破裂、三奶奶过世,黄四毛在镇上再难寻得一方情感的慰藉与寄托,他仿佛成为生活在春台镇上的“浮世畸零人”。而当计划生育站被拆除,黄四毛也在一夜之间了无踪影,没人知道他去了哪儿,是加入“向城而生”的进城者,抑或是在失序的社会空间中陷落,影片留给人们的是没有答案的开放式结局。
在失序的社会空间中,黄四毛以“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来进行自我内心秩序的重建。但黄四毛对于水生来说,是拯救他的英雄,是父辈式的人物,当黄四毛的现实窘境被无情戳穿,“阿Q式”精神胜利法走向失败,等待黄四毛的似乎只有残酷的复仇。
阿Q是鲁迅小说《阿Q正传》中的人物,他受尽了压迫,但善于“在假想中克敌制胜”。黄四毛与阿Q一样,处于社会等级关系中的底层,与以殷老板和袁桂莲丈夫春生为代表的“上层阶级”产生了冲突。黄四毛经常在殷老板的工地上顺走一些边角料变卖,殷老板对他十分痛恨。春生是村支书的儿子,家境十分优渥。二人从“财”与“情”两方面给黄四毛的人生带来困境。殷老板放话“我早晚弄死你”,春生大骂黄四毛是“土狗”,他的尊严被漠视、践踏。对此,他采取的方式是以“袁桂莲早晚是我的”这样自我催眠的精神胜利法来维护自尊,以达到内心秩序的平衡。但当黄四毛与春生产生正面冲突时,他一言不发、低头顺耳,只敢在对方走远后出声叫骂。这样的情景在水生看来,无疑于英雄形象的破灭,于是他说出了真相“你抢不来她,你知道的”,戳破了黄四毛的精神幻想。二人的关系产生了裂痕。
对于水生来说,他将对父辈的情感投射到了黄四毛身上。父母和妹妹都不在身边,寄人篱下、不受外婆待见,在学校又被同学欺负,水生将仗义出手的黄四毛当作他在这里唯一的朋友,也是他的精神依靠。他帮黄四毛捡瓶子、让他去开家长会,都代表着想要亲近对方的愿望。水生性格懦弱,黄四毛救下了他,成为他内心渴望的另一个自我——坚强勇敢、行侠仗义。但很快残酷的现实便让他发现,黄四毛不过是在成年人的社会语境中另一个被欺负的自己。英雄幻想破灭后,水生不再整天找黄四毛,恢复了形单影只的生活,他们的关系产生了微妙的变化,没有了“英雄滤镜”,水生对黄四毛的看法也逐渐被镇上的人所影响。直到外婆丢钱事件,二人之间的信任彻底崩塌了。
自20世纪90年代起,在新的社会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底层叙事让人们关注到了社会变革之下处于夹缝中的底层人物的生存状态,由于“底层”所具有的“创伤性症候”,底层叙事在现实主义的框架下成为揭露社会残酷现实的一把利刃,随着国内“第六代”导演的崛起而发展形成了具有独特美学风格的叙事模式。《不期而遇的夏天》是导演易寒拍摄的第二部长篇作品,其第一部作品《遥望南方的童年》同样关注的是留守儿童群体,在豆瓣上被两万多人打出了9.4分的高分。从这位国内新锐导演的审美风格上,我们不难看出,对于在国内发展了二十余年的底层叙事,其创作倾向又一次发生了改变。从具有革命话语色彩的创作诉求,到基于现代化视域下的个体情感表达,再到《不期而遇的夏天》,导演试图通过黄四毛与水生这对具有年龄差异的叙事主体,去建构一种更加普世化的、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的底层人物图谱,使人们得以窥见社会等级秩序之下获取尊严、反抗权贵的悲哀情境,其间还涉及校园霸凌等更为现实的社会议题。
影片为黄四毛提供的出路是暴力式的反抗。当他又一次为水生出头,教育霸凌他的小孩时,却被小孩的爸爸殷老板看到,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人格侮辱。殷老板将黄四毛踩在地上,告诉他,他在这里“永无出头之日”。黄四毛带着触底重生的勇气,在小吃摊找到殷老板,完成了一场暴力式的尊严重建。但他的暴力不是“革命式”的,显然也并不彻底。尽管殷老板说“服了”,但之后又会引发怎样的报复,我们很容易能想象到。殷老板对于黄四毛行为的震惊代表着底层试图反抗的努力似乎也被视为一种逾越与禁忌。最后,黄四毛在火焰中烧掉了红色大衣,也烧掉了对生活的希望,他与水生在这个雨夜和解,在第二天消失了,没人知道他去了哪里。废弃的计划生育站被推倒,水生的夏天也结束了。从某种程度上说,水生的将来就是黄四毛的现在,被践踏欺辱的尊严会被固化、循环、交替往复。出路在哪里?影片所提供的反抗路径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答案。从这一点来看,影片的底色是悲观的。
此外还需一提的是,影片在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上存在不足之处。相比于男性形象,影片中的女性形象相对刻板:不待见水生妹妹的姑妈和嫌弃水生的外婆,都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为了凸显出水生与妹妹作为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而显得少了些说服力。同样,黄四毛的女神袁桂莲更像是一个无性格的符号化人物,电影对她的面孔多以模糊化的方式进行处理,用以区隔她和黄四毛所属的不同阶层。但在这个人物身上,还有更强的可塑性可供挖掘。
《不期而遇的夏天》在2021年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上映,讲述了一个温暖与伤痛并存的故事。夏天结束之后,黄四毛和水生的短暂交集成为只属于夏天的回忆。在这个夏天,他们经历了相识、陪伴、争吵、和好、分离,他们彼此温暖、彼此救赎,在彼此的人生中都留下了一抹亮色。与导演的前作《遥望南方的童年》相比,《不期而遇的夏天》中加入了的“黄四毛”这个成人角色,四毛为水生的留守儿童生活增添了一个支点,却最终倒塌。在这个过程中,黄四毛一方面弥补了水生成长过程中父母角色的缺席,另一方面以一个乡村失意中年人的形象展示了底层人物生存的艰难与自我尊严的重建。在宜春秀美的乡村景观之下,影片向我们呈现了一部现代化进程下成人世界的残酷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