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燕
(新疆医科大学第六附属医院体检中心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2)
脑卒中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很多患者经治疗也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具有较高的发生率。患者发病后无法正常经口进食,影响其正常饮食,进而不能及时的摄入营养及能量,存在误吸、肺炎等问题[1]。脑卒中患者机体处于高分解代谢状态,而且其脑组织受损,进而导致能量及营养的消耗进一步增加,阻碍其康复进程。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必须对其康复训练引起重视,尽可能促进吞咽功能的恢复,提高康复效果[2]。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一般在病情稳定后开始增加训练强度,给予其有效的康复护理,提高吞咽功能改善效果。但是在具体康复期间发现,很多患者对早期康复护理认知不高,无法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进而降低其配合度,常存在错过最佳康复时期的情况,也会导致其预后不良风险提升[3]。本研究选取我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8例,观察行为转变理论在早期康复护理中应用效果。
2019年6月至2020年12月,选取我院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68例,随机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4至74(63.28±2.67)岁,病程0.4至5(2.94±1.28)个月,观察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45至75(63.92±2.62)岁,病程0.5至5(2.94±1.95)个月。一般资料对比,P>0.05。
纳入标准:症状稳定且愿意配合;患者确定有吞咽障碍;认知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存在严重躯体疾病;重度心理、精神障碍;合并其他器质性病变者。
对照组:患者常存在消极心理,因此,需对其进行积极的开导,消除顾虑,提升生活信心,进而提高康复训练配合度。锻炼患者舌部肌肉,使用棉棒进行刺激,使其本能的上下运动。吞咽功能稍好转后进食流食,有利于吞咽功能改善,然后逐渐增加进食,在此期间需做到一次少量,告诉患者多进行吞咽动作,防止出现食物残留的情况。向患者讲解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知识,了解其内心想法及感受,减轻心理负担。
观察组:对患者进行床旁一对一干预,患者病情稳定24至72h内对其行为改变情况进行评估,每1至2天评估1次。患者出院后第1个月每周评估1次,之后每月1次,共6个月。患者出院后主要通过微信、电话进行随访。①对患者吞咽障碍意愿进行评估,使其认识到早期康复护理的重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康复护理中。通过行为转变理论中的意识唤起及生动解说方法,引导患者分析自己患病以来的感受,使其意识到配合度及依从性的重要性,协助患者找到行为改变的内在动机。在护理人员协助下对早期康复护理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给予患者鼓励,可通过健康教育手册、微信等方式对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知识进行定期发布。②根据患者脑卒中类型、吞咽障碍程度等制定康复干预方案,可与患者共同讨论行为转变期间的潜在问题,进而提高康复护理计划的可行性,同时使其掌握摄食、吞咽功能训练的正确方式,而且提升安全意识,了解进食期间的风险因素,并且学会应对措施。③患者在开始进行吞咽障碍康复训练期间,护理人员需帮助患者形成规律的训练习惯,可通过记录训练内容、写日常训练日记等方式强化患者认识,对训练前后的效果进行对比,进而促进其康复信心的提升。④在患者已经经过一段时间康复训练后,其身体情况已经较为稳定,进而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了解患者康复计划实施情况,而且对其康复训练进行监督,更好的了解转变阶段及时间,进而对具体康复计划进行调整。
自我效能:Lorig编制的慢性病自我效能量表,评分越高越好;吞咽功能:洼田饮水试验、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越低越好;生活质量:简明健康量表(SF-36),评分越高越好;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自我效能对比(分)
治疗后,观察组蛙田试验评分(20.82±2.47)分,SSA评分(25.59±1.47)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吞咽功能对比(分)
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观察组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生活质量对比(分)
脑卒中为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发病较为突然,但是大多经治疗会出现各种后遗症,其中发生率较高的一种就是吞咽障碍[4]。患者常由于吞咽障碍而影响其进食及语言交流能力。临床常通过康复锻炼的方式来促进患者吞咽障碍的恢复。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而言,长时间留置胃管会加大各类并发症发生风险,并且相关操作会对其造成更加严重的伤害,加大患者痛苦[5]。假性球麻痹与球麻痹是导致吞咽障碍发生的主要原因,在其病情较轻的情况下,患者主要表现为吞咽不顺,但是病情严重时会使其无法摄取营养及水分,不利于疾病的康复[6]。
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临床多重视偏瘫肢体功能康复的护理,而常常无法对吞咽障碍的康复引起重视,进而影响患者康复进程。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通过早期康复护理能取得较好的效果,防止出现咽下肌群废用性萎缩的情况,并且通过相关训练能引发吞咽反射,使其吞咽反射灵活性得以提升,而且有利于舌部、咀嚼肌协调性的提高[7]。同时,训练过程中还能将相关刺激信息不断的输入脑细胞,有利于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并且提高其修复能力,对中枢神经系统形成反射性刺激,避免各种不良情况的发生。可见,早期进行康复护理能恢复及重建患者吞咽功能,而且有利于侧支芽增长速度的提升,更好的扩张皮质感觉范围,促进患者吞咽障碍的改善[8]。行为转变理论为当前慢性病患者常用的一种研究理论,其能考虑到患者具体情况,给予相应的行为支持技术,将患者康复过程分为多个阶段,进而制定阶段性计划及方案,促进患者自我照顾及管理能力的提升。常规康复护理应用效果有限,其临床应用期间存在缺乏针对性及个性化的缺点,需进一步规范早期康复护理内容,提高患者康复效果。行为转变理论的应用将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措施转变为阶段性、可行性的护理程序,从多个层面为患者提供早期康复护理服务[9]。本研究结果中,行为转变理论应用后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更为明显,原因为行为转变理论提升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进而提高康复效果,促进吞咽功能的改善。行为转变理论的应用使患者自我效能的增强更为明显,原因为早期康复护理过程中,具体康复护理的实施将转变理论作为基础,对患者某一行为变化阶段进行有效的评估,能给予行为、知识、康复等层面的健康教育,进而促进自我效能水平的提升,规范患者日常行为[10]。近年来,临床护理模式及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进而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方向发展,对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而言,其是否康复的标准也不再局限于吞咽功能的恢复,而是更加重视其生活质量,进而也成为了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康复情况判断的新指标。本研究结果中,行为转变理论的应用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表明患者康复状态更好。
所以,行为转变理论用于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早期康复护理中,有利于其自我效能的提升,促进其吞咽功能的改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具有推广价值。